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丘历史文化十六讲:探索古城的导游行程

商丘历史文化十六讲:探索古城的导游行程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城还有很多荣誉,如“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排行榜”第一名、“中国十大最有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第一届最美中国符号品牌榜·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等,足见商丘古城的价值所在。商丘的历史主要在古城区域。隋唐大运河从古城南关流过,考古发现的大运河南关码头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可知唐宋时期商丘古城的发达与繁华程度。现在的商丘古城名为归德古城,“归德”是商丘历史上的名称之一,明朝时古城是归德府的府治。

商丘历史文化十六讲:探索古城的导游行程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航拍下的城与郭,还有那一池碧绿的城湖水,也是美醉了。抬眼望去,她可曾缓解了你干涩的瞳孔,刷洗了你疲惫的身躯……

|商丘古城鸟瞰(刘正义 摄)

这就是商丘古城,绰约而妩媚。内方外圆的形状,像一枚古铜钱,也恰似中国人的处世方式。那1.13平方公里的内城,城外8000亩的水面,和那18里长的城郭,构成了这座古城的前生今世。

最美人间四月天。风是软的,枝条是柔的,你看那一树一树的花开,你看那随风摇摆的柳枝,是春风的裁剪,也是我们的律动。

|古城南城门外护城河及玉带桥(李可亭 摄)

古城的东门叫“宾阳门”,多么大气的名字啊!太阳是我们的宾客,谁不想迎接每日的朝阳。太阳从东边升起,古城的东门便最先看到了晨曦,看到了蓬勃的日出

|古城东门宾阳门(李可亭 摄)

|古城东城墙(李可亭 摄)

这是东城墙上的云彩,这是古城的天空。在这里,再好的诗句也显得苍白无力。

|城郭东门牌坊(李可亭 摄)

从城郭东门的牌坊下走过去,到达古城的东门。880米长的青石板路,走上去,嗒嗒作响,一路的景致,一路的花香。路北有月老祠,山水一色,是天下有情人的向往之地,也是著名的爱情打卡地。路南有文雅台,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在宋国都城睢阳的东门外,带领学生习礼大树下,一代文雅风范,遗韵两千年不绝。这样的城郭牌坊,四门皆有,古朴大气,堪称中原一绝。

|古城南门拱阳门(李可亭 摄)

古城的南门叫“拱阳门”,商丘人恭恭敬敬拱奉太阳于浩瀚的天空,让天下阳光普照,所有人都得到太阳的恩赐。这既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修养。

|古城南门、护城河桥东南侧(李可亭 摄)

古城的南门,端庄典雅。护城河似一条玉带,缠护在南城墙的外围。护城河桥的东南头,是游人的最佳拍摄地。

古城南门两侧的城墙,风雨剥蚀,弹痕累累,千疮百孔,经受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摧残、太平军北伐日军侵略等战火的洗礼。

|城郭南门牌坊(李可亭 摄)

南城郭的牌坊,高端大气。北宋末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军掳去。身在河北的赵构,经山东,绕战火,辗转来到北宋的发祥地商丘,在牌坊东南角的杏山称帝,接续宋的大统。自此,南宋开始了,“杏山”也渐次成为“幸山”。

古城的西门叫“垤泽门”。垤是小土丘之意,泽是洪水。这是古城人民美好的期盼,希望阻挡洪水的侵害。“垤泽门”历史悠久,《孟子》中即有“垤泽门”的记载,朱熹作注时说“宋城门也”,可见其历史的久远。

|古城西门垤泽门(李可亭 摄)

|古城西城墙(李可亭 摄)

看商丘古城,不能不看西城墙,因为西城墙变化多,有马面,有圆砌面,目的是为了防水患。

|西城墙下的桃花(李可亭 摄)

西城墙下的桃花,那是怎样的一个美,我们所说的“粉面桃花”到底是什么样,不亲自去看看,是会有遗憾的。春天是桃花的主场,尽管寂寞开无主,深红也好,浅红也罢,都是惊艳无比。桃花开时,春色烂漫,而一旦落红满地,即是乱红飞过,春也就跟着去了。

|古城北门拱辰门(李可亭 摄)

