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茶文化:福全艺术大师及宋朝贡茶制度

宋代茶文化:福全艺术大师及宋朝贡茶制度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开宝三年十二月卒,年68岁。陶谷在《清异录》中推出了一位“茶百戏”的艺术大师,名叫福全。此后,建州岁贡大龙凤茶各二斤,八饼为一斤。宋代贡茶的制造厂,是以焙为单位计算的,同时有官焙也有私焙。据丁谓的统计,宋朝初期从南唐移交下来的茶焙,公私合计共有1336焙。道德文章为历代称道,被誉为“千古一范”。

宋代茶文化:福全艺术大师及宋朝贡茶制度

第四节 宋代十大士子茶星

陶 谷

陶谷(903—971),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五代至北宋人。本姓唐,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而改姓陶。祖唐彦谦,晚唐诗人。历仕后晋、后汉,至后周时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后迁兵部侍郎。显德六年加吏部侍郎。宋初,转任礼部尚书,后累加刑、户二部尚书。北宋开宝三年(970)十二月卒,年68岁。死后赠右仆射。善于隶书。著有《清异录》等。

《清异录》是作者杂采隋唐至五代典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648条。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以幽默风趣的文字记载了隋唐至五代丰富的饮食文化,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反映了宋代文人游戏人生的一面。

陶谷对中国茶学的贡献是较详细地记载了古代的“茶百戏”和点茶高手宋僧福全的事迹。由点茶、斗茶发展而形成“分茶”艺术,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等。这里的“分茶”不是分而饮之,而是一种曲高和寡非一般人所能为之的另类茶艺。就是在点茶过程运用注水、茶筅击拂的技巧,使茶汤表面呈现如字、如树、如云、如花、如鸟等画像,有点像现代咖啡中的“拉花”技艺。陶谷《清异录·茗苑门》“茶百戏”云:“茶至唐而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像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分茶”游戏技巧的关键是使汤面富有变化,基本手法一是要“搅”汤面,二是要直接“注”出汤花。

《清异录》卷四记载:“断脉汤,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颤臂亸,唯恐其深;瓶嘴之端,若存若亡,汤不顺通,故茶不匀粹。”引文出自唐人苏廙《十六汤品》,系该文“第五,断脉汤”一节。陶谷认为“断脉汤”的冲点手法与“茶百戏”有相近之处,“以造化成其形”的“形”或许就是指“使汤纹水脉成物像者”,如此看来宋人的“茶百戏”与唐人的“断脉汤”有一定历史渊源。

陶谷在《清异录》中还记载了另一种玩茶法,《清异录·漏影春》载:“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其法是借鉴民间剪纸艺术,将干茶用一定的方法在杯盏内造出一定的形状来,或可谓之“干茶的造型艺术”。近些年已有人用捆扎、粘贴、包裹的方法,将干茶弄出各种形状,取个雅名,然后加价出售,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古代的“漏影春法”则是将剪纸贴于盏内,然后铺撒茶末,移去剪纸后茶末附于盏壁,成一定形状。如果是花瓣,再加其他佳品名食就成为花朵造型。观赏之余冲入开水,慢慢品茗,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与“漏影春法”异曲同工的还有“镂金耐重儿”,《清异录·镂金耐重儿》载:“有得建州茶膏,取作耐重儿八枚,胶以金缕,献于闽王曦。”这种干茶造型方法比较简单,只有装饰效果,尚无冲点雅趣。

陶谷在《清异录》中推出了一位“茶百戏”的艺术大师,名叫福全。陶谷《清异录·生成盏》记载:“馔茶而幻出物像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尔。檀越日造门求观汤戏。全自咏曰:‘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功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该诗亦见于《宋诗记事》卷九十一,诗题为《自咏》)。”福全同时在四只茶碗的汤面上注茶成字,每碗成七字,四只碗成28字,即为一绝句,这是一种绝技,所以每天有檀越(佛家语,即施主)观看他的这种表演。对于此道他驾轻就熟,唾手可得。登门求观汤戏的人颇多,可见福全在当时茶艺界的影响之大。他竟然不把茶神陆羽放在眼里,嘲笑他“煎茶赢得好名声”,这位茶僧能如此狂傲,也的确有几分真本事!

