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4年闽南文化研究学术最新动态

2014年闽南文化研究学术最新动态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惠苹1.纪念俞大猷诞辰510周年学术论坛在泉州举行2014年1月7日,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纪念俞大猷诞辰510周年学术论坛在洛江区举行。

2014年闽南文化研究学术最新动态

苏惠苹

1.纪念俞大猷诞辰510周年学术论坛在泉州举行

2014年1月7日,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纪念俞大猷诞辰510周年学术论坛在洛江区举行。讨论会上,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支平和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室主任刘庭华分别作题为《俞大猷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和《富于军事创新精神的抗倭名将俞大猷》的主题发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浩等8人分别从俞大猷对军事理论的贡献、后世棍术发展传承的影响及海防思想等方面阐述俞大猷对后世的影响。

2.“东亚文化之都”论坛隆重举行

2014年2月14日,由“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发展委员会主办,“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发展委员会学术交流组承办的“东亚文化之都”论坛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文化引领未来”为主题,分为大会演讲、圆桌会议两个环节,大会演讲由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三个城市(日本横滨、韩国光州、中国泉州)的城市代表就各自城市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建设和发展以及城市之间文化交流等问题分别主旨演讲。圆桌会议由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城市代表、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如何建设文化之都,三个首届文化之都城市间如何开展交流、合作,并针对各个城市代表的主旨演讲内容进行互动。来自韩国光州、日本横滨的城市代表团成员,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社科联等知名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以及泉州市各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社科社团、社科普及基地等单位的专家(师生)代表270多人参加了论坛大会。

3.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

2014年3月1—2日,泉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地以及中国音乐学院、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泉州市文广新局、泉州市南音乐团、台北艺术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心心南管乐坊、南音专业团体、研究会等单位的知名学者、泉州南音学术研究的专家200多人共聚泉州,探讨泉州南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奉化举行

2014年3月22日,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奉化市政府主办,市台办、市大活办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奉化溪口举行。

5.2014闽南诗歌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漳州举行

2014年4月8日上午,“诗、茶与闽南文化”为主题的2014闽南诗歌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闽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位诗人,学者与表演艺术家在闽南师范大学对诗歌、茶、闽台语缘、闽南风俗民情为主轴进行广泛的对话与交流。闽南师范大学林晓峰书记与明道大学总系统校长汪大永先生分别致辞诗歌节开幕式,希望能传承闽南文化。

诗歌节由闽南师大联合厦门大学、台湾明道大学主办,分成漳州和厦门两个举办地,将持续至本月中旬。活动内容包括《诗的美学盛宴》、《2014闽南文化论坛》、《北方曲艺在台湾》等六场学术讲座、朗诵会以及曲艺演绎巡回展,以不同形式呈现新一代闽南文化的新视野,厦漳两地高校学子及对闽南文化有兴趣的当地市民将共飨这一文化盛宴。

6.2014台湾建筑史论坛

2014年5月2—3日,2014台湾建筑史论坛在台湾博物馆举行。论坛上发表了稻谷·白米——多聚落架构下台南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与都市空间之关系(1920—1941),1949年以前在台或来台华籍建筑师名录、宗祠建筑修建的发展与影响——以金门北山、前水头宗祠为例、文化翻译:台湾近代建筑发展中文化的再现、汉人风水与印度Vāstu-Shāstra建筑传统中,与平面形态有关的守则与禁忌之比较研究,台湾民居研究与日本民居研究的比较,兼论台湾民居研究史的回顾、板桥林本源花园空间之诗情与画意、“祖先崇拜祭祀行为在台湾住宅空间中之变迁等报告。

7.2014台湾戏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年5月9日,台湾戏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北艺术大学举行。台湾戏剧于中国大陆演出的文本与语境转变、从通行剧目看新加坡对台湾歌仔戏的接受和创发——以“新赛凤”剧团为例,20世纪60年代台湾歌仔戏“柏华闽剧团”新加坡演出印记初探等论文

