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重构的视听艺术空间

数字化重构的视听艺术空间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舒尔兹的观点也表明了艺术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摹仿和创造,点明了二者的关系。上段说明了艺术空间与客观空间、哲学空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呈现空间是指创作者通过一定的媒介物,运用相关的艺术手段,加工物理空间,表现知觉空间,使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一种空间感。艺术空间是对物理空间和知觉空间进行双重创造的表现。而艺术空间最终靠创作者和接受者共同的接受和审美想象才能实现。

数字化重构的视听艺术空间

前文对于客观空间、哲学空间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那么客观空间、哲学空间和艺术空间三者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三者的关联,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就用“床喻”做过深刻思考。柏拉图在《理想国》卷十中说道,世界上存在着三种床,第一种是“理式”的床,第二种是木匠按照理式的床做出来的床,第三种是画家摹仿木匠的床画出来的床。木匠做的床是现实世界,而在现实世界之上还有个理式世界,“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他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62]。其中理式的床被柏拉图称为床的最高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最完善因而也最美,是床的美本身。木匠打造的床是对理式的一种摹仿,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会因为材质、气候、时间产生变化。而画家画出来的床是对木匠打造的床的摹仿,是一种“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63]

真理空间——理式的床  (哲学空间)

客观空间——木匠的床  (对理式的摹仿)

艺术空间——画家的床  (对于客观空间的摹仿)

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明确告知,这三种空间的关系是艺术空间层次最低,依附于客观空间,是对客观空间的摹仿。而客观空间依附于真理空间,是对真理空间的摹仿。真理空间是最崇高的,不依附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是抽象的。其中“理式”一词体现了柏拉图的整体哲学观。

而唯物主义哲学让我们知道,客观空间是物理空间的真实存在,是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空间,可感、可触、可摸,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类似舒尔兹总结的第一种空间“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Pragmatic Space)。而哲学空间,即舒尔兹总结的第五种空间,“纯理论的抽象空间”(Abstract Space),这是一种逻辑性的空间,是用来分析现实空间和艺术空间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什么是艺术空间,舒尔兹解释道:“人类自古以来,不只是在空间中发生行为,知觉空间,存在空间,思考空间,为了作为现实世界的形象(Imago Mundi),表现自己的世界结构,还在创造空间。所创造的空间可称为表现空间或艺术空间(Expressive or Artistic Space),它同认识空间一同占据着仅次于顶点的位置。”[64]按照舒尔兹的解释,艺术空间是人类创造的空间,目的是表现自己的世界结构,呈现出现实世界的形象。舒尔兹的观点也表明了艺术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摹仿和创造,点明了二者的关系。

艺术空间存在于现实空间之中,又超脱于现实空间,艺术空间最终必将上升到哲学空间。可以说艺术空间介于现实空间与哲学空间之间,是它们二者的过渡。

上段说明了艺术空间与客观空间、哲学空间的关系。那艺术空间究竟包括什么,艺术空间的内涵和外延在哪里。

清代画家郑燮曾作一文《郑板桥集江馆清秋》,用“竹”的辩证思想来分析他眼中相联系的但有着差异的艺术空间。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

郑燮在诗中提到了四种竹,“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和“胸中之竹”,这四种竹分别指代了不同的空间(表1.2)。生长在大自然中的“竹”是客观空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画家眼中的“竹”是画家的知觉空间,知觉空间主要来源于视觉,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的把握,是对现实的一种加工和改造。“胸中之竹”是创作者的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对于视觉空间进行二度加工,到最终的“手中之竹”是艺术作品本身呈现的空间,是对客观空间的三度加工。

表1.2 “竹”的各类对应空间

杨春时在《现代性空间与审美乌托邦》一文中说道:艺术活动中的空间形态有两种,一是基础性的现实空间,一是超越性的审美空间。[65]这是根据艺术活动中的现实空间和接受者的审美空间来划分的。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讲述了三个空间,物理空间,知觉空间和艺术空间。其中物理空间就是客观空间;而知觉空间是眼睛所看到的“物理空间”,知觉空间受到创作者心理的种种影响,与真实物理空间有着很大差别;艺术空间是艺术作品呈现的空间。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其名作《镜与灯——浪漫主义的理论和批评传统》(The Mirror and the Lamp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中提出文学作品的四要素分析框架结构,为“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其中还包括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世界是客观空间,作品是艺术文本呈现空间,艺术家是创作空间,欣赏者是接受空间。这种分析方法在20世纪的文学研究中引用率非常高,成为中西方文学研究的重要指南。虽然这四要素分析法最初是为文学理论服务的,扩大到整个艺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合前人的分析,笔者对于艺术空间的构成,以及艺术空间与客观空间、哲学空间的关系用下图来表达:

图1.1 客观空间、艺术空间、哲学空间关系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从图1.1可以看出,艺术空间介于客观空间与哲学空间之间,艺术空间主要包括三种空间:创作空间、艺术作品呈现空间和接受空间。

创作空间主要指创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的心理空间,还包括创作者所处的社会空间和时代空间;接受空间是指接受者的审美空间、艺术作品的传播空间,等等;艺术作品呈现空间是指艺术作品本身所呈现出的空间感,这是本书重点探讨的内容,在后文中提到的“艺术空间”主要是指“艺术作品呈现空间”。艺术作品呈现空间是指创作者通过一定的媒介物,运用相关的艺术手段,加工物理空间,表现知觉空间,使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一种空间感。艺术空间是对物理空间和知觉空间进行双重创造的表现。

而艺术空间最终靠创作者和接受者共同的接受和审美想象才能实现。从创作者的创作空间,到艺术作品的呈现空间,到最后接受者的接受空间,三个空间的联通是否有效,最终决定了接受空间的有效程度。

艺术空间的存在需同时具备以下五种要素:

创作者是所有艺术活动的发起者。艺术空间不是天生存在的,与我们生活的现实空间完全不同。艺术空间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化的烙印,创作者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不是产生于空旷之地,没有一位艺术家跟前人和模特无关,他跟科学家和哲学家一样,是某个特定传统的一部分,在一个有结构的问题领域工作。”[66]“艺术家生活的空间环境,往往是他获得感知经验的重要来源。因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生活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泛指,而是指进入艺术家感知领域的那一部分现实,它是整个生活中的一部分。’”[67]贡布里希认为有某种“图式”预先存于艺术家心中,这种“图式”是艺术家置身其中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知识结构等对于艺术家的综合影响,它会左右着艺术家去看世界。“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68]对于同样一个场景,不同的艺术家肯定画出完全不同的画面,这就是图式的作用。

有创作者,必然也需要接受者。法国评论家莫里斯说过:“作品之所以是作品,只有在它成为某位写作品的人和某位读作品的人的公开亲密,成为由于说的权利和听的权利相互争执而猛烈展开的空间时。”[69]只有接受者存在并与创作者互动、公开亲密,才是艺术作品真正存在的价值。

媒介物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中介,是艺术家营造空间感的中介。不同的艺术类型,其媒介物不一样,绘画通过二维的画布来展现,建筑通过三维建筑材料展现空间感,文学通过文字,音乐通过声音,影视通过胶卷、录像带和二维的屏幕,数字艺术通过网络来展现各自的空间感。媒介物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生产力提高的表现。正是因为媒介物的发展,艺术才得以蓬勃地发展,艺术空间的呈现才得以千变万化。这是本书研究的价值所在。

艺术空间是对物理空间和知觉空间的双重创造性表现,是“二度媒介所创造的知觉状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70]。艺术空间不是对物理空间和知觉空间进行简单机械的复制,而是进行创意性的再造。这种创造需要一定的艺术手段的加工和辅助,这些手段也会因艺术形式的变化而各有不同。视觉艺术主要靠与视觉相关的艺术手段,如透视、构图、色彩、明暗等手段,听觉艺术会通过声音的传播来构建一定的空间,视听艺术会通过视听双重的艺术手段。艺术手段的加工会带来或真实、或想象的空间感,使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71]。《辞海》对“空间感”的解释为“根据透视原理,运用明暗、色彩的深浅和冷暖的差别,表现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使人在平面的绘画上获得立体的、深度的空间感觉”[72]。这里的“空间感”仅特指绘画艺术的“空间感”,在绘画艺术中,“空间感”是通过创作者运用明暗、色彩、冷暖色调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的画布中展现出一种立体、深度的感觉。而其他艺术形式的“空间感”通过不同的媒介物和艺术手段获得,使接受者能够感受到或真实、或虚幻的立体空间感受。

