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仪起源与发展:中外比较

礼仪起源与发展:中外比较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次,“礼”的产生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这种敬神拜祖的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正式成为祭祀礼仪。(一)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

礼仪起源与发展:中外比较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

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古代华夏族正是以丰富的礼仪文化而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几千年来,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礼仪究竟何时何故而起?自古以来,人们做过种种探讨,归纳起来,以下两种说法得到学术界更多的支持。

()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首先,“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伦秩序”的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礼”属于上层建筑,是与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最早产生于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大自然抗争,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人类的群居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人们在共同的采集、狩猎、饮食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性语言、动作,构成了“礼”的最初萌芽。

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那时的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用一些象征性动作来表示他们的意向、感情。这些动作,有的后来成为社会生活的习惯,并常常被用做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组织和加强部落之间联系的手段。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就是最初的“礼”。

其次,“礼”的产生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对欲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在追寻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就需要为“止欲制乱”而制“礼”。

()从具体的仪式上看,“仪”产生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

那么,“仪”又源起何处呢?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原始社会,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远远不如今天,他们对自然界中的电闪雷鸣、洪涝灾害等许多现象无法理解,于是,把自然的力量神秘化、人格化,按照人的形象想象出各种神灵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阳太阳神,催生万物的风是风神,喜怒无常的河是河神……他们敬畏“天神”,崇拜“天神”,原始崇拜便由此而生。

对于原始人来说,生存繁衍是他们最强烈的祈盼,而粮食丰收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他们祭祀天地神明,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以拜求降福免灾。这种敬神拜祖的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正式成为祭祀礼仪。因此,有“礼立于教而源于祭”之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礼仪包含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若干准则,又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礼的繁体字“禮”,左边代表神,右边是向神进贡的祭物。因此,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为礼,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和调节日益复杂的现实关系。于是,人们将事神致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从内容和形式扩展到了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从最初的祭祀之礼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礼仪。

二、中国礼仪的发展

追根溯源,礼仪漫长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以及当代礼仪时期八个时期。在漫长的历史沿革和岁月洗礼中,礼仪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前1万年)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他们还在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的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内容包括: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规定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和表示恭敬的动作。

()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前22世纪)

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而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距今5000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中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等。此外,仰韶文化时期的其他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

()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金属器的使用,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消费外有了剩余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出现了阶级对立,原始社会由此解体。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的夏代,开始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向早期奴隶社会过渡。在此期间,尊神活动日渐升温。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殷人在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活跃在华夏大地。他们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古都——地处现河南安阳的殷都,而他们在婚礼习俗上的建树,被其尊神信鬼的狂热所掩盖。

推翻殷王朝并取而代之的周朝,对礼仪建树颇多。特别是周武王的兄弟、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对周代礼制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他制礼作乐,将人们的行为举止、心理情操等统统纳入一个尊卑有序的模式之中。

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如“五礼”就是一整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古代的礼制典籍亦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周代的《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它们被后世合称为“三礼”或“礼学三著作”。“三礼”的出现,标志着“周礼”已达到了系统、完备的阶段。在汉以后2000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礼仪的内涵,也由单纯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形式,跨入了全面制约人们行为的领域。而周公提出的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则更是将“礼”推崇到高于一切的地步。

知识链接

*《周礼》(又名《周官》),本为一官职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的书。《周礼》原有六篇,详介六类官名及其职权,现存五篇,第六篇用《考工记》弥补。六官分别称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天官主管宫事、财货等;地官主管教育、市政等;春官主管五礼、乐舞等;夏官主管军旅、边防等;秋官主管刑法、外交等;冬官主管土木建筑等。

*春官主管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是周朝礼仪制度的重要方面。吉礼,指祭祀的典礼;凶礼,主要指丧葬礼仪;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及诸侯之间的会盟等礼节;军礼,主要包括阅兵、出师等仪式;嘉礼,包括冠礼、婚礼、乡饮酒礼等。由此可见,许多基本礼仪在商末周初已基本形成。此外,成书于商周之际的《易经》和在周代大体定型的《诗经》,也有一些涉及礼仪的内容。