8.2014年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论坛在集美举办

2014年5月17日,由厦门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厦门市社科联、中共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厦门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承办的2014年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论坛在集美山水宾馆成功举办。两岸的“端午论坛”本届已经是第十届,本届论坛正式更名为“海峡两岸龙舟节文化论坛”,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学术和端午文化交流力度。在过去的九届论坛征集到百余篇优秀论文,吸引了两岸三地众多的高校老师,文化学者及热爱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人士参加。本届端午论坛也收到了最近撰写的近20篇论文,在主题上除了深化探讨中华端午习俗之外,还增加了关于“弘扬嘉庚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

9.“中国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2014年5月21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2014活动年系列论坛之一——“中国茶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安溪铁观音文化是泉州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来的积淀和传承,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中国茶的代表。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包括“中国茶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旨演讲暨主题调研报告、比较视野中的茶文化、中国的山水意境与“周边”茶文化、品茗与圆桌会议、中国发展道路中的茶等论坛。研讨会从社会学人文学全面挖掘和分析铁观音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提升了安溪铁观音文化的影响力,丰富泉州“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内涵,助推东亚文化交流交融、繁荣发展。在中央大力倡导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中提升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力,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深化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10.“交流与封闭”国际学术研讨会20多位人类学者聚首泉州

2014年5月23日上午,二十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学者齐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交流与封闭”的小型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是“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活动年的一项活动,也为一直专注于海外交流的海交馆带来了很好的交流契机。当日上午,主要由三位来自英国、美国和荷兰的学者做主题演讲。来自伦敦大学的罗兰教授通过对比非洲、欧亚及其以外农作物的分布与传播状况,得知非洲与南亚之间有着长期的联系交往,分析了文化传播状况以及对世界的影响。而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戴维教授一直以来与海交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曾探访过泉州地带传统的造船厂。他称赞泉州船非常漂亮,并对用汉字“稳”来称赞一艘好船做了详尽的解释。最后,荷兰的范笔德院士做了主题为“茶与鸦片的苦涩甘甜:印度、中国与英国研究札记”主旨演讲。

11.2014年“东南亚闽南庙宇及贸易网络”计划合作工作坊在台举行

为促进闽南文化研究朝着跨领域的方向发展,成功大学二度召开“东南亚闽南庙宇及贸易网络”计划合作工作坊,2014年5月30日上午10时在光复校区东栋云平大楼四楼第五会议室举行,包括台湾、福建、北京以及越南等地专家学者分享精辟的闽南文化研究,也讨论跨领域合作的分工细节,共同为世界闽南文化之研究贡献心力。

“东南亚闽南庙宇及贸易网络”计划国际合作工作坊,第一次是在2013年12月25日举行,30日再次召开,由成大陈益源特聘教授主持,依序由成大中文系王三庆教授,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郑振满特聘教授、郑莉助理教授,越南社会科学院汉喃研究院郑克孟教授、丁克顺研究员,以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叶涛研究员、东华大学中文系彭衍纶副教授和成大中文系李淑如助理教授等八位专家学者主讲,此外也有对闽南文化研究有高度兴趣的博、硕士研究生旁听参与。

12.福建省政府印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2014年5月,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通知。《总体规划》由我省编制,经文化部同意实施,这意味着今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有了纲领性的政策指导意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期从2011年至2025年,分三个阶段实施,保护范围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现今泉州、漳州、厦门三市的行政区。《总体规划》选择了53个区域作为进行闽南文化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包括泉州市鲤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漳州市芗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厦门市思明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等三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域,以及12处历史文化名镇(村)、古村落保护区域,9处民间信俗保护区域,8处民俗保护区域,2处传统戏剧保护区域,5处传统技艺保护区域,3处传统体育游艺保护区域,5处传统音乐、曲艺、舞蹈保护区域,1处传统美术保护区域,5处闽南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区域、点。

13.“当代台湾道教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台举行

2014年6月8日,“当代台湾道教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辅仁大学举行。发表了道教生命教育学理的建构:以金、元全真道为例、台湾北部正一派红头法师大补运仪式分析、道教科仪中的心灵转化——以壮围正一天师宫灵一守玄坛建醮科仪为例,从福州“斗堂”到台湾“禅和派”:一个当代道派形塑的观察等论文。

14.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在厦门举行,研讨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

