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的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发展到“培养信息素养”,又到如今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制定使信息技术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的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发展到“培养信息素养”,又到如今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

信息技术学科在我国中小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今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整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阶段[12]

1.重点试验阶段(1982—1991年)

1982年,国家教委根据参加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的专家建议,决定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5所大学的附属中学,进行计算机选修课的试验,由此开始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试验阶段。

1983年,国家教委主持召开“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大会”,制定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此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该项工作,积极为开展计算机教学试验和发展计算机教育创造条件。

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开展。经过三四年的试验和有重点的推广,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从设备、师资到教材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到1986年年初,全国约3 500所中小学拥有微机约3.6万台,专兼职教师6 300人,编写教材20余种,大部分省市开始走向计算机教育普及发展的道路。

1985年,在美国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WCCE 85)上,大会主题即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使用,在计算机教育中要适当结合到各门教学课程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1986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1987年,《普通高中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育纲要》正式颁布。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计算机学科教学,主要学习基本BASIC语言、简单的程序设计和上机操作,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标志性口号是“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这是对当时计算机教育的经典表述。它体现着一个阶段内,计算机教育的存在意义与存在形态。这一表述代表了当时已经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各个国家对计算机教育的认识,也成为我国的计算机教学初始阶段的核心思想。

计算机教育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蓬勃的试验阶段后似乎陷入了徘徊与沉思。计算机教育要不要搞,怎样搞?成了值得商榷的问题。

2.加快发展阶段(1991—2000年)

1992年10月,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1992年2月,“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名称扩展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进一步明确了中心作为国家教委基教司领导下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任务。

1992年7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成立了由柳斌任组长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在制订计划、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硬件环境选配、教学软件的开发管理等方面具体细致地规划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发展计算机教育的蓝图。此后,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真正走向了加快发展的阶段。

包括《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1996—2000)》《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软件规划(1996—2000)》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制定发展战略和加强法规建设方面日趋完善。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管理,主要是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管理软件,将计算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课程整合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发展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标志性口号是“计算机辅助教育”。

3.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阶段(2000—2010年)

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做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会议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3个重要文件,从此,沿用了多年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名称由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为广泛,并与国际接轨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所取代,由此揭开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史上新的篇章,使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向普及阶段。

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又一次在会议上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提出“全国乡(镇)以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00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建设原则等给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2001年下半年,开始制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将信息技术作为独立的学科,并制定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制定使信息技术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3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以及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15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我们国家从根本上完成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标志着信息技术成为普通高中阶段一个独立的科目,标志着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基础课程改革的肯定,标志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得到了确认。同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2004年9月,广东、山东、海南、宁夏作为第一批新课程实验省份,开始实施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志着涌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掀起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讨论、学习的热潮。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渐渐注重研究新课程的目标,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学习并总结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成功案例,向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方向过渡和迈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www.xing528.com)

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是我国中小学完成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10年,也是教育逐步实现信息化的10年。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自2000年起,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建多媒体电子教室、校园网、三网(计算机网、闭路电视网、广播网)合一的“城城网”,实施校校通工程,主要是对学生开设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和开展研究性学习,试验远程教学模式,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使信息技术教育向多元化、多样化和成熟化方向发展,标志性口号是“网络就是计算机”。

为了在中小学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提高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2012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布了《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做了进一步说明,并且对信息技术教师基本能力和专业发展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于一体化。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内容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和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方面。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和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各地掀起了有关创新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浪潮: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的边萌探索Moodle平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指出开放式Moodle平台教学模式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Moodle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进行教学,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理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拓展了新的空间。[13]杨勇提出,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以课堂学习与移动平台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个性化设计课程结构,以大数据思维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14]黄永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应该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第二,利用信息化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第三,利用信息化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第四,利用信息化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第五,利用信息化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第六,利用信息化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第七,利用信息化环境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学习和作品评价方式活动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方法;第八,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一定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15]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邓勇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注重学生的共同学习和学习评价。[16]张玉根指出,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的革新应该注重知识可视化、融合民族文化、发展学生个性、合作学习。[17]

(二)信息技术教育在上海的发展

从1981年至今,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转变为信息技术课程,单纯的程序设计教学和应用软件学习转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观念的建立促使信息技术课程从目标、理念到教与学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课程趋于完善和成熟。

