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光南与阎肃:中国音乐史的巨擘

施光南与阎肃:中国音乐史的巨擘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光南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施光南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但最能体现其艺术成就的是歌曲创作。阎肃,剧作家、词作家,河北保定人。毕业后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事专业作曲,1979年调入北京电影乐团从事电影电视音乐作曲,后担任中国电影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

施光南与阎肃:中国音乐史的巨擘

这一时期知名的作曲家和词作家有施光南、石顺义、阎肃、徐沛东、王酩和王立平等人。

施光南,作曲家,重庆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父母移居北京,在父亲影响下开始学习作曲。1957年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后转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任创作员。1978年调入中央乐团担任作曲。1990年因病逝世,被文化部命名为“人民音乐家”。

施光南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主要作品有:《最美的赞歌献给党》、《赶着马儿走山乡》、《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周总理,您在哪里》、《生活是多么美丽》、《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此外,他还创作有器乐曲如c小调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青春》、管弦乐小合奏《打酥油茶的小姑娘》、小提琴独奏《瑞丽江边》,歌剧音乐《伤逝》,电影音乐《幽灵》,京剧音乐《红云岗》,河北梆子音乐《红灯记》,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海的恋歌》等。

施光南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但最能体现其艺术成就的是歌曲创作。歌曲旋律既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又具有通俗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立足于民族传统,融汇各民族、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之神韵,化为自己的音乐语言,创造性地运用于创作实践”的创作思想,对当代及今后的歌曲创作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石顺义

石顺义,词作家,河北沙河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学校。1970年应征入伍。现任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创作室专业作家,一级编剧

石顺义著有歌词集《太阳的手》、《石顺义歌词选》等及歌词1000余首,小说散文、歌剧剧本30余篇(部)。其创作的歌曲《说句心里话》获总政90年代战士最喜爱的军旅歌曲特别奖,《父老乡亲》获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歌曲奖及改革开放20年优秀歌曲奖,《一二三四歌》获总政90年代战士最喜爱军旅歌曲特别奖及第三届解放军文艺奖,《黄河源头》获罗马尼亚举办的国际金鹿杯优秀歌曲作品奖第一名,《人民战士的母亲》获国务院文化部优秀歌曲创作奖,《兵哥哥》获1996年总政作品一等奖,《白发亲娘》获1995年中央电视台优秀歌曲评选特等奖,《军队节奏》获国务院文化部第七届音乐作品奖,歌剧剧本《爱与火的四重奏》获中国歌剧研究会优秀作品创作奖。他共有50余首歌词获全国全军或国际性大奖。

阎肃,剧作家、词作家,河北保定人。重庆大学毕业。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分队长,空军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等职。(www.xing528.com)

阎肃创作的作品《我爱祖国的蓝天》、《下四川》,在1964年的时候,获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优秀奖。歌剧《江姐》1977年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奖。歌剧《忆娘》、京剧《红灯照》197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此外他还创作有《黄河黄》、《亲亲的茉莉花》、《香江谣》、《战士的心愿》、《中国,我可爱的家乡》、《军营男子汉》等歌词。

徐沛东,作曲家,辽宁大连人。1976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任福州军区歌舞团作曲及指挥。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徐沛东有歌剧《将军情》,舞剧《枣花》,电影《摇滚青年》,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风雨丽人》、《东周列国》、《和平年代》、《雍正王朝》等60多部音乐作品,并创作大量的美声、民族、通俗及文艺晚会主题曲近千首。他还出品了100多盘个人作品专集磁带、CD等。代表作品有《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亚洲雄风》、《不能这样活》、《命运不是辘轳》、《乡音乡情》、《辣妹子》、《红月亮》、《种太阳》、《久别的人》、《爱我中华》、《我像雪花天上来》、《大地飞歌》、《踏歌起舞》、《阳光乐章》、《天地喜洋洋》、《风景这边独好》、《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等。以上作品均多次获得全国各类比赛的金、银、铜奖外,除此以外,他还有60多首作品获全国各类大奖。

王酩,作曲家,上海市人。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后任中央乐团创作员。

王酩创作的歌曲有《渔家姑娘在海边》、《边疆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知音》、《青春啊青春》等,交响诗《忆先烈》,管弦乐曲《海霞组曲》选段《织网》等。他为电影《小花》作的曲,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电影音乐奖。

王立平,作曲家,吉林长春人。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主修钢琴,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事专业作曲,1979年调入北京电影乐团(现今的中国电影乐团)从事电影电视音乐作曲,后担任中国电影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

王立平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在音乐理论研究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