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贸易新编: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新编:发展简史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国际贸易发展简史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奴隶社会,奴隶是欧洲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其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亚洲各国间的贸易由近海逐步扩大到远海。运费降低,时间减少,等于缩短了各国之间的地理距离,也为国际贸易大发展提供了可能条件。这些因素共同促成国际贸易量迅速大幅度地增长。

国际贸易新编:发展简史

第五节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产品交换。因此,从根本上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劳动来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然后按平均原则进行分配。因此,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没有国际贸易。

原始社会经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少量剩余。于是在氏族公社之间、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这种交换是极其原始的偶然的物物交换。

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的出现,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逐步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与商品流通的日益扩大,便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商品流通越出了国界形成国际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是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为基础的社会。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生产中微不足道,因而进入流通中的商品很少。同时,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使国际贸易的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奴隶社会,奴隶是欧洲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当时希腊的雅典是一个贩卖奴隶的中心。奴隶主所需要的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香料、各种织物等,也是当时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奴隶社会时期的主要贸易国家,在欧洲主要是腓尼基、希腊、罗马等,我国在夏商时代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

对外贸易在奴隶社会经济中虽不重要,但它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奴隶贸易推动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三)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比奴隶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地租采取劳役和实物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不多。到封建社会中期阶段,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也转变为货币地租的形式,对外贸易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孕育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奢侈品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如西方国家以呢绒、酒等换取东方国家的香料、珠宝、丝绸等。其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亚洲各国间的贸易由近海逐步扩大到远海。公元前11世纪中叶,我国正处于封建社会阶段,在对外贸易上就已有所发展。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往中东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茶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明朝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对外贸易,把我国的火药罗盘等较先进的技术,输往亚欧各国。同时也把这些国家的土产和优良种子等输进我国。这种商品交换,对亚欧各国和我国的航海、农业生产等都有益处。

在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国际贸易的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阿拉伯是7~8世纪的贸易民族,他们贩运非洲的象牙、中国的丝绸、远东的香料和宝石等,成为亚非欧三大洲的贸易中间人。在11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北部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如意大利北部城市佛罗伦萨成为当时毛纺织业的中心。它从英国和西班牙运来羊毛,从荷兰运来粗制呢绒,进行纺织与加工,再输往东方。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社会内部的生长。

总之,国际贸易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方式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国际贸易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都不占重要地位,贸易范围和商品品种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贸易活动也不经常开展。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才具有了真正的世界性。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并完成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的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机器制造业的形成,使机械化生产遍及工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等部门,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面貌。机器大工业的建立,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产品极大地增加,这就成为国际贸易大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工具的进步,火车代替马车,轮船代替帆船。运费降低,时间减少,等于缩短了各国之间的地理距离,也为国际贸易大发展提供了可能条件。从1850~1903年的5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10倍,世界贸易量也增加了10倍。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经济活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与封建社会比较,国际贸易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显著的发展。首先,贸易商品的结构有了新的变化,贸易商品种类已不像封建社会那样只限于少量的奢侈消费品,工业品、原料、谷物等都成为大宗交易商品;其次,贸易方式由过去的现场看货成交发展为凭样品成交;第三,由于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开始出现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和借贷金融等专业化企业;第四,国家之间为将贸易渠道稳定下来,以使经常贸易有所保证,或争取得到贸易国的优惠待遇,国家之间订立贸易条约、贸易协定等的协议形式也普遍发展起来;最后,信贷关系发展较快,汇票及各种票据广泛流行起来。这些因素共同促成国际贸易量迅速大幅度地增长。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欧洲国家进一步推行殖民政策,除非洲和美洲外,广大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也变成了殖民地。美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后,也实行对外侵略政策,开始在中南美洲占领殖民地和向亚洲拓展市场,进而形成了工业国、农业国和矿业国的国际分工。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垄断地位,整个世界成了英国大工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到了19世纪中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展起来,在世界上与英国展开了竞争。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以它的工业和贸易上的优势为基础,鼓吹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便侵入其他国家市场。而其他国家,如美国和德国为了保护其幼稚工业,则纷纷推行“保护贸易”政策。

(二)帝国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在帝国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积聚和集中,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合二为一,形成了财政资本。垄断组织和财政资本,不仅控制了生产和国内贸易,而且控制了国际贸易。垄断组织通过专门机构,直接操纵了进出口贸易,垄断了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国际贸易成为垄断组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一种手段。

财政资本的统治和大量资本的输出,必然引起各国资本家结成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形成国际垄断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特别是在对殖民地、附属国的贸易中,垄断组织通过垄断价格,进一步扩大了不等价交换。

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帝国主义时期,殖民地、附属国不仅是宗主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变成了宗主国的投资场所。垄断组织利用资本输出,一方面,作为争夺和垄断国外市场、控制和奴役殖民地及附属国的工具;另一方面,把资本输出作为推动和扩大商品输出的手段。这样,垄断组织就把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直接结合起来。

