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研究成果

高校思政教育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软实力,说到底是指一所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无论功能和使命,其软实力建设和发展的要求都占据相当的地位。

高校思政教育研究成果

对高校软实力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

申小蓉(1) 张 翼(2)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一书中,首次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和说服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对于高校而言,这一概念同样适用。如果把高等学校的实力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学校的物质形态构成的全体因素就是学校的“硬实力”,包括人、财、物等;而学校的非物质形态构成的全体因素就形成了学校的“软实力”,包括大学精神、办学理念、自身特色、校园文化、管理规范等。

高校软实力,说到底是指一所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它植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上,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之中。如果说“硬实力”是学校的躯干,那么“软实力”就是大脑和灵魂如果说“硬实力”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现状和规模,那么“软实力”就体现了学校的追求和理想;如果说“硬实力”展现高校的“形态”,那么“软实力”就展现高校的“神态”与“心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据统计,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为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毛入学率为21%,高校在校生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3)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学校的发展需要资金、人才的支撑,也需要体制和文化的支撑。因为一所大学若没有追求卓越的目标动力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没有抢抓机遇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没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求同存异的和谐文化,很难想象能够培养出一流人才,创造出一流的成果,建成一流大学。

一、高校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软实力建设方面起点不一致,发展不平衡,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认识不到位,包括思想、理念、机制和机构等。高等学校的功能是教育、科研和服务,高校的使命是传承文明、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无论功能和使命,其软实力建设和发展的要求都占据相当的地位。但目前的状况是高校重“硬”轻“软”,甚至减“软”削“软”。不少学校认为此可有可无,软实力对高校的发展不会产生直接的效益和效果。尤其是在高校扩招以后,在办学规模的急剧增大,不少高校办学条件不足、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硬件设施显得捉襟见肘的背景下,更是将其放在了一边。另外,近年来,对高校的各类评估和排名也都把硬指标作为主要考核标准之一,客观上造成很多高校急于解决硬件不足的问题,而忽略了软实力的跟进。

第二,投入不到位,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软实力的建设与硬实力一样需要各方面的平台,但由于软实力呈隐性的特性,办教育者往往忽视对其的相关投入。究其原因是:或人手不够,或机构不全,或经费投入不足等等。一些学校在意识到校园文化、营造氛围、凝练精神等问题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倍感其建设起来的困难重重。软实力的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导致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而投入的不足,则使软实力建设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第三,措施不到位,包括制度、手段、途径等。软实力的存在,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加以保证,需要打通途径加以建设,需要有效的手段强力推进。但目前来看,显然做得还很不够。不少学校虽有某些相关软实力建设的制度和措施,如,校园文化建设;也有校训、校歌、校徽等,但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缺乏软实力建设的整体规划,没有整体提高软实力建设的新手段,对开辟软实力建设的新途径也缺乏经验和动力。

二、高校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软实力是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软实力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大学精神、办学理念、自身特色、校园文化和管理规范。

1.大学精神

精神力一词为18世纪末期普鲁士军事思想家贝伦霍斯特在其《战争艺术的省思》一书中首倡,认为精神力能对部队产生激励作用,是战争中的主要因素。而拿破仑更清楚地认为战争中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关系是3∶1。(4)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一面旗帜,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力的基本范畴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哈佛大学的“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以及耶鲁大学的“光与真知”,都是很好的实例。

2.办学理念

大学的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最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以及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指出:“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的。”(5)而大学的办学理念应以追求大学的终极目标为导向。柏林大学强调的“学术自由”则体现了教育家洪堡深刻的办学理念。而我国早在《大学》里开篇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6)清华大学以“厚德载物”阐释自己的办学理念,东南大学则以“止于至善”引领大学前进。

3. 自身特色

学校不仅有追求真理的终极目标和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更有其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学科特色,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实力,特色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英国剑桥大学前副校长阿什比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7)如,美国最好的工学院在MIT,最好的法学院在耶鲁大学,最好的医学院却在哈佛大学;在我国有的高校主要服务于信息产业,有的高校立足于农业研究,有的高校一直致力于社会科学理论的建设等等。在当今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背景下,特色就是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4.校园文化

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规范人的行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环境,先进高雅的校园文化精神,给人以熏陶、教化、激励的作用,发挥着凝聚、润滑、整合的功能。校园文化能提升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影响力,有了这样的内在动力,高校才有持续发展的条件;有了这样的外在影响力,高校才有符合其应有的社会定位,才能贴近自身的终极目标。

