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射用特种塑料材料的优势及应用

注射用特种塑料材料的优势及应用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介绍的注射用塑料有特种工程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导电和导磁塑料。玻璃纤维增加PPS可用于制造电子电器产品上的连接器和结构件,其模塑成型收缩率为0.2%~0.5%,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好,可精密注射成型。英国Victrex公司2002年推出耐热PEEK2HT的品种,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7℃,熔点为374℃,可用于注射成型,温度高于300℃时能保持良好的力学和物理性能。

注射用特种塑料材料的优势及应用

本节介绍的注射用塑料有特种工程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导电和导磁塑料。

1.注射用特种工程塑料

特种工程塑料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这些材料的熔化温度高,熔体的黏度高,对注射工艺和注射模有特殊要求。

(1)聚酰亚胺(PI) PI是分子主链中具有稳定的芳杂环结构的一类无定形聚合物,英文名Polyimide,简写PI。热固性聚酰亚胺早在1961年就被用作粘结剂,生产薄膜和层压制品,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才有注射级和挤出级PI问世。下面介绍能注射成型的热塑性醚酐型PI。这类PI具有优异的耐热和耐低温特性,在-180~200℃可长期使用。PI的机械强度高,介电性能优异,难燃,而且抗蠕变的能力强,耐辐射性能好,有优良的耐油和耐溶剂性能。PI主要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的配件、油泵气泵盖、电子电器用的高温插座和计算机硬盘等。PI的熔融温度高,熔料的黏度高。温度对熔料的黏度影响大,但对流动剪切速率影响小。生产时,要求注射机的机筒温度能加热到410℃。模塑成型收缩率为0.5%~1%,模具温度为180~210℃。

聚酰亚胺有很多品种,还有热塑性的注射品种聚醚酰亚胺(PEI)和热固性的聚酰胺酰亚胺(PAI)等。

(2)聚醚酰亚胺(PEI) PEI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由于PEI分子主链引入了大量的柔性基团,其熔体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为无定形聚合物,故可按热塑性工程塑料注射和挤塑成型,但耐热性比聚酰亚胺PI有些下降。PEI长期使用时耐高低温在-160~170℃。目前又发展了玻璃纤维、碳纤维增强品种,有玻璃纤维含量为10%~40%(质量分数)的各品级,其模塑成型收缩率为0.8%~0.7%,控制注射机机筒和喷嘴加热温度为310~420℃,模具温度为100~175℃。还发展了PEI/PPS、PEI/PC和PEI/PA等混合塑料,其注塑制品广泛应用在电子电气电动机航空和医用器械等领域

(3)聚苯硫醚(PPS) PPS分子主链中带有苯环与硫原子交替链结,结构对称规则,为高结晶度的热塑性塑料。其强度和硬度均较高,但冲击强度低;阻燃性好,吸水率极低。纯PPS熔体的黏度低,而与无机填料、增强纤维的亲和性以及与其他聚合物的相容性好,以玻璃纤维增强后会大幅度提高其冲击强度,可配制成许多改性的品种和各种混合塑料。

以30%~65%(质量分数)玻璃纤维增强的PPS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PPS的注射温度为310~350℃,熔体有中等黏度,且对流动剪切速率不敏感。模具温度为135~160℃,模具温度高可使结晶充分,提高制品质量。制品的热变形温度在265℃左右,连续使用的温度为200~240℃。玻璃纤维增加PPS可用于制造电子电器产品上的连接器和结构件,其模塑成型收缩率为0.2%~0.5%,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好,可精密注射成型。PPS/PTFE改进了润滑性和耐蚀性,可以做齿轮等传动件。PPS/PA改善了熔体的流动性,制品具有高韧性。

(4)聚醚醚酮(PEEK) 耐高温、阻燃和耐辐射突出的PEEK由英国Victrex公司于1982年推出,商品名VictrexPEEK。PEEK为结晶型热塑性塑料。纯PEEK的弯曲弹性模量为3.94GPa,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9℃,热变形温度(1.8MPa)为160℃,在-65℃低温下仍能保持常温下的冲击强度。纯PEEK的连续使用温度虽与聚酰亚胺PI相当,但成型加工性和耐高温水解性能优于PI。PEEK的注射温度为350~400℃,其熔体黏度与聚碳酸酯相当,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逐渐下降。模具温度为165~190℃时制品才能有较高的结晶度。