福全何许人也?记载说他是金乡人,一个在茶区长大的僧人。寺院的文化熏陶,寺院茶艺的传承,寺院茶的生产,寺院生活的休闲,茶区环境的影响,福全本人深厚的学养,这些综合因素的叠加,造就了一个“分茶大师”。陶谷的《清异录》使福全名垂茶史,也让我们了解了古代“茶匠通神之艺”的真实情形。茶饮盛世,盛世茶艺不拘一格,另类茶艺也别具风采。

丁 谓

丁谓(962—1033),字谓之,苏州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文名早著,受到当时的文学大家王禹偁的极力推崇。淳化三年(992)中进士第,历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宰相等职,封晋国公后被贬。图书、博弈、音律无不通晓。

丁谓对茶学有两大贡献:

一是任福建漕使期间督造贡茶,创制大龙凤团饼茶。宋太宗至道初(995),诏造石乳、的乳、白乳(均为茶名)作贡茶。至宋真宗咸平(998—1003)初,丁谓为福建转运使,监造贡茶,专门精工制作了40饼龙凤团茶,进献皇帝,获得宠幸,升为“参政”,封“晋国公”。此后,建州岁贡大龙凤茶各二斤,八饼为一斤。故有“建溪团茶始丁谓”(清诗人释超全诗《武夷茶歌》)之说;

二是咸平初官福建转运使时(999年左右)著《北苑茶录》三卷。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说:“至咸平初,丁晋公漕闽,始载之于茶录。”关于书的内容《郡斋读书志》说:“谓咸平中为闽漕,监督州吏,创造规模,精致严谨。录其园焙之数。图缯器具,及叙采制入贡法式。”宋代贡茶的制造厂,是以焙为单位计算的,同时有官焙也有私焙。据丁谓的统计,宋朝初期从南唐移交下来的茶焙,公私合计共有1336焙。蔡襄《茶录》说:“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未有闻。”据从《宋史·艺文志》知《茶图》的内容是叙述制茶场的数目、所在地、器具图,以及采择、焙制、贡献的经过。或有传抄,而未付梓行世。北苑在今之建瓯市东峰镇的凤凰山麓,乃茶山和制茶场所,自五代起至明初历经四个朝代的“北苑御茶园”所在地,设“北苑御焙”生产龙团凤饼(北苑贡茶),上贡朝廷,达458年之久。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苏州吴县,生于徐州。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道德文章为历代称道,被誉为“千古一范”。名篇《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天下,妇孺皆知。

宋代小龙团茶一般人是喝不上的,“金可有,而茶不可得”,范仲淹和欧阳修一样幸运地获得皇上的赏赐,为此写了《谢赐凤茶表》,感谢“皇帝陛下,仁存旧物,泽被远臣”,称赞小龙团茶“馨掩灵芝,味滋甘醴”,可“濯五神之精爽,祛百疾之冥烦”。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清心守道,上酬君父”。

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简称《斗茶歌》)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不朽之作。章岷,字伯镇,福建浦城人。从事系宋代官名,系州郡长官的僚属。“斗茶”萌芽于唐代,宋代兴盛,以其竞技性、娱乐性风靡北宋,成为全社会的习俗。范仲淹的《斗茶歌》,对当时盛行的斗茶活动,做了很精彩生动的描述。《斗茶歌》全诗共287字(不含标点),虽是一首唱酬之作,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史料价值。《斗茶歌》开头描述了建茶采摘的时间、生长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是“露芽错落”、“缀玉含珠”的嘉树,是“冠天下”的“奇茗”,是“武夷仙人从古栽”的“仙茶”。采掇“唯求精粹”,“研膏焙乳”谨遵“雅制”,其所以丝毫马虎不得,因为这是贡品,“北苑将期献天子”;因为这是斗品,“林下雄豪先斗美”。古人如何斗茶?《斗茶歌》有真实而生动地描写。盛水的“瓶”是用首山铜所铸造,汲的“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两句描写从碾茶到煮茶的过程,茶味浓,诗味浓,形象生动。斗茶分斗形、斗味、斗香和斗色,胜则荣,败则耻,“胜若登仙”、“输同降将”。“十目视而十手指”,评判力求公平公正。最后一部分极颂叶茶的功德,称其为“石上英”、“阶前蓂”;众人因饮酒而“浊”而“醉”,我因饮茶而“清”而“醒”;以茶代酒,屈原用来招魂,刘伶用来醒酒;茶可养生,商山丈人也不必采茹芝了,首阳先生也不必采薇了;茶是最佳饮料,是万病之药,人们都饮茶,酒价大跌,药铺关门;想成仙就饮茶,饮得泠然欲飞。斗茶、饮茶有如此多的好处,“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又何必羡慕花间女郎斗草呢!