上文提到的全国开设计算机课程试验的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其中有两所就是上海的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的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在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综合计算机课程在上海的发展来看,可归结为时代的发展以及传统信息媒体不断的完善。

上海市围绕学生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开展的课程改革推进了上海市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信息技术课程和英语课程作为比较成熟的两门学科率先进行二期课改的试点,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指导纲要》,并在2004年经修改完善成为《标准》,信息技术课程逐渐走向成熟。

综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来看,上海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从计算机课程的名称来看,由原先的计算机课程转变为信息科技课程;从教学目标来看,由原来的计算机操作训练转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从教学内容来看,经历了BASIC语言教学、常用软件教学到信息技术教育。

目前,上海市中小学校都在创新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便根据该校最新课程方案和信息科技学科课程校本化进程,利用该校开发的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课程地图”,组织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将学习延伸到网络空间,促进学生掌握新技术,有意识地进行深入学习。闻铭也对信息技术机器人拓展课程的数字资源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究,指出开放式学习的信息技术机器人拓展课程数字资源,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地点、方式进行开放式学习,从而培养其成为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18]另外,各个学校也在加速信息技术教育同其他学科融合的进程,在其他学科的课程中渗入信息技术课程。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张燕、叶天萍将信息技术教育同STEAM教育融合,开发了游戏娱乐(Scratch趣味编程)、3D设计(3D设计与打印)、创意智能(智能电路板创意应用)和综合应用(主题设计)4个模块的主题实践活动。[19]

(三)信息技术教育在台湾的发展简述

在我国台湾,信息技术教育又称资讯教育。台湾较有计划地推进资讯教育始于1982年,成立了“资讯教育推动小组”。

我国台湾教育部门自1997年起开始执行“信息教育基础建设”计划,充实信息教学资源、提升设备、延伸学术网络等。1999年实现了中小学至少有一间能够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教室,奠定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2001年,形成了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基础设备参考规格,作为各级学校购置计算机设备时的参考。

台湾在2001年开始试办“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强调将信息技术融入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而且将信息技术的教育延伸到小学阶段。其教育理念是: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应用与分析信息的能力,更要养成学生创造思考、问题解决、沟通合作与终身学习的能力。该课程的纲要提出:“咨询科技工具的运用也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议题,如不当使用造成个人的身心伤害,知识产权的归属与侵犯,以及利用资讯科技犯罪等。故而,培养学生有效地使用资讯科技工具,并了解资讯科技与人类社会相关的议题,应是学校资讯教育的中心主题。”台湾中小学教科书以往都是使用统一的教材,自1996年,开放民间撰写教材,借助市场的力量让教材多元化,让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纲要中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审查标准,如果教材内容与纲要要求不符,将不予通过。

针对教学,咨讯教育纲要强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整体功能;教师应该依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教学应该考虑学校现有的资源、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师的专长等因素,做合理的安排;教学应该多引用日常生活的实例;教学活动应有充分的上机时间;教学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评价上,应该以达成各学习内涵的基本技能为依据,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重。形成性评价在课堂上以观察方式进行,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养成,而不是单纯以纸笔形式的记忆性考核;总结性评价以完成实践性活动为主。评价方法应该考虑学习内涵的性质,并且注意学生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方面均衡发展。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为简单口头问答、课堂观察、操作评价、专题报告、历程档案等。

(四)小结

目前国内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主要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不断整合、再到融合。

1.整合的阶段与整合的形式密不可分

在整合的初步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和关注点在于使用新的信息技术,将新信息技术使用在课程教学当中。但在现阶段,我们已经基本达到了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阶段。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当中,整合的形式与整合的阶段密不可分,要依据整合的阶段调整整合的形式,这样才能在整合过程中不断发展。

2.整合的过程要根据阶段适时推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是一个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融合阶段)逐渐发展的过程,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当顺应发展阶段制订一定的策略方法,“稳中求快”才是长远之计。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该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教师、学者,都应该针对当下阶段的特征,认真找寻发展之路。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从初级阶段逐渐走向追求学习绩效的高级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和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最终完成这几个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内涵,按照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发展需求制订对应的计划并予以实施,不可跨越不同的阶段进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