30%(质量分数)玻璃纤维增强的PEEK制品,连续使用温度提高到了240℃,弯曲弹性模量为8.87~11.3GPa。英国Victrex公司2002年推出耐热PEEK2HT的品种,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7℃,熔点为374℃,可用于注射成型,温度高于300℃时能保持良好的力学和物理性能。更有各种矿物充填改性和玻璃纤维增强品种,弯曲弹性模量能高达15GPa,能用标准消毒方法250次而不降解,用于制造高温下传动的链条零件、医疗器械和密封件。

聚砜类塑料是指大分子链上含有砜基和芳核的一类聚合物。它包括三个品种,即聚砜(PSF)、聚醚砜(PES)和聚芳砜(PASF)。其中PSF产量最大,应用最广。

(5)聚砜(PSF或PSU) 聚砜是以双酚A和4,4′-二氯二苯砜为原料,经缩聚反应制备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耐热性和抗水解性能优良,高温下对酸碱和热水稳定,可在-100~150℃长期使用。PSF为无定形聚合物,成型收缩率为0.6%~0.8%,制品半透明。生产时,注射机机筒和喷嘴加热温度高达320~390℃,熔体黏度高,其流动性对温度敏感,对注射压力和流动剪切速率不敏感。模具温度宜在90~150℃,对成型长流程及复杂制品的模具应有较高的温度。

PSF为电子电器领域内理想的绝缘材料,又可在汽车制造和精密机械中取代金属,适用于需蒸煮的医疗器械和家用器具。ABS/PSF混合塑料材质坚韧,耐高温。PSF有玻璃纤维增强的刚硬的品种。

(6)聚醚砜(PES) 聚醚砜由英国ICI公司于1972年开发成功。其大分子主链由砜基、醚基和亚苯基组成,其刚性、强度和耐热性大都介于PSF和聚芳砜PASF之间。生产时,注射机筒的温度要达到300~360℃高温,模具温度为110~130℃。PES为无定形聚合物,成型收缩率为0.6%~0.7%。其在180℃高温下连续使用,制品尺寸稳定。其耐化学性和耐应力开裂在无定形塑料中也是优异的。PES与PSF共聚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并具有比聚砜更高的热变形温度,比聚醚砜更低的吸水率。其组分含量不同,品种不同。该共聚物也有玻璃纤维增强的品种和碳纤维改性导电品种。其电绝缘性优良,又具有阻燃性。在电子电器行业中,PES用来制作绝缘的零件。PES刚强耐热,航空、机械、汽车、医疗器械和厨房用具等领域都有应用。另外,PES有很好的折射率,可用于制造照明和光学器材的零部件。

(7)聚芳砜(PAS,PASF) 聚芳砜又称为芳香族聚砜。PAS最早由美国3M公司于1967年开发。其大分子主链含有大量的联苯结构,刚性比PSF和PES进一步提高,熔融温度和熔体黏度更高,加工更困难。生产时,注射机筒的温度要达到320~450℃高温,模具温度为230~260℃。PAS为无定形聚合物,成型收缩率为0.8%。与聚砜PSF相比较,PAS的强度和耐热性有明显提高,如拉伸强度提高了25%;耐热温度由150℃升高到260℃,在300℃下可短期使用。PAS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蠕变性能都较高,耐酸碱性及水蒸气性能优良。PAS对燃料油、烃油、硅油氟利昂等呈现稳定,但不耐某些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及丁内酯等。在电子电器行业中,PAS用来制作高等级绝缘的零件。PAS与四氟乙烯石墨共混,可制造在高负载和高温下工作的轴承

(8)液晶聚合物(LCP) 液晶聚合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以液晶相态存在的一类聚合物,英文名Liquid Crystal Polymer,简称LCP。LCP是指聚合物的一种状态。在此种状态下,聚合物分子排列的序列介于结晶固体和各向同性液体之间。它一方面具有流体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方向性,兼有固体和液体两者的特性。用于注射成型的是热致液晶聚合物,它是一种因温度变化而呈现液晶性能的聚合物。

