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声乐发展简史:汉唐时期的高峰和艺术教学的重要角色

中国声乐发展简史:汉唐时期的高峰和艺术教学的重要角色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中国的声乐演唱形式到此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汉武帝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声乐、民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佛曲的传入对中国声乐艺术教学的发展起到启发的作用。曲子和变文是构成中国民族声乐的两块基石。唐大曲的发展,促进了唐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全面发展。既然有了专门的声乐培训机构,那么就有专门的系统培养和训练方法,这些都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声乐发展简史:汉唐时期的高峰和艺术教学的重要角色

(一)声乐的起源

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器乐的雏形。关于声乐的起源,至今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影响较大的歌唱起源说主要有如下几种。

1.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是关于歌唱起源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学说。首先,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创造了音乐之所以产生并赖以存在的一切必需条件:歌唱的喉咙、奏乐的双手、欣赏音乐的耳朵、艺术思维的大脑,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的。歌唱,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人猿相揖别”,劳动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集体劳动中,为协同劳作、提高效率而产生的音响节奏是歌唱起源的主要动因。另外,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劳动起源说。在远古时期,社会性的集体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人在劳动工作时,为减轻疲劳和协同劳作,便会发出有节奏的呼喊声。这种呼喊声,既是原始人类共同协作的力量象征,又锻炼了他们的歌唱技能。因此,歌唱的由来与劳动实践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这样的观点符合唯物主义学说

中,联系地、全面地、运动地看待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

2.模仿起源说

模仿起源说又名“模仿鸟鸣说”,其大意是说人的歌唱最初是模仿鸟鸣。这是歌唱起源问题中最古老的理论。《吕氏春秋》中有“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置缶而鼓之”的记述。在西方,该学说的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得更具体:“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他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本能,歌唱乃至整个文学艺术均源自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模仿。模仿起源说自然有其成立的理由,因为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少不了要去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继之模仿自然,以此求得自身的发展。

3.游戏起源说

游戏起源说是歌唱起源问题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一种理论。此学说由康德提出,后经席勒斯宾塞加以发挥和补充,所以又叫“席勒-斯宾塞理论”。学说认为,游戏和艺术都是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力量的自由发挥。原始人在与自然搏斗中需要力量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一起用有节奏的呼喊激发力量。当人的力量战胜困难时,痛感就会在一种有节奏的喊叫声中转变为快感,人获得一种自由松弛的游戏美感。人战胜自然时的力量越大,游戏的冲动也就越大,而游戏冲动中获得的自由快感就是音乐起源的基础。据此,游戏起源说认为,音乐是和舞蹈诗歌同时产生的。原始人类有规律的各种节奏敲击是器乐独立化的最初游戏方式,人在战胜自然后出现的各种吼唱则是声乐艺术起源的最初形式。

(二)中国声乐的发展简史

1.封建社会时期声乐发展史

(1)秦汉时期的声乐艺术

公元前221 年后,中国历史进入秦汉时期,出现空前的“文景之治”,这时的音乐也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秦朝统一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之后在中原地区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民间音乐相融合的音乐中心,民歌大量进入宫廷,并由乐府专门搜集、整理。在汉代的歌唱领域兴起了一种叫相和歌的歌唱形式。相和歌产生于民间,是没有伴奏的歌谣,后来演进为相和大曲,相和大曲已经具备了三段式的歌舞曲的基本结构。由此可见,中国的声乐演唱形式到此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鼓吹乐、清商乐、长篇叙事歌曲、百戏、自弹琵琶演唱、歌舞音乐等各类品种的兴盛,以及记录“乐歌抑扬往复之节”的乐谱的出现、佛教道教音乐的传播、律制的发展等,逐渐形成中国传统声乐的激越、婉约、清畅、逶迤、舒展、低吟、念唱等多种演唱风格。汉武帝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声乐、民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当时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乐府中集聚音乐家达1000余人,专门从事民歌收集、歌曲创作、乐器制作和演奏。汉武帝时,乐府中的李延年就是著名的作曲家。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从乐府时期就进入正规化、专业化的轨道。还要一提的是汉代除了有乐府歌谣杂曲、相和歌外,还有饶歌、郊庙歌、琴歌等声乐艺术形式。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声乐艺术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音乐文化进入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是民族音乐大融合的时期,汉时的相和歌辗转南北后演变为清商乐,同时,出现了音乐文化的大交流。西域音乐文化开始东进,佛教开始传入并盛行。统治阶级到处修建寺院、佛塔,并常有歌舞杂技表演,僧人也用歌唱吸引听众、宣传教义,一些西域传入的佛曲得到流传。中国僧人也将梵音佛曲译为汉文,用中国音调演唱,由于受梵文拼音的启发,中国音韵学的发展得到促进,对后来的歌唱和作曲产生深远的影响。佛曲的传入对中国声乐艺术教学的发展起到启发的作用。