范仲淹的《斗茶歌》脍炙人口,堪称千古名篇,可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相媲美。宋蔡正孙在《诗林广记》中有精到的点评:“玉川(卢仝)自出胸臆,造诣稳贴,得诗人之句法;希文(范仲淹)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是果无优劣邪!”《诗林广记》还引《艺苑雌黄》云:“玉川子有《谢孟谏议惠茶歌》,范希文亦有《斗茶歌》,此二篇皆佳作也,殆未可以优劣论。”笔者认为:卢诗深刻,对茶道有很深的感悟;范诗优美,更富想象力和感染力。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有《文忠集》153卷、《六一词》1卷、《六一诗话》1卷、《毛诗本义》、《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洛阳牡丹记》、《归田录》等。

欧阳修好饮茶,认为“茶为物之至精”。呼朋引类,周边像梅尧臣、范仲淹、苏东坡一类的才子茶人云集,形成宋代级别最高的士子茶人圈。

他是宋代有品位的文士茶人,对中国茶道有很深的理解,茶事、文事一体,留下了很多咏茶的诗文,为宋代著名茶学家蔡襄的《茶录》作后序云:“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序所谓上品龙茶是也。盖自君谟始造而岁供焉。”蔡襄所造的小龙团茶制作精细﹐品质优异﹐产量极少﹐价格昂贵,“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欧阳修幸运﹐皇上赏赐给他一饼小龙团茶,因其贵重,无怪乎欧阳修要“手持心爱不欲碾,有类弄印几成筝”了。

他与北宋爱茶诗人梅尧臣有密切交往,常在一起品茗赋诗,如《尝新茶呈圣喻》,写与茶友共同品茗新茶的感受,盛赞建安龙凤团茶。提出品茶之美的条件是“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认为品茶需茶新、水甘、器洁、天气好、茶友投缘,尽善尽美方能进入品茶的高境界。梅尧臣赠诗赞扬他对茶事的深刻了解和艺术鉴赏力,诗云:“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

欧阳修喜饮双井茶,所谓“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他在《双井茶》一诗中,还以佳茗喻君子,并以此自励。欧阳修在仕途41年间,贬谪外放12次,可谓坎坎坷坷、屡起屡仆,但他但求如茶一般高洁,坚持操守始终如一。

他还参与了延续千年之久的“名水之争”,呼应陆羽《茶经》论水和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作《大明水记》,肯定陆羽的论水之理,认为“羽之论水,恶淳浸而喜泉流,故井取及汲者,江虽云流,然众水杂聚,故次于山水,唯此说近物理云”。

欧阳修晚年寂寞,门前冷落,但对茶的爱好没有改变。“吾年向晚世味薄,所好未衰唯饮茶”,世态炎凉但有好茶新茶可喝,不失为晚年心灵的慰藉。

蔡 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莆田人。工书法,为当时第一。官至端明殿学士,谥忠惠。

蔡襄出任福建转运使期间,造茶进贡,本是福建人,生在茶区,熟悉茶事,于是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熟试,曾未有闻”,遂于皇祐(1049—1053)中著《茶录》,有自序,同年欧阳修序。

《茶录》是蔡襄为了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所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这篇不足800字的短文,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茶色贵白”、“茶有真香”、“茶味主于甘滑”、“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等等,都是经验之谈。

宋代在中国茶艺的成熟期。宋人饮茶崇尚技巧,追求精致,蔡襄懂得制茶,精通品饮,更有茶学论著总结宋代茶学研究的成果。特别是他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当世,能和他比肩的只有丁谓。苏轼有首诗说:“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相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诗中说的“前丁后蔡”即指丁谓和蔡襄,意谓两人为争宠皇上,各出绝招,研制大、小龙团茶作贡茶。清代《广群芳谱》引述几种记载说:“建州(治所在今福建建瓯)有大小龙团,始于丁谓,成于蔡君谟。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始造龙凤团茶。咸平初(997年左右),丁为福建漕(即转运使)监造御茶,进龙凤团。庆历中(1041—1048),蔡襄为漕,始制小龙团。”丁谓所制的大龙凤团茶以八饼为一斤,而蔡襄所制的小龙团却以十饼为一斤,使小龙团的研造更为精致(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

