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动漫设计专业教学研究成果汇编

高职动漫设计专业教学研究成果汇编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杭州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动漫产品加工、研发、制作和运营,以及动漫周边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按照目前国内动画片的平均制作成本约每分钟10 000元测算,2005年我国动画制作投资总额超过3亿元。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动漫设计和制作机构认为,目前高等院校动漫类专业的毕业生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高职动漫设计专业教学研究成果汇编

上海工艺美术学校苏中

一、动漫行业相关情况介绍

(一)动漫产业概况

动漫产业以动画卡通、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以及其他多媒体产品等为代表,被誉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2004年,全球数字动漫产业产值达2 228亿美元,与动漫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值则在5 000亿美元以上。

2005年6月,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召开,据杭州业内人士透露,2005年中国动漫产业创造了1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动漫产品的销售收入,接近于1.5亿元人民币。杭州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动漫产品加工、研发、制作和运营,以及动漫周边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据国内动漫行业人士乐观的估计,如果在未来的5至10年中,我国的动漫产业能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1%,那么我国的动漫产业将具有年产值100亿元的发展空间,同时将创造两千多万个就业岗位

(二) 目前国内动漫的现状

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开发与经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这有利于吸纳多种性质的资源和资金进入我国动画行业,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截至2005年底,产业外资本和境外资本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计划拨款规模,成为了动漫市场的主要投资资金。按照目前国内动画片(不计动漫周边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平均制作成本约每分钟10 000元(2D和3D动画的平均值)测算,2005年我国动画制作投资总额超过3亿元。

随着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大批外资动漫企业进入我国,使得我国的动漫行业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动漫产品加工基地,具有最大的动漫产品的加工能力。近几年所能够见到的动画大片都可以见到在我国加工的痕迹,特别是迪斯尼的《花木兰》,约83%的画面是在我国绘制的,但《花木兰》的原创是外方,掌握着著作权和发行权,因此我国的动画企业只能在此作品中,获得不到全部盈利收入的3%。我国创作兼制作人才的短缺,已经影响到了动漫行业的发展。我国不应该也不能永远是境外动画大片的加工基地。

二、国内动漫类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层面

虽然动漫行业的繁荣使社会及家长对动漫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这种关注一方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引起人们对动漫行业不理性的预期,导致动漫教育在根基还不稳固的情况下快速膨胀。部分用人单位片面认为:会画画,会电脑制作再加上一点创意就可以搞动漫设计;受此影响,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也完会忽视了师资、教学资源及教学理论的不足,一窝蜂把课程设置为设计美术基础加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又过分地强调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当然,我们不应该否认,能熟练运用电脑设计软件是高职学生顺利就业的主要手段,但绝非最重要的手段。如果教师在教电脑课时没有具体课题,学生没实例可做,几年学下来,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还是一无所知。

(二)学校层面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我国有114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动漫类课程。但是院校之间、院企之间交流较少,基本都只埋头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展,而对动漫行业的最新发展,包括最新的技术、最新的运作流程、最新的经营模式变化、以及最新的市场动态也关心不够,单纯偏重于艺术创作。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虽能够制作一些实验性的动画短片,但是无法按照实际工作流程生产动漫作品;虽能够制作和绘制一些动漫作品,但是不懂市场营销和设计定位;虽会使用电脑软件,但不懂动漫游戏设计和制作的行业标准。这样的培养目标偏向于“纯艺术家”,而不是社会大量紧缺的“动漫工作者”,难以满足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需求,也不符合行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动漫设计和制作机构认为,目前高等院校动漫类专业的毕业生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许多企业宁可用一两年的时间自己培训员工,感到这样使用起来更加顺手,而且薪酬水平也较低。

(三)教师层面

尽管当前开设动漫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众多,但绝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动漫产品策划、设计和营运方面的教育,他们原本都是纯艺术或者工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高职动漫教育的起步阶段,他们中很多都是依靠刻苦自学或各种培训来了解动漫设计的。除了很少一部分教师有动漫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外,其他绝大部分教师在动漫领域的实践方面显得有些苍白。他们往往有扎实的美术造型功底和良好的审美品位,但是对于动漫产品这种面向市场的商业性行为掌握不足。受到课程安排和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制约,反映到具体的教学中来则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动漫设计和制作的行业约定、要求及技术标准,只侧重于表现及技法的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快速适应动漫行业对高级动漫人才的需求。

