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推进社会公益事业

积极推进社会公益事业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客商”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代表。热爱人民、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是近现代儒商优秀品质的体现,也是爱国的体现。大埔籍马来西亚“客商”领袖戴春荣,成为巨商后慷慨解囊,支持公益事业,资助槟城南华医院、玻璃池滑疗养院,在北京、汕关、潮州等地设立贫民医院。他生前立下遗嘱,以其资产的5%作为国内及九龙慈善事业费用。

积极推进社会公益事业

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客商”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代表。近现代中国由积贫积弱遭列强宰割到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国家,期间克服了多少艰难困苦,中国人民为国家和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热爱人民、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是近现代儒商优秀品质的体现,也是爱国的体现。

1.“客商”创建医院和育婴堂

道光三年(1823),广东归善县创建育婴堂。当时旧陋习常将女婴溺弃。知县陈星联捐出俸金1000两,并发动当地“客商”富绅捐银8000多两,在县城花园围花费3000两白银建堂,余下6000多两存入生息,作为收养女婴费用,并选出数名“客商”绅士经营。清末,海外“客商”在广东梅县捐资兴办多所育婴堂。

19世纪末,近代“客商”领袖张弼士在广东汕头市(当时属主要的通商口岸)购置物业,设置汕头育善堂,堂产用于国内福利基金和资助外出学子读书

“客商”领袖胡文虎于20世纪30年代捐35000元在惠州南坛(今惠阳印刷厂附近)建惠州医院,将县育婴堂存款归并,附设女婴收养所。

1915年,梅县德济医院(教会医院)院长宝为善医师和纪振纲牧师发起倡建,马来西亚富商梁璧如的弟弟梁建侯捐出了梁家的产业——湖鳅塘,梅籍“客商”谢梦池、梁映堂等慷慨出资,兴建德济医院肺病疗养院。该疗养院建在海拔805米高的梅县清凉山上,占地面积252平方米,被赞为可与瑞士旦夫士名山疗养地相媲美。

大埔籍马来西亚“客商”领袖戴春荣,成为巨商后慷慨解囊,支持公益事业,资助槟城南华医院、玻璃池滑疗养院,在北京、汕关、潮州等地设立贫民医院。

吴郁青发家后,热心公益事业,在任港九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的广华医院董事长时,曾捐资免收或减收贫苦病人的医疗费用。他生前立下遗嘱,以其资产的5%作为国内及九龙慈善事业费用。[29]

“客商”领袖胡文虎因经营“虎标良药”致富,所以他兴办慈善事业,也以捐资于医药方面为最多,以创建医院、造福贫病为急务。他创办的医院,以1931年落成的南京中央医院为最著名。该院由胡氏独资捐献国币37.5万元而建成,为宏伟的4层大楼,至今仍矗立于南京中山东路。从1933—1934年,他又先后捐款60万元兴建汕头医院、厦门中山医院、福州福建省立医院(三院各20万元)。他在国内外独资创办或捐助的医院、麻风医院、接生院(妇产医院)、安老院(养老院)、孤儿院有40多所。此外,他还捐款办了收容流浪儿童的上海儿童教养所、广州儿童新村等。抗日战争期间,胡文虎曾致函重庆国民政府,决定在抗战胜利后修建县级医院100所,并汇款1000万元(当时估计大县建一所医院需10万元,小县需5万元,共需款1000万元),分别存入当时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4家银行。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统治区通货膨胀,币值一贬再贬,这笔建造百所医院的巨款最后只剩下几张“金圆券”,计划因而告吹。由于胡文虎慷慨捐助慈善事业,1950年,英皇特授予他圣约翰救伤队爵士勋位。广东解放后,胡文虎曾两次以私人名义给广州市市长叶剑英写信,表示愿意为广州儿童教养院捐13万元港币,修建礼堂一座,为贫困同胞捐救济米2万斤,并认购折实胜利公债2万份。他对记者发表谈话表示,“本人除热忱爱护国家,希望祖国富强、华侨地位提高外,对于政党政治,素不参与,凡能掌握政权,增进人民幸福者,俱为本人所愿竭诚拥护”,表示对新政权的拥护。

