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林沉浮:清流罢朝,八老奠建党

东林沉浮:清流罢朝,八老奠建党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万历二年,25岁的赵南星高中进士,累官至户部主事,以清廉正直著称。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起用清流,提升赵南星为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负责任免文职官员的人事处长,为皇帝选拔干部。张居正一倒,他立刻成了朝廷要树立的“反权奸英雄”,被召回中央担任了吏部给事中。得到二位积极响应。

东林沉浮:清流罢朝,八老奠建党

万历二十二年即公元1594年,45岁的吏部官员顾宪成被革职回家

回到老家无锡之后,顾宪成并没有消沉。他不甘寂寞,最要紧的是他放不下政治,于是招呼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商大事。

两个好友应邀而至。这两位顾宪成的好友在当时也是鼎鼎有名的“长老”级清流人物。一位是有着“清都散客”之称的赵南星,另一位就是“断腿节士”邹元标。

那么,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先说赵南星。赵南星,晚明两坛(政坛、文坛)相当有声望的人物,他博学多识,九岁时神童的美名即传遍乡里。万历二年,25岁的赵南星高中进士,累官至户部主事,以清廉正直著称。赵南星任职期间,时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手握重柄,代行皇权,群臣多与巴结。那次张居正病重卧床不起,朝中百官纷纷探视,为张大人祈福,顾宪成没去,赵南星也不去,朝中唯这二人敢藐视权贵。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起用清流,提升赵南星为吏部文选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负责任免文职官员的人事处长,为皇帝选拔干部。赵南星在这个岗位上,一如既往地刚正不阿。他积极向皇帝举荐有德官员,看到官场腐败严重,他还劝皇帝勤政爱民,带头改变工作作风。他认为只有皇帝改变了做事的风格,回到传统秩序上来,国家就会风清气正。于是他先后上奏了好多份奏疏,要求皇帝日理万机,召见大臣,求贤纳谏。但是,慵懒的万历皇帝把他的劝谏当作耳边风,根本没有听进去。赵南星毫不气馁,万历二十一年,又上书陈说天下大害时弊,说再不整肃政风大明危矣,这下终于触怒龙颜,万历皇帝兴师问罪,将赵南星革职为民。就这样,赵南星落了个与同僚顾宪成同等命运。

再说邹元标。这也是个响当当的清流名士,他九岁便通《五经》,亦得神童美誉。万历五年中进士,出任刑部言官。邹元标为人敢言,行事磊落,入仕第一年便做了一项壮举:反对时任首辅张居正夺情(张居正父亲死了,张居正不循礼法,不回家“丁忧”守孝,而奉旨继续供职,是为“夺情”),从而触怒万历皇帝,下旨杖责八十。由是,邹元标被打断腿,因“不畏权贵”一举成名。邹元标断腿之后,被发配南疆,在贵州度过了五年流放的时光。张居正一倒,他立刻成了朝廷要树立的“反权奸英雄”,被召回中央担任了吏部给事中。大家本以为他要深入揭批张居正了,但回京后的邹元标,表现却让人出乎意料。邹元标回京的时候,大小官员都在上奏骂张居正,但邹元标不骂,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再骂了,邹元标说,我当年批张居正,是公愤而不是私怨,更不为投机。这话让群僚很汗颜。什么是高风亮节,襟怀坦白,这就是。但是万历皇帝却不喜欢这样的耿直君子。万历十一年,皇帝做寿,决定大操大办一回,邹元标上奏反对,要求万历皇帝要“恭行节俭”,这下再次触怒了龙颜。结果官职丢了,被万历皇帝罢官赶回了老家。

顾宪成被皇帝赶回家,招呼好友聚商时,这二位也没闲着,赵南星正在家乡招生讲学,邹元标正在游学访友。听说老顾也被撵回家了,这二位招之即来,三人彻夜长谈,顾宪成提出一个想法:筹建书院。得到二位积极响应。

但是建书院不能擅自搞,就跟今天民间办学一样,得跟政府打招呼。于是顾宪成就跟常州府打报告,说因讲学需要,请求在本地修建一座书院,取名“东林”。

那么,顾宪成的书院要建在哪儿?这个书院“东林”二字又是什么寓意呢?