由于动漫行业发展的速度惊人,即使是行业出生的专业教师,只要有一年脱离对行业的关注,其知识就必定老化。在现有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中,以及对于教师的考核办法中,都缺乏及时鉴定教师知识水平老化程度的手段,难以及时发现问题。也难以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从教师自身原因看,与其他美术设计类课程相比,动漫类课程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跟上行业的发展,需要比较全面的专业技能,因而要付出更多的备课等教学准备时间,与此相比,某些美术类课程,只要一次备课就基本可以终身受用。然而,作为各院校的教学管理和考核标准,却大都不加区分地套用同一标准,这一不尽合理的模式,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热情,最终将影响动漫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四)学生层面

学习动漫专业的学生多是出于热爱动漫行业,希望今后有机会以动漫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这类学生应该是今后动漫行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狂热喜爱动漫只是流于某种情绪,他们的行为多在于消费动漫产品,而并无服务于动漫行业的志向,对于学习设计和绘制动漫产品没有真正的兴趣。

由于当前艺术类高考制度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有经过一定美术基础训练的三校生(中专、职校、技校),也有普通高中生。这两类学生的专业基础差距非常大,但是又必须在同一个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同样的教学进度下开展教学活动,其效果可想而知。解决学生基础差异过大的最好方法是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专业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专业发展志向,选择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我国真正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艺术类院校不多,即使有部分院校实行了学分制,但也仅是象征意义上的学分制,因为供学生挑选的课程实在太少。

在高职动漫类专业学习的学生,不少是九年义务制教学的失败者,但这并不等于高职学生就是不可造就之才,事实上高职毕业生在目前的动漫行业中的从业比重和取得业绩者的比重,远高于本科生。据本课题组2006年3月对上海市翡翠动画游戏设计公司的统计,员工中(包括管理人员)高职毕业生占据了绝大多数,接近77%;余下的为本科生和中职生,两者的比例相近;没有高中生和研究生学历的员工。翡翠动画游戏设计公司虽然是一个单一的个案,但是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了解整个行业员工学历的大致状况。这种状况表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不宜沿用义务制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已经被事实证明不适宜高职学生。

目前高等院校动漫专业的毕业生对于就业的薪金和职位期望值过高,希望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但是由于动漫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学生空有理论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即使从事最底层的中间工种,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够适应。这就造成了企业并不特别欢迎高校动漫专业的毕业生。据中国动画学会2005年统计,当年全国动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有近万人,但是实际投身于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等动漫行业的不到40%,与动漫行业的巨大人才需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也造成了我国动漫教学资源的浪费。

(五)课程设置层面

目前的“动画”已经是一个新的概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动画片制作。它的涵盖面十分广泛,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动画、多媒体动画、影视动画特技、游戏软件、漫画制作等都属于动画范畴,都需要动画人才。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专业方向必须细化,这就形成了目前院校动画教育多元化的格局。各院校根据本校条件以及市场的需求状况,所开设动画专业的具体课程就有较大的差异。工科类院校基于本校的资源优势,开设的动画专业偏向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音频技术等课程较多地出现在这类院校的课程中。而艺术类院校则强调绘画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开设的课程多偏向于艺术理论和艺术效果的把握,如: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工艺美术史、美术心理学等课程多出现在这类院校中。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院校的课程名称较为含糊,不知所云,如:二维三维视觉表现,动画定格定型、元素艺术、场景虚拟等。造成这些情况的基本原因在于这些院校是根据本校的资源条件,在原有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改进和整合以后开办的动漫类专业。而不是根据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制定培养目标,设置相关的课程。也因为这些原因,一些院校的动漫专业没有教授动画运动规律、电影语言等基本课程,只能够把教学重点偏向计算机应用,或者美术、平面设计方向,弱化了动漫的专业性质。

