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性问题在佛教中的发展及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佛性问题在佛教中的发展及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性问题一提出,就在佛教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成为日后道教、儒教人性理论的榜样。中国佛教在人性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人人皆有佛性,而佛性本来清净。这种道性论,显然与董仲舒以来的人性论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是道教独立探讨道性问题的开始。受佛教影响探讨道性问题,也同时受佛教影响,把修仙归结为心灵的修养。于道教科仪有重大贡献的张万福,在《三洞众戒文》中对心作了生动的描写:心识浮动,回易须臾。

佛性问题在佛教中的发展及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中国古代对心性问题的研究,儒教和道教走了不同的道路,但都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儒教的至圣孔子只说了“性相近”,未能指出性是什么。到孟子,才指出人性本善,然而不久也有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虽然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却都是论证教化的必需。汉代董仲舒则依据人本由阴阳二气生成,因此本性也当有善有恶。只有圣人纯善无恶,同时也有一种斗筲之人,是有恶而无善的。这就是所谓性三品说。从此以后,性三品说成为儒教人性理论的定说,统治了数百年的时期,到唐代,仍是如此。

儒教探讨人性的目的,是为用仁义礼智教化百姓寻找根据。他们要教化百姓,就有一个百姓是否能够接受教化的问题。假如百姓根本没有接受教化的可能,就像无法使牛儿飞翔,仁义教化就是白费工夫。性善论是说人人都有被教化成好人的可能,性恶论是说人人都有接受教化的必要。性善论说本有的善性会失去,实际上他面对的也是一个恶人或有恶之人;性恶论举陶埴为器、曲木为轮作例,实际上也承认人有接受教化的可能。所谓性无善无恶,或决诸东则向东流,决诸西则向西流,亦即都认为既有教化的必要,也有教化的可能。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中,圣人是教化者,同时承认确有无法使之向善者,当是对现实的反应。

和儒教不同,道教的圣人老子以及庄子等人,不主张用一套礼仪制度去约束、教化百姓,并且认为天下动乱的根源,正是这种教化。他们认为人和物一样,都有各自的本性,而这个本性是不该破坏的。他们承认本性的各不相同,然而正因为各不相同,才不能使他们整齐划一,否则就会损害他们的本性。既然凡是本性就不应损害,也就实际上认为本性虽然不同,但都有善无恶,或者是无所谓善恶,所以他们不去讨论本性的内容,他们对本性的探讨,只到承认物各有本性为止。

把一切实践目的的可能与否,都归结到物的本性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这和佛教有着根本的不同。佛教的理论基础是无自性,物无自性,所以是空;因为空,所以才不必执著。但是佛教到了中国,依中国人的理解,把不执著当成一个追求目标,直到涅槃寂静,成就佛果,就是向着某种目标的前进运动。而要追求某种目标,首先要研究是否有达到的可能;能否成就佛果,就取决于人是否有成佛的本性。于是在南北朝时期,关于佛性问题的探讨就成了中国佛教的特点。而中国佛教的这个特点,可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教和道教的文化。佛性问题一提出,就在佛教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成为日后道教、儒教人性理论的榜样。

中国佛教在人性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人人皆有佛性,而佛性本来清净。继这样的佛性论之后,道教再从是否可以成仙的目的探讨道性问题时,也把人人皆有道性,道性本来清静作为自己立论的基础。道教达到这样的结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从齐威、宣之际人们追求成仙,中经秦皇、汉武,到汉朝末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从相信神仙可成,到认为金不可成,世不可度,虽然尝尽了失望和失败的痛苦,但还没人想到从理论上探讨一下:人,究竟有没有成仙的可能?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应该以嵇康的《养生论》为始点。在《养生论》中,嵇康认为,神仙虽有,但都是“特受异气,禀之自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仙的。翻译成道性说的语言,就是道性只有少数人有,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这种道性论,显然与董仲舒以来的人性论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但在葛洪看来,似乎只要方法正确,人人都可成为神仙。不过葛洪主要是回答神仙是否可成的问题,未及多论是否人人可成的问题。对于道性的探讨,似乎时机还不成熟。嵇康所提的问题,长时间无人研究。

对道性问题的探讨,首先出现于由佛经改成的道经中。《太上三十六部尊经》载元始天尊言:“我于说法时,先令一切,自明本性,然后教人受持……”这里的“本性”自然就是道性。《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卷二《哀叹品》道:

一切诸法,各有道性,从因缘生……

道性之性,无生无灭,无生灭故,即是海空……

众生道性,为悉共有,为各各有?若共有者,一人得入海空藏时,一切众生,亦应俱得……若各各有,则是无常。何以故?可数量故。云何说言众生道性,不一不二?若各各有,不应说言道性平等,犹如虚空。

这里不仅承认“诸法”各有道性,而且还深入探讨了道性的统一性问题。而这里的探讨,显然是佛性说的翻版。

佛教说的佛性,也就是如来法身,也就是佛。道教也把道性说成就是天尊:

道性无隐无显,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现在,非未来,非过去;非因所作,非缘所生。是故名常。

道性即是天尊,天尊即是真人。真人是常,道性是常。

一切有为之法,皆是无常。虚空无为,是故为常。虚空者,即是道性;道性者,即是天尊;天尊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常乐。

道性、天尊、无为、虚空等,都是同实异名的概念。如同佛性是佛、真如、如来法身一样,这是道教对道性问题探讨的深入。学术界至今还不易理解宋代理学的“理”就是上帝,道教在这里的论述可给我们一些启发。

上引《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已有关于道性的文字:“道者圆通之妙称,圣者玄觉之别名。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这是道教独立探讨道性问题的开始。而这种探讨,明显是受了佛教影响的结果。

受佛教影响探讨道性问题,也同时受佛教影响,把修仙归结为心灵的修养。为此,也引起道教对“心”的各种问题的探讨。《赤松子中戒经》说:

夫人修持善恶,自起于心。心是五贼之苗,万恶之根。

这里的“五贼”,当是指五行。把心说成五行之气的产物,带有浓重的传统气论色彩。不过我们关心的是,道教也和佛教一样,把心作为善恶转换的枢机。持这种意见的还有《西升经》:

老子曰:……生我者神,杀我者心。夫心意者,我之所患也。(www.xing528.com)

李荣对此注道:“心有分别之知,能造有为之过。过我患我,是实有心。”把心作为恶患的根源,这是佛教的思想,不是中国的传统。

于道教科仪有重大贡献的张万福,在《三洞众戒文》中对心作了生动的描写:

心识浮动,回易须臾。驷马过隙,比之迟也;云间迅电,亦非速也。心之善恶,反复无常,一切诸念,莫若心之疾也。心之难持,甚于虎豹。猴猿鹿马,皆易制也,一切之中,心难驭也。善能调驭心者,其唯上圣之人乎?

几部唐代新造的道经,也都把心作为恶的来源。《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道:“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心没有欲之恶,但它是通向欲的途径。

心是如此危险,而人的活动又不能没有心的参与,因此,探讨如何制驭人心,使之归于清静,就是道教的基本理论课题。而在制驭人心的问题上,方术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这是心灵的修养,是自身德行、境界的修养。对心性的讨论,把道教引向修身养性,就和儒教、佛教走上了共同的宗教实践的道路。

与心相对的道性,则被认为是和佛性一样,是本来清静无欲的。制驭人心,归于清静,也就是复归本来清静的道性。而和人人皆有道性同时出现的命题,就是道性本来清静。

道性本来清静的根据,有的是来自佛教,有的是援引儒经(3),然而主要的根据还在于道教哲学。老子说道生万物,则万物皆禀道而生,自然具有道的性质。人为万物之灵,当然人人具有道性。

与道生万物并行的说法,是元气化生万物。这是汉代,特别是汉代黄老道教所主张的宇宙生成论。从南北朝到隋唐,道教认为,道生万物就是元气生万物,道即是元气。万物皆禀道,就是万物皆禀元气。人人都有元气,也就是人人都有道性。修道,就是复归元气。在谈论道性问题时引入气论,是道教区别于佛教的特点,也接续了中国的固有传统。道性清静,也是由于元气本性清静。

人禀元气而生,元气不仅形成人的本性,也应是人心的来源,但是,这本来清静的元气,为什么会造就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呢?南北朝时,首先由佛教方面提出了责难。甄鸾《笑道论·结土为人》章问道:

且皇帝土象之日,经于三年,上真气入,乃能言语。此上清之气与太上同源论。先未有恶善,何为入土象中,即堕八难,为蛮夷乎?

人在成形体之前,在道或元气状态,本性是清静的,即是善的;有形体之后,性就有了恶,这是唐代道教的共同认识。但是,为什么这本善、本静的道或元气,一旦成就形质就有了恶呢?对于道教,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

唐代道教为解决这个问题尽了自己的努力。《道体论》说,鱼是水变的,但鱼有生死,而水无生死。就是说,禀水而生的东西并不一定保留水的本性。不过《道体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唐代末年,谭峭《化书》才自觉地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的目标。《化书》说:

水至清,而结冰不清;神至明,而结形不明。(《化书·神道》)

那么,本来清静的道或元气所成就的人,也不一定保留清静的本性。从这里再前进一步,就是宋代张伯端和张载的“形而后有气质之性”。气质之性的提出,被认为是宋代理学对人性问题的最大贡献,而它的首创之功则应归于道教。

道教把自己的方向转到修身、治国上面之后,也像儒教那样,建立了自己的经学。精通道经的,可和精通儒经的儒者一样,参加明经科考试,取得做官的资格。道教经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对《老子》一书,即《道德经》的解说;如何解说《道德经》,反映着唐代道教的基本面貌。

————————————————————

(1) 本书涉及的道经的年代,凡未特别注明者,均以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为准。

(2) 参见严灵峰:《中外老子著述目录》,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57年。

(3) 《礼记·乐记》有:“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