*在西周,青铜礼器是个人身份的象征。礼器的多寡代表身份地位的高低,形制的大小显示权力的等级。当时,贵族佩戴成组饰玉为风气。而相见礼和婚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六礼”)成为定式,流行民间。此外,尊老爱幼等礼仪也已明显确立。

()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东周时期)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承继西周的东周王朝已无力全面恪守传统礼制,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此期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知识链接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礼仪非常重视,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历史文化的整理和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与前述《周礼》和孔门后学编的《礼记》,合称“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早在春秋末年,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施政方针时,孔子就简洁明了回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就各位,各安本分,社会自然会安定下来。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要求人们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倡导的“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互相关心,彼此尊重。总之,孔子较系统地阐述了礼及礼仪的本质与功能,把礼仪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是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他说礼之用,和为贵。”他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礼”看做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学说和民贵君轻说,主张“以德服人”。在道德修养方面,他主张“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等。

*荀子(约公元前298—前238)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做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

他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荀子指出:“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荀子还提出,不仅要有礼治,还要有法治。只有尊崇礼,法制完备,国家才能安宁。荀子重视客观环境人性的影响,倡导学而至善。

“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在荀子看来,古代先王制定礼仪是为了节制贪欲,纠正人类恶劣的天性,以生养人类,礼仪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死存亡。

*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理念,把“礼”放在道德规范之首,表明“礼”已经由原来的一种习俗和仪式逐步地规范为一种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升华为治国的四大要素之首。(www.xing528.com)

()礼仪的强化时期(公元前2211796年)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

公元前221年,秦王羸政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朝制定的集权制度,成为后来延续2000余年的封建体制的基础。

西汉初期,叔孙通协助汉高帝刘邦制定了朝礼之仪,突出发展了礼的仪式和礼节。而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汉书•董仲舒传》)的“天人感应”之说。他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

汉代时,孔门后学编撰的《礼记》问世。《礼记》共计49篇,包罗宏富。《礼记》堪称集上古礼仪之大成,上承奴隶社会、下启封建社会的礼仪汇集,是封建时代礼仪的主要源泉。

盛唐时期,《礼记》由“记”上升为“经”,成为“礼经”三书之一(另外两本为《周礼》和《仪礼》)

宋代将封建礼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容道学、佛学思想的理学程颐兄弟和朱熹为其主要代表。二程认为,自然界天地万物无不体现天理,“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永恒存在的广理,不仅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而人性的本质就是天理的体现。

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强调天地万物的对立与差别,认为这种对立与差别是不能改变的,即使山河大地都崩陷了,“理”仍将存在。他进一步指出,“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谓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间”(《朱子文集•未垂拱奏礼•二》)

“家礼”的兴盛是宋代礼仪发展的另一个特点。道德和行为规范是这一时期封建礼教强调的中心,“三从四德”成为这一时期妇女的道德礼仪标准。

明代时,交友之礼更加完善,而忠、孝、节、义等礼仪日趋繁多。

这一时期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

知识链接

*“三从”,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包括“妇德”,即妇女的一切言行要符合“忠、孝、节、义广妇言”,妇女说话要小心谨慎广“妇容”,女子容貌打扮要整齐美观广妇功,即出嫁女要把侍奉公婆和丈夫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按照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设想,只要人人在家尽“孝”,在社会尽“忠”,每个妇女对丈夫尽“节”,那么社会和谐相处,封建统治自然就长治久安了。

()礼仪的衰落时期(1796——1911年)

满族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且使其复杂化,导致一些礼仪显得虚浮、烦琐。例如清代的品官相见礼,当品级低者向品级高者行拜礼时,动辄一跪三叩,重则三跪九叩(《大清会典》)。清代后期,清王朝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古代礼仪盛极而衰。而伴随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礼仪传入中国,北洋新军时期的陆军便采用西方军队的举手礼等,以代替不合时宜的打千礼等。

()现代礼仪时期(1911——1949年,民国时期)

