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乐论:口味、性格、审美偏向和音乐风格

中国传统乐论:口味、性格、审美偏向和音乐风格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广泛的调查,并运用概率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后,心理学家们整理出口味与性格之间的12种对应关系与类型。口味清淡的南方人群性格则大多平和、细腻、内在、含蓄,如在饮食口味“五味淡泊”并嗜甜的“东南沿海淡味区”的人群,相对应的性格特点应是温文尔雅、柔和内秀,并带有些许的女性阴柔偏向。

中国传统乐论:口味、性格、审美偏向和音乐风格

饮食文化心理,作为一个民族在饮食结构、配餐方式、祭祀、待客及相关的饮食行为、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品味心理,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既有约定俗成性,又受遗传机制所制约,是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侧面反映。从各民族不同的饮食中,我们不仅可以窥测到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还可以窥测出不同民族的不同社会化经历和社会生产方式、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的特征。

从中西饮食文化心理的比较来看,由于饮食结构的先天差异,以及附诸岁月悠悠的影响,使得“草食类”的中国人体质、大脑功能、五官感觉、民族性格,乃至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方面同“肉食类”的欧洲人拉开了距离,先天“口味”迥异其趣。

五谷杂粮、植物果实无论从质地、性味、制作上,都与味(口味、气味)重的动物肉食不同,作为素食性民族,必然就会形成以“淡”为主要特征的饮食口味习惯。正像食物结构的不同能导致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的性情差异一样,这种饮食结构、饮食口味的差异,也会对不同民族的性格、心理特点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在总体性格与民族心理上就相对缺乏以长期狩猎生活为主的肉食性民族的勇武和彪悍的进攻性,而表现出一定的阴柔偏向。[62]虽然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特征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但素食的“淡”口味无疑应是被考虑进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物质原因。

在其后的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中,这种“淡”的特点愈来愈明显,尚淡成为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如儒家推崇礼乐,节制人欲道家崇尚自然;释家禁欲修行,主张清心素食……其中,特别是道家哲学的影响更为深远,如老子所说“为无为,事无事,味为味”,“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这种源于饮食的“淡”,影响到整个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并且,这种风格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引导饮食口味向清淡的风格发展)。使得对内部和谐、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的推崇成为中国人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一种重要而稳定的有机构成。如在中国音乐中也以清幽、简约、平淡为上,不以繁声促节为趋,大多讲求音韵绵长、音色柔和。在徐上瀛的《溪山琴况》的二十四况中就将“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琴之元音本自淡也,制之为操,其文情冲乎淡也”。“诸声淡则无味,琴声淡则益有味。……夫恬不易生,淡不易到,唯操至妙来则可淡。”并且,据蔡仲德先生的总结,认为二十四况的总体精神,归纳为“淡和”更为宜。[63]所以,在总体上素食“淡”口味的饮食文化心理趋向使得中国人生就了温柔敦厚、内敛平和的民族性格,而该性格下的民族群体必然创造并享用着与其心理同构、性格相合的“和平文化”,而非西方的“战争文化”。

近年日本的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口味性格学”,也为这一现象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性实证。该理论认为无论是作为人的个体还是某一民族文化人群,其口味与性格之间存在着先天的必然联系,并有一定的规律性。经过广泛的调查,并运用概率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后,心理学家们整理出口味与性格之间的12种对应关系与类型。如爱吃冷食者,大多性格比较稳健,意志坚强;爱吃烤食者,大多性格比较急躁,进取心强;爱吃甜食者,其性格大多比较柔和,乐于助人……经实验核实,准确率达97%以上。[64]

在笔者所进行的相关调查问卷中,则进一步验证了审美主体的口味偏好、性格、音乐审美偏好这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65]“性度”是指男女性的特点分别在某人或某群体身上所占的比重。详见第七章第一节《优美范畴的阴柔偏向》之六“性别视角的学理阐释”。

按照这种理论,口味浓重的北方人群,性格大多豪爽、粗犷、热情、跌宕。并且,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重口味食物对味觉神经的刺激也较为强烈,主体需要为之付出较多的能量,机体在生理系统和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动荡与紧张度,从而需要在音乐上有荡气回肠、高亢激越的跌宕起伏与之相对应、相平衡。口味清淡的南方人群性格则大多平和、细腻、内在、含蓄,如在饮食口味“五味淡泊”并嗜甜的“东南沿海淡味区”的人群,相对应的性格特点应是温文尔雅、柔和内秀,并带有些许的女性阴柔偏向。如浙江人,就曾被林语堂先生认为是“最具女性化”,而在他们所创造并老少钟爱的以典雅艳丽、细腻纤秀闻名的越剧中则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女儿王国”了,男小生在越剧舞台几无立锥之地,都用“女人扮男人”,使得越剧从音乐表现形态上到内在精神上都成为一种十足的“女性文化”。苏州评弹也是以女艺人为主,在音乐风格与神韵上都表现出女性化阴柔的特质,福建南音中也满是红牙拍板、委婉深情、曼声吟哦的悠悠古风了。

