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响音乐:初心未改,与李海鹰的音乐对话

交响音乐:初心未改,与李海鹰的音乐对话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方音乐中,运用得最好、最经典的作品就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11],对比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可发现标题音乐的运用亦相当吻合,其结果可以通过首演成功来得到肯定。做到雅俗共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内容,因为内容中蕴含着情感。当然从旋律来看交响音乐能否做到雅俗共赏的问题,还显片面,这里仅仅是抛砖引玉,提出一种审美的可能性。但是,从大众对这部作品的高度评价来看,它已然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

交响音乐:初心未改,与李海鹰的音乐对话

在交响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既有纯音乐,也有标题音乐[9]。其中,纯交响音乐的作者往往会把听众引入一个理想的境界,并让听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聆听的境界变得更加美妙,让每一位听众都默然满足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启示当中。而标题音乐会文学向导,带领听众理解音乐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把原本只可意会的部分通过文学的提示向听众传达。显然,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具有标题音乐的属性。但是标题音乐的作用对于作曲家和听众来说,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为“标题可以说明作品的思想内容,使听众易于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构思;也可以把音乐所不能表达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补音乐之不足。但标题也会束缚听众的想象力,并把音乐所没有表现的东西,强加于听众”[10]

因此,标题音乐这一体裁如同一把双刃剑,作曲家唯有对创作题材和具体内容进行充分分析之后,取其有利的一面才可获得成功。标题音乐中语义的直接性、可辨性使它更适合运用于强调具体内容的音乐作品。在西方音乐中,运用得最好、最经典的作品就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11],对比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可发现标题音乐的运用亦相当吻合,其结果可以通过首演成功来得到肯定。从音乐的审美来看,也具有同样的效果,音乐虽然借西方体裁来建构,而音乐的主旨与表达方式却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李海鹰也曾在采访中表示,“创作《我们的孙中山》的初衷就是让不分年龄、阶层,包括从来没听过交响乐的朋友们都会喜欢,而且,当今人们对文化艺术产生了新的渴求,呼唤中国原创精品交响乐的时代已经到来,创作这部大型交响乐具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但未来的交响乐市场将由中国打开。团队此前在新媒体上推送了几段《我们的孙中山》的音乐片段,很意外地获得很多年轻人的热烈回响,有过百万的点击量。这证明在年轻人群体,特别是学习音乐的大学生群体对原创交响乐的关注度是不低的。”[12]这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交响音乐能否做到雅俗共赏?做到雅俗共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内容,因为内容中蕴含着情感。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音乐,最终是由情感的共鸣完成我们对它的审美判断,而音乐中的情感是通过音乐语言来体现的。中国的音乐语言形式丰富而多样,但总体上对“旋律”的敏感度要高于对纵向和声的体验。而在这部大型作品中,李海鹰在统筹整体布局的同时并未忽视对“旋律”的运用,甚至他还强调旋律与声部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如他自己所说的,“要写一部符合中国人审美个性的作品”,在这方面,李海鹰的探索是成功的。

当然从旋律来看交响音乐能否做到雅俗共赏的问题,还显片面,这里仅仅是抛砖引玉,提出一种审美的可能性。但是,从大众对这部作品的高度评价来看,它已然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无论怎样,这部作品为我们带来的关于交响音乐能否做到雅俗共赏的问题是值得每一位音乐从业者思考的。

【注释】

[1]田地(1962—):独立策划人、撰稿人,深圳著名词作家。代表作品有《我属于中国》《又见西柏坡》等。

[2]西方的交响史诗通常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其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3]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结构,源于西方教会音乐,早期题材主要来自宗教巴洛克时期开始产生世俗性题材。清唱剧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由多种声乐曲以及管弦乐队组成,其中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以及合唱,是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由管弦乐队伴奏。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有连贯性。它与歌剧的不同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

[4]管风琴(pipe organ),属于气鸣式键盘乐器,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是唯一被允许在教堂中使用的乐器,并且从未中断过。它是风琴的一种,不同的是一般的脚踏风琴是通过脚踏鼓风装置吹动簧片使簧片振动来发声,而管风琴是靠铜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管风琴的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丰富、优美且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的音色,既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也能演奏丰富的和声。作为基督新教信徒的巴赫曾为此乐器写过大量的宗教音乐

[5]《月光光》是流传于客家地区的一首童谣,是每一个客家儿童都能随口哼出的儿歌。《月光光》根据不同客家地区的特色逐渐衍生出了十几种版本,每一个版本都映绘了各地客家的生活画卷,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客家童谣作品。(www.xing528.com)

[6]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Alfred Einstein,1880—1952)德国-美国音乐理论家和评论家,1880年12月30日生于德国慕尼黑。

[7]傅雷,傅聪.傅雷与傅聪谈音乐[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80.

[8]粤语一共分为九声: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声各自的代表字:诗史试时市事色锡食。

[9]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是指用文字、标题来说明音乐中的情节性(表现文学性内容)或通过模仿、象征、暗示等手段模拟自然音响(表现绘画性内容)的乐曲。这一体裁产生于18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由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首创。标题音乐是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音乐与文学、美术等非音乐因素的融合,提高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10]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上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369.

[11]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创作完成于1830年,这部作品极富独创性,特别是在音乐中直接引入了标题意义,其内容围绕着他对女伶史密逊(Harriet Smithson)的一片痴心展开。作品问世之后,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其标题音乐的概念不像贝多芬门德尔松那样引用客观的标题,而是大胆地使音乐通过文学的描述展开,并在作品中构成了自传式的内容。全曲在结构、和声与旋律方面都存在着大胆的创新,由此开创了自由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12]摘自记者汤文诗,通讯员江英:《“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主创团队:做广为传唱的原创精品》,南方网,2016年11月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