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民政府三厅办公处旧址-昙华林再现

国民政府三厅办公处旧址-昙华林再现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简称“三厅”,武汉办公旧址位于昙华林武汉市第十四中学。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西迁到武汉,建立了一个宣传机构主持抗日宣传行动,即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1938年4月1日正式成立,郭沫若任厅长,办公地点设在昙华林街湖北省立第一中学。1938年4月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成立,周恩来点名要冼星海来三厅工作,于是从汉口闹市搬到武昌湖北省第一中学“三厅”办公处,在昙华林街住了半年,直到1938年10月。

国民政府三厅办公处旧址-昙华林再现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简称“三厅”,武汉办公旧址位于昙华林武汉市第十四中学(重庆也有一个“三厅”,网上搜索不要弄混)。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和文华书院(即华中大学,今湖北中医药学院)对街,地图上位于武昌螃蟹岬山脚,当年老武昌城城墙根下,最早是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期的一个粮仓(名叫丰备仓),张之洞督鄂时期在这里建东路高等小学堂,20世纪上半叶改为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曾经在这个中学就读的现当代名人宋教仁董必武陈潭秋李四光、黄钢、严文井等。

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西迁到武汉,建立了一个宣传机构主持抗日宣传行动,即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1938年4月1日正式成立,郭沫若任厅长,办公地点设在昙华林街湖北省立第一中学。

我去的那天是个秋天,阳光耀眼,天空很蓝,武汉十四中大门两侧挂两块牌子,一边是学校现在的名字,另一边是学校当年的名字,以示对当年的敬意。

武汉十四中国民政府三厅遗址

进到校园,往右走,一大片宽阔漂亮的有着现代化跑道的操场,操场尽头有一个木栅栏围住的小院,院里有几棵树,树叶森森,立着一幢式样老旧的宅子,中不中西不西的样式,标明这是当年国民政府三厅旧址,实际上只是“三厅”曾经待过的一个地方而已。

当年湖北省第一中学的校舍,我推测和武昌督府堤武昌师范高等学校附属小学的建筑风格类似,中西结合风格建筑,青砖黑瓦白墙木栏杆对外长廊两层楼。另外,我在一张有关“三厅”的历史资料照片上看到有一幢纯欧式风格拱券外廊的小楼估计是学校办公楼。总之,当时在“三厅”办公兼住宿的多是国共两党要人,他们当年所在并非今天我眼前的这幢建筑。可惜那些珍贵的老房子都在战争或非战争的时空中毁掉了,剩下这一幢简单样式的老校舍算是对过去时代的纪念,至于郭沫若或是别的谁是否真的在楼里待过?就不必要细究了(学术研究考据除外)。

武汉十四中,当年国民政府第三厅曾经在校园内办公

老房子位于校内东南角,占地200平方米坐北朝南,背倚凤凰山(昙华林东北面一座长条形小山),中西结合式建筑,砖木结构,顶上坡瓦,二层楼,白墙、红瓦、木楼梯、木围栏,长排分隔的房间(教室),一道通廊,标准校舍建筑,很特别的是,上到二层的这一段楼梯,和现今类似房舍的楼梯构筑得不同,安置在房屋的侧面,木质楼板通高斜上,没有弯转,上面覆瓦遮盖,非常有趣的建筑样式。

老宅右侧(即东侧)不远处是一间大礼堂,抗敌演剧队曾在里边舞台(讲台)上演出,周恩来在这里作报告。

下面抄录网上资料:

“1937年8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对日抗战。12月日军攻占南京,南京国民政府撤退到武汉。经国共双方协商,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负责政治工作。政治部负责人由多党组成,部长陈诚国民党),副部长周恩来(中国共产党)、黄琪翔(第三党派)……政治部下设第三厅主管宣传。厅长是郭沫若,副厅长是范扬。三厅设五处、六处、七处,每处设三科。机关设在武昌昙华林……”

“1938年4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成立。厅长郭沫若、阳翰笙任主任秘书。三厅下设第五、第六、第七处。其中第六处掌管艺术宣传,由田汉处长,下设三科:第一科科长洪深,主管戏剧音乐;第二科科长郑用之,主管电影;第三科科长徐悲鸿,主管绘画木刻(未就任)”。