2014年6月11—12日,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河南省政协、福建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6月11日至12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会议主题是“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来自北京、福建、江西、广东、河南等省市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韩国的专家学者近200人与会研讨。大会共收到研究论文110篇,编辑出版了《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论文集。与会专家认为,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河洛文化、闽南文化、岭南文化和赣鄱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与客家文化、台湾文化、华侨文化血肉相连,有着源和流的密切关系。要广开活动渠道,重视普及工作,丰富河洛文化的交流形式。

15.海峡两岸首届黄道周学术系列活动在东山举行

2014年6月13日,曾被清乾隆皇帝御封为“一代完人”的黄道周学术研讨系列活动在福建东山举行,两岸近70名专家学者就黄道周学术进行探讨。当日,海峡两岸首届黄道周学术研讨系列活动在黄道周家乡东山岛举行。来自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暨南大学、台湾海南大学以及香港、日本近70余名黄道周理学、易学、书法艺术专家学者与会,并为东山县黄道周研究会揭牌。

16.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开幕

2014年6月15日,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正式开幕。俞正声主席在致辞中,以一句两岸熟知的“亲不亲,故乡土,土亲人更亲”打动参会者。俞主席说,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对现行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认同,知晓一部分朋友对两岸关系发展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他强调,我们将继续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推动对台湾民众有利的务实举措。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日前在介绍本次论坛情况时指出,本届海峡论坛最大亮点,体现在由基层民众唱主角。在开幕式上有包括台湾相关党派、工会、青少年妇女、宗教、民间信仰、农业、水利科技金融、体育、医药、新闻出版、影视等30多个界别和民间社团代表参加。台湾云林县议长苏金煌以及屏东县青年创业协会理事长曾维广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

本届海峡论坛以“和谐发展、幸福两岸”为主议题,安排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共四大板块18项活动,关注民生是其要义之所在。

第六届海峡论坛唯一入台举办的分论坛——“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湾高雄举行。论坛上,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首次以协办单位的身份参与,并展示了网络电子族谱。通过网络电子族谱,海峡两岸的同宗族人异地能同时查询本族“世系脉络图”,查看“我的一家”“五服九族”,进行“一键寻祖”“查找共祖”。这是厦门社科团体推动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17.2014年彰化传统音乐戏曲节暨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

2014年6月27日,2014年彰化传统音乐戏曲节暨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在台湾彰化县举办,由此拉开十年来首次在台湾举办的2014年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序幕,对于扩大对台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期间,举办三场学术交流座谈会,主题分别为:“两岸歌仔戏的继承与发展”“重返都马历史光廊”“两岸当代南管创艺”。

18.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成立

2014年7月2日,“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行。这意味着“鼓浪屿学”或跻身主流学术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厦大党委书记杨振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重耕出席会议。来自厦门大学、厦门市社科联、社科院以及厦门市委宣传部、鼓浪屿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和学术机构的领导专家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社科院联合创办。

19.厦门:两岸闽南童玩文化交流研讨会举行(www.xing528.com)

2014年8月15日,两岸闽南童玩文化交流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童玩专家围绕闽南童玩,就童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畅所欲言。

20.第二届海峡传统文化·北管学术研讨会开幕

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海峡传统文化·北管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市泉港区召开,研讨会还举办了海峡两岸学者学术研讨交流、观摩两岸北管交流演出等活动。据介绍,本次海峡两岸学者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1篇,内容涉及北管音乐的唱腔、唱词、演奏特色、运用情况、保护与传承等多方面。来自海峡两岸的40多位学者齐聚一堂,就北管音乐进行研讨。据悉,来自宝岛台湾的专家学者有10位,而泉港本土的北管学者亦有9位。21.2014台湾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4年8月16—17日,2014台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台南大学举行。举凡台湾庶民的信仰及仪式行为如祖先崇拜、神灵信仰、岁时祭仪、时间观念、空间观念、符咒法事以及镇煞厌胜等,文化生活中的礼俗如婚丧喜庆中所尊奉的传统仪式,乃至入厝、迁居等生活细节观念;族群关系与互动往来、地区开发过程与聚落形成、传统艺术等都涵纳其中,使得台湾文化拥有历史、地理、文化、族群、宗教、信俗等多元化与跨领域议题研讨的意涵与最佳条件。透过“2014台湾文化学术研讨会”,让各方学者与民间文史与文化工作者得以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台湾的历史发展、文化內涵、社会现象、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传统艺术等跨领域的多元议题,不但可分享彼此研究成果,更可激发本土情怀与本土认同感,重视在地的历史文化与文化资源。