古城的北门叫“拱辰门”,辰是辰星。二十八宿中有心宿,是东方的心宿。心宿有三颗星,最大的一颗叫大火,也叫商星。这都是天象中的内容,我们不好理解。但要知道,商丘的“商”就是商星的商,火神阏伯祭祀商星所筑的高台就叫商丘。这个高台就是今天的阏伯台,也叫火神台。这就是“商丘”地名的来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德府城墙(李可亭 摄)

这块石碑立在北门外,一是说明这是明朝归德府城墙,二是说明归德府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李可亭 摄)

商丘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古城还有很多荣誉,如“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排行榜”第一名、“中国十大最有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第一届最美中国符号品牌榜·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等,足见商丘古城的价值所在。

商丘的历史主要在古城区域。今天的商丘市区是1916年1月随着陇海铁路开(封)徐(州)段通车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车站设在商丘古城北的朱集村,故名“朱集站”。朱集站即是现在的商丘中心火车站,商丘古城在车站南偏西方向。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行政公署设在朱集站附近,朱集站遂发展为商丘市(这一区域现在为梁园区)。改革开放之前,商丘市与古城(商丘市辖商丘县县治)之间不相连接,直到1997年,商丘撤地建市并将市委市政府南迁后,古城才逐渐被商丘市区所包围,成为商丘市的中心区域。(www.xing528.com)

历史记载,商丘古城及其周围是商先公先王活动的区域,是商朝前期、周朝宋国、汉代梁国和南宋初年的都城,是历史上商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地处古睢水之北,取“水北为阳”意,故称睢阳。隋唐大运河从古城南关流过,考古发现的大运河南关码头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可知唐宋时期商丘古城的发达与繁华程度。

由于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当皇帝之前,为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他认为自己发迹于商丘,因此定国号为“宋”。北宋政府对商丘非常重视,先是称商丘为“应天府”,后又升为“南京”,成为北宋的陪都。北宋末年(1127年),金军南侵,宋高宗、宋徽宗被金军掳走。宋徽宗的儿子赵构从河北出发,经山东,避开战火,辗转来到商丘,于5月1日在应天府称帝,接续宋的大统,改年号为“建炎”,南宋开始。

现在的商丘古城名为归德古城,“归德”是商丘历史上的名称之一,明朝时古城是归德府的府治。明朝弘治十五年(1502年)黄河决口,古城淹于洪水。第二年,开始在原城的北面修建新城,以旧城的北墙墙基作为新城的南墙,历时八载,到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1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归德府城之下同时叠压着明朝弘治十六年(1503年)之前元朝时期修建的归德府城、北宋时期的陪都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汉时期的梁国国都睢阳城、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等六座都城、古城。1997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宋国故城遗址,面积很大,达到10.5平方公里[1],比现在的商丘古城大10倍。根据考古剖面分析,宋国故城上面是汉代的文化遗存,说明汉代梁国的睢阳城就在宋国故城的上面。这样,多个时期的城址叠压在一起,形成了“城摞城”的文化遗存。2021年5月,宋国故城考古项目再启,发掘地点在宋国故城西南角城墙。通过考古发掘,“城摞城”的壮观景象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宋国故城遗址发掘现场

商丘古城自古有“江淮屏障”“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的美誉,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商丘,大运河的通航,西到京师,南达江淮,北到幽燕,十分便利,漕运商旅,八方辐辏,粮商、盐商、茶商、丝商等均集聚于此,大大促进了商丘的商业活动,使之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商业大都市。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便于南北交通,促进南北政治、经济交流。商丘是当时的东方重镇,从国都赴东部、东南部等地,商丘是交通要道。古人评价商丘说:“襟带河济,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膂之地者。”因此,开凿大运河弃古汴水而改走睢水(通济渠),途经商丘,除为了缩短距离,商丘战略地位重要也是因素之一。

商丘古城的特点之一,黄河每次决口淤没后重建,使古城打上了黄河的烙印,宋国故城深埋地下、商汤亳都至今没有发现,原因就在于泥沙淤没太深,有些地方达10—15米。所以,想了解黄河决口带来的危害,想研究黄河中下游两岸城池的叠压情况,商丘古城可以提供最鲜活的资料。