据《东林书院前记》记载,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城东,选的是一块历史旧址,那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的讲学之地,原来就有这个名字,取自江西庐山东林寺,东林寺为佛家净土法门,杨时以此为书院命名,意为创造人间思想净土,顾宪成就沿用了“东林”这个名字。

顾宪成的名气大,中央退下来的干部,地方官自然很给面子。时任常州知府欧阳东,无锡知县林宰,对顾宪成非常敬重,先生办学,要地给地,要钱给钱,很快批复同意书院工程。万历三十二年即公元1604年4月,书院修复正式举行,修复工程由顾宪成亲自组织督理,至同年九月工程顺利告竣。重修后的东林书院,共占地约16亩,合今天的面积计量约11000平方米,相当于现代中等培训学校的规模了。其中基田6亩,院田10亩,均为顾宪成捐资所购。大家都知道,顾宪成是个廉吏清官,拿出一万多平方米的装修费,应该也是倾囊而出了。

虽然资金有限,但是书院布局绝不将就,很是体现了高级学者的讲究。修复后的建筑采用“左庙右学”形制,左边建有祭祀建筑——燕居庙、道南祠等,右边为讲学建筑,从东林精舍步入丽泽堂,再往后是依庸堂、东西长廊、小辨斋。后院有还经亭、泮池等小憩赏景之处。

燕居庙是供奉孔子之地,相当于书院孔庙,道南祠是为纪念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颐程颢,以及将理学传到南方的程颢的高徒杨时。东林精舍相当于书院大堂,来者都要在此登记注册。丽泽堂是正式讲学之地,“丽”是连接的意思,“泽”是水,以丽泽名堂,意为此是海纳百川、朋友间互相切磋之地。此堂名是顾宪成亲自所起,他就是要在此“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堂上高悬“高山仰止”“斯文在兹”两块文匾,体现了书院的高雅大气。

依庸堂是宾主落座之地,客东主西,以年龄大小分班排列,相当于会客室。也是东林学派学术领地之象征,堂名取自“依乎中庸”之意,意在强调继承并发挥儒家经典思想。后来士人多以登堂入室于此为荣耀,有“脚迹得入依庸堂,人生一大幸”之说。

整座书院,粉墙碧瓦,石坊高耸,松柏苍翠,群芳吐艳,环境幽寂,是理想的讲学场所。

虽然选的是旧址,书院的名字也是先人所起,但顾宪成却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创造性的发挥,这一点,从他所书写的那副家喻户晓的对联即可管窥一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书院落成后,顾宪成亲书此联,命人高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成为办院宗旨。

提及这副对联的来历,还有一番“妙对”传说。年轻时的顾宪成,勤奋好学,痴迷儒家经典图书,他拜同城陈云甫为师,平日里有空就手不释卷,孜孜不倦。有一天,陈老师乘船不期而至,行进到顾宪成居住地,时微风有雨,见顾宪成与弟弟顾允成在河旁家中朗诵经书,陈老师有感而发,吟出一句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顾宪成闻听即兴应对,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就这样,一副脍炙人口,反映以顾宪成为代表的中国正统儒士“三实学风”(实学、实用、实益)的经典对联诞生了。

随着依庸堂高悬此联,名垂后世的晚明东林书院也正式面世了。

那么,东林书院到底是干什么的?

从形式上来讲和一般的书院也没什么不同,就四个字:聚众讲学。

东林书院并不是一个全日制学校,也不是成人夜校,而是一个“月校”,讲学采取大会小会相结合。每月一小会,会各三日。每年一大会,或春或秋。小会每月推一人为主,大会每年推一人为主。也就是说,东林书院的“院长”按照传统叫法称“山长”,顾宪成是第一任山长,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每次大会的主持人则不一定是山长,而是采取推举制推举,称“主盟”,且每次会讲推举一次,相当于现在的“大会秘书长”。每次会讲,由主盟邀约主讲嘉宾,讲课之外,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每会设茶点,临会午、晚饭四人一席,“同志会集宜省繁文以求实益”。

有会期,有主持,有主讲,有招待,有茶点,有文集。

这个阵势,显然不次于现代大型论坛会议

东林书院的会讲形式,在当时来看,并不新奇,但是会讲内容却别有洞天。一般学堂和书院只是围绕大明科举指定教材“四书五经”来讲课,是应考或纯学术性的,但是东林书院讲的内容不限于学术,而多涉及时政。用当时史书上的话来说,就是“讽议朝政、臧否人物”——每会先由主讲嘉宾说《四书》一章,之后会员就开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联系时政,来评价国家政策的是是非非,政治人物做得好与坏。东林书院请的主讲嘉宾,大都不是在官场被排挤,就是被边缘化的官员,所以他们对时事政治看得非常透,也敢于大胆讲话,这种讲风就吸引了很多听众。尤其是对年轻学子和基层官员,特别具有吸引力

