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传播在百年名校中的互联网视角

学术传播在百年名校中的互联网视角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根据交大校史博物馆馆长姜玉平的访谈录音整理而成,并经本人改定。2006年5月,因工作变动,被任命为校史博物馆馆长。1996年4月8日,在交大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校史博物馆在老图书馆正式落成开馆,成为全国第一家高校校史博物馆。校史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文献虽没有经过国家定级,但其中不乏珍品、精品和孤品。

学术传播在百年名校中的互联网视角

邵文菁、段炼采访整理

[整理者按]上海交通学校博物馆于1996年4月8日交大百年华诞之际正式开馆,是全国第一家高校校史博物馆。该馆集中展现了上海交大11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从中可略窥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1996年11月,交大校史博物馆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2003年1月又被授予“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文根据交大校史博物馆馆长姜玉平的访谈录音整理而成,并经本人改定。

我本科就读于安徽大学档案学系,随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史系读研究生,2003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说起来,我在交大的时间不算长。刚来交大的时候,在档案馆档案史料研究室工作。2006年5月,因工作变动,被任命为校史博物馆馆长。进交大工作之前,我曾来过交大一次,那是2002年1月,我还是中科大的研究生,利用寒假在上海图书馆查找资料。有一天中午,我沿着淮海中路、华山路一路走来,第一次走进了交大徐汇校园,一下子就感觉到这里就像一座近代建筑的博物馆,文化底蕴深厚,真不愧为历史名校。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到日后会在这里工作,并有幸翻开厚重的校史档①上海自然博物馆原计划下设动物馆、植物馆、天文馆地质馆、人类馆5个分馆。除了动物馆之外,1984年植物馆在龙吴路1102号对外开放,而规划中的天文馆、地质馆、人类馆一直没有建成,70年代后期在延安东路260号内设立了相应的古生物史和古人类史陈列。案,细数这所百年学府在前进道路上留下的每一寸足迹

对于管理校史博物馆这项工作,起初我几乎是个外行,不怎么懂,只好硬着头皮干,摸索着做。好在我自小就酷爱历史,研究生阶段攻读的又是科技史,自我感觉历史基础还算不错,加上在档案史料研究室从事校史研究的经验,对交大的历史档案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老前辈们的指点下,我进步很快,逐渐进人了角色。

丰富档案:校史馆的磐石之基

说起校史博物馆的成立,必须先说一说交大的档案工作。交大的档案保存和管理有着良好的传统,学校创始人盛宣怀[1]先生非常重视文档资料的保存,他个人形成和收藏的档案被历史学界称为“盛档”,[2]现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大概有16.9万件,约1亿字,其中包含不少交大早期的史料。交大历来就有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即使历经100多年的风雨沧桑,交大的历史档案依旧保存完好。1956年,交通大学部分迁往西安,[3]带去了大约50%~60%的档案,现在老交大的历史档案分藏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两地。这些档案保存至今,是相当不容易的。我们知道,1949年前的近代中国,政治鼎革,社会动荡不安,又加上外敌人侵,善本、图籍、档案损失惊人。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凡1949年之前的高校历史档案又大多被当作“敌伪档案”,是不对社会开放的,而“文革”期间甚至连档案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随时面临着被销毁的危险,给高校档案工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为这些原因,许多高校的历史档案被当地省、市一级档案馆接收。1980年以后,随着国家做出开放档案的决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可凭有效证件前往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以前被视为“敌伪档案”的高校历史档案也对社会开放了。但那些已将历史档案移交给了档案馆的高校,要使用本校的历史档案总是不怎么方便。幸好,交大的档案工作人员战胜种种困难,把本校的历史档案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后辈敬仰的。

1986年,交大在全国高校比较早地设立档案馆,以保存和管理本校丰富的纸质档案和实物档案。为了激活档案,让这些宝贵的史料充分发挥价值,1994年档案馆陈华新馆长向学校申请创办校史博物馆,得到学校领导同意。于是,学校决定在档案馆下创办校史博物馆,向社会展示交大百年来的办学历史和伟大成就。1996年4月8日,在交大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校史博物馆在老图书馆正式落成开馆,成为全国第一家高校校史博物馆。我们在校史馆里看到的文物文献绝大多数来自档案馆,校史博物馆是展示交大档案馆馆藏的主要窗口。校史博物馆建成开馆,是档案馆发掘馆藏、激活档案、服务师生、面向社会,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创新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起点。

