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西北大学的教学改革看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

从西北大学的教学改革看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地方综合大学归属一省或一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主要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这种地域的规定性,客观地限定了地方综合大学的服务范围。地方综合大学应该也有条件为地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从西北大学的教学改革看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

从西北大学的教学改革看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1]

肖兴民 杨德生 王 刚

(一)地方综合大学的服务对象

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这一教育方针是我们高等学校的行动指南,不能须臾或偏。但在总体目标之下,必须制订与各校地位及基本情况相适应的具体目标,确定具体的服务对象,即所谓“市场定位”,只有服务对象明确了,学校教学工作才有了具体的前进方向,才具有实际操作性。

地方综合大学要确定服务对象,就要在“地方”与“综合”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方面,地方综合大学归属一省或一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主要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这种地域的规定性,客观地限定了地方综合大学的服务范围。另一方面,一省一地就是一个较为独立完整的社会,从政府到各企事业单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行各业无所不含,这一广泛的社会性,恰与地方综合大学的“综合”特征相吻合,比之于按行业特点所设置的专门学校,地方综合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外部发展条件,有较为广泛的用武之地。如果说“地方”因素或多或少地限制了地方综合大学向本省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话,那么,“综合”因素又作为一种补偿,恰恰为地方综合大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说“地方”因素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限定了地方综合大学的超前发展,那么,“综合”因素却更有利于学校内部各学科互为促进、协调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方”因素也使地方综合大学相对地处于一种有利地位:首先是办学方向不言自明,要以为所在地方服务为主,目标极其明确;其次是地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极易获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准确信息,对地方发展的规划和方向能够准确把握,并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与所在地方的发展紧密地维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能更多地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再次是与地方各部门联系更为直接、广泛,能更多地获得认同,教学实践活动更易得到地方的支持,需求信息、毕业生反馈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当、迅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方综合大学要发挥其“地方”优势,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全面服务。这种全面服务既有前提需要,又具有可行性:其一,此类高校一般都是学科门类齐全,既有社会科学的专业,又有自然科学的专业;既有基础学科专业,又有应用性专业;既可以为文化、教育、科研部门培养理论研究类人才,又可为工商企业培养实际应用类人才。其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表明,基础科学人才极易转向应用研究,应用研究需要基础研究予以支撑,综合大学基础学科的雄厚力量,为其适应社会需要发展应用学科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根底,厚积而薄发,更具开发优势;其三,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使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而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条件者,非综合大学莫属。地方综合大学应该也有条件为地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地方综合大学在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也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适当拓展服务范围,最大程度地发挥办学效益,做到有主有辅,协调发展。西北大学在近10余年来的办学过程中,坚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的方针,在主要为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前提下,打破条块分割,先后与全国7个部委20多个省市部门联合办学,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专门人才,近来又面向全国招收6年制学士硕士贯通培养专业及药用植物、旅游经济专业的国家计划内学生,并试行与兄弟省对等协作招生,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的结构、规格

地方综合大学普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虽然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但多为基础性专业即“老专业”,在新的形势下不十分适应社会需求;虽然有发展应用性专业的优势,但应用性专业的建设举步维艰,“资源”优势没有变成“产品”优势。综合大学在巩固改造基础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方面,任务十分艰巨。

西北大学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时,只有9个系22个专业,这22个专业绝大多数是基础性专业,且文理结构失调,文科专业与理工科专业的比例为1∶4.5,培养层次为单一的本科层次。这种状况,极不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学校事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制订了巩固和保护基础学科,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学科,积极发展交叉边缘学科,文理并重,理工渗透,协调发展的方针。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呈现多样化特性,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专业结构较为合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巩固、提高基础学科方面,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逐渐体会到,与我国目前的国力相适应,基础学科只能向“少而精、高层次”方面发展,除此别无他途。为此,我校在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历史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7个专业中,实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6年制贯通培养,采取接收保送生、提前单独录取等办法提高生源质量,采取加大奖学金比例、减免学杂费等办法激励学生学习,采用特订的教学计划并选派优秀教师单独编班授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科学家的后备队伍。通过努力,这7个专业已被确定为省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质学和物理学、化学也分批进入了国家“理科基地”。在国家“文科基地”的评审中,我校历史学专业也首批进入。(www.xing528.com)

与“少而精”的基础学科专业相对应,学校的大部分专业应大量培养社会各部门急需的应用性人才。在发展应用学科中,我校采取了3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其一,改造原有专业,使汉语言文学考古哲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应用光学、地球化学等专业兼顾基础及应用性两类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应用性课程教学,在基础与应用的结合中求得发展;其二,依靠现有力量,并挖潜教学优势,组建新的应用性专业,专门培养应用性人才,如广告学情报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信息管理、装潢艺术设计、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精细化工、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一批应用性专业的建立,使我校增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赢得了发展的机遇,掌握了较大的主动权;其三,对于社会上有一定人才需求但不十分稳定,学校暂不具备独立开设专业条件的专业,采取开设专业方向的办法,按专业组织专业基础课教学,按专门化方向组织专业课教学,走“短、平、快”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之路,适应性极强且见效快。通过以上办法,学校专业总数由22个增至60个,每年有80多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对外招生,学校的专业结构趋于合理,文科专业与理工科专业的比例达到1∶1,基础学科与应用技术学科的专业比为1∶5.6,初步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学科与应用技术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涵盖博士生、硕士生、学士至硕士贯通培养、主副修(一专一本或两个本科)、专科生等多种教育层次,多层次,多规格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我校建立。