说到东林书院的主讲人,顾宪成的好友赵南星和邹元标只是友情客串,另外还有围绕在顾宪成身边的七个亲友,才是主力。他们与顾宪成同台讲学,这八大主讲人构成了东林书院的灵魂核心,时人称之为“东林八君子”。他们是: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和叶茂才。

顾允成,江苏无锡人,顾宪成胞弟,万历十四年进士,初任南康府教授。万历二十一年,争国本时,顾允成也是个积极“立长派”,上疏直谏,认为绝不可废长立幼、并封三王。不久被贬官。顾允成没有领旨赴任,而是请辞归家不再复出。万历二十二年即公元1594年,顾宪成亦遭革职还家。顾允成遂成为兄长的第一助理,筹划重修东林书院,聚集有识之士。

高攀龙,江苏无锡人,顾宪成老乡。他从小喜读书,非常懂礼节。六岁开始读书,十二岁学写八股文,二十一岁中举,万历十七年进士。与清流三老前辈一样,他的仕途也很不顺,初为行人司行人,执掌传圣旨、行册封等礼仪性的事务,因为上书说了几句皇上不大爱听的话,被贬到地方基层工作,又逢丧父,于是回家守孝,一守三十年。也就是说,朝廷三十年没有用他。清闲在家的高攀龙阅读了大量藏书,达到了很深境界——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修身养性,三十年从未间断。闻听顾宪成在家乡东林书院讲学,他慨然相助来奔,后成为东林党第二代领袖。

刘元珍,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后升为南京兵部郎中。万历三十三年即公元1605年适逢“京察”,刘元珍牵涉其中而被免官回乡。他是著名的正直官吏,对国家的命运十分关注,对当时黑暗的政治局面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刘元珍遭到罢免后回到家乡无锡,和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抨击时政。

安希范,江苏无锡人,万历十四年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安希范因直言进谏而惹怒万历皇帝,遂遭贬斥。安希范自罢官以后,一面与顾宪成等诸好友品书谈道,探究身心之学。一面开阔视野,游览各地名胜。万历三十年即公元1602年,安希范开始在东林书院讲学。

钱一本,江苏常州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初任庐陵知县,后任御史,后因上疏皇帝而遭诬陷,被贬为民。此后钱一本隐居在家,潜心研究《六经》诸书,尤其擅长《易》学。后受顾宪成邀请,分主东林书院讲席。

薛敷教,江苏武进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因上疏忤旨,被勒令回籍。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夏天,薛敷教被重新起用,任命为凤翔教授,不久后提为国子监助教。次年,因为赵南星鸣不平而被贬,借母亲病故辞官返乡,此后再未出仕。薛敷教归家后始终在家隐居,后来受顾宪成兄弟及高攀龙力邀,在东林书院讲学。

叶茂才,江苏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万历四十年,因朝廷党争排斥东林,他不满而辞官回乡。之后,叶茂才便在东林书院讲学。他提倡公论精神,认为“天下事非一家私议”,给东林书院打开了一扇议政天窗。

以上八君,始终是东林书院的台柱子,他们的画像一直挂在东林长廊,伴随着书院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名震寰宇。可以说,东林的根基,就是此八老建立,称“八老建党”亦不为过。

公元1604年即万历三十二年春,东林书院举行第一次大会,首任山长顾宪成被推举为第一次大会主盟,称“东林先生”。他与赵南星、邹元标这二位友情客串的资深清流,合称“东林三君”。与“东林八君”一道,这些“老君”成为东林书院门徒尊奉的教主式人物。

国有国法,院有院规。顾宪成是个天生的精神领袖,为把书院办成“士读圣地”,“东林先生”还给东林书院制定了校规——《东林会约》。

《东林会约》的主旨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饬四要”“破二惑”“崇九益”“屏九损”。

所谓“四要”:第一要“知本”;第二要“立志”;第三要“尊经”;第四要“审几”。

所谓“二惑”,一是有的人认为讲学“迂阔而不切”,又“高远而难从”;二是有人认为“学顾力行”就可以了,讲学是多余的,用不着。顾宪成认为以此两点理由反对讲学就是“二惑”,应当加以破除。所讲即所行,所行即所讲,讲行统一,学用一致,就不为多余。

