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汉平原:楚魂与华夏文化的发源地

江汉平原:楚魂与华夏文化的发源地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籍上,常以两水名联称为江汉。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57]江汉平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之一。江汉平原总的地貌特点是: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堤垸纵横。江汉平原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繁殖。在江汉平原,经营600多年,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楚顷襄王兵败,徙东北,保于陈城《楚世家》。

江汉平原:楚魂与华夏文化的发源地

8.江汉平原

江,指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汉,指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古籍上,常以两水名联称为江汉。江汉两水和泥沙冲积的平原,叫做江汉平原。江汉两字的联用最早见于《禹贡》:“江汉朝宗于海”[56];《寺·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大雅·江汉》:“江汉浮浮”、“江汉汤汤”、“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西与鄂西山地相接;北与鄂北自然地理区、鄂东北大别低山丘陵相连;东南与幕阜低山丘陵为邻;南接湖南省境。[57]

江汉平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之一。神农炎帝的古遗址,多位于邻近平原的大别山南麓和西方的大巴山的东麓。神农家族由山麓逐步向平原迁徙发展了平原文化,其第5代孙祝融又是楚远祖,再发展为三苗国,其文化遗迹屈家岭文化,其行政由南国代替,臣服于殷商,至前740年再由楚鬻熊第14世孙统制,而发展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最后被秦始皇统一建置南郡,其传统文化名楚文化一直追至现今。

江汉平原总的地貌特点是: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堤垸纵横。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长江出三峡后由西贯穿湖北东行;汉水由北贯南汇入长江,江、汉两旁有数百个大小湖泊和纵横交错的河汊,形成了江汉平原;平原南又与湖南的洞庭湖平原相连,而成著名的“水乡泽图”景象,俗云“两湖熟,天下足”即指此。

长江流经江汉平原与洞庭湖之间,河道蜿蜒曲折,其中从藕池口至城陵矶,称下荆江,全长240公里,而直线距离只有80公里,江水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船行其中登高远眺,难分船行是上水还是下水,在船行时只见水流和太阳,分不出方向[58]。正如柳宗元诗云:“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九曲回肠”的形成完全是自然现象,那是因为河流横断面的流速不同。河流底部和两岸,由于与土地接触,产生摩擦力,而速流减慢,并且两岸的流速也不相同,弯处缓,泥沙逐步沉积成岸,弯曲加大;水头直冲处,河岸崩塌,凹弯加大。再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使河岸向右偏折,由北向南开道,河岸向西移动偏折,凹弯更大。荆江右岸的石首市有两村庄水道相距30公里,而陆路只有1公里,使河道形成大瓶颈,极易自然截直,水灾频繁,因此对堤防来说,俗语云“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江汉平原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繁殖。楚族原居荆山,逐渐向平原迁徙,以天时、地利、人和而强盛。楚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商末周初楚近祖粥熊第8世孙“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59]其后第14世孙熊通(楚武王)于三十七年(公元前704年)“始开濮地而有之”[60],楚族与本地民族融合后而成建立楚国。在江汉平原,经营600多年,于公元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拔郢,楚顷襄王兵败,徙东北,保于陈城《楚世家》。这600多年的建设影响后世深远,不但领导开发了长江流域,而且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各民族共同建立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

20世纪下半叶,平原各地出土的精美的遗物,都证明楚国有其高度的文明。

荆州市:古为荆州中心地。《史记·夏本纪》:“荆及衡阳维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甚中,沱、涔已道,玄土、梦为治。”司马迁据《尚书·禹贡》全录编入《史记》中,班固汉书·地理志》也照录,可见这段文字确切可靠,是实记舜、禹时期的实况,其时代约相当京山屈家岭文化遗址的晚期。[61]

古荆州的范围很广,包括南阳、由北向南下至江陵。在夏末和商初由南国统制[62],至公元前861—前850年前又被楚熊渠[63]统治,才逐步形成楚国兴盛地区而成楚郢都。《世本》云:楚“武王徙郢”《左伟·楚桓公二年》孔颖达疏引。时间约为公元前703—前699年之间,始建纪南城(详下)。现荆州辖江陵、公安、监利3县及荆州、沙市2区,领石首、洪湖、松滋3市,面积406平方公里。2010年,全市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569.17万。

再从20世纪末荆州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高度的文明,超过中原各国,现略举几件文物如下:

(1)吴越青铜兵器。1973年江陵藤店楚墓中出土,铭文在兵格处:两行8字,鸟虫书:“越王州句/自作用剑”,越王州勾剑紧为精美,在地下埋藏2 000多年,在出土时依然金光闪烁。