“空间感”是一种空间的感受,指“并不仅仅包括空间上的知觉,它还综合了想象、回忆、习俗传统培养起来的习惯,特别是生产方式所规定的空间经历而形成的空间体验”[73]。空间感以直观为基础,不是康德所说的先天性的、先验的,而是和每个人的经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个人的认知和经验的积累有关,越熟悉的,空间感越强烈,越陌生的,空间感越薄弱。

空间感的经验充分告知,人和空间不是对立的,空间感就是人与空间在交互时的一种独特体验。海德格尔曾说过:“说到人和空间,这听起来就好像人站一边,而空间站另一边似的。但实际上,空间绝不是人的对立面。……因为,当我说‘一个人’……时,我已经用‘人’这个名称命名了那种逗留,那种寓于物的四元整体之中的逗留。”[74]空间感是相对的,是对于某种具体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的感受。在纯粹的虚空里,没有相对的关系,人是没有空间感的,空间感也没有存在的意义,就比如在浩瀚的宇宙中,天文学家总是以某个星体作为参照一样。

物理空间是客观的,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哲学空间是主观的,存在于人的意志之中。而艺术空间既有其存在于人意志之外的客观性,但同时艺术空间又是人创造的,有着其主观的特点。

艺术空间的主客观统一性,与艺术本身的发展不可分离。说起艺术的定义,古今中外,纷繁复杂。艺术的定义从最早的游戏说、模仿说、表现说逐步发展和演进。

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可以表现人们的感情和思想。而艺术最主要的特点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成为一种表达意味的符号,运用全球通用的形式,表现着情感经验。”[75]她对艺术的定义是“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而童明也在《空间神话》一文中说过“几何化的空间具有冷漠而抽象的性格从而导致了情感上的不可接受性”[76]

艺术中包含着突出的情感因素,情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艺术的生命。所以艺术空间必将是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而最终用生动的形象来呈现。艺术空间是具体可见的,也是能够被感知和体验的,“空间的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界限的。更具体一些,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在其中距离和方向,基于同人的关系而确定”[77]。同时艺术空间也不是纯主观的,一旦艺术空间建立,它也同时具有客观性,这与纯主观的哲学空间也有着差别。

“情感”和“形象”是艺术空间的核心要素,也是艺术空间区别于客观空间、哲学空间的重要特征。

空间与时间是世界万物的经纬,二者彼此关系密切。第一章中就论述过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脱离时间的空间,也没有脱离空间的时间。艺术空间也有着其强烈的时间性,表现出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艺术作为一种载体和符号,承载和记录的应该是一种经验,一种由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经验。由于艺术家之间时代、地域、民族及个性的差异的存在,艺术创造的差异和不可重复性特点显得尤为鲜明,从而也注定了任何一种艺术经验的独一无二的特质与品格。”[78]时间决定了艺术创作的差异和不可重复性,那艺术空间也必然因时间而带来差异和不可重复性。艺术空间会因为时代、地域、民族及个性等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宗白华是一个特别推崇时空一体化的学者,他在研究中国绘画时,就认为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79]。中国绘画呈现的空间不是西方可测量的、几何化的、冷冰冰的空间,而是有节奏的、时间化的、有着美妙韵律感的空间。

各类艺术形式中,处处充斥着对于时间的理解与顿悟,而这种理解与空间不能分割。文学中有对已逝时间进行大规模想象性考古的普鲁斯特、有将当代时间与历史时间合并的、将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在文学中结合的乔伊斯,但无论是伍尔夫的“灵视时刻”还是乔伊斯的“顿悟”都是“将时间提炼出来转为空间意义、时间被中止而产生意义”[80]。在绘画中,有将形体因素置于前台完全扭曲空间的毕加索、有将时间维引入二维空间的杜尚……无论是时间艺术或是空间艺术,时空早已交织在一起

