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东北和粤北山区客家流民

粤东北和粤北山区客家流民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少,潮州府西侧新增的大埔、平远和镇平3 县,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闽西和赣南客家流民移入的结果。迁入程乡一带的人口,以闽西和赣南的客家籍流民为主。随着流民的不断聚集,粤东北一带的社会动乱也连年发生。嘉靖年间,在惠州府的龙川以南、河源以东的腹部地区,“山谷中多良田,流民杂居”[127]。粤北山区也是明代赣闽粤边流民的主要流入地。

粤东北和粤北山区客家流民

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一书中曾就明代潮州府的区域开发作过这样的分析:

潮州在唐时风气未开,去长安八千里,故韩文公以为瘴疠之地。今之潮非昔矣,闾阎殷富,士女繁华,裘马管弦,不减上国。然开云驱鳄,潮阳之名犹在,故今犹得借此以处迁客……潮,国初止领四县,海阳、潮阳、揭阳、程乡,今增设澄海、饶平、平远大埔、惠来、普宁六邑,此他郡所无。[117]

王氏生当嘉靖至万历时期(1547—1598),故而他所列举的潮州新县,尚不全面。如果加上崇祯六年设置的镇平县(今蕉岭),潮州自嘉靖以降总共新设了7 个县,更可谓“他郡所无”。

明代中后期潮州府县治的不断增加,与赣闽粤边的人口流动密切相关。至少,潮州府西侧新增的大埔、平远和镇平3 县,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闽西和赣南客家流民移入的结果。有材料表明,在明代赣闽粤边的人口流动过程中,粤东北在向外输出人口的同时,也在不时地接纳周边地区的流民。如前所述,早在成化年间,洪钟在“奉命安辑江西、福建流民”时,就曾提到粤东北的程乡一带乃流民汇集之区。光绪《嘉应州志》亦载,成化年间,程乡一带已是“流移错杂,盖客户愈盛”[118]。迁入程乡一带的人口,以闽西和赣南的客家籍流民为主。随着流民的不断聚集,粤东北一带的社会动乱也连年发生。早在天顺五年(1461),程乡就爆发了以杨辉为首的民变事件。据文献记载,“程乡贼杨辉者,故剧贼罗刘宁党也。已招复叛,与其党曾玉、谢莹分据宝龙、石坑诸洞,攻陷江西安远,剽闽、广间”,致使粤东北一带“数百里无人烟”。[119]嘉靖初年,程乡又爆发了以梁八尺为首的民变事件。与此前的杨辉事变不同,这次民变不仅有大量的流民参与其中,而且,梁八尺还与闽西的流民武装彼此呼应,所以文献中称“程乡贼梁八尺等与福建上杭流贼相应”[120]。为了稳定地方社会,镇抚流民,嘉靖五年(1526),朝廷在潮州通往汀州的要冲之地,[121]正式设置大埔县。[122]

嘉靖四十一年,在程乡县北部毗邻赣南南部之地,置平远县;崇祯六年(1633),又在平远与大埔两县之间置镇平县[123]。清人蓝鼎元曾就平远与镇平二县的设置作过如下的分析:

平远在万山中,故程乡、兴宁分地也,介三省之交,与江闽接壤者半……诸峰悬崖密箐,为山匪窠巢,执丸弄兵者屡矣。[124]

镇平作邑,为萑符也。三省之交,山峒深阻,明季屡为贼巢,远迩生灵,横遭涂炭……胡椒迳在县东三十里,直通上杭、永定,诸山奥折,崇崖深箐,伏莽跳梁者屡矣。铁山嶂半属平远,天门凹与五子石连界梅子畲,与武平、平远连界,皆有名奸薮,诸贼入寇之要害。[125]