蔡襄是颇有知名度的鉴茶大师,丁氏《宋人轶事汇编》载有蔡襄品茶趣事数则。其一称:建安(今福建建瓯)能仁院有茶生石缝间,寺僧采造号“石岩白”,取四块茶饼赠蔡襄,另四饼派人专送京师做官的王禹玉。岁余,蔡奉召回朝任职,造访禹玉,禹玉命子弟于茶筒内选精品款待。蔡捧瓯(茶盏)未尝辄曰:“此茶极似能仁院‘石岩白’,公何从得之?”禹玉将信未信,取茶帖验之,果然是能仁院所赠的“石岩白”,于是佩服蔡襄品茶能力。又一则称:蔡襄知福州时,一日与府丞私约品尝小团茶,坐久,复有一客至,共品茶。蔡啜而味之曰:“此非独(纯)小团(茶),必有大团(茶)掺杂之。”府丞惊呼仆童问之,童曰:“本碾造二人茶,继有一客至,造不及,乃以大团(茶)兼之。”府丞于是神服蔡审茶之精明。

蔡襄一生嗜茶,晚年因病不能饮茶,但仍“烹而玩之”,死后并将心爱的龚春壶作殉葬品。明人闻龙的《茶笺》载:“东坡云:蔡君谟嗜茶,老病不能饮,日烹而玩之,可发来者之一笑也。”

苏 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嘉祐二年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中枢舍人,多次被贬,历徙杭州湖州黄州常州、海南。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诗、词、赋、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有《东坡集》行世,其词集名东坡乐府。

苏轼嗜茶,他借茶助诗思、战睡魔,简直到了须臾不可或缺的地步。“东坡调诗腹”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夜晚办事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越州张中舍寿乐堂》),睡前要喝醒了也要喝;“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出外公干竟然讨茶解渴。在北宋士子中像他这样嗜茶的大有人在,但苏轼不是一般的喝一喝完事,他爱琢磨,特别精于茶事。无论是品茶、烹茶、种茶,或对茶史、茶功的研究,或是咏茶诗词的写作,他的水平皆旁人不可企及。例如那首名为《水调歌头》的咏茶词,对采茶、制茶、点茶、品茶、茶功都有诗意的描述,“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唤起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堪称千古咏茶名句。

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茶诗人,他的成功与他的经历有莫大关系。他出生在古老的巴蜀茶区,数度贬谪又大多落脚于茶区,正是这种贬谪的生涯,使他有比别个文化人有更多的机会亲近茶,品尝各种佳茗。正如他诗中所云:“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杭州的白云茶,湖州的顾渚紫笋,绍兴的日铸雪芽,涪州的月兔茶,修水的双井茶,阳新的桃花茶,海南的大叶茶和红碎茶,峨眉的毛峰茶,川西的蒙山茶……天下名茶了然在胸,爱茶如爱美女,不由发出“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的感慨。饮茶对于健康的益处他有切身的体会,所谓“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苏轼《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对于煮茶用火,他的经验是水初沸时烹茶为最佳;“精品厌凡泉”,主张凡是好茶一定得用好泉烹之。用火用水他赞同唐人李约的观点:“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苏轼《试院煎茶》)对于茶具的选择,他认为定窑烧制的兔花瓷盏煮茶,才可保证茶味的纯正与地道。有诗云:“铜腥铁涩不宜泉”、“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不仅饮茶,还曾经亲自种茶。贬谪黄州时,托朋友从官府那里弄了一块荒地,种粮又种茶,“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保证自己有茶可喝,还可补贴家用。

苏轼一生看似潇洒,其实活得也很累,他常常被“围城”(钱钟书语),于是要时刻寻机“突围”(余秋雨《苏轼突围》)。多次被贬谪,特别是流放海南儋州更是沉重打击。他汲水煎茶,借此打发孤独而难耐的人生时光,让一颗悲哀的心不至于破碎。《汲江煎茶》云:“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贫病交加不得意之时便精心煎茶,反复玩味,借以改变清简孤寂之状,做到随遇而安。人生的大起大落,没能压垮他,因为诗人在茶中找到了慰藉,寻到了潇洒。

诗人忘情于茶,不是一蹶不振,不是选择逃避,而是在作心灵的调整,为自己保留一种高雅、宁静又十分惬意的精致生活,既可修身养生,也不妨碍他有出世之想。他的茶境与社会相通,与文学相同,借咏茶的诗文来抒发人生的感慨和社会的不公,为他的饮茶人生增添亮色,对于宋代茶文化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拓宽和开掘,这是彪炳茶史的杰出贡献。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贬所。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又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创始人,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擅行书和草书,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并称书坛上的“宋四家”。有《山谷词》。

黄庭坚的嗜茶,早年就以“分宁茶客”名闻故里。《宋稗类钞》中记:当时的宰相富弼听说黄庭坚多才多艺,诗文、书法为世人所推崇,很想见他一面。终于,有一天两人相见了,真是见面不如闻名,不知为啥,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富弼过后对人说:“黄某,分宁一茶客耳!”