22.厦门市社科联组团赴台湾、金门考察交流

2014年8月18日至24日,应台湾姓氏研究学会邀请,厦门市社科联组织考察团一行40多人赴台湾、金门两地进行考察交流,并率厦门三所高校代表队参加在台中市举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此行旨在深化两岸民间社团和大学生交流,探讨加强两岸民间社团交流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

23.泉州举行“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2014年8月22日,“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来自韩国、北京、内蒙古、江苏、湖北、广东等地的100多名国内外学者专家出席会议,部分专家作了相关主题演讲。会上还举行了汇集40篇与会专家论文的《文都泉州·〈闽南〉1~40期精选本》首发式。

24.中日韩三国学者齐聚泉州,研讨东亚海洋水下考古

2014年8月28日,东亚海洋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中日韩与水下考古相关的学术大腕聚集,探讨水下考古的心得,寻找未来探索的方向。东亚海洋考古学术研讨会由泉州市东亚文化之都建发委员会主办,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以及山东青岛、海南、天津、广东、浙江、香港的水下考古学者与会。还有日本亚洲水下考古学研究所、日本政法大学,以及韩国国立海洋文化财研究所、韩国国立全南大学等日韩学者参加。

25.海峡两岸白礁保生大帝民俗文化研讨会在漳州举行

2014年9月13日,海峡两岸白礁保生大帝民俗文化研讨会在漳州台商投资区举行。此次研讨会以“同谒保生大帝,共叙慈济情缘”为主题,邀请了来自海峡两岸多所宫庙的500多名庙友代表、信众以及众多专家学者,一同拜谒保生大帝,探讨两岸共同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承问题。

26.第五届“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南、金门、厦门三地接力举办

2014年9月16—19日,第五届“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南、金门、厦门三地接力登场。本届研讨会是自2006年开办以来首次举办厦大专场,也是“金门学”首次橫跨两岸三地分场举办,极具划时代意义。

9月19日,“2014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厦门场”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隆重开幕,中华全国台联会会长汪毅夫、邬大光副校长、金门大学新任校长黄奇致开幕词。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教授做了《闽台之间——略论金门研究对地域社会史的启示》主题发言,厦门大学郑振满授、哈佛大学宋怡明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精彩评议。之后,海內外众多知名学者进行了发言,涵盖金门人物、世族、历史、文学、民间信仰习俗、文化创意产业等各方面的研究。在闭幕式上,台湾清华大学荣誉教授王秋桂、北京大学特聘教授龚鹏程和厦门大学校长助理谭绍滨教授先后致词,对本届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未来“金门学”研究的发展和走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厦门大学、成功大学、金门大学三校校长在2013年共同签订協定,旨在加强三校之间的交流,密切三校关系,携手共走“金厦成功之路”。

27.赵宋南外宗与东亚文化之都学术研讨会

2014年9月21日,泉州市举行“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赵宋南外宗与东亚文化之都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赵宋南外宗正司与泉州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

28.东亚文化教育传统与学前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4年9月28日,“东亚文化教育传统与学前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来自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学者专家,围绕“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比较”、“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改革”、“促进东亚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等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本次研讨会共收录了中、日、韩等海内外学前教育研究学者的论文42篇,并集结成册。

29.李贽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

2014年10月9日,李贽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著名泉州籍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东亚文化中的贡献、地位和影响。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与韩国、日本的中外学者及各方人士100多人,会议共收到有关李贽研究的学术论文近40篇。与会专家就李贽的家世与生平,李贽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特征,李贽思想的社会影响及时代意义,李贽思想与东亚文化等四个方面深入讨论。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泉州市社会科学各界联合会主办,泉州市李贽学术研究会、闽南李贽宗亲联谊会承办,泉州学研究所、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协办。