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 Polymer)依靠自身分子内的刚性链的高度取向起自增强作用,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近年来已用于高档精密接插件的制造。

TLCP用于接插件生产,首先是缘于其制品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它能承受电子元器件组装时波峰焊或再流焊的热作用,而且有低的吸湿性和线膨胀系数,又有良好的抗蠕变性能。不同的公司生产的TLCP结构有所不同,根据材料的热变形温度HDT,大致分成三类:Ⅰ类如Xydar,其热变形温度HDT=260~350℃;Ⅱ类如Vectra,其HDT=230~260℃;Ⅲ类如Rodran,其HDT=180~220℃。Ⅰ类品种可在240℃连续使用10万h,最高使用温度为350℃,它的耐锡焊性最好,在300~340℃下可经受60s。Ⅱ类的耐锡焊性也很好,在260~280℃可经受10s,而且耐低温性能优异,在-196℃下拉伸强度不变,缺口冲击强度可保持常温的70%以上。未充填的PLCP在23℃浸入水中的吸水率为0.08%;线膨胀系数在流动方向<1×10-5-1,在垂直流动方向为5~9×10-5-1。在室温下未充填的TLCP(Vectra A950)的初始弯曲模量为6.9GPa,经150h后蠕变弯曲模量为6.1GPa,经玻璃纤维增强后的初始和蠕变模量均高于30%(质量分数)玻璃纤维增强的PBT。

TLCP用于接插件生产是由于在注塑成型时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小的模塑收缩率,适合成型薄壁和尺寸精度高的制品。Ⅰ类液晶的熔体黏度与一般聚乙烯聚丙烯相当,Ⅱ类液晶的熔体黏度与PA66相近,Ⅲ类液晶的熔体黏度更小。液晶的注塑成型收缩率很低,添加了玻璃纤维后垂直流动方向的成型收缩率小于0.4%,沿着流动方向的成型收缩率更低。

大量的TLCP由玻璃纤维增强、碳纤维增强或无机物充填。增强和改性不仅改善了其某些力学性能,也降低了物料成本。TLCP制品能粘结和超声波焊接,是优秀的电子电气绝缘材料,但注塑时需高温熔融并需100℃以上的模具温度。

(9)聚芳酯(PAR)聚芳酯又称为芳香族聚酯或聚酚酯。PAR为分子主链上由芳香环和酯键构成的热塑性塑料,英文名称Polyarylate。PAR为无定形透明聚合物,透光率可达87%,弯曲强度为95~115MPa,有良好的抗蠕变、抗冲击和耐磨性能。PA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3℃,热变形温度为175℃,热分解温度为443℃,阻燃性好,氧指数为36.8,成型收缩率小(仅为0.05%),线膨胀系数小,成型制品的精度高,耐焊锡性能好。

PAR具有一定的极性,在高频下电绝缘性能会受到影响。但在中低频范围内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PAR电性能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小,耐电弧性好,因此可用于注射成型电气接插件和开关类制品、汽车和医疗器械上耐热的透光或照明的制件,也可用于制作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小型叶轮和壳体及传动零件。

PAR的熔体黏度很高,是聚碳酸酯熔体黏度的10倍,而且熔体的流动接近牛顿流体,黏度受剪切速率影响很小,加上物料熔融温度范围窄,故注射加工困难。一般需加入热稳定剂,常用亚磷酸三苯酯。生产时,机筒温度高达280~350℃,模具温度控制在120~140℃。物料在加工前需长时间高温干燥处理。

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1)纤维增强复合塑料 纤维增强塑料主要有两个组分。基体是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用纤维材料充填。通常基体的强度较低,而纤维填料具有较高的刚性,但呈脆性。两者复合得到的增强塑料中,纤维承受了很大的载荷应力。基体树脂通过与纤维界面上的剪切应力,支撑了纤维并传递了外载荷。

热固性纤维增强塑料简写为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热塑料纤维增强塑料简写为FRTP(Fiber Reinforced Thermo Plastics)。若用玻璃纤维增强则加前缀G,如GFRTP、GFRTP;用碳纤维增强则加前缀C;用硼纤维增强则加前缀B;用芳纶聚酰胺纤维(Kevlar)增强则加前缀K。