黄庭坚早年嗜酒,中年后饮茶不饮酒,“煮茗当酒倾”。他已入禅宗之门,禅宗《灯录》将他列入黄龙一派。结合佛教戒律,中年作《发愿文》,力倡戒酒戒肉,文曰:“日对佛发大誓,愿从今日尽未来也,不复淫欲、饮酒、食肉。设复为之,当堕地狱,为一切众生代受头苦。”此后20年,他基本上践言而行,做到以茶代酒。

元祐二年(1087),黄庭坚在京任职时,收到老家送来的“双井茶”,他立刻将茶分赠给好友苏轼,并写下了这首《双井茶送子瞻》。双井茶因黄庭坚的竭力推荐声名大噪,受到朝野士大夫和文人们的青睐,最后还被列入朝廷的贡茶,奉为极品,盛极一时。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这件事说:“草茶极品唯双井、顾渚,亦不过数亩。双井在分宁县,其地即黄氏鲁直家也。元祐间(1086—1093),鲁直力推赏于京师,族人多致之。”

两宋时期,黄庭坚是与苏轼、陆游齐名的茶诗人,据不完全的统计,他一生写茶诗约114首,茶词约10首。他的咏茶诗词独辟蹊径,脱去庸言俗句,意蕴朴质轻快、情境灵动飞扬,所以王士祯称其咏茶诗词最多,亦最工。如茶词《品令》,对饮茶的欢悦心情作了细腻地刻画,称饮茶减了“二分酒病”,觉得“味浓香永”,踏上了“醉乡路”、“心下快活自省”。《煎茶赋》对烹茶过程、品茶审味、佐茶宜忌,盛赞饮茶功效是“苦口利病,解醪涤昏”,有“涤烦破睡之功”。《又戏为双井解嘲》以茶喻人事,揭露人世间的不公正,“姬姜弃憔悴”、“瓦釜亦雷鸣”,无才无德居高位,显赫一时。诗人以茶为喻发出不平之鸣与愤世嫉俗之音。黄庭坚引茶入诗,除抒发情怀外,有相当多的诗句表现饮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如“筠焙熟茶香,能医病眼花”(《寄新茶与禅师》)、“鹅溪水练落春雪,粟面一杯增目力”(《谢刘景文送团茶》)等,就是肯定饮茶有明目之功效。此外还有《以团茶洮州绿研赠无咎文潜》、《谢黄从善司业惠山泉》等多首茶诗。

作为“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在茶书法上也有建树。他给今人留下了两件茶书法作品:一件是自书诗《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内容关乎碾茶、煎水、煮茶。作于元符三年(1100)八月十五日,黄庭坚书于贬所放还荆南之后。这幅楷书作品结字以纵取势,多稚拙率真。点画淳朴爽利,提笔内含而顿笔外拓,精力聚注笔端。作品信手写来,茶情弥漫;一件是《茶宴》。元祐四年(1089)正月初九,宋哲宗举行宫廷茶宴有的即兴唱和御制诗章。皇帝高兴,黄庭坚奉旨挥写了这么几句话:“元祐四年正月初九茶宴。臣黄庭坚奉敕,敬书于绩熙殿中。”这幅行书作品有“圆劲飞动之意,望之如高人胜士,令人敬叹”(赵松雪评黄山谷行书语)。

赵 佶

赵佶(1082—1135),北宋第八代皇帝,宋哲宗赵煦之弟,神宗赵顼第11子,元符三年(1100)即皇帝位。工书画,通百艺,在音乐、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修养。但治国无能,生活上荒淫腐朽,最后成了亡国之君。

赵佶对茶艺也颇为精通,以皇帝之尊,写了《茶论》20篇。《郡斋读书志》作《圣宋茶论》,《宋史》失载,《说郛》作《大观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说“至大观(1107—1110)初今上亲制茶论二十篇”,该书绪言中说“叙本未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可见此书原名《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写于大观年间)。御笔撰茶著,在我国历代帝王中是仅有的一个。

《大观茶论》全书近3000字,首绪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和外焙二十目。文字简短而内容丰富,从茶叶的栽培、采制到烹点、鉴品,从烹茶的水、具、火到色、香、味,以及点茶之法,藏焙之要,皆有所论述,至今仍有借鉴和研究价值。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大观茶论》的面世,直接刺激了宋代的斗茶之风。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描绘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虽否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他将具游戏性质的玩茶视为点缀太平之术,视为“盛世之清尚”,自当大加提倡,这大概也是他著《大观茶论》的初衷。皇上既然如此肯定斗茶之风,斗茶之风日盛势在必然;斗茶之风的兴盛,制茶工艺的改进就有了驱动力,贡茶名品随之大增,仅设于福建武夷山区的北苑御茶院,贡茶品目就多达50余种。