所谓“九益”,就是为学讲论的几大好处。第一,讲学能希贤希圣,进到人的最高价值领域。第二,是宣传治道、教化百姓的好时机。第三,会讲是修心养性的重要方式。第四,听讲能超凡脱俗。第五,能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第六,会讲可以使人广见博闻。第七,起旧图新。第八,使人感到教育的责任和力量。第九,能弄清求学的根本宗旨:“明道”,从而立言、立功、立节。

所谓“九损”,是讲学中常犯的九种错误,提醒学者加以警惕,竭力避免。第一,比昵玩狎,鄙也;第二,同党伐异,僻也;第三,假公济私,贼也;第四,评论是非,浮也;第五,谈论琐怪,妄也;第六,文过饰非,估也;第七,多言人过,悻也;第八,执事争辩,满也;第九,道听途说,莽也。(www.xing528.com)

以上《东林会约》,最核心的是“知本”两字。何谓“知本”?就是正本清源,还儒家理学正统地位,摒弃王阳明心学的虚夸学风。

可见,东林书院继承的是儒家正统学脉理学,反对王阳明的心学。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兴盛于明朝中期的王阳明心学,到了晚明,已成流弊:造就了文人的不良学风——厌恶平淡,追求新奇,结果腹空而心高。

我们知道,中国有两千年封建史,这两千年中的大一统王朝自汉以降,一直是尊儒家为正统价值观。但是所谓儒家学说自孔孟之后,也是变化发展的。自从宋代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北宋五子开创的新儒学,在南宋分为朱陆两派,至南宋末年,程朱理学逐渐成为思想文化界的主流。到了明朝建立,程朱理学则进一步成为官方正统意识形态,并通过八股取士等措施,固定为封建君主统治的正统要义。

而至明代中后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级的壮大,一股带有平民主义色彩的个性解放思潮,开始猛烈冲击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和纲常礼教观念。王阳明心学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一个官宦人家,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状元,官至吏部尚书。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已表现出一般少年少有的豪迈,其命运也颇不平淡。尽管天资聪颖,但王阳明的仕进之路不算很顺。他二十一岁就中了举人,但此后两次参加会试都没有成功,直到二十八岁,才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累官至兵部尚书。王阳明政治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在任职赣南巡抚时,平定宁王之乱,因立此功,被封信建侯。但总的来说,他的宦途不太顺。正德年间因为得罪权宦刘瑾被贬谪,嘉靖年间则因为受到在朝大臣的排挤而郁郁不得志,最后死的时候还不准其子孙世袭爵位。

比起政治落寞,他的思想成就更令人瞩目。经过艰苦卓绝的现实磨炼,他成就了自成一说的心学理论。“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的核心。后人因此也称王阳明哲学为“良知之学”。据说,有人请王阳明讲学,问他:“除良知之外,还有什么可讲的呢?”问话人的意思,是希望他不要只讲良知,不要守着“致良知”不放。王阳明用了一模一样的话来反驳他,说:“除良知之外,还有什么可讲的呢?”

但是,儒家的“太宗”《孟子》里说,良知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本性,不学而知、不学而能,人们通过性善所体现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些东西都是先天固有的。而王阳明却把这个本能的道德感应变成了三观的核心价值观念。我们知道,禅宗就是把佛教中国化通俗化了,而王学与禅宗颇有些异曲同工,是将儒家学说通俗化大众化了,不必拘泥“四书五经”的教义,人人都可随心所欲地领会儒学,人人可以为圣贤。

王阳明心学一直在民间流传甚广,但因为没有系统严谨的理论,所以无法取得正统思想地位,甚至在不同阶段遭到官方打击。即便王阳明死后,嘉靖皇帝还这么评价他说:“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导。”此论一言以蔽之,心学即王阳明的歪理邪说。

然而,心学在王阳明死后半个世纪,突然火了起来,并得到官方承认。万历十二年,在张居正死后,一些王阳明的弟子进入了权力中心,在他们的鼓噪下,万历皇帝将心学当成了儒学理论发展创新,王阳明从祀孔庙。

但是,正统儒家士大夫依然对心学不屑一顾。尤其对王学末流,更是嗤之以鼻。

作为东林书院的主盟,顾宪成就对王阳明白眼相对,他批判心学末流,称其空疏浅薄,流于禅学,形成了不正的空谈之风,跟当时的社会现实脱节。顾宪成为东林人高举的是接地气的实学,读书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和国家政治。“东林先生”主张,知识分子要回归儒家道统,敢于直面现实、参预政治、关注民生。

那么,作为书院灵魂人物,具体说来,顾宪成用自己的哪些思想指引读书人呢?