增强塑料以充填玻璃纤维的使用最多,玻璃纤维的品种也很多。例如,无碱玻璃(E-Glass)为常用普通纤维,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很低,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高强度玻璃纤维(S-Glass)含有镁铝硅酸盐等成分,具有比E-Glass纤维高10%~50%的强度。根据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还可充填高模量、中碱和高碱等各种玻璃纤维。

碳纤维具有较大的刚性和优良的耐蚀性,常用于增强热固性塑料。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比较,它的特点是弹性模量很高,在湿态条件下力学性能保持良好,能导电。它的热导率大,耐磨和抗蠕变性能好。碳纤维是将有机纤维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有机纤维有聚丙烯腈人造丝沥青木质素聚乙烯醇等。将聚丙烯腈纤维在200~300℃空气中焙烧(氧化过程碳原子含量增多),然后在800~1600℃惰性气体中烧结碳化,就成了高强度的碳纤维。如果再在2500~3000℃惰性气体中烧结石墨化,就成了高弹性模量的碳纤维。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的氧化剂硝酸、高锰酸等。在碳纤维表面接有氧化基团,其可改善与高分子材料的粘结性能。

硼纤维本身是钨丝和硼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但纤维较粗且制造成本高。常用环氧树脂作为基体。低密度的芳纶纤维在国内也已经制造并使用,它用于制造承受拉应力的缆绳和承力构件。常用纤维的性能见表2-2。各种纤维均为弹性材料,应力-应变属性基本上是一条直线。

2-2 常用纤维的性能(平均值)

978-7-111-54016-8-Chapter02-6.jpg

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是在纤维表面涂覆表面处理剂。表面处理剂包括浸润剂及一系列偶联剂和助剂。偶联剂能在纤维与基体树脂间形成一个良好黏合界面,从而有效提高两者的粘结强度,以及提高增强塑料的防水、绝缘和耐磨等性能。

纤维增强塑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纤维品种和性能;②纤维的含量,常用纤维的含量为10%~80%;③纤维的长短,连续长纤维与短切纤维的增强作用有差异;④纤维在基体中的取向和排列。另外,基体树脂的种类和性能也决定了增强塑料的工作特性和所适用的环境条件。增强塑料的成本取决于纤维和树脂的成本。(www.xing528.com)

热固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基体常用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等。常用模压工艺生产模塑增强制品。纤维在垂直模压压力的平面上呈二维取向和排列,有长纤维的单向取向,有长纤维的相互垂直的双向取向,有短纤维在平面上的随机取向和排列。

纤维材料为分散相,基体为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塑料。纤维增强的塑料被用来制造各种结构制品,如玻璃纤维增强的不饱和聚酯的玻璃钢早已用来生产贮罐容器、管道、叶片和冷却塔等。它们常用机械缠绕纤维,人工手糊成型。现代建筑、汽车和电器等各领域需要大量的各种纤维增强的塑料制品,已大量应用了片状预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SMC)、厚片预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TMC)或团状预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BMC),以及模塑成型的各种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高强度模压制品。其中团状的预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可以注射成型。

(2)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注塑料 热塑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基体有PP、PA、ABS、POM、PC和PBT等。主要应用注射工艺生产短纤维增强的模塑制品。例如,常用无碱玻璃纤维(E-glass),密度为2.55g/cm3,直径为6~13mm,拉伸模量为75GPa,拉伸强度为2000MPa,线膨胀系数为5×10-6-1;常用玻璃纤维直径为10mm,长径比为25左右。纤维经表面处理剂涂覆,与基体塑料形成良好黏合界面。大多数的注射模塑件具有复杂的各向异性,主要为单向取向,也有单向和双向取向的组合。表2-3为各种短纤维增强PA66单向模塑件的力学性能。