1949年后,广大“客商”更加热心捐款兴办医院、捐赠先进的医疗设备、赠送救护车等。20世纪80年代,梅州市黄塘医院由“客商”捐资120多万元建了2座门诊大楼,其中有旅美“客商”张宽粦、李婉琴伉俪捐资人民币42万元兴建的第二门诊大楼(名为宽婉医院)。当时该院接受捐赠的医疗设备有救护车3辆、B型超声波2台、纤维胃镜1台、脑电图机1台等,折合人民币70多万元。梅县松口人民医院,也是由海外“客商”集资100多万港元建起的门诊大楼,并用“客商”的捐款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还有大埔百侯医院,兴宁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名为清林楼)、玉英楼,梅县白宫华侨医院,梅县松口医院,丰顺县人民医院华侨健民楼等,都是由“客商”捐资兴建的。

当代“客商”领袖、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在国内创办和资助的医院有50多所。梅州市田家炳医院是享誉粤东、闽南和赣南的有名医院。2007年10月,当代“客商”领袖曾宪梓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资500万元,设立“助残研究基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用于资助残疾人研究的基金。

2.“客商”与赈灾和救济

1900年,黄河决口成灾,张弼士一次募集白银百万两。他的慈善行为深得光绪皇帝的称誉,清廷为其赐建“乐善好施”牌坊。姚德胜在这次赈灾中一人一次汇出6万银元支援灾区,光绪皇帝赐给他“乐善好施”圣匾一方。1893年,梁璧如出资赈济,为天津灾区灾民捐助2000套棉衣,获清政府授予“候补同知加一级、赏顶戴花翎”,并赐“乐善好施”牌匾。

20世纪末,国内各地及梅州经常发生各种自然灾害,梅州籍旅外“客商”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汇回祖国救济灾区同胞或亲友。1895年,马来亚的李步南捐款数千银元给家乡松口赈济灾荒。1900年前后,梅州地区由于水灾和政局动荡,大米供给紧张,当时地方绅商黄遵宪、温仲和、温佐才、谢益卿等倡导成立嘉应运米公司,发动南洋侨商赈济灾民,从南洋和安徽芜湖等地籴米。当时,马来亚“客商”领袖姚德胜捐资在平远县15个乡设太平仓,赈济灾民,并储粮数千石给家乡大柘备荒。光绪三十三年(1907),大埔县受灾,大埔县“客商”戴春荣慷慨解囊,捐购米粮数十万担,平粜给灾民渡过难关,深受民众称赞。[30]举人出身的梅县籍“客商”领袖温佐才担任香港电报局总办时,参与顺天直隶、秦晋等地的赈灾捐纳活动,被直隶总督袁世凯等保举。

民国二十九年(1940),梅州几个县发生粮荒,印尼、新加坡、毛里求斯等国梅州籍华侨纷纷解囊,筹集巨款汇回梅州赈济粮荒。梅县松口旅印尼“客商”侨胞廖藻明与李秋娇节约结婚费用及贺仪款共2600元给家乡赈济灾荒。民国三十三年(1944),印尼“客商”捐款45万元给梅县赈济粮荒。旅马“客商”梁树龄亦捐巨款汇回国内赈灾。1948年,泰国客属总会购买暹罗米运回梅县赈济灾民。[31]

1949年前,梅州侨乡山多田少,地瘠民贫,许多家庭都得依赖侨汇来维持生活。据《梅县要览》记载,梅县在20世纪30—40年代的10年间,每年从海外汇入的侨汇达1500万元~2000万元(指旧币),最高的1940年达3000万元。由于海外侨汇源源不断地汇入侨乡的各家各户,所以广大侨眷的生活比较稳定。1949年后,侨汇仍是侨乡经济的重要生活来源。1952年梅州侨汇达485万美元,1957年达563万美元。海外梅州籍的华侨、华人除汇款赡养自己亲人和资助亲友外,还发扬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资助国内建设事业和公益事业。

与胡文虎先生一样,其女儿胡仙女士也不遗余力地支持慈善事业,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捐献良多。《星岛日报》在她的领导下参与了不少社会公益活动和项目,如每年岁末举办的星岛虎报济贫运动,帮助了不少有志人士;赈济1991年8月的华东水灾等。对于中国政府返还胡家在大陆的产业,胡仙深为感激,她把发展这些产业所得的收益,用在国内的慈善上。

2006年8月,梅州地区发生重大水灾。当月,香港广东社团总会的“客商”组成梅州访问团,捐助110万港元支援灾区。丰顺县籍“客商”朱孟依家族慷慨解囊共捐出510万元支持丰顺县救灾复产,洋浦诚达实业有限公司的“客商”捐赠80万元。香港嘉应商会第56届会董会筹集资金200.87万港元,帮助梅州救灾复产,重建家园。