所以,无论是时代对艺术的影响,对于创作者心理、媒介物发展的影响,还是到单一艺术空间自身空间感的呈现,都能体现出时间对于空间的影响以及时空的统一性和关联性

数学中,空间被抽象为表达方向的“维”。“维”和艺术的结合顺其自然,多重维度的存在是艺术空间的重要特征之一。线是一维的,参数是点;面是二维的,参数是线,绘画是典型的二维空间;我们所处的物理空间是三维的,时间是第四维的,时间加上空间组成了四维空间,如舞蹈和戏剧这样的时空艺术是有着真实三维空间的。霍金认为宇宙只有四维空间的存在,有些学者认为艺术中的“超现实的空间画面表现为五维空间”[81]。如荷兰艺术家埃舍尔(M.C.Escher)就是一位五维空间的探索者,他的名作《瀑布》《瞭望塔》《手画手》等都是对超现实的矛盾空间的探索。

除了真实维度外,艺术维度还存在着“虚拟维度”,这种虚拟维度还有着多种表现,如绘画是二维平面中体现的虚拟三维空间,影视艺术是二维“屏幕”(屏+幕)中表现的虚拟三维空间。数字艺术更是对于虚拟维度的空间有更为深刻和形象的表达。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位物理学家提出在四维空间外还存在“六维空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朱传界根据一种超弦理论的论证,通过数学方程计算得出的结论认为宇宙应该是十维的。继超弦理论的十维空间之后,又有科学家提出了十一维空间的超膜理论,这些就不在本书艺术空间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1] 孙诒让.墨子间诂[A].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92:206.

[2] 简明大英百科全书6第17卷[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9:60.

[3] 卢蓉.电视艺术时空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8.

[4] 孙诒让.墨子间诂[A].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92:194.

[5] 斯莱因.艺术与物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80.

[6] 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人类学[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7] 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31.

[8] 伊壁鸠鲁.致赫罗多德的信[A].艾德勒,范多伦.西方思想宝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1480.

[9] 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7.

[10] 童强.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

[11] 卡斯蒂.虚实世界:计算机仿真如何改变科学的疆域[M].王千祥,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217.

[12] 童强.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4.

[13] 童强.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8.

[14] 淮南子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35.

[15] 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6] 李守奎.尸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52.(www.xing528.com)

[17] 洪兴祖.楚辞补注[M].白化文,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二)

[19] 陆九渊.陆象山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2:173.

[20]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0.

[21]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75-76.

[22] 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4.

[23] 柏拉图.蒂迈欧篇[M].谢文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2-30.

[24]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63.

[25]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04.

[26]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商务印书馆,1982:112.

[27]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商务印书馆,1982:90.

[28]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86.

[29]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423.

[30]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423.

[31]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643.

[32]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4.

[33]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12.

[34] WOLFREYS J.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th[M].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187.

[35]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30.

[36]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73.

[37]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33.

[38]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38.

[39]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38-39.

[40] 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00.

[41] 包亚明.后现代与地理学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3-14.

[42] 包亚明.后现代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

[43]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1197.

[44] 童强.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0.

[4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63.

[46] 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59.

[47] 索亚.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7-8.

[48]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90-502.

[49]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94.

[50]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407.

[51] 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75.

[5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142.

[53] 童明.空间神话[J].建筑师.2003(5):18.

[54] 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

[55]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431.

[56] 老子.道德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57] 赵奎英.诗·言·思:试论中国古代哲学言语与思维的诗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3).

[58]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585.

[59]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608.

[60] 斯莱因.艺术与物理学[M].暴永宁,吴伯泽,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81.

[6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438.

[62]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63.

[63] 柏拉图.理想国:第十卷 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4] 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8.

[65] 杨春时.现代性空间与审美乌托邦[J].南京大学学报,2011(1):150.

[66]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林夕,等,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34.

[67] 刘雨.艺术经验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8.

[68]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林夕,等,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101.

[69] 布朗肖.文学空间[M].顾嘉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

[70]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晓,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83.

[71]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1.

[72] 辞海:艺术分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290.

[73] 童强.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1.

[74] 海德格尔.筑·居·思[M]//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165.

[75] 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

[76] 童明.空间神话[J].建筑师,2003(5):24.

[77] 童明.空间神话[J].建筑师,2003(5):25.

[78] 刘雨.艺术经验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11.

[79]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9.

[80] 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72-173.

[81] 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1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