(3)隋唐时期的声乐艺术

581年,隋代建立。589 年,隋灭陈,实现南北统一。自此以后,声乐艺术的发展进入了极其辉煌的阶段。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约100 年间,国家强盛、民族和睦、社会富裕、经济繁荣,为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民族文化素质空前提高。在该时期,成立了中国最早的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教坊和梨园。在声乐领域,民间俗乐中的曲子和变文开始盛行,促进了歌唱艺术的发展和演唱艺术的兴起。曲子用于歌唱、说唱、歌舞、戏剧等形式中,并派生出由若干段曲子集成的大曲,使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更为完美。曲子和变文是构成中国民族声乐的两块基石。唐大曲(燕乐大曲)的发展,促进了唐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全面发展。《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是唐玄宗李隆基根据天竺《婆罗门曲》改编的。由于这部名作早已失传,到了宋代,姜夔才在其中选一段填词,一直流传至今。既然有了专门的声乐培训机构,那么就有专门的系统培养和训练方法,这些都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时期涌现出大批高水平的民族声乐演唱家,如许和子、张红红、刘采春、丽音等,他们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先行者。(www.xing528.com)

(4)宋元时期的声乐艺术

唐盛世以后,中国历史进入宋元时期,歌舞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代之而起的是戏曲、曲艺

宋词是一种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可以歌唱的形式,当时叫小曲、小唱、嘌唱或词曲,配上音乐旋律称为曲牌,如《点绛唇》《菩萨蛮》《卜算子》《念奴娇》等。创作宋词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豪放派的苏轼陆游辛弃疾等,抒情派的晏殊、李清照柳永、姜夔、沈括、张炎等。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有名的词曲歌唱家,如李师师、孔立传、张五牛等。

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元代文人地位极为低下,许多人流落民间。因此,元代音乐出现巨大转折,由歌舞转向戏曲。从此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基本分为歌唱和戏曲两个方向纵向发展。戏曲艺术的确立与发展,标志着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步入新的阶段。为适应城镇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元大都(今北京)的各城镇中普遍设立了“瓦舍勾栏”等娱乐场所。这样,市民音乐迅速发展,同时涌现出了大批著名曲词作家和唱词艺人。《西厢记》是著名的杂剧代表作品。杂剧是将歌唱和歌舞结合在一起的声乐形式,又一次将中国声乐艺术推到了新的高度。据考证,到元代,声乐演唱形式已出现独唱、对唱、齐唱与和唱的形式。

(5)明清时期的声乐艺术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传统的说唱、民歌、戏曲、歌舞、器乐成为明清时期五大类音乐。声乐艺术已演变成各种戏剧、曲艺、歌唱等形式,戏曲无论从词曲结构还是演唱表演上都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并走向成熟。戏曲按唱法、形式和风格分成了四大声腔,即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

2.中国近现代声乐发展史

五四运动使中国无产阶级走上了政治舞台,同时也揭开了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五四运动之后,一批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群体在中国民歌和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影响较大的如萧友梅的《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萧友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这个时期受西方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黄自、青主、赵元任及刘雪庵等都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学堂乐歌的填词或单旋律的歌曲创作,而是将中国文人的浪漫气质融入艺术歌曲的创作之中,并涌现出了《大江东去》《教我如何不想他》《湘累》等优秀的声乐作品。尤其是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中国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代表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和发展的方向。

