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民族歌舞-简明中国古代音乐史

多民族歌舞-简明中国古代音乐史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为壮族的婚俗歌舞。这是瑶族祭神祀祖的民俗歌舞,及其后的择偶民俗歌舞。蒙古民族文化生活向以歌舞著称,“女子踏歌,每月夜,群聚握手、顿足,操胡音为乐”。至清代已由民间自发兴办逐步变为由官方定期举办,内容亦由民族歌舞聚会为主逐步增加为有杂技、民族体育等竞技比赛和商贸交易活动的大型游艺盛会。集维吾尔民族艺术之大成、代表了维吾尔古典音乐文化最高成就的大型歌舞套曲《十二木卡姆》,于此期基本发展定型。

多民族歌舞-简明中国古代音乐史

图83 清人绘云南普洱傣人《击鼓采花图》

类似芦笙舞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节日歌舞还有很多,诸如景颇族的“木脑(总戈)”、傣族(见图83)的泼水节和象脚鼓舞及孔雀舞、瑶族的盘王节和长鼓舞、壮族的蚂拐节和蚂拐舞及扁担舞,以及土家族摆手舞藏族的锅庄和堆谢、蒙古族的安代、朝鲜族的农乐舞满族的莽式、高山族的欢乐舞、侗族的大歌等等,并于清代仍继续发展,其内涵必然更趋丰富,诗歌舞乐的结合也必然更加多样。

明代邝露《赤雅》中记有壮、侗、瑶等民族的歌舞活动:“僮(壮)人聚而成村者为峒,推其长曰峒官。峒官之家,婚姻以豪侈相胜。婿来就亲,女家五里外采香草花萼结为庐,号曰入寮。锦茵绮筵,鼓乐导男女而入。……半年始与婿归,盛兵陈乐,马上飞枪走球,鸣铙角伎,名曰‘出寮舞’。”此为壮族的婚俗歌舞。“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这是以“芦笙舞”“侗族大歌”著称的侗族歌舞。记述瑶人祭盘瓠时的歌舞情景是“祭毕合乐,男女跳跃,击云阳为节”。“男女联袂而舞,谓之踏摇。相悦,则男腾跃跳踊,负女而去。”这是瑶族祭神祀祖的民俗歌舞,及其后的择偶民俗歌舞。可见此类祀典活动既是人们欢乐聚会的时光,又是青年男女择偶的良机。

蒙古民族文化生活向以歌舞著称,“女子踏歌,每月夜,群聚握手、顿足,操胡音为乐”。部落首领至部属家,“家长即褰毡帷,纳之正中,籍毡而坐。家长以下男女以次长跪进酒为寿,无贵贱皆传饮至醉,或吹胡笳,或弹琵琶,或说彼中兴废,或顿足起舞,或抗音高歌以为乐。”(明代岷峨山人《纪录汇编》)可见音乐歌舞与蒙古民族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不可或缺。而最具草原特征、最足以体现蒙古草原音乐文化独特魅力的是“长调”牧歌。此期牧歌产生和流行的中心地带——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长调”牧歌已趋成熟和定型。明代的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其与明廷之间及各部落间长期争战不休。《商都河》即为战乱年代中一首古老的征战内容的长调牧歌。旋律以大幅度的音程起伏,伴以悠长的气息、特殊润腔方式的咏唱,在悲怨、哀感的情调中表达的是豪迈、必胜的胸怀:

商都河(牧歌)

(www.xing528.com)

16世纪西藏格鲁派喇嘛教(即黄教)被引进蒙古,藏传佛教音乐被带进蒙古寺庙,对蒙古地区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漠南各地寺庙每年举行的盛大经会上,都要表演名目繁多的“查玛”祭祀乐舞,乐队以鼓、钹等打击乐器为主外,加用了唢呐和大号。而蒙古族与东北最大的民族——女真族(后称满族)一样,自古信奉的是萨满教,故藏传喇嘛教进入蒙古寺院后,为扩大在蒙古族民众中的影响,也曾借用萨满歌词的形式,包括祭词、祈福、歌谣等种类传唱其教义。

清代樊彬《燕都杂咏》有诗记述蒙古族一著名歌舞“倒喇”云:“‘倒喇’传新曲,瓯灯舞更轻。筝琶齐入破,金铁作边声。”诗注:“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瓯灯起舞。”可知“倒喇”由元传至明清,技巧很高。清初陆次云有一词《满庭芳》描绘“倒喇”的表演曰:“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筝。冰弦忽奏,玉指一时鸣。唱到繁音入破,龟兹曲尽作边声。倾耳际,忽悲忽喜,忽又恨难平。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蜡故使人惊。哀艳极,色飞心骇,四座不胜情。”看似有西域(龟兹)歌舞的遗风。而蒙古族最值得称道的、且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民俗活动便是那达慕盛会。“那达慕”的本意即为“娱乐”和“游戏”,七百多年前已见记载。每年夏秋之交择地举行的那达慕大会,广泛流行于内蒙古各地。至清代已由民间自发兴办逐步变为由官方定期举办,内容亦由民族歌舞聚会为主逐步增加为有杂技、民族体育等竞技比赛和商贸交易活动的大型游艺盛会。

明清时期东北地区女真族的歌舞传统也很久远。《明一统志·女直》记载:女直(即女真)“每聚会,人持烧酒一鱼胞,俗名‘阿拉吉’(满语:烧酒),席地而坐,歌饮竟日”。清初,女真族已改称满族。清初吴振臣《宁古塔纪略》记:“满州人家歌舞,名曰‘莽式’,有男莽式、女莽式,两人相对而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于新岁或喜庆之时。”伴歌为一人领,众以“空齐”二字和之。女真族的宗教歌舞是萨满教的“跳神”歌舞,即在祭天地山川、祀鬼魂、驱疫疠等仪式活动中,巫师“萨满”伴着神鼓的节奏歌舞,并以口语的音调诵唱祷词和咒语,音乐迷狂,情绪激奋。

西北山区是回族与东乡、保安、撒拉、土和裕固等多个民族的聚居或杂居区,此期已逐步定型了一种该地区各民族所共有的山野歌曲——“花儿”(亦称“少年”或野曲),其中多数是青年男女为传递情爱所唱。歌调以“令”为称,又分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支系。其共同特征是高亢、宽广的音调和气息,大幅度跳进的音程,伴以炽烈的情感、诚挚质朴的语言。

明代西部边陲的维吾尔族聚居地域,从战乱纷争的东察合台汗国到逐步实现整个维吾尔地区统一的叶尔羌汗国,以维吾尔族的诗歌创作和音乐舞蹈为标志的维吾尔民族文化获得了重要发展。集维吾尔民族艺术之大成、代表了维吾尔古典音乐文化最高成就的大型歌舞套曲《十二木卡姆》,于此期基本发展定型。此期地处西南边地的藏族,相比之下其社会较为稳定,所以经济、文化尤其音乐文化有了重要的发展。它比其他民族相对较早地出现了自己的民族戏剧——藏戏。它古老的歌体“鲁”“谐”和歌舞“堆谐”“果谐”“弦子”等也于此期基本定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