2-3 各种短纤维增强PA66单向模塑件的力学性能

978-7-111-54016-8-Chapter02-7.jpg

纤维的含量对增强塑料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增强纤维的含量,塑料的强度和刚度有所提高,但呈脆性;同时还会降低热膨胀性和吸水率。表2-4列出了增强PA66中玻璃纤维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2-4 增强PA66中玻璃纤维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978-7-111-54016-8-Chapter02-8.jpg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注塑料的熔体黏度高,流动充模的流程比小。熔体对成型机械和注射模有较强的磨耗。注塑件具有各向异性,故有较大的翘曲变形。制品的熔合缝区的力学性能比无缝材料低许多,故制品设计必须遵循壁厚一致和结构对称的原则。模具浇注系统设计时,应减少熔合缝并使熔合缝相互错开。

(3)长玻璃纤维维增强热塑性注塑料 近年来,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LFT替代玻璃纤维毡增强的热塑性塑料GMT在汽车零件中得到应用。生产时,在挤出机上输入连续的玻璃纤维束或带,使之与热塑性塑料熔体浸渍,再由模具拉挤成型,经牵引后切断成10mm左右的塑料粒子,供注射成型。通常定义玻璃纤维长度在5mm以上的为长玻璃纤维。但经注射加工,其在注塑制品里的长度为3mm以上。

玻璃纤维毡增强的热塑性塑料GMT原材料是板材。在挤出机上挤出的熔融态聚丙烯片料与连续的玻璃纤维毡在成排的滚筒挤压下成板材,成型制品时,加热的板材在凹模和凸模间压缩成型,如成型汽车的踏脚板、建筑模板和军火弹药箱等制品。

LFT注射成型制品中玻璃纤维长,纤维长度方向分布良好,可以有较高的玻璃纤维含量。与GMT制品相比,LFT力学性能有所提高,冲击强度提高显著,刚度和抗蠕变性能增强,而且可以注射成型形状复杂的制品。LFT广泛应用于汽车的进气歧管、挡泥板、车门、车身板和仪表板等零件。

3.导电和导磁塑料

(1)导电塑料 复合型导电塑料是导电材料填充在塑料中的复合材料。纳米导电塑料是用纳米级的导电材料填充,提高了复合型导电塑料的性能。结构型导电塑料是高导电的高分子材料,由聚合物分子结构提供有导电能力的载流子。这里只介绍复合型导电塑料。

常用电阻值来衡量导电塑料的导电性金属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一般在10-5W·cm以下。表2-5列出了复合型导电塑料分类、组成及应用。

2-5 复合型导电塑料分类组成及应用

978-7-111-54016-8-Chapter02-9.jpg

复合型导电塑料质轻,成型加工容易,导电性能可调,成本较低,已有较多应用。下面按填料和纤维充填形态分别介绍。

1)填料充填的导电塑料。导电填料有碳系、金属分散系和导电氧化物。

①碳系填料中,石墨因受粒度影响,制得导电塑料的体积电阻率较高(102~104W·cm),较少采用。应用最多的是炭黑,其价廉,品种多,对导电要求适应性强,电阻率可在较大范围(1~108W·cm)内调整。炭黑的粒径为30~100nm,粒度越细,粒子的表面积越大,分散后粒子间距越小,导电性越好。高密度聚乙烯/炭黑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炭黑是常见的导电塑料。

电位器是重要的电子元件。碳膜电位器中的电阻体是将酚醛树脂与炭黑或石墨拌成导电浆料,用丝网印刷或涂抹在酚醛纸胶板或环氧玻璃纤维板表面,然后经加热交联固化制成。用新型导电塑料制造的电位器上的电阻体耐磨性好,寿命长,动态噪声小,功率大。这种导电塑料是将炭墨或石墨掺入酚醛或环氧等热固性树脂,经模压固化或覆于瓷基板或塑料基板上固化制成,也可将碳纤维等导电物质掺入聚酯或聚酰胺等塑料制成。

②金属填料用银粉或金粉可获得特别高的电导率,但价格昂贵。铜粉或铝片被经常当作填料使用。金属粉末在塑料中形成链状的导电通道比较困难。金属粉末的体积含量达到40%~50%时,才会使复合塑料的电阻明显下降。塑料的体积电阻率在104W·cm以下才能成为导电塑料。环氧树脂/铜粉导电塑料是常用的品种。