3.“客商”与其他公益事业(www.xing528.com)

(1)“客商”积极捐建社会公益事业——以梅州为例。

近现代“客商”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除在全国各地捐款兴学办校、捐建医院、积极赈灾救济外,还在国内各地修桥铺路,建养老院、修影剧院等。到“客商”的主要家乡——广东梅州参观,到处可以看到他们捐款冠名的公益建设。

“客商”对“客都”梅州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0世纪之交到1949年以前,第二阶段是1949年后到“文革”前,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后。

第一阶段主要是捐资、募资,大量地创办新式学校、修桥铺路。有关兴学办校的情况前面已叙述,修桥铺路方面的代表是兴建梅江桥。梅江桥是梅州桥梁中名气最大、也是最早修建的,修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它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动乱,几经修缮扩建仍屹立于梅江U形的顶端,成了当年沟通南北两岸的咽喉要道。梅江桥造型美观实用,拱形的护栏,一直是梅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连接梅城南北的主要桥梁,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东山大桥建成以前,更是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广东梅州北邻赣南、闽西,东接潮汕,是粤东的门户和水陆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梅州成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因此,梅县人民十分希望能在梅江河上建一座大桥。

20世纪20年代,梅县县长彭精一和梅城的开明人士黄荣樵、黄燮南、曾汉南、饶芙蓉、刘耀初、卢耕父等人发起成立建桥筹备小组,发动梅县人民和广大的海外梅县籍“客商”,把梅江桥建起来,造福梅县民众和四方来客。

1931年10月26日,梅江桥正式动工兴建。那时,在一条大江上兴建钢筋水泥大桥,不仅在梅城就是在整个粤东地区都是闻所未闻的,在广东省恐怕也为数不多。建桥开始,资金严重短缺,施工器械极为落后。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黄荣樵不得不命令工程暂缓。于是,他派曾汉南专程到汕头请教自己的昔日好友、驻汕法籍工程师龚神父。经粗略计算,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约需大洋12万元,这对于当时的梅县来讲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让工程顺利进行下去,筹备组四处奔走,呼吁大家认捐。在这前后共有8000多人捐款。各商家店铺也纷纷赊借水泥、钢材给建桥筹备组。在资金再度困难时,黄荣樵一面介绍德大兴、金生庄、黄昌源等商号借款接济,又蒙干事陈济轩认捐一桥墩,一面写信动员梅县籍海外“客商”认捐。随即,侯广夫人在南洋募得1.2万多元,由东洋探亲归来的潘植我捐助1.5万元。在爪哇吧城,燕络英剧社举行义演,将得大洋2100元全部捐给筹备组。此外,南洋“客商”帮助筹备组在南洋发行三期彩票,除颁奖以外,实得大洋21223元,他们把这一巨款全部寄给筹备组。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梅江桥终于在1934年初步建成。建起了当时广东省屈指可数的一座钢筋水泥大桥,从而谱写了一曲梅县籍海内外“客商”爱国爱乡的动人篇章。

梅江桥原桥长278.5米,宽阔6.65米,分13孔,为连拱弧形钢筋水泥大桥。当时的桥面,中间只铺木板,桥的两端,砌筑石阶梯行,行人拾级而上,车辆不能通行。1950年和1965年,梅县人民政府两次斥资改铺水泥桥面和扩建人行道,并加筑立体交叉引桥,使它能通行车辆。修葺一新的梅江桥全长300米,宽12米,更加显得巍峨壮观。现在人们看到的是1965年时扩建的大桥。1965年,郭沫若先生来到梅州过梅江桥时,很感慨,称赞梅州是“文物由来第一流”。

第二阶段主要是捐建水利设施和影剧院等。1949年后,梅州各地海外“客商”资助故乡发展农业,有兴办水利水电、购置农业机械、发展种养业等项。在兴办水利水电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兴宁籍海外“客商”陈仁楷在故乡永和兴建了水电站,梅县海外“客商”投资建成了黄石轮、松口水电站;50年代中期,蕉岭县海外“客商”罗丙兴、徐晋志、林银英等,资助兴建蕉岭长潭水电站和径子陂水利设施;1957年大埔县海外“客商”兴建了枫朗华侨水电厂等3个小水电站。在兴建影剧院方面,梅县先后由海外“客商”投资兴建了3间影剧院。梅县华侨戏院,由海外“客商”投资人民币17万多元,于1957年建成开业,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2000多个座位,剧院院名由知名人士何香凝题写;梅县松口影剧院,由海外“客商”投资人民币7万多元,加上贷款2万多元,于1958年建成开业,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1300多个座位。梅县丙村影剧院,由海外“客商”投资5万多元,1962年建成使用,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1300多个座位。还有蕉岭县的蕉岭戏院、高思戏院、新铺戏院,五华县的华侨戏院等,都是由“客商”捐资或投资兴建的。[32]