商丘古城的特点之二,古城距今已有510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战乱,但基本保存完好,为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柘城师尚诏农民起义军攻打古城,太平天国北伐军攻打古城,日本侵略军攻打古城等,都留下了很深的印痕,特别是城墙南门两侧,弹痕累累。兵祸天灾,商丘古城见证了明末以来在中原地区发生的战乱情况和沉痛历史。

商丘古城的特点之三,古城是现在保存较早、较为完整的古城池。中国有很多古城,建城历史悠久,但保存在地面上的古城墙大多是清朝及其以后建设或重修的,而商丘古城能保持明朝弘治、正德年间的原貌,实属为数不多。特别是在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年)在城墙外约500米的圆周上修建的18里城郭,更是罕见。这样,商丘古城就形成了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的独特格局。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砖城之外是碧波荡漾的城湖,在内外城墙之间形成壮观的水城,给古城平添了几分灵秀。

商丘古城的特点之四,古城城墙周长4000多米,砖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城内中间高,四周低,呈龟背形,主要是便于排水,这几乎是所有城池的一个共同特点。为了便于排水,商丘古城南门东西两侧的城墙下还修建了两个水门,保存至今,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排涝作用,这是其他城池所没有的建筑

商丘古城的特点之五,古城内共有93条街道,排列整齐。街道间密布着一座座四合院,住着商丘古城的“八大家”“七大户”[2],当然也有普通的古城居民。商丘古城的文化密码、风俗人情、民间故事、乡愁绝活就藏在这一座座四合院里。

商丘古城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四门外原各建有一个瓮城,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有“四门八开”之说。“瓮城”并非商丘古城所独有,其他各地城池也建有瓮城,瓮城内往往建有吊桥、浮桥,其作用一是防水患,二是防兵灾。由于历史原因,商丘古城的瓮城已被拆除,实属遗憾。古城内城的四个城门与外城城郭的四个牌坊相对应,显得大气、厚重。

商丘古城的建筑格局是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在我国现存的古城池中稀见,由此可见商丘古城的价值所在。2011年7月,在“美景中国·中国最美潜力景区排行榜”的评选中,商丘古城位居“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排行榜”第一名。2013年10月,在首届澳门国际旅游博览会上,经过专家团推荐和网络选拔,商丘古城最终荣获“中国十大最有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称号。2014年11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文化部外联局的指导下,由中国日报网主办的“美丽中国发展论坛暨第一届最美中国符号品牌榜颁奖盛典”在北京召开,商丘古城获得“第一届最美中国符号品牌榜·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

商丘古城景点众多,一个个景观中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古城西南1.5公里处的燧皇陵,是“燧人造火”——“中华文明之火”的发源地,象征着人类揖别禽兽走进文明门槛的开始;燧皇陵东侧的火神台,是“商丘”地名由来和商丘历史传说最早兴起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星台遗址。

古城南关外的大运河南关码头遗址,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亲临其境,会重现当年大运河忙碌的运输景象和天南地北商人、官人、民工、士子的不同风采。

位于城湖东南角、南面临着城郭、东北西三面环水的应天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范仲淹在此求学考中进士,后又在母丧期间执掌应天书院近两年时间,范仲淹的刻苦攻读精神和远大志向的形成,就发生在应天书院,成为激励后人的榜样力量。范仲淹在应天书院写的《上执政书》,体现了他的改革创新精神,并最终在宋朝进行了名垂青史的“庆历新政”。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思想,在应天书院孕育、发展、形成,后写进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奋斗不息,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书院制教育从唐末五代开始,到清朝末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历时千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位于城郭南门牌坊西南侧古宋河畔的“八关斋”,是珍藏颜真卿《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石幢的地方,体现了颜真卿反对安史之乱的爱国精神,也是颜真卿晚年成熟的书法作品。

八关斋的西南侧是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的开元寺,殿宇巍峨,佛像端庄。历朝重修,法鼓重振,僧侣云集,香火旺盛。不少帝王如赵匡胤、赵构等,以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到开元寺览胜,被誉为豫东名刹。