此外,由于学生剧增造成师资和教学设备的短缺,部分院校不得不采取错开教学时间的做法来分配课程资源,无法顾及课程的前后顺序。比如,按照计算机动画类课程的学习规律和要求,三维动画类课程必须安排在二维动画之后,在让学生具备了二维动画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后,才展开三维动画的教学。颠倒这一教学顺序就违反了学习规律。

(六)教材层面

教材建设一直以来是普遍被当今动漫类专业忽略的方面,主要原因首先在于近年来随着动漫热的升温和全国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剧增,从而导致师资紧缺。动漫专业的整体师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降现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动漫类专业优秀教师更是凤毛麟角。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编写教材的教师普遍难以达标,优秀教材也就自然少见,这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动漫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到行业的发展。

另一原因是由于目前动漫行业发展太快,意味着教材出版发行之时,其中的部分知识也开始老化。因此,为了防止亏损,出版单位对于这类教材的单次印刷数量一般都不会超过3000册,同时也制定了不菲的售价。由于盈利少,降低了出版业的发行热情。另外,由于有经验、有成就的动漫工作者目前的收入普遍较高,编纂一册教材所得的稿酬收入同此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且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和时间,这就大大降低了教材编纂者的积极性。

动漫业发展水准较高的日本韩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动漫教材水准也相当高,其中的内容同行业的结合也非常紧密,并具有很高的教学科学性。曾有不少院校和出版单位购买版权以后直接引进,但是在使用以后发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是因为国外的动漫专业教学体制与我国有所不同,他们采用的多是完全学分制和短期培训,教材的知识系统性相对较弱。更重要的是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配备同我国院校普遍不同,即使名称完全相同的课程,在实际内涵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目前除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艺术系使用的是专门针对课程优化编纂的校本教材之外,其他大部分院校普遍直接使用市面上的出版读物作为教材。这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教材同动漫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的适配性问题。各院校动漫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目前阶段不可能完全统一,即使统一,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以及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未必真正有利,这就难以在市场上直接采购到符合教学需要的理想教材;另外出版单位在开发动漫专业的教材时,出于市场盈利方面的考虑,希望尽量扩大发行面和发行数量,出版的教材要尽可能照顾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受众,不会专门重点考虑某个院校的较为具体的特定要求,这种现象最终会导致学校教学产生课程适应教材的倒置现象。二是市面上销售的教材大都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高职院校特有的实训要求,大多数教材仅仅停留于技能的掌握和技巧的辅导。这就出现了在目前院校动漫类专业教学中,本科课程同高职课程实际没有区别的不正常现象。

三、改进高职动漫类专业教学和教材的建议

(一)动漫专业的教学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1.教学目标的设定

应该说,高职动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太合理的,例如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偏重于培养艺术策划人才,但是从行业需求来看,需要的是具体岗位上的各种操作和制作人员。这就形成了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之间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侧重于培养艺术创作精英人才的目标,看似很高很合理,但实际上在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扩招、学生数量剧增的情况下,社会和行业对于精英人才并没有如此庞大的需求量。