20 世纪40 年代初中期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繁荣时期。以黄自、青主为代表的卓有成就的音乐家们发挥了艺术歌曲的写作技巧,在民族风格的写作上开始了多方面的尝试,使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也得到发挥和提高。这一时期的作品取材广泛:有抗日题材的,如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张曙的《日落西山》《赶豺狼》《丈夫去当兵》、贺绿汀的《嘉陵江上》等;有颂歌题材的,如郑律成的《延安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有叙事说唱题材的,如赵元任的《老天爷》等;还有采用民歌题材、民间曲调创作的《塞外村女》《思乡曲》等。这些作品被经常演唱,流传全国,不仅被音乐界接受,而且成为人民群众非常欢迎的佳作。

中国艺术歌曲的兴起,促进了声乐表演艺术的繁荣。自20 世纪中期,一些陆陆续续留学归国的歌唱家,除在国内一些大城市举行独唱音乐会,向社会传播艺术歌曲和声乐艺术外,还在国内开始了专业声乐教育,不仅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还为中国培养出了大批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

20 世纪40 年代末,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在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采集和改编大量优秀的民间歌曲,并将它们进行中国民族化和声的改造,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要求,为它们配上富有艺术表现力和特殊效果的钢琴伴奏,使旋律与和声、歌声与钢琴伴奏融为一体。这不仅提高了这些民歌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感染力,而且赋予了它们新的艺术生命和艺术价值。丁善德的《玛依拉》、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黎英海的《嘎哦丽泰》、塔塔尔族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桑桐的《嘎达梅林》、吴祖强的《燕子》、根据民族音调创作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二月里见罢到如今》《牧马之歌》《请茶歌》《岩口滴水》、电影歌曲《草原之夜》,以及大量的单旋律抒情歌曲如《唱支山歌给党听》《马儿啊,你慢些走》等,都是中国民族风格歌曲中的佳作。它们由于音域、感情的变化而具有一定的容量,适合声乐技巧的发挥,并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具有艺术歌曲的品位和一定的社会影响,也属于中国艺术歌曲的范畴。同时,这些歌曲也成为音乐学院和师范院校音乐系声乐教学的重要教材,至今仍然广泛使用在声乐教学中,有些歌曲也被美国的歌唱家们介绍到国外,受到许多国家艺术界的好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崭新的时代和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激励着音乐家们的创作。他们努力吸收丰富的民族音乐营养,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探索作品民族化风格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积极开拓题材、内容,使创作的作品民族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并促进了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民族声乐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声乐艺术的先进经验、继承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在民族声乐方面卓有成就的歌唱家。他们的演唱建立在传统民族民间唱法的基础上,借鉴和运用西洋美声唱法,并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他们在不断的演唱中逐渐形成了符合发声规律的方法,博采众长,为中国民族声乐创作了新唱法。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的声乐艺术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一批国际知名的声乐教师和世界级的歌唱家纷纷来中国传经送宝,为中国的声乐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经过与外国专家的交流,通过访问学习和自身的研究努力,中国各音乐学院和音乐系逐渐出现了一批声乐教育家,如沈湘、周小燕、温可铮、高芝兰、郭淑珍等。他们的教学经验完全可以与其他国家优秀声乐教育家的水平相比,培养出了一批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年轻歌唱家,一大批中青年声乐教育家成长起来,中国整体声乐教学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一些中国声乐专家得到了国内外声乐界的公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在思想、内容、题材、风格、艺术创意、作曲技法、和声织体等方面,较之民间歌曲和通俗歌曲,更具有自己的规范和相对稳定的模式,并为了中国艺术歌曲的繁荣和昌盛,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开拓,同时又推动着中国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在技术上和艺术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自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歌曲创作出现了以《祝酒歌》《我爱你,中国》和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为代表的两种风格,形成了采用欧洲艺术歌曲创作手法与和声技术为主体、以中国某民族民间的曲调为素材而创作或改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这些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是创作者们思想、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也是声乐表演家们取之不尽的演唱曲目和声乐教学的主要教材来源。

随着中国声乐教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先进国家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声乐教育必将跃上新台阶,为世人所瞩目。作为培养声乐表演人才和声乐教育人才的师范院校音乐系,责任是重大的。中国声乐人才的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家正在努力从事的音乐教育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