徽宗权臣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中记载说,宣和二年(1120),徽宗延臣赐宴,表演分茶。徽宗令近侍取来建窑贡瓷“兔毫盏”,然后亲自注汤击拂。片刻,汤花浮于盏面,呈疏星皎月之状,极富优雅清丽之韵。从北宋陶谷《荈茗录》“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这句话考量,徽宗表演的茶艺已接近“分茶”艺术,不过水平稍差一些。

徽宗不仅演茶艺、著茶论、写茶诗,他还画有一幅著名的《文会图》。自然是宋朝画院风格,作品精致明净,描述的是宋代文士茶会的精彩场面。茶会环境幽雅:庭园、垂柳、瑶琴、香炉、大案;饮茶皆佳客:八九文士,闲适优雅;茶器精美:茶床、茶盏、盏托、茶瓯、茶炉、茶箱、茶瓶、茶杓;茶童侍茶:一童子手提汤瓶准备点茶,一童子手持长柄茶杓正在分茶。精茶、真水、活火不在话下,听歌、拍曲、观舞、挥毫、吟咏必不可少。这是徽宗皇帝饮茶人生的真实写照。徽宗的题诗曰:“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他邀文士喝茶是有目的的,要将天下俊杰纳入彀中,为他所用。看来赵匡胤的酒非好酒,喝了就得交出兵权;宋徽宗的茶也非好茶,喝了就成了他囊中之物。

宋徽宗玩茶是在玩政治,他不傻!他在《大观茶论·序》中说得明白:“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他认为饮茶与治国有莫大关系,他希图通过弘扬茶文化达到“致清导和”的目的,一个国家清正廉明了,社会和谐了,也就天下太平了,他也就可以安安心心写字、画画、做诗、玩鸟、喝茶了!他对自己的治国理念很自信,“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宋徽宗虽然夸大了饮茶的作用,但茶风的鼎盛的确是太平盛世的昭示,饮茶文化的普及的确有助于社会和谐,对于治国者至今仍有借鉴意义。(www.xing528.com)

宋徽宗是天才的艺术家和鉴赏家,一个充满生活情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他走错了门,不该是个皇帝。他玩茶也有个误区,他推行的是曲高和寡的“贵族茶道”。他远离了陆羽所倡导的“精行俭德”。在《大观茶论》里主张“罗碾以银为上”“汤瓶宜金银”,一般庶民百姓能不“望茶兴叹”?他终于未能“致清导和”,反而成了亡国之君。我们可以否定作为皇帝的赵佶,作为宋代“天下第一茶人”却是无可置喙的。

赵佶留给历史的美好记忆是画家、书法家、茶人。靖康二年(1127)徽宗与其子钦宗俱被金人俘虏,关押在金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华夷花木考》记载:徽宗父子被押送金国北上途中经一寺庙,庙内有金刚石像、石盂、香炉。胡僧揖拜,并命童子给客人点茶。茶非常香美,再欲索饮时,胡僧与童子已往堂后而去了。入内相寻,空舍寂然,竹林间一小室里边竟有胡僧和二童子的石像。胡僧为亡国之君献茶的神话故事,决不是抨击他“饮茶误国”,而是为他的饮茶人生添最后一则佳话。

陆 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梁启超称之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他的诗集《剑南诗稿》收诗9300多首,又有词140多首,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少有的高产优质的作家之一。作品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陆游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还做过三年茶官,有机会品尝各地名茶。他一生嗜茶﹐特别崇拜陆羽,因与陆羽同姓,自认家门,多次在诗中说他要做“陆羽”:“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神”、“《水品》《茶经》常在手﹐前生疑是竟陵翁”﹐所谓“桑苎”﹑“茶神”﹑“竟陵翁”均为陆羽之号。还有:“卧石听松风,萧然老桑苎”,“身是江南老桑苎,诸君小住共茶杯”、“茶荈可作经,杨梅亦著谱”、“孰知倦客萧然意,《水品》《茶经》手自携”、“琴谱从僧借,《茶经》与客论”。遇好茶则感念陆羽未曾品尝:“小龙团与长鹰爪,桑苎玉川俱未知。”所以同僚周必大赠诗云﹕“今有云孙持使节﹐好因贡焙祀茶人。”称他是陆羽的“云孙”(第九代孙)。