我们认为,院校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理应是重视学生的基础性教育,使之具备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并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更广,基本教学目标是学生毕业以后,可以选择动漫行业多种方向发展。而行业培训则是侧重于培养掌握具体操作技能,目标是适应某个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那种将具体企业的用人岗位需求作为院校的培养目标,即所谓“订单式”的教学模式在动漫教学中不一定可取,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行业的具体岗位有较强的特殊性,受动漫作品风格和企业运作模式等要素的影响,而且各不同企业的相同岗位之间的工作内容也有不小差别。因此对于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有各自特定的标准。以绘制补间动画稿这一工作岗位为例,有些大型动画企业对于人员的要求是专而精,在流水式的作业线上,能够将某一动态绘制准确,动作时间计算精确;但是在另一企业中,相同的岗位则不需要计算动画时间,但要承担部分动画测试工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院校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企业的这种具体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所有岗位的培训目标。二是动漫行业受科技高速发展的影响,具体岗位上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长期处于变化之中。很难想象在动漫行业中,一个具体岗位的用人要求能够三年不变,而三年时间却是院校培养人员的最低周期。因此,院校动漫专业的基本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掌握动漫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制作能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基础型应用性人才。院校是批量化、规模化培养人才的单位,不可能完全适合强调艺术创意的动漫行业的个性化的工作岗位要求。所以不能也不应该无限夸大院校的教学作用。三是动漫行业对艺术和技术的要求很高,因而岗位的设置非常细化,仅以动画为例,就有四十多个技术工种,涵盖了制片、剧本创作、导演、美术设计师、灯光设计师、角色设计师等等,在各岗位上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从院校角度看,也不宜仅仅满足于培养一个终身只能适应某个岗位工作的人才,否则会忽略人才自身潜质的发展,也不能适应工作内容不断变化的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和相关课程虽然可以看作是一项短期行为,但是对于解决动漫行业紧缺人才的需求问题,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却有实效。根据动漫行业用人的基本需求,设立人才技能的基本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有关课程是当前动漫类专业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培养目标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学生所学知识能否致用,所掌握的技能能否满足就业的需要。院校可用邀请行业精英参与制定或者审定教学培养目标部分工作的方法,尽量剔除培养目标中的不合理的成分,彻底杜绝目前院校中按师资情况设定培养目标和相关课程权重的现象。即使院校动漫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同各企业用人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请行业精英参与审定培养目标和部分课程内容的设置,至少有利于缩小这一差异。

鉴于动漫类行业高速发展的特性,即使设定了正确的培养目标,时效性也不强。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原来既定的培养目标也会逐渐偏离行业发展的轨道。因此建议,动漫类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必须定期调整修改。这种修改应该有行业人士加入,至少应该听取和参考行业精英们的意见。

2.合理的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高职动漫专业在教学安排上,大都是采用学年制的教学模式,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的全部教学计划由校方在其入学之时已经制订完成。试想课程内容按照信息技术行业每8个月更新一代的周期快速发展,学生临毕业时的教学计划却是两年前制定的,这样怎么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实际需要?而在国外的著名动漫院校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学分制的教学模式。

因此,建议我国动漫类院校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学分制的教学模式的优点首先在于赋予学生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自主选择成才道路。从院校的教学组织角度看,学分制也有利于较为灵活地调整或者补充新兴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动漫行业的发展形势,及时将最新的知识编入选修课程中,供学生挑选。

采用学分制模式以后,由于课程内容相对独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选择安排休学时间,并利用休学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国外主要动漫学校的学生通常会在就学期间,不定期地到企业中参加实习,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自己在能力和知识上的需要和不足,然后回校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选修课继续深造,直至修满学分为止。这种自主灵活选择学习和休学时间的模式,对学生切实掌握最新的动漫技能和知识非常有效。

我国目前也有部分院校实行了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但是,必修课所占比重过大,选修课的数量非常少,学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更不能奢望可以自主安排休学时间了。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学分来计算学习课程的学年制模式,不是真正的学分制,也不能从教学方式上真正改变目前动漫类专业的教学弊端。

3.专业结构应该符合行业实际运作特点

专业教学模块设置需合理。动漫专业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长期以来,我国院校中的动漫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往往与行业需求存在着某些脱节现象,其主要体现在:行业对于动漫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需要动漫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人员和各种的制作人员,也需要动漫产品营销人员,但是目前的院校专业设置中,往往偏重于设计和制作人员的培养,对营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考虑较少,或者根本没有。即使在动漫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方面的专业设置上,结构也存在着同行业需求不完全吻合的现象,基础美术类的课程同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比率不均且不说,重要的是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有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将基础美术类课程剥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专业,这种专业结构上的问题,降低了教学的效能,破坏了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动漫专业对于基础美术类课程的专业要求,同其他诸如版画专业或者雕塑类专业是不同的)。当前普遍推广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有较强的科学性,有利于教学安排和管理,但是专业课程模块的划分不是无限的,不能随意而没有原则地任意划分专业课程的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应当保持最起码的完整性。如果能够以动漫行业中现行的运行模式作为参照,以相对独立的动漫设计和制作项目作为基本标准,设置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块,培养的人才就能够更紧密贴近行业的实际需要。