(2)石磬。1970年,在纪南城南墙外出土25具彩绘石磬,音阶准确,音质优美,至今尚能演奏各种悦耳动听的乐曲,说明楚国在音乐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纪南城:即楚郢都。在今江陵县城北约5公里处,地势平坦,约海拔34米。城垣周长15 500米,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已发现有七座城门(北和南各有一水门)。城垣建筑年代约公元前488年—前432年(楚惠王在位时期)。楚建郢城见于《左传》记载有3次。

(1)鲁文公十四年、楚庄王元年、公元前613年:子孔、潘崇“二子作乱,城郢”。

(2)鲁襄公十四年、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年:楚子囊“将死,遗言子庚:‘必城郢’”。

(3)鲁昭公二十三年、楚平王十年、公元前519年:“楚囊瓦为令尹,城郢”。

现郢城遗址的城垣发掘,发现夹杂在墙身和护坡中以及叠压在城门的遗物推断其建筑年代。以时间推算最少是第四次城郢。但是,这四次城郢是否在原平地上新筑或培修?每次的范围是否扩大或缩小?尚未发现文字记载。

城的作用主要是防御性的。创始于鮌(公元前2070年,距今约4 100年)。《世本·作篇》:“鮌作城郭”,原以防洪水,后发展为军事用途。《说文》:“城,以盛民也”,防御洪水或敌人,楚国最为盛行,国都和重要市邑都筑有城垣,一般都位于依山傍水、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纪南城的建筑和城内布局,别具一格:宫城不居中,偏占东南隅;西陆门一门三道,人车分流;还发现自北向南一条水道有北、南两道水门,引水入城,便于水运;城内除宫殿外,住有官吏和百姓,士农工商齐全,街道纵横,人居稠密,商市繁华。桓谭如是形容纪南城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景象:“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64]

纪南城内虽有朱河和新桥河自北至南贯通,而人烟稠密,饮用水还要靠井水。1976年,发掘1 000米×60米中部地区,发现了水井256口。

武汉市:位于长江与汉水的汇合处,地势形便,得水独厚,武昌汉口、汉阳三足鼎立,互相补充,素为居民聚集总汇。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978.54万。四五千年以来就有居民聚集三镇。现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武昌的放鹰台、老人桥、许家墩、棋子墩;汉阳的金竹岭、纱帽山;汉口的马投谭、下湾、凤凰岭、塔尔头;江夏区的潘柳村、斩龙台、龙床矶、铜墩团墩;蔡甸区的尸骨墩、鲢鱼台;黄陂区的中分卫湾、大湖湾、大墩、五岭、神灯岗;新洲区的香炉山、凤凰墩等文化遗址。[65]以上文化遗址都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出土,属如屈家岭文化范畴。证明在武汉市郊8 216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在标高海拔30公里以上的高地,有些是古居民的聚集点。

这里的先民们,早已定居在这片水乡泽国的高地上,种植水稻,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网坠和弓箭已成为渔猎工具;家畜有鸡、鸭、猪、狗、兔等;还能纺麻、织丝;制陶工艺比较发达,能烧制大型陶锅鼎,还有壁薄如蛋壳的黑陶[66]

夏商时期,今汉口尚未淤成,江、汉两水围绕龟山,汪洋一片,汉阳与武昌隔江对峙,左有洞庭湖,右有鄱阳湖,武汉属三苗之国。三苗国被尧、舜、禹灭之后,本地土著居民又建成南国,统辖于殷商,商武丁派驻军于盘龙城。

武汉,在全国来说,是发展较早的地区,这与水乡泽国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在以木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武汉水运四通八达。在春秋以前,楚国已经兴起,以荆山为据点,逐步向平原迁徙,武汉就成为楚国兴起的军事和经济中心。(www.xing528.com)

早在公元前864年,楚熊渠封中子红为鄂王,楚鄂国(今鄂城)包括今武昌在内,经过300多年的开发,武汉的古地名——夏汭,已经在孔夫子所修的《春秋·左传》中出现2次:一是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三年),“沈尹射奔命于夏汭”;二是次年“射以繁阳之师会(楚灵王)于夏汭”,证明武汉在距今2 500年以前,交通便利,已成为楚国伐吴的军事要地。1957年安徽出土的“鄂君启金节”,又证明武汉在战国时期就是楚国的一个经济繁荣要地。鄂君启金节铭文记载:公元前323年鄂君启具有一些特权,可以用车或舟载运50吨货物在楚境内免税通行贩运,水陆两路出发的地点都是鄂市,陆路北至河南南部、安徽北部和中部;水路可至今鄂北和湖南南部,终点都是江陵郢都。