陆游对陆羽《茶经》特别欣赏,“水品茶经手自携”,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是带着《茶经》,反复阅读;“琴谱从僧借,《茶经》与客论”,无论多么忙碌,总是喜欢与友人探讨《茶经》的微旨要义;“遥遥桑苎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篇”、“续得《茶经》新绝笔,补成僧史可藏山”、“汗青未绝《茶》经笔,那暇投文吊战场”,多次在诗中表达续写《茶经》的意愿。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剑南诗稿》中涉及茶事的诗作就有320多首﹐茶诗之多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虽然没有《茶经》续篇,但“放翁九泉应笑慰﹐茶诗三百续《茶经》”,这是后世人极恰当的评价,陆游的茶诗就是诗写的《茶经》,涉及《茶经》内容的方方面面——

他在诗中咏赞名茶:“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瓶试蒙顶”、“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春”、“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嫩白半瓯尝日铸﹐硬黄一卷学兰亭”、“春残犹看小城花﹐雪里来尝北苑茶”、“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试小雪”,——四川蒙山茶、浙江长兴顾渚茶、福建隆兴壑源春、绍兴日铸茶、北苑茶、福建建溪茶等等,天下诸多名茶皆经他生花妙笔剪裁入诗;

他在诗中描述乡间茶俗:“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响茱萸茶”、“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寒泉自换菖蒲水﹐活水闲煎橄榄茶”,——湖北的茱萸茶、四川的菊花土茗、浙江的橄榄茶在他的诗中皆有所反映;

他在诗中描述饮茶之道:“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讲的是茶和水,名茶须配名泉﹐方能香久味永;“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讲的是当时的“分茶”技艺,又名“茶百戏”;“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讲的是饮茶境界,身体健康有茶喝,何贫之有;

他以自己动手烹茶为乐事:“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名泉不负吾儿意,一掬丁坑手自煎”、“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他还会玩当时难度极高的“分茶”游戏:《疏山东堂昼眠》诗后有一条自注,“是日约子分茶”。诗作于淳熙七年(1180),那年陆游在抚州(今江西临川)任江南西路平茶盐公事。陆约,是陆游的第五子,这年只15岁。父子两人同玩分茶,颇有点闲情雅致。淳熙十三年(1186)春,作于京都临安(今杭州)的《临安春雨初霁》有类似的记载:“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他在诗中表现茶之功效:“手碾新茶破睡昏”、“毫盏雪涛驱滞思”、“诗情森欲动﹐茶鼎煎正熟”、“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遥想解酲须底物”、“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春”,——茶能破睡、茶助文思、茶解宿酒、茶宜伴书,饮茶益处多多。

陆游饮茶和做诗是相辅相成的两件雅事。在家时“自置风炉北窗下,勒回睡思赋新诗”,出外时笔吟咏;而且外出也“茶灶笔床犹自随”。他借茶驱滞破睡、激发灵感,“手碾新茶破睡昏”、“毫盏雪涛驱滞思”。常常是煎茶熟时文思涌,所谓“诗情森欲动,茶鼎煎正熟”、“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

陆游的茶诗不仅有茶味,还有仙味,有禅味,颇多名句,文化底蕴之深厚,非宋代一般茶诗人可比。例如:“静院春风传浴鼓,画廊晚雨湿茶烟”、“取琴理曲茶烟畔,看鹤梳翎竹影间”、“数声茶饭斋初散,一片溪云雨欲来”、“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寻僧竹院逢茶熟,引鹤溪桥及雪残”、“频唤老僧同夜粥,间从邻叟试秋茶”、“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等。

陆游生于茶乡,当过茶官,写过许多茶诗,晚年归隐茶乡,他一生与茶的缘分实在不浅。

审安老人

姓名无考。他的主要贡献是撰写《茶具图赞》一书。也有审安老人名叫茅一相的说法。《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说:“茶具图赞一卷,旧抄本。不着撰人。目录后一行题咸淳己巳五月夏至后五日审安老人书。以茶具十二,各为图赞,假以职官名氏。明胡文焕刻入格致丛书者,乃明茅一相作,别一书也。”《八千卷楼书目》说“茶具图赞一卷,明茅一相撰,茶书本”。据万国鼎考证上述《八千卷楼书目》认为:《茶具图赞》系宋人所作,撰述者不是茅一相。一相,归安(浙江吴兴)人,和顾元庆同时,大概是万历时期的人。该书注明“咸淳己巳五月夏至后五日审安老人书”,“咸淳”是宋度宗年号(1265—1274),“咸淳己巳五月夏至后五日”当是咸淳五年,即公元1269年。宋度宗是南宋皇帝,1242—1274在位,审安老人就生活在南宋晚期这一历史段。