专业教学层次应该分明。动漫行业中的工种有四十多个,各岗位上所需掌握的技能各不相同,培养的标准、方式和所需时间也不同。培养一个补间动画师可能一年时间就足够了,而培养一个高级的动画策划和设计工作者,可能五年时间也不够。院校应该根据行业用人层次的要求,设置对应的专业教学层次。可是目前在我国动漫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中,高职和本科几乎不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同中职也没有显著的区别。从动漫人才培养方面看,这一现状造成了人才培养规格的单一化,缺少有个性、高层次的策划、营销、管理和评论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我国动漫事业的持续发展。

4.提升院校的实训能力(www.xing528.com)

我国一家大型动画企业的老总曾经说过:“我们这一行不看学历,只重能力。”这种院校的学历教育不被认可的现象在动漫行业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间接证明了以往教学的不成功。我国动漫专业毕业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所学与行业所用有些脱节是教学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升动漫专业教学的实训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提升动漫专业的实训能力要有设备和场地上的保障。院校的动漫专业应该是一个允许犯错并及时修正错误的模拟性社会实践场所,应该具备同实际生产条件完全相符合的教学设备,仅仅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能满足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的。随着技术发展,动漫企业的设备升级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可是院校中的设备大都是一次性投资,多年使用。这势必会逐渐扩大院校同企业的设备差距,最终会出现学非所用的现象。因此,根据动漫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打破教学用固定资产投入和管理的传统模式,探索有利于动漫专业设备(包括软硬件)投入的新形式和新渠道是改善动漫专业教学的当务之急。

提升动漫专业的实训能力要有时间上的保障。随着大学的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专业教学设施同学生数量之比严重失调,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实训的真正需要。于是,只能通过提高设施的利用率缩短学生的单位实训时间来维持。这一做法客观上降低了实训的质量。

提升动漫专业的实训能力要有师资和教材上的保障。实训师资无疑是教学中最关键的因素,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鉴于动漫专业需同行业紧密结合的教学特点,建议承担实训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获得相应专业的双证资格,既有教师资格证,也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实训课程可以聘请行业中有实践经验的精英人士来任教。这样能够避免实训脱离行业实际的现象。

提升动漫专业的实训能力还要建立正确的实训效果评价体系。以往动漫专业对于实训效果的评价大都侧重于学生的作品,忽视实际能力和实训过程的考核,这可能是源于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传统的影响。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和适应行业用人需求,都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早已超过了对于最终作品的评价。正确考核和评价实训能力,必须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基本技能标准,使用这一标准可以让实训教学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也不会偏离行业的需要。在目前阶段,采纳具体实训标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同各种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挂钩,以各种具体职业资格的要求来衡量实训的水准。

提升动漫专业的实训能力离不开优秀教材的支撑。目前高职动漫类教材品种繁多,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教材的品种多应该是好事,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纵观大部分教材,理论性和系统性虽比较完整,操作性也较强,但是适合高职学生的实训标准和学习特点的很少,以至造成了现今本科和高职使用同一种类型的教材,最终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近似,难以满足行业对于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现象。此外,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特点也不能在教材的编纂中充分体现出来,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理想的高职动漫类教材应该是充分加入实训方面内容,包括:实训的目标、实训的要求、实训过程的考核方式以及与行业工作标准相一致的实训标准。在教材的结构上,应该尽量采用同行业实际运作接近的项目化或者课题化的模式。通过解决某个项目或者课题,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过于理论化的教学灌输,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5.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

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还包括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情况,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用动漫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基础平台,借助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并完善新型的动漫专业教学系统,以适应动漫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1.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根据多年从事动漫教学的经验,通过广泛听取动漫业界的意见,结合近期课题组的定向调研结果,我们建议宜将“宽基础、活模块、案例化、依标准”作为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所提出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动漫类专业的教学必须提高效率,必须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必须贴近实际工作。