蓝氏所谓的“山匪窠巢”、“有名奸薮”,就是指流民聚居之区。从“平远”和“镇平”的命名便可以得知,这两个县的设置,其目的都是为了镇抚流民。除潮州府西部一带之外,赣南和闽西的流民在明中期以降还逐步深入到惠州府的中部腹地一带。正德年间曾在惠州府兴宁县为官的祝允明就曾说:“惠州壤邻汀、赣,奸民实繁。”[126]祝氏所谓的“奸民”,其主体正是来自汀、赣一带的流民。嘉靖年间,在惠州府的龙川以南、河源以东的腹部地区,“山谷中多良田,流民杂居”[127]。迁入者大多自来赣南和闽西地区,也有一部分自潮、惠诸县迁来。[128]隆庆三年(1569),在河源县的东西两侧,分别设置永安县(今紫金县)和长宁县(今新丰县)。[129]其实,这两个县的设置,并非是当地人口发展和区域开发的结果,而是政府为镇抚流民而采取的行政措施。据时人叶春及记载,永安县立县之初,编户仅七里,凡770 户,其中,“寓籍居半”。[130]所谓“寓籍”者,主要也就是来自赣南和闽西的客家籍流民。康熙《永安次志》云:“古名、宽得,俗本归善;琴江割自长乐,俗亦因之……琴江好虚礼,颇事文学。民多贫,散佚逋赋……县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多自闽、江、潮、惠诸县迁徙而至者,名曰客家。”[131]长宁县的设置,也是如此。据叶春及记载:“长宁置(县)十余年……曾不能三家之市。”[132]可见,长宁建县之初,人口也十分稀少。光绪《嘉应州志》引长宁旧志云:“(长宁)方言有二,一客家音,一水源音。相传建邑时,人自福建来此者为客家,自江右来者为水源。”[133]由此可见,这两个县的建置,主要也是出于镇抚流民的考虑。

粤北山区也是明代赣闽粤边流民的主要流入地。粤北一带是岭南最早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与人口规模在历史上曾一度领先于岭表。但是宋元之际,随着珠江三角洲一带区域开发节奏的加快,粤北的人口开始大规模地向南迁移。到了明代初年,粤北一带已成为地广人稀之地。以南雄府(州)为例,南宋嘉定年间,领有始兴和保昌二县的南雄州,其在籍户数为33639,但是,到了元代,则已减至19813 户,到明初的洪武年间,更是锐喊至8909 户。[134]明代早期的王直也记载说:“庾岭,江西、广东之限也,南安、南雄二府在其下,盖江西之地尽于南安,而入广东者则自南雄始。二郡之民皆不多。”[135]由此可见,粤北南雄府境内地广人稀,早在明代初年就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自明初以来,当地的官员一直奉行“徕流移,辟荒地”的政策,以壮大当地的人口规模。如“欧文通……洪武中以荐辟任南雄知事,勤于参赞,尝奉檄招龙南诸县流民,还集六百余户,安措有法”[136]。显而易见,赣南南部一带的流民,是南雄府地方当局的主要招抚对象。又如,“龙归荔……永乐中任南雄知事,始兴招集流民,令各复业,请豁赋累三千六十余石”[137]。在地方当局的招徕之下,至永乐年间,南雄境内归籍者达数万之众。至万历年间,南雄府境内,“客浮于主,至有强壮盈室而不入版籍者矣”[138]。府属之通济镇,“天顺以来为无籍者所据”[139]。这里所谓的“客”或“无籍者”,其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赣南或闽西的流民。随着客家移民的大量迁入,南雄府境内的语言开始了“客家化”的过程。据嘉靖《广东通志》记载:“(南雄)语言多与韶(州)同,而杂江右、荆湘之语,郡城常操正音,而始兴则多蛮声。”[140]这里所谓的“江右”之语,应该是指赣南境内的客家方言。不过,在此时南雄境内的居民格局中,客家人口尚没有占据绝对多数,故而,其语言除“江右”之语外,还有“荆湘之语”,甚至还有“蛮声”的大量存在。明清之际,来自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人口进一步增加,南雄境内的语言也开始逐步趋同。据康熙《始兴县志》记载:“盖县中居民,土著者十之三四,豫章之人十之五,闽之人十之二。”[141]所谓“豫章人”,主要是指赣南的客家移民,而所谓“闽人”,主要则是闽西的客家移民。这一人口比例表明,最晚在明末清初之际,客家方言已成为始兴境内的通行语言。

