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十年研究论文选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十年研究论文选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来说,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才能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需求是值得深思的。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应重视和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十年研究论文选

戴萍 王建忠

【摘要】高校教学改革是每一个专业所面临的课题。就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来说,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才能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需求是值得深思的。文章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的要求出发,着重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谈了一些具体做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应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改革,以适应其变化需要。教改首先应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基本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逐步展开。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应重视和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针对性地、灵活地、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瞄准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懂商务的实用型人才。该专业的设置,准确把握了这一需求,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定位要准确,操作性要强

为了确保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科学性,首先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来自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用人单位的老总及业务经理等。就本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和产学研等进行探讨,确定本专业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我们认为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广的商务知识,较强的实用能力和较高的人品素质。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构建了以“英语语言能力+商务和贸易相关技术”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任务驱动、阶段达标”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实现全面素质培养

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大纲提出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目标要求,本专业三年共开设了四十余门课程,按性质分为四个部分: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方向课、任意选修课。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基础能力,职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知识与职业素养,职业方向课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知识应用能力,任意选修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拓展能力。

我们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尤其突出核心职业技能的设计与培养。为了确保所订方案能顺利实施,我们提出了“任务驱动,阶段达标”的教学要求,即在本专业教学和职业课程建设、开发、实施的过程中,将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商务实际操作技能实践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先确立目标,再分解任务,然后反复训练学生的各项英语技能和商务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听、说、读、写、译所涉及的课程分解到每个学期,把“国际贸易”课程应掌握的各项技能分阶段进行集中讲解、训练;最后统一考核。学生从进校伊始就明确了自己3年内每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然后逐一完成,达到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最终经系部专业考核小组进行考核、鉴定,分项成绩全部达优秀者由院颁发证书。通过专项集中训练、分项考核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一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未通过集中测试的学生,经过补习后可单一考核。学习任务的明确和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体现了个性化教育教学的思想,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校04、05、06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和职业证书获得率均超过95%,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四、突出实践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

“任务驱动,阶段达标”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落实到商务英语专业就是“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方向课程是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群,它们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教改中逐步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距离,融两者于一体。我们将语言实验室、单证实训室、第二课堂活动同实习基地有机结合,作为职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实践场所。经过教改,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学时比已接近1∶1,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并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外贸行业资格证书有机融于教学,用职业证书教育推动学历教育改革,使两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将“双证”教育作为本专业学生毕业质量的重要评价手段,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五、进行教学模式、课程和方法改革,以课程改革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任务驱动、阶段达标”的教学思想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其中,课程建设是核心,队伍建设则是根本。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再好的方案也无法贯彻执行。除了各种培训外,我们更注重通过“岗位练兵、师徒结对”来打造师资队伍。(1)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高级职称为骨干的学术科研梯队,以研促教,教研结合。(2)建立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负责人为责任人的专业教学梯队、课程教学梯队、教学管理梯队,“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3)建立“任务驱动,阶段达标”教学机制,按科目、课程划分模块,建立课程小组、考核小组;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考核形式,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梯队建设还表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如学生的各类专业社团也都有梯队成员负责指导。经过几年的努力,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满意率均达到了优秀。另外,由于学制和大纲的要求,为了确保理论够用,在课程建设中必须进行课程整合,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是以下三个环节:技能项目与学习任务的安排、教学任务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进行课程开发与整合应基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教学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技能训练,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原则,达到四个“结合”——把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同第二课堂相结合,把任务驱动同培养能力相结合,把阶段目标考核同实际应用相结合。

课程整合是一门科学。科学合理地整合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最佳目的、更高目标。课程整合有利于知识间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配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师资资源的合理使用。

六、坚持考核标准,注重过程性考核(www.xing528.com)

考试是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科学规范、符合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标准;(2)加强试题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3)考核形式多样化,注重过程,突出能力考核。

我们从考试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系统考虑,以“能力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与技能测试同步,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合”为目的逐步进行考试改革。方式主要是: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包括笔试(开卷、闭卷),实践考核包括技能考核、综合考试、口试、实践调查和毕业设计等。

七、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就商务英语专业来说,大部分职业课程以语言学习为主,最好能把语言教学与商务能力有机结合,逐步实行双语教学。改革语言类课程教学方法,重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背景下以英语为工具从事商务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有:(1)推行以Group-work为形式、以Communication-activity为中心、以Ability-training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挖掘课文内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索开放式、突出个性化的语言教学模式,营造外语学习的良好氛围。为了让学生增加更多的英语体验,除口语课程外,经常开展有外籍教师参加的“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忘我的“情景教学”环境下进行口语训练。每学期的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也颇具特色,包括英语演讲、朗诵、唱歌、短剧表演、影视配音、优秀学生讲师团等。通过活动学生不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自我表现能力。(3)实训课程注重“开口”和“动手”训练,强调学生“能说会做”,实训手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专题讲授及研讨法、实践训练法、模拟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现场参观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再如,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可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分配等形式来完成;商务操作能力同样需要大量的案例分析,可采用模拟训练的形式,如合同签订、产品报价、跟单等。(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情景教学,既拓宽了知识面,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深受学生欢迎。

八、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在合作中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计划。如某企业需要专业的人才须懂面料,我们就增加了36课时的“面料”课;某公司需要懂机械的商务人才,我们就增加了36课时的“机械英语”课。同时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规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合作企业除了选派专业人员来系授课、开讲座、进行就业指导外,还须接受学生的参观、实习;另一方面,合作企业可优先挑选毕业生,使专业教学与企业实现“零距离”,使学生毕业与就业实现“无缝连接”,达到“双赢”。

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因为这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和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注重加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因为这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适应社会的主要措施,也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我系先后同十余家规模、影响较大,管理规范,员工素质高,企业效益好的单位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并确定为校外实习基地。

九、以生为本,落在实处

教学改革的最终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培养上。除了以上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坚持三年不动摇的“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学生过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一手抓学生良好的人品和开拓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把《大学生成功素质拓展规划》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在学校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下,商务英语专业文化素质教育依托行业文化特色,建立学生创新团队。我们以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为载体,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管理培养学生。通过与社区结对,开展送文化下社区、到社区挂职锻炼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十、结语

因为我们长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坚持择优推荐,确保就业渠道畅通,打造专业品牌和学生品牌,所以近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较高水平,且毕业生由于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几年来,虽然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距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标准还相差甚远,还需多学习、多研究,为本专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井升华.外语教学改革的出路——江苏高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专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Scrivener,J.Learning teaching[M]. Oxford: Macmillan Heinemann, 1998.

[3] Lyle. F. Bachman.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 Press, 1996.

原载《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7期

【作者简介】戴萍(1964—),女,江苏如皋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王建忠(1960-2008),男,河南长葛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原外语系主任、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