1911年末,清王朝土崩瓦解,当时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先生(18661925年)火速赶回祖国,于191211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礼仪规范、制度,受到强烈冲击。孙中山先生和战友们破旧立新,用民权代替君权,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级制;普及教育,废除祭孔读经;改易陋俗,剪辫子、禁缠足等。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腐朽、落后的礼教进行了清算,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被继承、完善、流传,那些繁文缛节逐渐被抛弃,同时接受了一些国际上通用的礼仪形式。新的礼仪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从而正式拉开现代礼仪的帷幕。

民国期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握手礼开始流行于上层社会,后逐渐普及民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解放区,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及移风易俗,进而谱写了现代礼仪的新篇章。

()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确立以平等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主要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西方一些先进的礼仪、礼节陆续传入我国,同我国的传统礼仪一道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框架。

当代中国的礼仪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年)

1949年至1966年,是中国当代礼仪发展史上的革新阶段。此间,摒弃了昔日束缚人们的“神权天命”、“愚忠愚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确立了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和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而尊老爱幼、讲究信义、以诚待人、先人后己、礼尚往来等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则得到继承和发扬。

(2)礼仪退化阶段(19661976年)

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十年动乱使国家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损失,也给礼仪带来一场“浩劫”。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被当做“封资修”货色扫进垃圾堆。礼仪受到摧残,社会风气逆转。

(3)礼仪复兴阶段(1977年至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新的全面复兴时期。从推行文明礼貌用语到积极树立行业新风,从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到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岗位培训、礼仪教育日趋红火,人们学习礼仪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讲文明、讲礼貌蔚然成风。《公共关系报》、《现代交际》等一批涉及礼仪的报刊应运而生,《中国应用礼仪大全》、《称谓大辞典》、《外国习俗与礼仪》等介绍、研究礼仪的图书、辞典、教材不断问世。广阔的华夏大地上再度兴起礼仪文化热,许多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变革,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又掀起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潮。

三、西方礼仪发展举要

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但它一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例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000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

知识链接

《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这部著名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特洛亚战役和希腊英雄奥德赛的故事,其中也有关于礼仪的论述。如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受人尊重。

从古希腊至今,西方文坛巨匠、学界泰斗对礼仪都作过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养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即: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指出,德行就是公正,他说人类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公元1世纪末至公元5世纪,是罗马帝国统治西欧时期。此间,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撰写了《雄辩术原理》一书。书中论及罗马帝国的教育情况,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始。而诗人奥维德通过诗作《爱的艺术》,告诫青年朋友不要贪杯,用餐不可狼吞虎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封建化过程,12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封建等级制,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将封建主与附庸联系在一起。此间制定了严格而烦琐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等。例如于12世纪写定的冰岛诗集《埃达》,就详尽地叙述了当时用餐的规矩,嘉宾贵客居上座,举杯祝酒有讲究等。

14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烦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14661536)撰写的《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和外表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指出:“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对他的名声大有裨益,并且,正如女王伊莎伯拉所说,那就‘好像一封永久的推荐书一样’。”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的不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不过,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例如,捷克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编撰了《青年行为手册》等。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话》。《教育漫话》系统、深入地论述了礼仪的地位、作用以及礼仪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德国学者缅南杰斯的礼仪专著《论接待权贵和女士的礼仪,兼论女士如何对男士保持雍容态度》,于1716年在汉堡问世。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勋爵(16941773)在其名著《教子书》中指出:“世间最低微、最贫穷的人都期待从一个绅士身上看到良好的教养,他们有此权利,因为他们在本性上是和你相等的,并不因为教育和财富的缘故而比你低劣。同他们说话时,要非常谦虚、温和,否则,他们会以为你骄傲,而憎恨你。”

西方现代学者编撰、出版了不少礼仪书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法国学者让•赛尔著的《西方礼节与习俗》,英国学者埃尔西•伯奇•唐纳德编写的《现代西方礼仪》,德国作家卡尔•斯莫卡尔著的《请注意您的风度》,美国礼仪专家伊丽莎白•波斯特编写的《西方礼仪集萃》以及美国教育家卡耐基编撰的《成功之路丛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