韶州府的情况与南雄府大致相似。北宋元丰年间,韶州的总户数为57438,[142]到了元代,这一数字则锐减至19584,[143]到明初的洪武年间,更是降至18900户。[144]正因为如此,自明初以来,有关当局一直重视招徕流移,发展农桑。以翁源县为例,据嘉靖《翁源县志》记载:“熊本诚,洪武初任(翁源)知县,时天造革昧,干戈甫戢,民逋未还,田旷未垦,桑麻未植。本诚多方招徕之,既又躬临村落,相地势教之垦辟,因土宜教之树艺,莅官事如家事。”[145]乐昌县,“索彦胜……洪武二年(1369)以经明行修举授乐昌知县,邑无城池,百姓散处山林间,彦甫下车,即劳来安集,宣明政教,建立城池,民相继复业”[146]。在英德县,“杜宥……天顺二年(1458)擢知英德,厘积弊,开荒芜,修堤防,户口日增”[147]。正是在有关当局的招徕之下,赣南和闽西等地的流民开始陆续进入韶州府境内的山区,从事垦荒种植。在乳源县,洪武时期,由于天灾人祸,“人多死,田荒,江、楚、闽汀之人,多占籍于乳源”[148]。在英德县,“明初地少居人,至成化间多有自闽及江右来入籍者,习尚一本故乡,与粤俗差异”[149]。随着移民人口的大量迁入,到了正统年间,韶州府境内已是“主户少而客户多”,而“翁源、乳源尤甚”,客户甚至被准予“占籍编入户册”。[150]成化年间,韶州府境内的在籍人口和土地垦辟,都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据史书记载:“苏韡……成化五年(1469)知韶州府,存心公恕,莅事精明,士民猺獠莫不悦服……三年间,百废俱兴,垦田增六千顷,户增三千八百。”[151]从以上所征引的材料中可以看出,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从明初至明代中期一直在绵延不断地向韶州境内迁移。不过,由于韶州府辖境广阔,除赣南和闽西的客家移民之外,湖南等地也有移民陆续迁入,故而直到明代中后期,韶州府境内的语言尚处在多元的格局之中。据嘉靖《广东通志》记载:“(韶州)地杂流移,楚越不一,周回山隔,乡音随异。曲江邻南雄,仁化邻南安,乐昌、乳源接郴州,翁源接惠州,各于近者大同小异。惟英德、曲江相同。”[152]显而易见,客家方言此时还未能成为韶州府境内的通行语言。明末清初,伴随着赣闽粤边的客家移民陆续向韶州府境内各县迁移,客家方言才最终成为赣州府境内的通行方言。

【注释】

[1](明)嘉靖《赣州府志》卷4《食货》。

[2](明)《元史》卷62《地理五》。

[3](明)嘉靖《赣州府志》卷4《食货》。

[4](明)嘉靖《赣州府志》卷4《食货》登录赣县宝庆年间主客户合计为68200,以每户平均5 口计,总人口为34 万多。

[5](明)嘉靖《赣州府志》卷4《食货》。

[6](明)《元史》卷62《地理五》。

[7](明)《元史》卷25《仁宗纪二》。

[8](明)《元史》卷27《仁宗纪二》。

[9](明)《元史》卷27《英宗纪一》。

[10](明)《元史》卷29《泰定纪一》。

[11](明)《元史》卷30《泰定纪二》。

[12](元)姚燧:《牧庵集》卷16《平章政事大司农史公神道碑》。

[13](明)潘季驯:《潘司空奏疏》卷7《更调县官疏》。

[14](清)雍正《江西通志》卷107《祥异》。

[15](明)《元史》卷43《顺帝纪六》。

[16](明)《元史》卷35《文宗纪四》。

[17](明)《元史》卷51《五行志二》。

[18](明)《元史》卷51《五行志二》。

[19]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6 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9 页。

[20](明)嘉靖《南安府志》卷20《食货》。

[21]据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一书的研究,在明代官方的人口统计中,只有洪武时期的人口统计接近于现代的人口调查,在这以后,全国各地的人口上报数仅仅包括一部分人口,与真正的人口之间差异越来越大,明代中后期某些地区的人口数字只能看作“纳税单位”。详请参阅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一章《明代人口数据的实质》。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明时期卷》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明代某些地区的地方志所载的人口,也只能看作“纳税单位”,与真正的人口之间相差甚远。详请参阅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4 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相关章节。

[22](明)高伯龄:《雩都县志序》,同治《雩都县志》卷首《志序》,于都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年重印本,第2 页。

[23](明)海瑞:《海瑞集》上编《兴国八议》,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3、206 页。

[24](明)陆稳:《边方灾患恳免加派钱粮以安人心疏》,雍正《江西通志》卷116《艺文》。

[25]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4 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8~279 页。

[26](明)卢宁:《议二》,(清)张尚瑗:《潋水志林》卷12《明申文》,兴国县地方志办公室2001年重刊本,第135 页。

[27](明)海瑞:《海瑞集》上编《兴国八议》,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7 页。

[28]《明会典》卷19《户部四》。

[29]《明会典》卷19《户部四》。

[30]据梁方仲的统计,洪武二十六年、弘治十五年和嘉靖二十一年江西的田土总数分别为431186 顷、402465 顷和401739 顷。详请参阅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32~333 页。

