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春平研究论丛:文学华章中的闯荡与回归

李春平研究论丛:文学华章中的闯荡与回归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闯荡与回归中的文学华章——著名作家李春平访谈录[10]李向红杨小玲三秦大地,文风浩荡。优良的文学传统,培育和造就了一批中青年作家陆续登上中国文坛,并造成广泛影响。李春平便是新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步步高》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关注执政智慧和领导艺术的长篇小说”,2006年荣获第八届北方11省市优秀文艺图书奖。日前,在李春平回归一周年的时候,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李春平研究论丛:文学华章中的闯荡与回归

闯荡与回归中的文学华章——著名作家李春平访谈录[10]

李向红 杨小玲

三秦大地,文风浩荡。建国后,曾经出现过柳青、杜鹏程、王汶石、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优良的文学传统,培育和造就了一批中青年作家陆续登上中国文坛,并造成广泛影响。李春平便是新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曾在紫阳县从事十年的行政工作,1995年闯荡上海滩,以《上海是个滩》一举成名。几年来,他创作出了《上海夜色秀》、《奈何天》、《我的多情玩伴》、《步步高》等多部长篇小说,发表中篇小说30余部,大量作品被广泛转载连载,是我省转载率最高的作家。根据中篇小说《玻璃是透明的》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多项奖励,并进入北京大学艺术系研究生教材《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作为专门章节论述。《步步高》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关注执政智慧和领导艺术的长篇小说”,2006年荣获第八届北方11省市优秀文艺图书奖。2005年底,李春平在全国文坛声名日隆的情况下,安康学院本着唯才是举的原则将其作为高级人才引进入校。之后,李春平怀着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毅然离开上海,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来到安康学院中文系任教。日前,在李春平回归一周年的时候,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昨天:闯荡铸就文学人生

记者:我想首先问一个读者关心的问题:你是1995年到上海的,那一年你34岁。当时出去的动机是什么?是经商还是从事文学创作?

李春平:当时出去的最大原因是在机关呆久了,有些麻木。我就得设法改善环境。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老大不小的年龄出去闯荡,用挑战改变命运,如果失败了,我也无怨无悔。最初是想先经商,再写作。我在上海也跑了几个月商务,发现我根本不是那块料。于是回头写小说。到上海后,我的生活视域突然间放大了,我投入到了上海移民的洪流中,去感受东方现代都市的历史人文,这就给我提供了新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使我能够从容下笔。

记者:长篇处女作《上海是个滩》使你一举成名,书名至今成为上海的流行语。书里写了外地人在上海浦东创业的故事,充满了改革激情与人生苦乐。这表明,你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你认为你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吗?

李春平:我自以为我是位现实主义作家。在我看来,当代作家要有当代意识,你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文学流派中去吸取营养,但你的目光一定要关注当下生活。如果一个作家面对热火朝天的时代浪潮毫无感觉,他写出的作品可能就是远离大众的,技巧再高也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可是,在我的作品中,没有纯粹的现实主义,也没有绝对的浪漫主义,通常是兼而有之,比如我的《情人时代》和《我的多情玩伴》就体现了这一点。

记者:你的中篇处女作《玻璃是透明的》,被北影导演夏钢拍摄成电影,引起了读者对你更大的关注。你是否想过转行,专门从事职业影视作品的创作?

李春平:《上海是个滩》我改编过,失败了。花了我许多时间。《玻璃是透明的》拍摄前,夏钢导演让我自己动刀,我也只是参与了一下。去年北京电视台让我改编长篇《步步高》,我也推辞了。影视是集体创作,小说是个体劳动。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做编剧不如写小说带劲,将来我也不会考虑当自己小说的编剧。

记者:上海是个东西方文化交汇最明显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你受到这种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吗?

李春平:“海派文化”是在半殖民地时期因上海租界的华洋杂居而形成的,有它的奴性,有殖民性,在民间文化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上海的“洋泾浜”英语,租界时期人们就以会说半生不熟的英语为自豪,一些语言一直保留到现在。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的结合,逐渐显示出它包容、开放的个性。我在上海生活十年,必然是要受到影响的。

记者:陕西有一个活跃的作家群,是陕西文学的中坚力量。如陈忠实、贾平凹、叶广芩、高建群、杨争光、红柯等等。红柯远走新疆,你独闯上海,你们俩都回到了高校,经历相似。你觉得你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李春平:这些都是我敬重的作家。他们的写作比我专一,如陈忠实的塬上生活,贾平凹的商州,高建群和红柯的西部生活。十年来的党政机关生活、十年来的上海生活,这是我的拥有,所以在我的小说中更多地体现出一种题材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换种说法就是写得杂。

今天:回归是对故乡的眷恋

记者:许多读者都不明白,你为什么在上海如鱼得水,声名正旺的时候离开上海?为什么在你的双亲都已去世之后回到了安康?除了乡土情结,还有其他原因吗?