由西北大学的点滴经验而看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的结构、规格。我们认为,应当发挥其“综合”优势,充分利用其学科门类齐全、基础教学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一方面巩固、保护、提高基础学科专业,使之为科学研究、理论研究和高等院校教学输送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学科专业,大量培养适应社会各方面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大学绝不能放弃现有的基础专业,否则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失去了综合大学的立足之本。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使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并注意文理结合、理工渗透、共同提高,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结构;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如学士硕士连读、学士至博士连读、主副修制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办学层次呈多样化形式,增强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的能力。

(三)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我国逐步确立的今天,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对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进行反思:50年代我们学习前苏联,提出培养“科学家”“工程师”,要求大学毕业就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进行专才教育,实践证明即使在当时5年、6年的学制下也是不可能达到的,而且愈来愈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现在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就要克服单纯进行专才教育的弊端,加强通才教育的成分,实行通才教育和适度的专才教育相结合,大力加强毕业生的适应性。与教育思想相对应,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我国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谨认真,而缺乏美国教育方法之所长,即重归纳、分析和渗透、综合;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就是将两者的长处和谐地统一起来,在分析综合的杠杆上向着重综合的一头寻找新的平衡点。国家教委高教司理科处陈祖福同志对此有一段精辟的总结:“现代教育思想,摈弃了把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摈弃了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摈弃了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等等。”(陈祖福:《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与教材研究》1994年第5期。)这应当成为今后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普通高等学校序列中,对各类大学作一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综合大学有其内在的优势:其一,学科门类设置齐全,基础学科专业所占比例较大,应用技术专业也大多依托基础学科而设立,更具备拓宽基础、扩大知识面的条件,更容易进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其二,各门类学科、各种专业共设于一校,科研人员和教师的业务方向缤彩纷呈、共处其间,彼此之间联系广泛,亦可快捷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联合;学校各系、各专业之间互开课程,组织各学科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系际选修课亦十分便利。这些都为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其三,各校普遍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注重科学素养的培育和优良学风的熏陶,学生基础理论扎实,视野开阔、思辨能力较强,毕业后有较强的开拓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后劲;学生在校期间,文史类,理工农医类、艺术类、体育类学生共处一校甚至共居一室,有极好的一个文化科学环境,可以很方便地跨系选课,可以很方便地聆听各学科名人、专家的学术报告,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理性的启发和多种学术思想的熏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正是基于此,李岚清副总理特别指出单科性高校太多对人才成长不利(见李岚清《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教育》1994年第10期)。

如何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这一优势,进行学科的结合渗透,进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向综合迈进?西北大学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第一,利用本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采取文理结合、理工渗透的办法建立新的专业点,如经济管理与计算机科学结合联合举办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与考古学结合创办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理科之间的教学与科研结合开办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生物化学专业,理工渗透组建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生物化工专业,教学上亦文亦理、亦理亦工,各有偏重,文科个别专业招收理科生源,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程度不一地体现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第二,注重基本理论素养教育和治学精神的培育。我们在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专业中分别开设《马列文论》《马克思主义史学名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选读》《<资本论>选读》课程,让学生读原著,学习第一手材料,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理科专业中开设《中国数学史》《物理学史》《大一化学导论》《地理学引论》《地质学基础》等学科史和学科概论性质的课程,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了解每一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质和一般规律,使学生从宏观上对本学科有较深入的了解,开阔了视野;在专业课教学中,重理性思考,重视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高等数学》教学中,不太强调繁琐的计算,而强调公式公理的证明、解题的角度的教学,“授人以渔”,学生受益非浅。第三,注重能力培养,调动学习主动性。我们普遍加强了计算机文化教育和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教育,将《计算机基础》列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并结合专业开出计算机在本专业应用的后续课;通过开放性、设计性的大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结合专业进行业务实习、代职实习、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实习、与用人单位共同组织实习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开应用性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第四,经常聘请专家教授开设治学方法讲座,开设《文献检索》《科技情报检索》《数理统计方法》《思维科学》《思维数学》等全校公共选修课,结合不定期的中外学术报告,给学生以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开设《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书法》《素描》《水彩》《声乐》《音乐欣赏》《唐诗鉴赏》等选修课或系列讲座,辅之以学生书画展、合唱比赛、健美操、诗文朗诵比赛、文体活动等,加强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修养,接受艺术熏陶,陶冶情操,使学生全面发展。

进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这是一项重大的全面的教学改革,要重订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教育思想转变之后,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重订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要调整有关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教委目前所重点进行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就是要解决怎样培养人尤其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一层次发展的标志,也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以上任务,为社会输送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当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注释】

[1]该文原载《高教发展研究》199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