[31](明)高伯龄:《雩都县志序》,同治《雩都县志》卷首《志序》,于都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年重印本,第2 页。

[32](明)海瑞:《海瑞集》上编《兴国八议》,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2~203 页。

[33](明)王直:《抑庵文集》后集卷15《送李太守序》。

[34](明)高伯龄:《雩都县志序》,同治《雩都县志》卷首《志序》,于都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年重印本,第2 页。

[35](明)海瑞:《海瑞集》上编《兴国八议》,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5~206 页。

[36](明)陆稳:《边方灾患恳免加派钱粮以安人心疏》,雍正《江西通志》卷116《艺文》。

[37](明)周用:《乞专官分守地方疏》,雍正《江西通志》卷117《艺文》。

[38](明)海瑞:《海瑞集》上编《兴国八议》,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3 页。

[39](明)海瑞:《海瑞集》上编《兴国八议》,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3 页。

[40](明)徐溥:《谦斋文录》卷4《右副都御史钱塘李公神道碑铬》。

[41](清)魏礼:《魏季子文集》卷8《与李邑侯书》。

[42](明)吴宽:《家藏集》卷59《布政使陈公传》。

[43](明)吴宽:《家藏集》卷77《通议大夫刑部右郎林公神道碑铬》。

[44](明)罗屺:《圭峰集》卷1《送都阃文君之江西任序》。

[45](明)陆稳:《边方灾患恳免加派钱粮以安人心疏》,雍正《江西通志》卷116《艺文》。

[46](清)《明史》卷10《英宗前纪》。

[47](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1《平浙闽盗》。

[48](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69《命将上》。

[49](明)吴宽:《家藏集》卷9《题汀州忠爱祠》。

[50](明)程敏政:《篁墩文集》卷42《同知汀州府事程君墓表》。

[51](明)张宁:《方洲集》卷2《汀州府行六县榜》。

[52](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外集,蔡清撰:《椒邱先生传》。

[53](明)程敏政:《篁墩文集》卷43《滕公墓志铭》。

[54](清)《明史》卷45《地理六》。

[55](明)嘉靖《汀州府志》卷4《户口》。

[56](明)吴宽:《家藏集》卷73《永定知县陈君墓表》。

[57](明)嘉靖《汀州府志》卷4《户口》。

[58](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25《谥襄惠两峰洪公墓志铭》。

[59](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卷13《新建巡抚院记》。

[60](清)雍正《江西通志》卷32《武事四》。

[61](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0《立崇义县治疏》。

[62](明)林俊:《见素集》奏议卷2《灾患疏》。

[63](明)林俊:《见素集》奏议卷2《水患疏》。

[64](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8《平南赣盗》。

[65](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8《平南赣盗》。

[66](明)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周振鹤点校《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43 页。

[67](清)《明史》卷187《周南传》。

[68](清)雍正《江西通志》卷13《山川》。

[69](清)雍正:《历代通鉴辑览》卷107,正德十一年八月。

[70](清)雍正:《历代通鉴辑览》卷107,正德十一年八月。

[71]据乾隆《清一统志》卷253《赣州府》记载:赣南南部的九连山区,亦有大帽山,“在长宁县(今江西寻乌县)南二百里,绵亘数百里……明正德中,贼徒聚此”。可见,赣南南部的九连山区,也在谢志山部的势力范围之内。(www.xing528.com)

[72](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0《横水桶冈捷音疏》。

[73](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38《附录》,费宏撰:《阳明行生平浰记》。

[74](清)雍正:《历代通鉴辑览》卷107,正德十一年八月。

[75](清)《明史》卷195《王守仁传》。

[76](清)《明史》卷195《王守仁传》。

[77](清)《明史》卷195《王守仁传》。

[78](清)《明史》卷195《王守仁传》。

[79](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6《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80](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6《按行各分巡道督编十家牌》。

[81](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7《申谕十家牌法》。

[82](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37《附录》六,黄绾撰:《阳明先生行状》。

[83](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32《附录》一,《年谱》。

[84](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7《南赣乡约》。

[85](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31 上《申行十家牌法》。

[86]在王守仁颁布的有关行十家牌法的正式公文中,除《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一文之外,尚有《申谕十家牌法》、《申谕十家牌法增立保长》、《牌行崇义县查行十家牌法》等保存在《王文成全书》中。