宽基础——专业基础类课程,包括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等面要广,要能够满足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以及就业以后的专业转向需求,要能够应对动漫行业飞速发展、新工种、新岗位层出不穷的现状。学校的规模化教育,比较适合人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较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基本能力的需求。

活模块——根据教学管理和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教学需求,将专业课程归类为三大基本模块,即:美术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设计模块。美术基础模块侧重于基础美术造型能力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具备基本的艺术表现能力;专业基础模块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软件和工具的操作使用方法,启发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工作能力;专业设计模块侧重于提高学生就业的专业综合能力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以完整的教学案例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帮助学生切实具备现实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并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在完整的教学系统框架内,三大模块由低向高递进安排,前一模块为后一模块的基础。每个大模块中的每一门课程,设置为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小模块。在大模块的框架内,小模块之间可以灵活调整、设置,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容其他专业的课程模块。这种为动漫专业定身打造的课程设置系统,具有灵活、动态、开放的特点,将可以满足动漫行业发展快、人才需求变化多、专业界限淡薄的特点。

案例化——在具体每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中,采用案例化的教学模式。以贴近工作实际的动漫案例作为教学平台,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在第一时间独立承担工作任务。案例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为:以完成案例目标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案例的完成过程作为教学的主干过程;以案例管理模式作为教学的运作模式;通过教学分析和指导,穿插理论传授和技能考核,让学生能够体验并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工作内容。

依标准——作为动漫游戏专业的技能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标准和劳动管理部门制订的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应。以这些技能标准作为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入相关的技能考证内容,并以这些技能标准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尺度。彻底摒弃以往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缺乏统一目标、各施其政,严重脱离企业现实技能要求的弊端。

2.课程设置的依据

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的文件精神和教育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学改革要求和学生未来就业和转业等因素。据此设置动漫专业的课程,尽力做到同动漫行业的用人需求进行无缝结合,建立新型职教课程体系。

动漫专业课程设置的另一个依据是:必须广泛借鉴国内外所有优秀动漫类课程的特点和长处,参照动漫教学发达国家的课程结构设置和教学思想,以他人的成功经验作为我们的起点和课程设置的参照坐标,汲取其中科学的、合理的精华部分、少走弯路。

动漫专业课程设置的第三个依据是:必须充分照顾到现今高职学生的特定素质和学习基础,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精心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对于新知识的消化能力。

3.课程的基本课时分配比例

鉴于目前国内高职动漫教学的现状,我们经过调研以后建议:将美术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设计类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大致设定为1∶1∶2,强化专业设计类课程。

完全根据行业的工作特点设置的专业设计类课程,是最适合案例化模式教学的,也是培养切实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关键所在。因为通过完全模拟现实工作模式和技能标准的教学,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至关重要。美术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可以看作是对专业设计类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基础。美术基础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基本的造型表现能力,具备基本的美术欣赏水平;专业基础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使用器材、软件和工具的能力,了解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操作要领;专业设计类课程侧重于学生整体专业能力的提高,具备根据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能力,具备综合运用设备、软件和材料等资源的能力,掌握完成案例所涉及到的各种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学生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应该在这类课程中同步完成。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实训的课时比例,宜设定在1∶10左右,课程安排以实训为主,在实训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单纯的理论课程宜少宜精。这也是我们通过研究高职学生普遍的学习特点以后,总结出来的。因为高职学生并不特别适合传统的偏重系统性理论的教学模式,而且高职教学同本科教学应该有本质上的区别,更需要侧重强化技能培养,社会对于此也是有迫切需求的。

4.主要专业课程参考

动画专业主干课程:

游戏专业的主要课程:

(三)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特点的教材建设

教材同教学设备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存在着高职动漫类专业的教材同本科教材混用,或者几乎没有区别的现象,在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标准上的混淆,不能充分顾及高职和本科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不利于应对社会和动漫行业对于不同层次动漫类人才的不同需求,会对我国动漫行业的正常发展产生负面作用,长此以往,这种负面作用又会反过来影响动漫专业教学的发展。因此,尽快编纂能满足高职教学需要的教材,改变高职教材使用的现状已是动漫教育界当前的紧迫任务。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理想高职动漫类专业教材应该具备如下特点:

1.教材的适用性

高职动漫类教材的适用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同企业的现行技术、现行模式相适应。高职教材一定要将行业中的设计要求、操作规范、标准以及运行模式作为教学达标的重要内容。教材脱离了这些内容,就无法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动漫产业从业人员。此外,高职动漫类教材应该结合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含有相关考证的内容。最好能够将学历教育同资格证书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行业的用人要求。

高职动漫类教材的适用性还需适应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实行学分制改革以后,教材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要适当加强教材内容各单元之间的独立性,每一单元都应设立与行业实际运作项目相称的训练课题,以满足学分制教学的灵活性和模块化教学的需要。

2.教材的系统性

高职教材应该具有相对完整和全面的知识点介绍。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周期比本科院校短,高职教材的教学内容就要更加精练,但这却不应该成为缩减高职动漫教材内容的理由,因为高职学生毕业以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是不确定的,即使就业方向确定,其所从事的岗位也不会永远不变。教材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

高职动漫类教材应该自成系列,互为补充,统一编纂,尽量消除重复或者重叠的部分。如果不能由一个权威机构统一策划编纂具体专业的系列高职教材,有些知识点和技能的介绍就会在各具体教材中重复出现,这样降低教学的效率,浪费本来就已经紧缺的高职课时资源。

高职动漫教材在突出专业特点的同时,应该能够同专业基础教学、美术基础课教学有机衔接。高职的专业教学要为完整塑造专业人才服务,从基础类知识的安排开始,就需显示专业性特点,紧紧围绕提高专业技能这一中心,强化基础知识同专业设计的教学贯通,弱化软件工具使用技巧的训练;明确各种专业标准,淡化基础和专业设计课程之间的界线。

3.教材的时效性

动漫行业高速发展的特性决定其专业内涵必定是多变的,技术的发展同样带来操作方法和工作岗位的变化,而与之相适应的高职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和技能实训内容也因之而变化,即使是被专家、学者审定通过的优秀教材,或者是在教学使用中曾被证明的优秀教材,也普遍存在一个时效性的问题——教材使用超过一定期限以后,其中的教学内容就会老化过时。按目前的趋势看,这种老化周期越来越短,时效性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出来。另外少部分知识老化的教师,也不愿意轻易改变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教材的老化问题。

解决教材时效性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一是硬性规定修订的时间,并请行业和产业中有经验的人士参与教材的定期审核,及时补充新内容。二是根据教材中的知识更新率的不同,分块设置课程内容,以后只要定期重点审核软件工具等变数大的课程内容,可大大节约教材审核的工作量,并保证教材中基本知识的延续性不被损害。

4.教材的形式和结构

高职动漫专业的教材宜适当借用行业中的工作模式,贴近社会现实。用案例形式组织教材内容,不失为一种较有实效的方法。这一形式把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总体目标细化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案例,让学生在完成模拟实战的案例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实战化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辅导下掌握解决间题的正确方法,理解必要的知识。让高职学生不易接受的理论学习,渗透在完成案例的教学步骤之中。

案例化教材的教学案例应源自动漫作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案例教学标准应符合动漫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标准,完全参照行业实际需求和标准考核学生的能力,重点分析讲解案例中的各种设计和制作过程遇到的技术和知识要点,将学习的最终成果同职业资格认证挂钩;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检验仍然沿用传统的书面测试,在每个案例训练结束处,设置数个问答题、思考题和练习题,便于学生自学自评。案例化教材中应该适当提示教学管理方面的方式和要求。可根据动漫专业实际的工作状况,适当借用项目化管理的结构形式,控制案例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可在完成教学案例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担当项目管理者的角色来设计工作计划和方案,调配教学资源。

案例化的教材结构,可以赋予教材一定的工具书的属性。由于案例化的教材学习目标明确,各内容之间相对独立,因而能较为灵活地安排教学顺序,可以做到急用先学,并可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相关内容,随时查阅特定案例的设计方案、制作程序和技术标准,便于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高职动漫设计专业教学和教材研究”课题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