③金属氧化物能高效地给予塑料导电性,如氧化锌晶须,微晶体上有针状晶须结构,形成导电通道。10%~30%(体积分数)的金属氧化物与PP复合,其体积电阻率为71W·cm,比相同量的金属粉充填塑料的电导率低一个数量级

2)纤维充填的导电塑料。导电填料有碳纤维和金属纤维。

①碳纤维作为导电填料,其导电能力介于炭黑与石墨之间。用沉积聚合工艺可使碳纤维的导电性能增大100倍。碳纤维对导电塑料有力学增强效果。ABS/碳纤维是常见的导电塑料,它采用的是直径为7mm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纤维密度为1.7g/cm3,拉伸强度为2800MPa。纤维的体积电阻率为1.8×10-3W·cm,短切成3cm或6cm。当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达到2%时,复合塑料就成为导电体。纤维长度提高和表面处理时间延长都有利于提高导电性。

②金属纤维填充的导电塑料主要用于电磁屏蔽制品。金属纤维在塑料中形成链状导电通道概率较大。金属纤维在塑料基体中形成均匀的导电网络。较少的填充量可获得较好的导电性能。纤维的长径比越大,导电或屏蔽的效果越好。铝或铝合金纤维的密度低,导电性虽好但易氧化。金和银纤维的电性能好,镍纤维的抗氧化性好,但价格昂贵。常用的是不锈钢纤维,直径为7mm,与PC或PS等基体复合,体积充填量为5%~10%时能达到40dB的屏蔽效果。价格较便宜的黄铜纤维也被常用。

(2)磁性塑料 磁性塑料(Magnetic Plastics)可分为复合型磁性塑料和结构型磁性塑料两类。结构型磁性塑料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只限于十几种高分子磁性材料,有的含金属原子。复合型磁性塑料是将无机磁粉添加到聚合物中混合而制成的硬质磁体。塑料作为磁性体的胶黏剂。混炼造粒后必须在一定外加磁场下成型为所需制品。

复合型磁性塑料的基体选用熔体黏度低、热稳定性好和力学性能良好的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丙烯PP、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聚酰胺(PA6、PA66、PA12)。混入磁粉后,主要用注射方法,也有用挤出或压延成型磁性塑料制品。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有环氧树脂EP和酚醛树脂PF。混入磁粉后,用压制法成型。

所用磁粉有稀土类和铁氧体类。稀土型磁性塑料的磁性高,是电子电气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但价格高,产量不大。现大多以PA、EVA和EP为基体,将稀土元素与过渡金属元素Zr、Hf和Nb等按比例混合组成稀土类合金磁粉来充填。

常见的是用铁氧体系磁粉制成的铁氧体类磁性塑料。铁氧体磁粉一般为钡铁氧体(BaO·6Fe2O3)和锶铁氧体(SrO·6Fe2O3),其平均粒径为1.0~1.5μm。铁氧体类磁粉的质量含量为80%~90%,应用最多的胶黏剂是PA6。

与烧结的磁铁一样,磁性塑料也有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之分。相同的配方下,各向同性磁性塑料的磁性仅为各向异性磁体的1/3~1/2。对注射模具施加高能磁场,是获得各向异性的磁性塑料制品的方法。这需要在磁性塑料熔体注入模具前0.5~1.5s就使磁场线圈通电。磁性塑料注塑制品的配方中除磁粉外,还有增塑剂、稳定剂和润滑剂等添加剂。

磁性塑料制品具有磁铁和塑料的双重性能,加工方便,成本低廉。铁氧体磁性塑料与传统的铁氧体磁性体和磁钢相比,质较轻,能成型形状复杂、薄壁或带嵌件的制品,但磁性较差。磁粉充填过多,会影响制品强度。铁氧体磁性塑料生产技术成熟,广泛地应用在电子电气、文具和玩具等领域,如电冰箱和冷藏库的密封件,传真机和复印机的磁性零件。另外,还有一类磁性橡胶制品,其具有磁性和橡胶的高弹性。它是由磁粉、橡胶和助剂配制并成型。磁性橡胶制品除用于磁性密封片和衬垫外,还广泛用于办公用品、音像电子产品和仪器仪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