《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文字简练,形象生动,不妨照录如此,以飨读者。原文是——

韦鸿胪     文鼎景旸四窗闲叟

木待制     利济忘机隔竹居人

金法曹     研古、轹古元锴、仲铿雍之旧民、和琴先生石转运凿齿遄行香屋隐君

胡员外     惟一宗许贮月仙翁

罗枢密     若药传师思隐寮长

宗从事     子弗不遗扫云溪友

漆雕秘阁    承之易持古台老人

陶宝文     去越自厚兔园上客

汤提点     发新一鸣温谷遗老

竺副师     善调希点雪涛公子

司职方     成式如素洁斋居士

咸淳己巳五月夏至后五日,审安老人书。

韦鸿胪

赞曰:祝融司夏,万物焦烁,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尔无与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堕于涂炭,子与有力矣。上卿之号,颇著微称。

木待制

赞曰: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摧折强梗,使随方逐圆之徒,不能保其身,善则善矣,然非佐以法曹、资之枢密,亦莫能成厥功。

金法曹

赞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使强梗者不得殊轨乱辙,岂不韪欤?

石转运

赞曰: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斡摘山之利,操漕权之重,循环自常,不舍正而适他,虽没齿无怨言。

胡员外

赞曰: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闲,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郁结之患悉能破之,虽中无所有而外能研究,其精微不足以望圆机之士。

罗枢密

赞曰:几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使精粗不至于混淆,人其难诸!奈何矜细行而事喧哗,惜之。

宗从事

赞曰:孔门高弟,当洒扫应对事之末者,亦所不弃,又况能萃其既散、拾其已遗,运寸毫而使边尘不飞,功亦善哉。

漆雕秘阁

赞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吾斯之未能信。以其弭执热之患,无坳堂之覆,故宜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

陶宝文

赞曰:出河滨而无苦窳,经纬之象,刚柔之理,炳其绷中,虚己待物,不饰外貌,位高秘阁,宜无愧焉。

汤提点

赞曰: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中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斟酌宾主间,功迈仲叔圉,然未免外烁之忧,复有内热之患,奈何?

竺副师

赞曰:首阳饿夫,毅谏于兵沸之时,方金鼎扬汤,能探其沸者几稀!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尔。

司职方

赞曰:互乡之子,圣人犹且与其进,况瑞方质素经纬有理,终身涅而不缁者,此孔子之所以洁也。

按一般通用称谓,韦鸿胪就是茶焙笼,木待制是茶槌,金法曹是茶碾,石转运是茶磨,胡员外是瓢杓,罗枢密是罗合,宗从事是茶帚,漆雕秘阁是盏托,陶宝文是茶盏,汤提点是水注,竺副师是茶筅,司职方是茶巾。

宋代常用点茶器具12种,审安老人运用图解,以拟人法修辞法,一一赋予姓名、字、雅号。普普通通的茶具,多亏审安老人想得出那些优雅的名字,叫什么“韦鸿胪”、“木待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宗从事”、“汤提点”、“竺副帅”等,尽皆据其功能拟人化并赐给官职,详述其神圣高雅之职责,表达治国安邦之用意。

审安老人的茶具组合俨然一个封建小朝廷。不仅仅是文字游戏,字里行间渗透着儒、道文化之底蕴,传达儒者道者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如赞“韦鸿胪”是救民于水火的英雄,“不使山谷之英堕于涂炭”;“木待制”“禀性刚直”,在“法曹”、“枢密”的帮助下,“摧折强梗,使随方逐圆之徒,不能保其身”;“石转运”是个行直道、干实事的人,“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虽则辛苦却“没齿无怨言”;“宗从事”牢记夫子的教诲,“不因善小而不为”,专事“洒扫”,“使边尘不飞”;“漆雕秘阁”是社会的稳定因素,因他的扶危济困,“弭执热之患,无坳堂之覆”;“陶宝文”晓“刚柔之理”,“虚己待物”;“汤提点”虽有“外烁之忧”、“内热之患”,但善“养浩然之气”,克己为人,高风亮节;“竺副帅”大忠大勇,“临难不顾”,赴汤蹈火,“独以身试”。——这是在借茶具布道,宣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道德。已非一般的茶艺,而已触及茶德、茶道、人道的思想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