从这段简单的历史记录,可以看得出当年(指1937年到1938年)来往于昙华林的中国政治圈和文化圈的高层人物真的是很多很多。

“三厅”下辖四支宣传队、十支抗敌演剧队、一支孩子剧团和一支漫画宣传队,一共2000人;此外还有常驻汉口的电影制片厂加上五个电影放映队,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单位团体。

当年,中国共产党在“三厅”建立中共特别支部和领导干部党小组,三厅下属宣传团队中有很多年轻人都是中共党员

统一领导,各自为政,每一团队都有自主工作能力,不仅在武汉三镇,而且到周边乡县农村热血青年,慷慨激昂,歌唱、舞蹈、演剧、放映电影,团结聚集在武汉的文化人,唤起民众,万众一心,投入到抗战洪流中去。(www.xing528.com)

1949年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改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郭沫若和武汉:武汉第十四中校园操场东端,很简单一幢砖木二层楼房,老房子前面有一块绿草绿树的小院子立着郭沫若半身塑像。

郭沫若和武汉,先后两次都和中国历史转折有牵连,第一次在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来到武昌城下,住在大东门外长春观,武昌城破随军进城,后来撰写《革命春秋》描述这段经历,记得最清楚的是他对南北战争评论:不过是争权夺利罢了。

第二次来武汉他待的时间要久一些,1937年到1938年整整一年,住在今天武汉第十四中校园内,之所以住昙华林和他当时的工作职务有关,主持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在武汉三镇组织开展抗战救亡宣传,在公开举行的群众集会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后来出版《洪波曲》(即《抗日战争回忆录》),记叙武汉这段生活,记叙国民政府退守武汉再退守重庆的这一段历史。

文化名人和某一座城市的关系,不是他们曾经来过这里那么简单——名家名著对一座城市的记录,彰显城市地位——但是今天在武汉,知道郭沫若这两部书的人不多。

冼星海和昙华林:音乐家冼星海,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冼星海和昙华林,知道的人可能不是那么多。

1937年10月3日,受周恩来和郭沫若邀请,冼星海来到武汉,先住在汉口原三井洋行(汉口江汉路),成立“星海”歌咏队,排练自己创作的抗战歌曲,组织队员到工厂、学校、医院、农村演唱宣传。

国民政府三厅职员合影

“1937年12月25日,中华全国歌咏协会筹委会在汉成立。我和李行夫都是委员。星海歌咏队再次表演了他们的传统节目《顶埂上》,这是冼星海亲自用粤语教唱的。强烈急促的节奏,通俗简练的音乐语言,通过冼星海传神的指挥,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次这首歌表演完毕,台下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冼星海转过身去,向观众点头致谢,然后重复唱一遍,每次如此。”(引自曾昭正遗作,曾宪德整理《1938年武汉歌咏运动一瞥》)

1938年4月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成立,周恩来点名要冼星海来三厅工作,于是从汉口闹市搬到武昌湖北省第一中学“三厅”办公处,在昙华林街住了半年,直到1938年10月。

“在三厅组织开展的‘抗战扩大宣传周’、‘七七献金’活动中,冼星海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引领着‘星海’、‘乐余’、‘孩子剧团’、‘华北’等歌咏团体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2015.7.13湖北日报讯 李崟《冼星海歌声响彻武汉三镇》)

冼星海和夫人钱韵玲和女儿(摄于1940年)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出生在澳门,新加坡小学音乐启蒙,先后在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国立艺专、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1931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开始音乐创作,1935年回国,为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雷雨》等作曲,同时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1837年来武汉,和音乐家张曙一起开展救亡歌咏运动,创作《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歌曲,1938年年底赴延安,创作《黄河大合唱》等大型音乐作品,1940年去苏联学习,1945年10月病逝于莫斯科,时年40岁。

冼星海在武汉的这一年,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年,天资和力气都发挥到极致,创作歌曲62首,包括《新中国》、《在太行山上》、《保卫大武汉》、《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祖国的孩子们》等。

冼星海夫人钱韵玲,中共著名教育家钱亦石先生的女儿,1937年和冼星海在上海相识,第二年在武昌昙华林相恋,1938年7月在汉口普海春酒楼(江汉路扬子江饭店,现改回原名)订婚,当时在武汉的文化名人郭沫若、田汉等到场祝贺。

今年(2015年)11月,在武昌,和朋友钱道波(钱韵玲女士的侄女)无意中谈到武汉城市文史的写作,她告诉我冼星海先生当年在昙华林的故事,一段关于家族亲人的珍贵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