第三阶段是积极回国回乡全面捐资建设,除兴办学校、医院、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外,还设立各种基金,支持家乡开发建设。重大事项有:复办嘉应大学,修建嘉应大桥、梅县机场等。田家炳先生在全国各地均有独资和襄资捐建善业,项目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文娱、社会福利等,各地以“田家炳”命名的单位和建筑物有数百项。田家炳先生仅在家乡大埔县的捐款就已经超过1亿元。具有洋血统的“客商”领袖熊德龙先生自1979年以来,为嘉应大学、嘉应大桥、剑英纪念大桥、梅州市华侨博物馆、梅县人民医院凤庚楼、发明桥、贤母桥、德龙大桥、如淡长廊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捐资逾2000万元。据统计,1978—1990年,梅州籍“客商”同胞捐资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金额共达3.64亿元。

(2)“客商”与家乡生产建设——以梅州为例。

①发展商业、资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梅州地处偏远山区,农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工商业也落后。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近现代“客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除前面章节叙述的创办实业、兴学办校、修桥铺路外,“客商”还在商业发展和农业建设方面大力推动家乡建设。

1949年以前,梅州地区的不少城镇和农村的集镇,都是依靠海外“客商”的侨资建设起来的。梅县松口镇有1000多间店宇,其中60%是海外“客商”投资兴建的。五华县华城镇有104间店铺,是旅马来亚“客商”李桂和独资兴建的。

梅州地区不少侨胞为了帮助乡亲解决劳力困难,提高劳动工效,给家乡购买抽水机、喷灌机、手扶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梅县从1971—1985年的15年间,海外“客商”捐赠的抽水机有500~600台,手扶拖拉机100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000多台。

②“客商”叶华能与梅县的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家乡摆脱贫困。20世纪70年代,梅县南口旅日“客商”三番先生捐资支持家乡人民开发荒山,兴办果园。1984年,梅县旅印尼“客商”邓光衡投资在城东办起了书坑乡幸福果园和潮塘幸福果园。大埔县海外“客商”肖先生于1985年无偿投资7万多元给家乡办果园。梅县隆文镇海外“客商”筹集20万港元给家乡,在隆文镇南山坝围堤种果树。许多侨眷也把侨汇用来耕山种果,开发农业,兴办实业。1990年,全市归侨、侨眷用侨汇兴办各种实业的共有1.2万户,其中梅县6367户。“客商”归侨吴柏贤用侨汇办小庄园,当年收入4.5万元。松北乡饶然新由印尼“客商”亲友资助88万元兴办起造纸厂,月产值达4万元。石扇镇郑维胜在其印尼“客商”叔叔的支持下,承包90亩果园,1990年收入达21万元。[33]

在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家乡摆脱贫困方面的代表是广东宝丽华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叶华能。叶华能出身于革命老区——梅县长教村,高中毕业后,在家务过农,当过村里的民办教师。1972年,20岁的叶华能离开山村外出“闯天下”。在市场经济海洋里弄潮搏击,创立广东宝丽华集团。宝丽华企业建设家乡的第一个亮点是开发香港花园、沿江金岸等地产,首次以“欧美风情、客家精神”的建筑理念在山区开发品牌地产,不仅促成建设闻名全国的梅州“一江两岸”风景区、带旺一片商业区,而且直接促成华侨城的开发建设,使贫弱的农田区域迅速成为梅州的中心商业区之一,极大地促进了家乡建设。宝丽华企业坚持每天晚上在华侨城宝丽华广场免费放映电影,促进山区文化事业,而且每年承办迎春花市,丰富家乡人民文化生活。公司下属的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以发展“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为特点,已种植优质茶叶2600亩、优质水果500亩、速生丰产林1100亩,各式绿化、美化景点900亩,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雁南飞茶田是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之一,作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不仅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千家万户种植业的发展,使山区农业的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而且宝丽华企业出资建设的新长教村是现代农村建设的典范,将农民集中居住,每家两层楼,人畜分离,将农民推进到现代社会生活的轨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汪洋2008年来梅州考察时,称宝丽华是广东东西两翼和粤东北山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企业,并命名为“宝丽华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