30.弘扬郑成功精神促进东亚繁荣“东亚文化与郑成功”论坛举行

2014年10月19日,由台盟中央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郑成功研究会、国际郑成功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东亚文化与郑成功”论坛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吸引了国内外近300名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参会。此次研讨会以“东亚文化与郑成功”为题,多视角探讨郑成功在东亚文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有力地拓展新视野,开辟研究新领域,达成新的共识,弘扬东亚文化,共同提炼“亚洲价值”,弘扬郑成功精神,促进东亚繁荣。

31.第五届海峡两岸姓氏文化论坛开幕,闽台聚首寻根问祖

2014年10月19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姓氏文化论坛在厦门市烟草大厦举行。两岸姓氏文化研究者汇聚一堂,寻根问祖。

32.2014海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湾海洋大学举行

2014年10月23—24日,2014海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东亚沿海地区与岛屿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台湾海洋大学举行。

33.闽南文化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办

2014年世界闽南文化节于10月28—30日在澳门举行。期间,筹委会委托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的闽南文化论坛和学术研讨会,于10月29日在澳门渔人码头会场举行。李书磊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厦、泉、漳有关领导,文化节筹委会主任、澳门福建同乡总会理事长陈明金,筹委会执行主任、澳门市民联合会会长施利亚,筹委会副主任、澳门南音社社长陈明白以及参加文化节活动的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同乡会组织、文化团体等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共300多人参加。

论坛的主题为“闽南文化的当代性与世界性”。筹委会执行主任施利亚先生致欢迎辞,福建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碧秀受何少川会长委托在论坛作“弘扬闽南文化,向世界展示闽南文化的风采和底蕴”的主旨讲话,阐述闽南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当今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意义。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四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分别是: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刘登翰作“闽南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兼人文社会科学中心副主任陈益源作“闽南、越南与澳门”,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凌友诗作“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复兴”,澳门城市大学教授李嘉曾作“闽南文化的特征、优势与走向世界的意义”。这些发言,从不同角度对闽南文化的特征、闽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中华文化与闽南文化的关系以及闽南文化如何与时俱进走向世界等问题作了论述。与会学者指出,闽南文化具多元、和谐、开放、包容及与时俱进等特色,是闽南文化历久弥新的关键之处。

随后举行的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40多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热烈讨论,就弘扬中华文化、传承闽南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学者们指出,弘扬闽南文化,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会议收到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专家学者论文40篇。

34.2014年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传统表演艺术教育之深耕与开创在台举行

2014年10月24—25日,“2014年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传统表演艺术教育之深耕与开创”在台湾戏曲学院举行。

35.泉州的历史回顾暨纪念陈泗东诞辰九十周年研讨会举行

2014年11月3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历史回顾暨纪念陈泗东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师院举行。此次会议收到论文42篇,共有来自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泉州当地文史界的专家学者约百人与会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要学习陈泗东先生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操,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开拓创新,为泉州市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6.海洋视野中的妈祖文化与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莆田召开

2014年11月25—28日,一场围绕“妈祖与海丝”关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莆田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学界专家学者百多人被邀莅会研讨,有近百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台港文学选刊》以增刊的形式出版发行《海洋视野中的妈祖文化与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讨会除了大会主题发言外,还分为中华文化传承与两岸文化交流、海洋视野中的华文文学、海洋视野中的妈祖文化、妈祖与施琅等四个论题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还赴湄洲岛祖庙和贤良港天后祖祠参观考察。

37.泉州光州横滨三城专家学者研讨文都城市规划

2014年11月30日,本届海上丝路国际艺术节活动之一——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光州、横滨)城市规划与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泉州海交馆举行,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的规划专家纷纷提出真知灼见,韩国、日本的专家还对泉州城市规划提出建议。研讨会上,韩国光州都市公社社长赵容准,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铃木伸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泉州北门街及桥南村保护整治详细规划设计师董卫,分别结合光州、横滨、泉州城市的具体情况,作主题发言。嘉宾们还与参会的上海交大、厦大、华大学者就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互动。

38.首届海峡两岸商帮文化论坛在厦门举行

2014年12月26日,“首届海峡两岸商帮文化论坛”在厦门金融中心大厦举行,现场共200多位商协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记者出席此次论坛活动。当天上午,举行了“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度学术年会分论坛——首届海峡两岸商帮文化论坛”(专家论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