5.管理规范

高校的管理规范,是各种管理工作的程序、标准的规定,是学校管理科学性和现代化的体现。管理规范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各级制度的明确,包括根本制度、一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次。大学的根本制度归结为自主自治、学术自由、政校分开和治理科学;一般制度是指学校处理内部事务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保证了大学的正常运行;具体制度是指学校各职能部门正常开展常规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它保证了大学各项具体工作有章可循和有条不紊。大学的根本制度是大学制度的内核和灵魂,它规定了大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制约着大学的一般制度和具体制度。

三、全面提升高校软实力

高校软实力是一所大学长时期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思想特征,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激励大学发展,提升大学办学水平的精神动力。高校软实力一经提升并形成规模,就能产生强大的态势,推动和牵引学校的发展。置身新的世纪,提升大学软实力,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追求,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客观必然。要提升高校软实力,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1.科学定位,顶层设计(www.xing528.com)

尽管在现阶段的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对软实力重视不够的状况亟须改变,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软实力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与硬实力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提升软实力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定位,强调而不夸大,重视而不盲目。

高等教育不是一项短期的产业,而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事业,因此对软实力的定位应该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即保证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多数停留在追求数量,追求办学规模,追求“大而全”等“形”上,而忽略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求。“顶层设计”就是要求高校要将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软实力作为学校发展的最高层次来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和构建,在“形”上塑“神”,将“躯”里驻“魂”,以此体现学校的理想和追求,展示学校的精神和特色,并引领学校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校传承文明,创新知识,造福人类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顶层设计”还要求高校将软实力的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并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的实施。

2.搭建平台,完善体系

软实力并不是空中楼阁,它的提升需要系统的支持和条件的支撑,需要方方面面落到实处。因此“顶层设计”之后要切实为软实力的发展采取措施、搭建平台、完善体系,可谓先“顶天”,而后“立地”。

发展软实力并不是任其自行生长、无序发展,而是要为它理顺关系、排列秩序、搭建平台、创造环境和提供保障。学校应设立相关的机构,完善其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加强投入,订出系列规章制度等,应为其发展搭建措施平台、执行平台考核平台、研究平台、发展平台。硬件的投入为学校软实力的扎根提供硬平台;加强认识、达成共识、营造氛围为软实力的生长提供软平台。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独立体系,在建设中应至少包括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机构体系、人员体系、保障体系、策划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评估体系等等。在体系建设中,还应该看到,软实力除具有独立性外,在不少方面又与硬实力是相融合的,即具有相融性,如师资是硬实力,而教师的精神风貌则是软实力,因此只有使体系合理并完善才能让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真正找到落脚点。

3.重拳出击,合力推进

由于软实力呈显性的特点,就使得在许多时候难以凸现其“势”,特别是“强势”,所以,学校在建设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集中软实力的优“势”,重拳出击,并合力推进。

所谓“重拳出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指软实力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如学校精神、办学理念等,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二,指学校在软实力建设中亟待加强的内容或最薄弱的环节,如大学文化建设或顶层设计环节等,失一子而全盘皆输重拳出击还因为过去对软实力的认识不到位,造成其当前发展状况已相对于硬实力的建设滞后,只有重拳出击,才能弥补过去的疏忽、加强现在的需要和引领未来的发展。另外,软实力的建设在“重拳”的基调下,还要辅之以合力的推进。党政工团,师生员工,是组成合力的中间力量。在软实力建设的合力推进层次上,有纵横两个方向,纵向的层次,即指学校、机关部门、学院,包括校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干部、教师、学生由上而下的推进;横向的层次,即指各部门与部门、学院与学院、部门与学院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有了自上而下的推进,才能齐心协力;有了相互的合作,才能稳步前进。

高等学校的软实力建设,既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人心工程;既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隐性工程,又是一项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在高校的建设行程中,我们既要抓规模、抓效益,又应立标杆、树品牌;既要注重硬实力的投入,又要加大软实力的建设。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持续地健康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8):48

[2]陈光军.办学理念: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立足点及对中国的启示.煤炭高等教育,2003(3)19

[3]张宝贵.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模式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69

[4]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1

[5]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注释】

(1)申小蓉,女,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教授。

(2)张翼,女,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3)教育部. 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6-05

(4)[美]约翰·柯林斯著.大战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3

(5)潘懋元一流大学不能跟着“排行榜”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

(6)四书·大学.第一章“经文

(7)[英]阿什比著,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