李春平:必须承认,我在上海是有生存压力的。我靠写作养家,要租房,要养活一家人。十年来,我缴的房租就有10来万元。这样,总感觉我在上海没有根,回家就踏实了。

我是一个有故乡情结的人,我在上海或外出旅游疗养,看见外面的山水就会想到家乡。在我的心目中,家乡的山水是最美的。虽说比不上那些名山大川,但跟我个人的感情最近。这里掩埋着我的父母,我回来守护在他们身边,这是一种尽孝,如果能为故土的建设出力,也是一种尽孝。

记者:我们了解到,你是作为高级人才引进到安康学院的,学院对你采取了特殊政策,真正体现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安康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安康学院的此举大加赞赏,对你个人也非常关心和支持。这是否会对你产生压力?

李春平:非常感谢安康市委、市政府对我的关怀,非常感谢安康学院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创作环境。除了每月办一次文学讲座外,其余时间我就专心写作。学院还对我到外面体验生活提供各种便利。越是对我关心,压力就越大。我想,只要认真工作,好好学习,严谨写作,诚实做人,这些压力就在劳动中消解了。(www.xing528.com)

记者:你有一个心愿就是用文学报答家乡父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你在创作上如何具体体现?

李春平:最近我写了中篇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开头是“是城。是小城。是山城。是县城。城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县城。”为了回报家乡父老的深情厚爱,我打破了传统创作惯例,第一次以紫阳县城风貌为创作对象,以紫阳民歌为素材,并以一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为小说标题,就是为了提高家乡在全国的知名度。这篇小说在《上海小说》双月刊2006年第6期头条发表,《小说月报》2007增刊第1期同时转载,有关报纸亦将全文连载。有人跟我开玩笑说:“你为安康打了一个大广告。”我会把这个广告越打越大的。

记者:你是一个很有人缘的作家,全国各地有不少“粉丝”。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李春平:人缘是由人品决定的。作家是一种职业,与修理工、驾驶员没什么两样。作家的一切创作原料都是从生活中来,如果端起架子,把自己悬在空中,自以为高高在上,那就不算好作家。我非常感谢我的读者,是他们给我提供了市场。所以我对读者是有求必应的。全国各地都有不少读者来信来电,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我都会认真回复。对读者最好的报答,就是努力写好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其他荣誉都不重要。

记者:离开十年之后回到安康,你的生活和创作是否有个适应过程?

李春平:要磨合。上海的节奏很快,在安康就舒缓了。安康的文化不落后,但安康的时间观念相比之下就显得落后了。

明天:坚守自己的文学立场

记者:你的长篇《步步高》已经印了三个版本,畅销全国,不少官员把它作为执政的参考书,与以往反腐小说不同,你从正面写了一个值得学习的“好官”,请你谈谈这部小说。

李春平:我自己有十年的党政机关生活,即使到上海后,也有不少官员朋友,我从他们身上发现了许多闪光点。我认为,中国的官场小说路子走偏了,好像一写领导就是腐败无能,尔虞我诈。事实并非如此。党政机关聚集了不少社会精英,他们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所以我要从正面来表现他们的执政智慧和领导艺术,从国家意识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表现这一宏大的政治主题。为什么读者欢迎《步步高》,是因为书中的人物满足了人民大众渴望好官的心理诉求和政治期待。我是一个党员作家,我希望我的小说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记者:上海有评论家(注:郝雨,上海大学教授)撰文说,你的《步步高》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官场小说热?你怎样看?

李春平:官场小说前几年就很热了。但形成了描写官场腐败和反映社会灰暗的老套路,与国家建立清明政治的社会理想相背离,就会走进死胡同的。官场不是不能写,而是怎样写的问题。写好了,它就会热。

记者:一些读者反映你的《步步高》有些理想化,你怎么解释?

李春平:我本来就是要写一部理想化的作品。理想化没有什么不好。生活中我们希望有优秀的领导干部,文学中我们也要塑造优秀的领导干部形象。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建构文学理想,是作家积极健康的追求。

记者:你怎样理解作家的社会责任?

李春平:我认为,作家的社会责任,其实就是作家的世界观和文学立场的问题。既然是一个作家,就要担当道义,就要有文学良知,就要对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否则就会失之偏颇。读者是为了精神享受而去读小说,如果读了你的小说对社会失望,生活消极,就是作家的罪过。所以,作家的社会责任,说到底要弘扬真善美。社会天天在变,但真善美不会变。

记者:听说你的下一部作品也是长篇?它是什么题材?什么内容?可以透露吗?

李春平:这是我回到家乡来到安康学院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已经写了一年了,还在写。书名叫《领导生活》,就是写领导的日常生活。长江文艺出版社已经提前预交定金,今年上半年完稿后很快就能与读者见面。

记者: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李春平:感谢故乡,是故乡的父老乡亲巴山汉水培育了我的文学之梦。感谢上海,是上海成就了我的文学理想。感谢安康市委、市政府和紫阳县委、县政府,他们对我非常关心和支持,感谢安康学院,他们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写作环境。这所有的感激,都会变成我的写作动力和幸福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