除了档案馆的馆藏之外,校史馆所陈列的许多文物、文献是我们历年来从各处征集的。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是原档案馆馆长曾勋良先生1996年花了5000元从江苏省一位中学教师手里购买的,一函八册,是南洋公学①时期的出版物,属于较早的版本,十分珍贵,填补了档案馆馆藏的空白。不久前,上海师范大学在庆祝建校55周年活动中展出了一批清末民国时期的老教材,其中就有1897年南洋公学出版的《蒙学课本》。这是我国近代第一本自编的新式教科书,我校档案馆和图书馆都没有收藏。我们闻讯后,立即前往上师大图书馆,对《蒙学课本》进行了翻拍复制。①南洋公学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1896年由盛宣怀创办于上海,是近代中国人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1912年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将该部所属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4所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以上海为本部。

镇馆之宝:平凡之中见证伟大

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外,大学还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基地,而保存知识和文化的场所就是博物馆、图书馆。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原生态的东西,这些东西让人们去体会,给人以启迪。博物馆可以让我们回顾过去,而更多的应是激发我们对未来的展望和思考。交大的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十分精彩的东西,从1896到1949年间所有交大学生的成绩册都完整地保存着,其中包括180多位院士、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档案。校史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文献虽没有经过国家定级,但其中不乏珍品、精品和孤品。在这里,我随便举出几件来讲一讲。

2007年11月,我们征集到一本珍贵的物理学博士论文。论文的作者李复几是南洋公学的毕业生,1901年被选派留欧,1907年在德国波恩大学完成博士论文《关于勒纳德碱金属光谱理论的分光镜实验研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由于当时国内尚不具备做研究的社会环境,李复几没有继续从事物理学研究,先是从事教育工作,后转人工矿、交通等实业界,做了许多技术工作,于1947年去世。[5]20世纪80年代,国内科学史界就发现李复几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2005年5月10日,“中德世界物理年暨纪念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大会”在交大召开。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在大会上放映了一个回顾中德学术交流的幻灯片,其中提到:中国在德国取得第一个博士学位的人叫李复几。2007年,在交大举办的一次中德文化交流活动中,德国波恩大学向我校赠送了李复几的博士论文复制件。据目前所知,李复几的博士论文在全世界仅存两份,一份留在德国波恩大学,一份由他的儿子李正修先生珍藏。经过交大校史研究室研究人员和我们的联系和努力,李复几的子女一致同意将这份博士论文原件捐赠给交大校史博物馆。已故的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将李复几等人称为“中国第一代的物理学家”,代表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自然科学的开端,因此李复几的博士论文也是近代中国人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第一手物证,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史价值。关于此事,我在交大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新闻报道,两天内点击率竟超过6000人次,许多网站还予以转载,可见这件珍贵文献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另一件珍贵档案是1934届校友钱学森1933年的力学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钱学森的得分为96分,他的解答近乎完美,只是最后一道题在运算过程中漏写了一个符号的下标,被任课老师金悫先生扣了4分。这份试卷一直由金悫先生珍藏着,直到1980年,年事已高的金悫先生才把这份试卷捐给了学校。据当时接收试卷的陈贻芳老师回忆,在金悫先生眼里,学生时代的钱学森特别勤奋,治学严谨,细致认真,而且善于动脑,接受能力强,反应快,将来必成大器。金悫先生认为这份试卷非常有价值,就特意保存下来了。无独有偶,当时教授力学的杜光祖先生也对钱学森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觉得钱学森日后前途不可限量。一位交大老校友在回忆文章中说,大概在1936年左右,有一同班同学问杜光祖先生:“您认为交大这几届学生中,哪一个将来最有发展前途?”杜光祖先生回答说:“钱学森”。当时,钱学森已从交大毕业,正在美国深造,尚未崭露头角。从校史档案来看,钱学森的学习成绩确实非常出众,1932年各科平均成绩为90.44,名列前茅;1934年各科平均成绩最优,毕业时总平均成绩89.10,名列学院第一。[6]为此,黎照寰[7]校长特别为钱学森颁发奖状,表彰其“潜心研攻,学有专长,特授奖状,以资鼓励”。在学习之余,钱学森还专心攻读航空科学,晚年他曾回忆起在交大的学习生活:“对图书,特别是科技书,那真是如饥似渴,什么科目的书都看。我是学机械工程的,常去找有关内燃机的书,特别是讲狄塞尔(Diesel)发动机的书来读,因为它热效高。后来我的专业是铁道机械工程,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蒸汽机车。但是到图书馆借读的书绝不限于此,讲飞艇、飞机和航空理论的书都读,讲美国火箭创始人戈达德(R.Goddard)的书也借来看。我记得还借过一本英国格洛尔(H.Glauert)写的专讲飞机机翼气动力学的书来读,当时虽没有完全读懂,但总算人了气动力学理论的门,这是我后来从事的一个主要专业。”[8]钱学森天资极高,加上自身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奠定了从事航空、力学乃至火箭技术研究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基础,表现出优秀科学家的潜质。这份水力学试卷是钱学森早年在科学道路上刻苦求学的重要物证,彰显出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作风,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对后人具有特别的教育意义。我每次给观众讲解校史时都会特别提到这份试卷,并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热心校友:交大的过去与未来