在帝国主义时期,世界各个角落都被卷入到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联系之中。帝国主义国家向殖民地、附属国及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输出资本,使这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剥削和奴役的对象。在资本输出的影响下,殖民地、经济落后国家不仅在国际贸易上,而且其全部经济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在帝国主义时期,竞争不但不能消灭,反而日趋尖锐。自由贸易已经成为过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关税壁垒,相继采取了具有进攻性质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为了奖励出口和限制进口,它们采取了许多新的贸易措施,如出口津贴、国家担保信贷、倾销、外汇管制、配额制、许可证制以及禁止进出口等。一些国家还组织了货币集团,英国建立了帝国特惠制,以便排挤竞争者和垄断市场。这些政策和措施,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使争夺市场的斗争尖锐化。

进入20世纪后,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日益加剧。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迅速地超过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旧的势力范围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重新瓜分市场采取了“和平的”与“武装的”斗争。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而挑起的。

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新技术的发现与发明,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交通、通讯工具的显著改进,都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世界贸易额的绝对数量虽有显著增长,但其增长速度,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却相对地下降了。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的加深,尤其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的大危机,使国际贸易额出现了停止增长和缩减的现象,呈现出不稳定发展的状态。

三、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战后短暂的经济恢复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此外,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在世界市场,100多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以独立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到国际贸易活动中,促使国际贸易总体规模不断扩大。1950年全球国际贸易总额为607亿美元,而1997年全球国际贸易总额(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达到65 900亿美元,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贸易规模扩大了100倍以上。国际贸易总额从1950年的607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72 740亿美元,增长近120倍。伴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当代国际贸易在内容、形式、结构等多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8~1973年。战后的50~70年代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国际贸易随工业生产的增长而迅速增长,出口值和出口量年增长率不仅高于战前,而且也高于同期世界生产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1950~1973年国际贸易出口量增速为7.2%,大大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00~1913年)的4.1%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17~1938年)的0.7%,出口值增速则达到10.3%,而同期世界生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不过5.4%。

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至今。1973~1979年,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滞胀困境,受其影响,整个世界生产量年均增长率下降为3.5%,国际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虽下降为4.5%,但仍高于生产量,同期出口值的年均增长率则高达18.9%。80年代,由于受到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陷入1980年的零增长和1982年的负增长困境,1983年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复苏,国际贸易增长率提高到6.2%。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加快,达10%左右,但1996年降至6.7%。1990~2003年世界出口贸易年增长率达5.4%,2004年世界出口贸易额达90 686亿美元,2003年增长21.2%,增长率为1979年以来最高。

(二)不同类型国家间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

虽然国际贸易在战后发展迅速,但各国发展速度却不一。具体表现为:

1.发达国家的外贸增长幅度快于发展中国家

1950~1985年,发达国家出口值从369亿美元增至12 657亿美元,增长33倍;而发展中国家则由189亿美元增至4 618亿美元,增长23倍。发达国家在全球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达70%以上。表1-1反映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货物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表1-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货物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img1(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根据WTO资料整理。

2.发展中国家之间外贸增长不平衡

在发展中国家中,石油输出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1950~1985年,两者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4%和12.7%,均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9.9%的增长速度。不过,若对这一时期作进一步分析,各国在不同时期的贸易发展速度是不匀称的。例如,石油输出国由于1973年的石油提价,1970~1980年的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1.8%,从而使其出口值在世界出口值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至17.1%。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供过于求,油价出现回落,石油输出国出口值在世界出口值中的比重也就随之下降到10.1%。而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贸易发展速度却在加快。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地采取了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其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亚洲“四小龙”,1978~1987年其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达17%,1988年又比前一年增加26.4%。它们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从60年代的不足2%,提高到1985年的5.9%。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速度仍不平衡,石油(燃料)输出国、初级产品出口国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年度出口增长起伏很大,而制成品出口国和多元化出口国的出口则显得相对平衡与快速。2003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8.4%,占发展中国家出口总额的61.4%。

3.发达国家之间外贸发展不平衡

日本与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重上升,而美国的相对比重下降。其中,日本出口值的比重从1955年的2.3%上升到1970年的6.6%,1990年达到9.4%;欧洲共同体从1970年的30.7%上升到1990年的38.9%;而美国则从1955年的17.6%下降到1970年的14.9%,进而又下降到1990年的12.1%。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1.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的比重

战前1937年工业制成品比重只是36.7%,战后逐步上升,到1990年已经达到75%。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1)战后农业、矿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制造业的发展速度。

(2)国际分工大大深化,国际贸易中中间产品增加。

(3)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出现,成功地实现由进口替代到出口替代的转换,增加了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

(4)各国采取的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业工业化的推进,提高了粮食供给能力,相对缩小了粮食进口比重。

(5)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长期偏低,虽然1987年后农产品价格出现过回升,但一般说来,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贸易比价朝着不利于初级产品的方向变动。

所有这些,都促使国际贸易出口值中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

2.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燃料比重上升,农产品比重下降

1963年燃料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为22.2%,1973年上升到近29%,1979年又猛增到50%。而农产品比重则由64.4%下降到55.3%,进而又降到4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能源结构的变化,由战前以煤炭为主要的工业能源转向石油、天然气与核能。