下面,就让我们和东林弟子一起,分享一些广为流传的顾宪成语录。

1.若是贵的可以势求,富的可以力求,那不会求的便没有份,造化亦炎凉也。

如果有权的人,可以依仗权势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有钱的人可以靠财力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没钱没势的人永远靠边站,什么也得不到,那么这样的社会也太令人寒心了吧。

2.年少妄拟古之人,岁月蹉跎忽至今。一息尚存应有事,莫将夭寿贰吾心。

年轻人总以为能超越老人,殊不知岁月无情,自己要变老了却一事无成。所以,一定要趁活着,抓紧做事,别白来世上一回。

3.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

国家的是是非非,应当由当代人来评论。

4.读得孔书才是乐,纵居颜巷不为贫。

读书要读孔子书才能得到最高享受,能读到孔子书,你起码是个精神贵族,即便住在棚户区也不能叫穷人。

5.字辇毂,志不在君文;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

如果你在朝中为官,却不想为皇帝分忧;做了一方大员,却不想着为一方百姓造福;住在休闲之地,却不修身养性,关心社会。君子是不会如此为人的也不会交往这样的人。

从上述语录不难看出,“东林先生”顾宪成当初成立东林书院的目的,就是教化一批真君子,要在浑浊世道中,建立一支“道德十字军”。

什么是十字军?熟悉世界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十字军东征”的故事,他们是近代西方基督徒组成的远征军,对异教徒予以讨伐,号称“为信仰而战的勇士”,曾发动过对东方异教徒八次大规模远征,对西方和中东地区的影响非常大。而顾宪成组成的东林书院,可谓以笔为枪的“中国式十字军”。“东林先生”的终极目标,就是打造出“铁肩担道义”的文人士大夫,改变拯救国家命运。

但是,仅凭品德高尚的官员,制定出一个君子标准,就能救国救民?

老到的朝中官员不以为然。

好在,那些真正的东林人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东林书院一诞生就引人瞩目。独特的办学风格,对天下举子极具吸引力。

包吃包住,管茶管饭,不收学费,还能让你得到真才实学,登高入仕。天底下,还有这样好的“绿洲”吗?

总之,在东林先生和主讲嘉宾的感召下,东林书院人气日盛,集结了朝野诸多清流人士。他们拥有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追求一种道德的力量,挽救暮气沉沉的大明王朝。因为他们不是师出东林书院就是东林先生的拥趸,此后有人就以“东林党”称呼他们。

说到这个东林党,在此必须要重点解读一下,因为在古代正统价值观里是强调“君子不党”的,所以所谓“党”,在古代的词汇里不是一个褒义词,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团伙”“帮”。东林人从来不自称为“党”,也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党”。实际上东林党与现代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政党区别很大,它既没有党章党纪,也没有入党仪式,不用交党费,严格来说它连一个社团组织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一个关心政治的学派,松散的阶段性的论坛会,只是当时有政敌这么称呼东林人,后来人们也就习惯叫他们东林党。而我们现在以东林党称呼他们,已经没有贬义了,基本还原成中性词了。

从万历三十二年,到天启初年,东林书院如火如荼,延续了20年的超强人气,出现了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代表人物。

老,即“东林三老”顾宪成、邹元标、赵南星。

中,即高攀龙,东林书院二代山长。

青,即杨左,杨涟、左光斗等后起之秀。

如果给东林立个核心的话,那么第一代核心是顾宪成,第二代是高攀龙,第三代是杨涟。后东林还有个核心,钱谦益,再后来是东林之后,黄宗羲。一共就三代领袖,两个后续,其余的人,将在之后朝堂战争中大显身手,我们且随着故事发展再细述。

东林书院成立时,万历朝已到晚期,因为否定了张居正的新政,皇帝长期消极怠工,大明王朝已现亡国之兆。面对此景,东林人忧心忡忡,同时也踌躇满志。那么,这支逆势而出的“十字军”,到底能否大有作为,挽救江河日下的王朝呢?在野的他们,没有在朝的配合,能成就大事吗?

接下来,一个人的到来,开始将书院推到政治前台,东林人要“下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