交大校友对母校、老师和同学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传统很早就形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交大每届毕业的学生数量很少,大概只有100多人,各学院毕业生更少,经常只有几十人。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之间交流比较多,相互间感情也非常好,毕业时难舍难分,常常会互赠照片。而且,每届学生毕业时都会出一本年刊,里面有交大校长、学院院长、各科老师以及学校建筑的照片,有许多本届学生所写的关于四年大学生活的感悟和点点滴滴的文章,还有一些学生社团活动的照片,更为珍贵的是,还有每位毕业同学身着学士服的标准照以及同班同学的集体合影。这些年刊都是由学生社团设计印制的,在费用上学校会给予一定的资助。我们发现每册年刊上都会刊登一些商品广告,估计是通过广告收益获得一部分年刊制作费用。年刊一般只印制几百册,老师、毕业生人手一册,还会留给学校一些。编辑年刊成了交大学生的传统,为交大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史料。现在校史馆里展出的许多老照片都取自年刊,若要查找一些交大老校友的毕业照片也并非难事,许多都能从年刊中找到。年刊是老交大校友为国家、为学校、为今天的交大师生留下的宝贵财富。交大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年刊,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基本齐全。一些老校友也还珍藏着当年的年刊。2008年6月我到北京拜访一位1947级校友,他至今还珍藏着毕业那一届的年刊,经常翻阅,回顾当年的校园、老师和同学。从这种意义上看,年刊成了许多老校友的精神寄托。

交大校史博物馆的馆藏能够不断地得到补充和丰富,离不开广大校友的热心支持。每年我们都会接收校友们的捐赠,两年前的一次捐赠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2007年9月,经校国际交流处工作人员的联系,土木工程学院1935届秦丕基校友的太太钱鸿琳、女儿秦持一向校史馆捐赠了秦丕基收藏的毕业纪念册以及500多幅老照片等文物、文献。秦丕基1935年毕业之后一直服务于祖国交通建设事业,1949年举家迁往台湾,主要从事建筑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两岸关系缓和,秦丕基校友经常前来上海,不时会抽空回母校校园看看,还写了不少回忆文章。2002年,年近九旬的秦丕基校友定居上海长宁区古北路,2007年2月去世。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两大本厚厚的相册,这些照片是20世纪30至40年代的,而且多为秦丕基亲自拍摄。他的太太和女儿说,这些照片放在家里不能发挥作用,对交大可能有用,于是找到了交大国际交流处,表示愿意将这些照片以及其他相关物品捐赠给学校。后来,我和国际交流处工作人员一起去了他们家中接受了这批珍贵的文物、文献,其中包括:1928年6月秦丕基在南洋模范中小学获得的“敦行不怠”名誉证书;交通大学1935级(届)银制级徽,正面图案为“饮水思源”碑;秦丕基1935年的毕业纪念册,上有50多位级友赠给他的照片以及极富个性的毕业留言。更为珍贵的是那两大本相册,里面是秦丕基在交大读书时拍摄的校园景观照、学生生活照,到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拍摄的风景照,以及大学毕业旅行期间在京沪、津浦、平汉和陇海等铁路沿线拍摄的共500余桢照片,内容包括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古建筑、工程建设现场等。摄影技艺上乘,许多照片堪称精品,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和历史价值。据档案记载,秦丕基毕业之际,在执信西斋交谊室里公开展览过他所拍摄的照片,曾得到黎照寰校长的嘉许。这些照片为校史馆增色不少,对研究和展示20世纪30年代交大学生学习、生活情形以及心路历程,重建交大记忆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关于古建筑、工程建设的照片对研究中国建筑史、近代工程技术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秦丕基校友悉心珍藏这些照片、物品达七八十载,并且保存得很好,证书上的印章仍然鲜红,字迹清晰可辨。据他女儿回忆,秦丕基校友生前对交大有着深厚的感情,曾多次给母校捐款,还常到徐汇校园拍摄校园里的老房子和一草一木,用镜头记录着学校的变化。所以,这些文物、文献的价值,不仅在于给我们留下了七八十年前的交大的景象,而且让我感受到了交大校友对母校的赤诚之心。饮水思源,上海交大永远是数十万交大校友的精神家园,这也正是交大这所百年学府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吧!