武汉古代商业发达,除与交通便利有密切关系外,与楚国重视商业政策也很有关。《左传》分析楚国强盛的原因,有一条是“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商指行商,贾指坐商,商贾都是贸易。当时楚国的武汉已有市场出现,市场按行业划为区域,名之曰“肄”,正如《论语·子张》所载,“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这种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现武汉还保有绣花街、筷子街、牛皮巷等地名。几千年以来,武汉商业经久不衰,是由其地理和历史的优势所决定的。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武汉交通便利,商业发达,而战争频繁对地区的破坏也很大。现留下的名胜古迹很少,已修复或新建东湖楚城、黄鹤楼晴川阁、首义公园等。

黄石市:顺长江过武汉再下行137公里到黄石市。市辖黄石港、石灰窑、下陆、铁山四城区和大治市、阳新县。地处江汉平原东南隅,总面积4 6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2万(2010年)。市西紧邻鄂城,历史悠久,是长江流域开发较早的地区。二三十万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唐、虞、夏之世属三苗,商属南国,公元前861—前850年被楚鬻熊第8代孙熊渠得江汉间民和,以其中子红为鄂王统制。

黄石市矿产丰富,自古是矿冶之都,“大兴炉冶”,是华厦青铜文化的发祥地,矿产储量已探明:黑色金属铁、锰占全省27%;有色金属铜、钼、锌、钨占全省90%;贵重金属有金、银;稀有元素矿有锗、镓、铊等;非金属有硅灰石石灰石

辖区内的铜绿山几处古矿遗址的发掘,把三四千年前的古人开矿、选矿、冶炼等技术揭示出来,被认为是世界的奇迹。自春秋时期一直至今,采铜、铁矿冶炼长盛不衰;且其地形复杂,进可屯兵设伏,退可回旋隐蔽,故历代为军家必争之地。

铜绿山位于大治县城西3公里。山名见于清修《大冶县志》:“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矿区面积有8平方公里,地表积存约40万吨古代炼铜渣,是一处规模庞大、保存完好、蕴藏丰富、延续时间长的古矿冶基地。自1973年开始,先后发掘了7处古矿遗址、3处冶炼遗址、8座冶铜竖炉,共清理出不同时期、不同结构的采矿井巷400多个;古矿穴下掘最深40—50米,有效地采用了竖井、斜井、平巷和盲井相结合的方式。已发现的采掘工具有木铲、木耙、木槌、铜斧、铜锛、铁锄、铁錾、船形木斗和辘轳等,证明在春秋战国时这里已运用重选矿和初步解决了井下的通风、排风、提升、照明和巷道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目前只发掘了一部分毗邻的矿山,邻近的阳新和江西瑞昌都有古矿治遗址发现,有不少类似的遗址。这些丰富的资料表明,楚国的采矿冶炼有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自成体系,达到成熟阶段,是我青铜时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充分反映楚国的青铜器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造型之精、纹饰之美、品种之丰富,都是首屈一指的。

古炼铜竖炉为红色粘土、石英砂、铁矿粉、高岭土等夯成,炉高1.5米左右,炉缸面积约0.2平方米。炉旁出土的粗铜块含铜93%以上,估计春秋至汉此处共冶炼出了8万—10万吨铜。[67]

大冶是我国铜产主要基地,它境内蕴藏铜矿丰富,开发很早,铜绿山古矿井的发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沿长江自黄石市起顺江而下的江西、安徽两省的长江右岸都有古矿冶遗址的发现,看来长江中、下游南岸一带的矿山是一脉相承的。

在我国古籍上也记有矿山和冶铜事可与考古相对应,互相印证,如《周礼·冬官考工记》:“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钟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越绝书》卷十一:“禹益之时,以铜为兵。”

吕氏春秋·别类》:“金柔锡柔,合两柔为刚,白之所以为坚也,黄之所以为韧也,黄白杂,则坚且韧,良剑也。”

淮南子·天文训》:“明镜之始蒙然,及粉之以玄锡,劘之以白旃(毡),则须眉鬃毛可得察。”

专论黄石市古文献的有宋代著名学者洪咨夔《大冶赋》[68],是矿治史罕见的珍贵文献,全赋2 701字,高度概括上古冶金史料。他一再强调大冶炼铜的重要地位,如“治有永平,仍镇楚泽”、“江汉之川灌轮灵液”、“钱币或造于楚晋”、“出岭峤”。

但是,考古与文献相印证,还有差距的有二:

(1)大冶铜冶始于春秋时期,东邻江西瑞昌古遗址可提早到公元前14世纪的高代中期[69],但是我国古籍记载却早10个世纪(约1 000多年)。如:

墨子·耕柱》:“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

《越绝书》卷十一:“禹益之时,以铜为兵。”

管子·地数》:“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

(2)文献屡记有“胆水炼铜”,而考古上尚无报道。

img13

图8 荆州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