[87](明)嘉靖《虔台续志》卷5《纪事四》,转引自黄志繁:《乡约与保甲:以明代赣南为中心的分析》,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 期,原引文断句有误。

[88]黄志繁:《乡约与保甲:以明代赣南为中心的分析》,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 期。

[89](清)康熙《南康县志》卷4《建置志一》,转引自黄志繁:《乡约与保甲:以明代赣南为中心的分析》,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 期。

[90](明)嘉靖《赣州府志》卷4《食货》。

[91](明)王鏊:《震泽集》卷29《闵公墓志铭》。

[92](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9《添设平和县治疏》。

[93](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9《添设平和县治疏》。

[94](清)《明史》卷45《地理六》。

[95](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0《立崇义县治疏》。

[96](清)《明史》卷43《地理四》。

[97](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1《添设和平县治疏》。

[98](清)《明史》卷45《地理六》。

[99](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6《牌行招抚官》。

[100](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1《再议崇义县治疏》。

[101](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9《添设和平县治疏》。

[102](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1《再议平和县治疏》。

[103](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1《浰头捷音疏》。

[104](明)赵秉忠:《江西舆地图说》,《纪录汇编》卷208。

[105](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1《再议平和县治疏》。

[106](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11《再议崇义县治疏》。

[107](明)赵秉忠:《江西舆地图说》,《纪录汇编》卷208。

[108](明)谭纶:《谭襄敏奏议》卷2《条陈善后未尽事宜以备远略以图治安疏》。

[109](明)谭纶:《谭襄敏奏议》卷3《增设县治以图治安疏》。

[110](清)《明史》卷43《地理四》。

[111](明)嘉靖《赣州府志》卷4《食货》。

[112](明)张翀:《建定南县疏》,(清)雍正《江西通志》卷117《艺文》。

[113](明)殷从俭:《新建定南县记》,(清)雍正《江西通志》卷133《艺文》。

[114](清)《明史》卷43《地理四》。

[115](清)《明史》卷45《地理六》。连平县在建县不久即升为连平州。

[116]本节参见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 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8~410 页。

[117](明)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周振鹤点校:《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362~363 页。

[118](清)光绪《嘉应州志》卷8《礼俗》。

[119](清)《明史》卷165《毛吉传》。

[120](清)《明史》卷200《张嵿传》。

[121]清人蓝鼎元在《鹿洲初集》卷12《潮州府总图说》中记载道:“由汀入潮,以大埔石上为要害,溪滩险高,舟行石阻,贩夫之所往来。”

[122](清)《明史》卷45《地理六》。

[123](清)《明史》卷45《地理六》。

[124](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12《平远县图说》。

[125](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12《镇平县图说》。

[126](清)道光《广东通志》卷93《惠州府风俗》。

[127](清)道光《永安三志》卷末《邑事》。

[128](清)康熙《永安县次志》卷14《风俗》,转引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 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9 页。

[129](清)《明史》卷45《地理六》。

[130](明)叶春及:《石洞集》卷10《代令作》。

[131](清)道光《永安三志》卷1《地理》引康熙《永安县次志》。

[132](明)叶春及:《石洞集》卷13《长宁邑侯龙公致仕序》。

[133](清)光绪《嘉应州志》卷8《礼俗》。

[134](明)嘉靖《南雄州志》卷下《户口》。

[135](明)王直:《抑庵文集》后集卷15《送李太守序》。

[136](清)雍正《广东通志》卷40《名宦》。

[137](清)雍正《广东通志》卷40《名宦》。

[138](清)乾隆《保昌县志》卷4《田赋》,转引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 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9 页。

[139](明)江璞:《通济镇记》,《古今图书集成》卷1324《南雄府部艺文》。

[140](清)嘉靖《广东通志》卷20《民物志一·风俗》。

[141]《古今图书集成》卷1323《南雄府风俗考》。

[142](元)《宋史》卷90《地理六》。

[143](明)《元史》卷62《地理五》。

[144](明)嘉靖《广东通志》卷21《民物志二·户口》。

[145](明)嘉靖《翁源县志》,不分卷,《名宦》。

[146](清)雍正《广东通志》卷40《名宦》。

[147](清)雍正《广东通志》卷40《名宦》。

[148]《古今图书集成》卷1320《韶州府部纪事》。

[149](清)光绪《英德县志》卷4《风俗》,转引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 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9 页。

[150](清)道光《广东通志》卷248《滕员传》。

[151](清)雍正《广东通志》卷40《名宦》。

[152](明)嘉靖《广东通志》卷20《民物志一·风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