为了推进校史文物征集,并把这项工作常态化,我们建立了日常征集机制,由专人负责。2008年3月,我们通过《上海交大报》向全校师生和交大校友发布了关于征集校史文物、文献的通知。2008年6月,交大还专门召开校友院士文物征集工作座谈会,并向各单位印发座谈会纪要。许多校友知道这一消息后,向我们捐赠了不少文物。如我校电信学院张煦院士,已96岁高龄了,他女儿张迅玲女士主动与我们联系,将张院士在徐汇校区教学二楼办公室里所有的图书、工作笔记、奖状、证书和工作用品全部移交给了校史馆,还答应将家中所藏张院士的资料逐步捐献给我们。

思源致远:延绵百年的交大精神(www.xing528.com)

交大校史博物馆建成开放比较早,与近年来新建的许多高校博物馆相比,在展陈空间和展示手段上显得有些落后了。不过,在校史馆开放之初的几年中,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影响很大。1996年交大百年校庆期间,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校友回母校参加庆典,都来参观刚刚落成的校史博物馆。后来,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校友回母校参观校史馆。更为激动人心的是,1996年4月29日,1947届校友江泽民总书记回母校参观了校史博物馆,并亲自题写馆名——“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如今,经过10多年的建设,校史馆已成为交大校史文献文物收藏中心、校史文化展示传播中心、校史研究中心与融资助学的平台,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校史馆开放以来,它还成为交大人学新生、新进教职工校史教育培训的场所。我刚来交大工作时,也在校史博物馆接受过校史教育。现在,作为校史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学习、研究和传播交大百年历史文化,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文物、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留下的原始记录,具有真实可靠性。而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些文物、档案是历代交大人思想和言行的第一手记录。睹物思人,凝视着一件件文物,翻检着一页页档案,过去的人和事仿佛展现在眼前。记得有一次,翻看上海海事大学许政范教授捐赠的其父许国保先生的8册物理学笔记,让我感动不已。这些笔记背后蕴含着催人奋进的故事。1928年2月,蔡元培①先生兼任交大校长,他认为工科学生在学习工程外,还需要接受自然科学的熏陶,提出交大应设立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系。许国保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交大电机系,后被学校派往德国学习X射线检测技术。为了给新设的物理系培养师资,交大理学院院长、物理学教授裘维裕先生就让许国保到柏林大学学习近代物理学。当时的柏林大学是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大师云集,为许国保上课的许多教授已是或后来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8册物理学笔记就是许国保先生当年在柏林大学聆听物理学大师们讲课时写下的,全部用工工整整的德文写成,系统完整,字迹美观整洁,简直就是艺术品。学成归国后,许国保先生出任交大物理学教授,利用这套笔记为学生开课,把他在德国学到的最前沿的物理学理论传授给一代代的交大学子。我们常说,老交大本科教学有“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特色,其中的“基础厚”是指交大对学生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训练要求很高,这也是交大工科毕业生的科学理论素养比较高的重要原因。所以,交大不仅造就了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专家,而且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科学家,这与老交大注重培养具有科学思想的工程师的理念是分不开的。①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变法失败后,辞官回乡,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1年在上海澄衷学堂任教,后在南洋公学任教习。1904年光复会成立,被推为会长,从事反清革命。1907年赴德国留学。1911年回国,历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1928年2月,曾一度兼任交通大学校长。抗战爆发后,避居香港养病。1940年3月5日在香港逝世。许国保先生只是构筑交大教学特色的功臣教授之一,这样的教授还有很多很多。许国保先生的儿子许政范教授是国内有名的偏微分方程专家,他也是交大校友,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时与交大数学系一起被调整到了复旦大学。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多灾多难,但在教育方面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从这套20世纪20年代的物理学笔记中,我们可以窥见先辈学者在学习、研究近代科学征途中认真执着的精神和顽强奋斗的毅力,并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介绍到国内,传授给学生。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教育家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和举措,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为祖国培养复兴人才,将民族学术薪火永远传递下去的坚定信念。