城郭南门牌坊西北侧建有张巡祠,与应天书院在南城湖中央遥遥相对。张巡祠是纪念保卫大唐江山的爱国将领张巡、许远的地方,历史上的张巡祠已不复见。张巡祠后来又改建为“五王庙”,加上了南霁云、雷万春、贾贲三人。北宋时,添加了姚訚,改称“协忠祠”。后黄河决堤,祠堂被大水冲毁。明朝正德年间重建,称为“六忠祠”。1991年迁到今址,恢复“张巡祠”。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贾贲、姚訚都是抗击安史之乱的英雄。张巡等人守睢阳,为唐朝最终平叛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他们的忠烈精神受到后人的尊敬,尤其是在福建沿海、浙江、台湾、东南亚一带,对张巡等人的尊重更是非同一般。

位于商丘古城南湖东南畔的文雅台,是孔子在宋国的讲学旧址。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宋国,与群弟子习礼大树下,差一点儿被桓魋杀害。西汉时梁孝王在此建亭台楼阁,尝邀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等燕集唱和。文雅台有房舍数栋,四面环水,因景点单一,游客不多,所以是一处非常清幽的休闲场所。

有人说,商丘古城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水上城”,意思是说古城城湖面积大,水量丰富。根据《商丘古都城城湖清淤扩容项目》(2018年)可以看出,城湖水面达8000亩,这在全国城池中不多见。所以,到商丘旅游,不能绕过城湖。如能乘船作环城游,则古城四门风貌,城墙四周景点,湖面上奇花异草、珍禽鸟类,湖中鱼虾鳖蟹尽收眼底,会别有一番风趣和收获。

商丘古城墙巍峨壮观,既保留了明代的风貌,也有现代的维护痕迹。古城四门保留了明代的原样规模,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有道路狭窄、只能单车行驶不能双向并行的缺憾。由于城池娇小,南北只有1公里之遥,所以从南门城楼可以直接看到北门城楼,城内风景尽收眼底。游商丘古城,一定要在城墙上走一走,找找历史与文化的感觉,一定要看看城砖,因为每一块城砖都经历了风雨,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沧桑。只有站在斑驳不平的城砖前留张影,才算是真正到了商丘。

走在砖城内雾水打湿的青石板上,热闹与静谧并存,历史与现代互彰。要去的景点很多,有城隍庙,有侯方域晚年读书著述的壮悔堂,有侯方域的女儿与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的儿子陈宗石及其后代逐年累建的陈家大院,有赵匡胤拴马的千年皂角树,有明朝万历皇帝来商丘留下的闹龙街,有坐落在中山东二街路南侧的穆氏四合院,有“八大家”“七大户”留下的排排住宅……最值得一说的是位于古城正中的“归德府文庙”。文庙又名孔庙、夫子庙,为祭孔圣地。归德府文庙内前有泮池,后有大成殿,西侧有明伦堂。历史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官员要定时祭孔,遇到大事要祭孔。所以,在古代,有文庙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就一直在发展、延续,也一直是学生、官员和人民群众思想的底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经过传承和创新,一直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基础、文化之力。

|商丘古城里的城隍庙(李可亭 摄)

|赵匡胤拴马的千年皂角树(李可亭 摄)

|归德府文庙(李可亭 摄)

来商丘旅游,如果想带一些纪念品回去,那就带一件宋绣制品,一把反映侯方域与李香君爱情交往的桃花扇,一提“不吃不知道,一吃真奇妙”的大有丰酱菜,一套厚重的《商丘通史》;想吃饭,就吃刘家烧饼、西关糟鱼,喝一碗地道的商丘羊肉汤吧。

|城湖夕照(李可亭 摄)

【注释】

[1]《豫东考古报告》中说是10.5平方公里,《考古简报》中说是10.2平方公里,这里以《豫东考古报告》为准。

[2]八大家,指明清时期的沈、宋、侯、叶、余、刘、高、杨八个大的姓氏;七大户,指清末民初的陈、蔡、穆、柴、尚、孟、胡七个大的姓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