(2)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刺激了能源需求。

(3)各种合成材料的出现,减少了对天然原料的需求。

(4)粮油食品自给率的提高,减少了农产品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的比重。

3.新一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制成品中新一代工业制品(包括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通讯和家电设备)取代纺织业在战前的重要地位,出口比重保持在55%左右;而钢铁、纺织业等传统工业品比重相对下降。钢铁制品由1963年的9.1%下降到1973年的8.2%、1983年的5.9%,1987年进一步降到4.7%;纺织品服装则由1963年的11.4%下降到1973年的10.3%、1987年的9.3%。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增长最快的是化学产品,由于战后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化学工业突飞猛进,合成纤维、人造树脂、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制品出口迅速增长。在1963年至1987年的25年间,化工制品出口增长23.1倍,高于制成品增长的20.4倍与世界总商品出口增长的15.1倍。

战后科技的发展,使得制成品中大量新产品不断涌现。例如,核能发电站火箭航空产品、新型通讯设备、大型程控机床、电子产品、海洋石油钻探、集装箱船舶、重化成套设备等等。这些高科技产品在发达国家制成品出口中现已占到60%以上比重,在世界出口比重中达到1/3以上。2003年商品贸易额达72 740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已居于主要地位,国际商品贸易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贸易。

(四)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发生变化

战前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战后这一形式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区域集团内的贸易在不断扩大。

从战后直至80年代末,发达国家之间相互出口占到它们的出口总额的2/3左右,其中相互贸易发展最快的是西欧。由于欧共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建立,以及该地区国家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进程的加快,欧洲区域集团内贸易关系较之它们同其他地区国家的贸易有更大的发展。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和经济互助委员会集团内贸易增长,也大大快与集团外的贸易增长速度。

战后一批殖民地国家获得政治独立,走上了民族经济振兴与发展的道路。然而,他们的对外贸易70%以上仍与发达国家进行,尤其是与其原来的宗主国进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只占1/4左右。虽然不少发展中国家力图改变对外贸易面向宗主国的局面,希望多元化地发展对外贸易,或在区域贸易集团中扩大份额,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

(1)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发达国家的大量技术和设备,需要有购买这些技术和设备的支付手段。

(2)发达国家通过普惠制、联系国制度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纳入自己的市场中。

(3)发展中国家贸易出口结构的相似性,阻碍了他们之间相互贸易规模的扩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以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半加工品为主,而是以出口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

(五)服务贸易正在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1980~1987年,世界货物贸易年平均增长为2.5%,世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达到了5%。1988~1992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年增长率高达10%左右,其中1990年则达到17%。1995年世界服务贸易仍保持增长势头,达到14%。从服务贸易在整个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看,也在逐年增加。197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仅为640亿美元;1982年上升到4 05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8%;1992年猛增到1万亿美元,所占比重上升到22%;1997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295万亿美元,占总额的比重为19.65%。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跨国公司内部服务难以统计,加之有关统计标准不一,实际世界服务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要远远高于现有统计数据,有人估计目前服务贸易的比重实际上达到1/4以上。

在世界服务市场上,美国的服务业最具有竞争力。从1976年起,美国一直保持服务贸易顺差地位。1989~1993年,美国服务业出口年均增长率达13%,几乎为货物贸易出口增长的2倍,每年几百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顺差抵销了1 663亿美元货物贸易逆差的35%,1997年更抵销了近40%的货物逆差。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看,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平衡外汇收支、增加就业、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的重要的经济政策。其中旅游、保险、银行、电讯发展尤为迅速。1994年全球跨国旅游达到5.3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 380亿美元,约占当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0%,成为全球发展最快、最大的一个行业。1995年保险、银行服务和电讯服务的增长超过旅游业7.2%的增长幅度。显然,以金融、保险、电讯为主的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3年年底乌拉圭回合谈判成功,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达成,使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为17 63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到20%。2003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分别达到16.0%、8.0%、6.5%、5.5%和4.0%。

(六)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战后国际贸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贸易集团化趋势加强。集团内部贸易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战后至今,先后出现的比较著名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有: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到今天变成了著名的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由东欧国家组成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由东南亚十国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以及由亚太地区18个成员所组成的更广泛意义上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

战后区域性贸易集团发展的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多极化趋势加强、争夺市场的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独一个国家孤军奋战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甚至难以立足,更难以发展本国的现代化经济。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这些贸易集团的成员国之间,相互降低关税,相互给予优惠待遇,进行各种形式的多边贸易合作,推动集团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其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贸易增长率。集团内部的贸易额在集团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例如,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在共同体成员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1955年为32%,1982年则达到51.9%,到了1989年更是高达59.2%。据统计,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贸易总额在其总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1975年的41.2%提高到1995年的55%,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24.9%提高到38%。1995年,全球区域内部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达50.4%。各贸易集团内部贸易增长迅速,也是世界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一。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发展,反映这些成员国之间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依赖程度更加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