交大校史博物馆所在的老图书馆场地有限,已没有多少拓展的空间。而且,随着学校办学重心移向闵行校区,如今绝大部分学生都住在闵行校区,来徐汇校区参观校史馆颇感不便。另外,人类社会已进人信息时代,加强校史馆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经之路。有鉴于此,我们正从两大途径来拓展校史馆的功能:一方面,学校计划准备在闵行校区建设新的档案文博楼,将校史馆迁移到闵行校区,并使其陈列内容更加充实,展示形式更加多样化。我们打算通过校友捐资的形式来筹集建设经费,交大人才辈出,又有着饮水思源的传统,广大校友念及母校培育之恩,一定会解囊相助。如果有校友愿意提供他的文物、文献资料,并捐赠一定的资金,我们会在新建的档案文博楼里为他设立个人展室。这样,既可以激发广大校友捐赠的热情,也可以解决校史馆建设的部分经费问题,而且还能让在校的同学看到学长们的成就和风采,激发大家励志、创业的激情,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和“思源致远”精神永久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我们正在建设数字校史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传统博物馆所具备的功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博物馆的功能得以充分实现。这一工作于2008年初启动,是交大“985二期”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子项目,2009年底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并接受专家验收。这一项目利用数字网络新技术,以信息丰富、功能强大的档案全文信息数据为依托,突破实体博物馆的时空局限,完整地展现交大110多年的辉煌历程、文化底蕴以及优良传统,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是全国高校系统第一个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展示新颖、特色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数字校史博物馆。

[口述者简介]姜玉平,科学史博士,副研究馆员,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

馆长。

[整理者简介]邵文菁,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员。

段炼,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释】

[1]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号愚斋,晚号止叟。江苏武进(今常州)人。1870年人李鸿章幕,1873年起以上海为中心从事洋务活动,曾参与经营轮船、电报、银行、铁路、煤矿、纺织等近20家洋务企业,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同时期跻身仕途,曾任山东莱登青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津海关道兼津海关监督等。1896年发起创办南洋公学,任督办至1905年。1907年进京任职邮传部,1911年官至邮传部大臣。武昌起义爆发后被清廷革职,逃往日本。1912年秋返回上海,继续主持轮船招商局和汉冶萍公司。1916年4月27日病逝于上海。

[2]“盛档”珍藏于上海图书馆,因其规模之大、史料之丰富而备受史学界青睐。如今上图“盛档”的整理编目工作和数据库建设已大致完成,经整理出版的成果有:《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甲午中日战争: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甲午中日战争: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汉冶萍公司: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四》(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汉冶萍公司: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四》(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汉冶萍公司: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四》(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上海机器织布局: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义和团运动: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轮船招商局: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盛宣怀档案名人手札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1956年,交通大学部分迁往西安。1957年,根据实际情况及当时西安、上海两地的需要,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又将两部分分别独立成为两所学校,西安部分称西安交通大学,上海部分称上海交通大学。

[5]关于李复几博士的生平事略,可参见欧七斤:《略述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2期。

[6]《第十三届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成绩册》,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藏,案卷号LS7—102。

[7]黎照寰(1888~1968),字曜生。广东南海人。早年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科、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科,获硕士学位。1910年在美国加人中国同盟会。1919年回国,任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后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参事兼中央银行副行长、铁道部常务次长等职。1930至1944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1949年后,为上海市第一至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9月16日病逝于上海。

[8]《图书馆与钱学森》,《校友之声》199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