固然,某一地区人群饮食习惯的形成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四川人嗜辣味首先是源于自然环境的潮湿,而食用辣椒可以活血祛湿,预防风湿病。但这种从小“不怕辣、辣不怕”的饮食口味形成后又受到遗传机制的制约,在世代相传的长期稳定的作用中,必然影响到其泼辣、风趣、敢做敢为的群体性格的形成,进而按照自己的性格、口味喜好、审美习性去创造、选择某种音乐的风格、风味,决定着对音程的宽与窄、级与跳,润腔饰音幅度的大与小,声腔的高亢与低柔,音色的脆与绵、辣与甜等要素的选择取舍,而使得这种浓郁的地域性口味的“音乐特质”得到集中提炼,并愈发鲜明。最终形成为某种“审美定势”,从而从这个角度上体现了音—地—人(口味、性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以,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环境的人群,都会因为其生活地域、气候、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导致其各种感官所接受的刺激也是千差万别。并且,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是凭借条件反射发展、建立起来的,长期特殊的视、听、味等官能的适应性使其形成了特定的艺术审美趣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又创造了一方的音乐文化。“对某种风味食物的长期食用,会使不同民族往往形成自己民族所特有的味觉适应习惯。生理、心理的适应性同时使人们形成特殊的口味偏好,并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性需要。这种需要往往表现出民族或地区的一致性,当这种社会性的需要实现时,人们会获得身心的满足感;反之则会生出心理挫折感。”[65]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一民族、同一地域的人群总会具有同样的饮食口味,对本民族的口味偏好总是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为什么生活在异地他乡的人,开始总是较难适应新地的饮食口味,而对过去的口味总是有着依恋的情感。并一遇机会,此情极易引发,并同时会唤起对相关人、物、场景、声(音乐)的浓浓回忆。这些也都说明了味觉在审美情感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味觉情感说”),所谓“观之者动容,味之者动情”。

四川籍的作曲家郭文景曾这样描述过他记忆中的四川清音:“我记忆中常常飘出金钱板的声音……现在,不知用茶叶的袅袅馨香和碗盖相碰的叮当声化成的四川清音的清脆花腔还在否?那是一种俏丽泼辣的声音,从中颇见一方女子的风韵……”[66]

江苏无锡籍的当代美学家金开诚先生也曾发表过从味觉记忆出发的对京剧艺术的个人审美体验:“我最初听黄桂秋唱《春秋配》,只觉得腔调好听,后来有人对我说,不要光听腔,还要听声,他的声特别甜;而且连伴奏的京胡都是甜的。于是我用心琢磨这‘甜’味,果然感受丰富了、深入了。我在江南家乡听评弹,曾听到老听众评论某演员的唱像一碗莼菜汤,鲜滑香脆;某演员的唱像一杯二泉水,清冽甜净;某演员的唱则像加了漂白粉的自来水,不是那个味儿。”[67]

著名作曲家辛沪光出于对蒙古音乐与草原风情的着迷、酷爱,大学毕业后就毅然奔赴内蒙体验生活,长期体味、浸润在草原、羊奶的气味之中,创作了交响诗嘎达梅林》。几十年后当其子三宝重新创作这首同名的乐曲时,辛沪光就特地强调在马头琴部分的润色上一定要加点奶豆腐的味道,这才是抒情悠远、美中带着苍凉的草原的味道。[68]

可见,不同的味觉感会给人以不同的联想、回忆,具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和表现性,与不同风格的音乐产生相应的关系。亦如大型电视系列片《舌尖上的中国》所表现:在一张张餐桌上反映出来的中国饮食文化,却可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通过美食,使人们有滋有味地认知古老的东方国度。通过舌尖,也一样可以感知中国音乐中的各地风情与万般情感。

所以,无论是从民族的美学传统,还是从现代心理科学实证的结果来看,毫无疑问,味觉在音乐中、最起码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中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非但名正言顺、积极地参与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活动,还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并与音乐的口味、风格以及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性格、心理特征都密切相关。

【注释】

[1]於贤德:《论联觉、统觉和通感的联系与区别》,《文艺研究》1995年第4期,第46页。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第287-288页。

[3]钱钟书:《通感》,载《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2页。

[4]王光祈:《声音心理学》,原载《中华教育界》1927年17卷15期;转引自王宁一、杨和平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第一册),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5]王光祈:《王光祈文集·中国音乐史》,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325页。

[6]李扬:《唐代音乐诗综论》,《晋阳学刊》1999年第3期,第58页。

[7]王琦:《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48页。

[8]参见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对象——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2-63页。

[9]周畅:《唐代咏乐诗的史料价值与美学价值·上》,《音乐艺术》1995年第1期,第18页。

[10]周畅:《唐代咏乐诗的史料价值与美学价值·下》,《音乐艺术》1995年第2期,第1页。

[1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87页。

[12][清]刘鹗:《老残游记》(陈翔鹤校,戴鸿森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6页。

[13]转引自邓明灿:《是修辞方式,还是心理基础——也谈通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70页。

[14]《天津京剧团演员季小兰来京学艺》,《北京晚报》1980年8月23日。,

[15]转引刘涣成:《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谈声乐艺术的民族性问题》,《齐鲁艺苑》1996年第4期,第33页。

[16]详见本章第二节“味觉”之二“中国音乐中的味觉审美”的相关内容。

[17]郭文景:《年湮代远的歌》,《中国文艺报》第403期,2002年12月31日。

[18]姜广辉:《整体、直觉、取象、比类及其他》,载张岱年、成中英《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19]蒙培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同[18],第24页。

[20]汤书昆:《东方审美至境——“通感”再阐释》,《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第156页。

[21]钱钟书:《通感》,载《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2页。

[22]转引自汤书昆:《东方审美至境一一“通感”再阐释》,《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第157页。

[23]于民等:《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年版,第37页。

[24]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25]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第45页。

[26]郭沫若:《青铜时代·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转引自钱钟书《通感》,载《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页。(www.xing528.com)

[27]汪秡:《立雪斋琴谱·小引》,载《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414页。

[28]汪立三:《他山集》,《音乐创作》1989年第2期,第61页。

[29]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8页。

[30]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31]转引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32]罗筠筠:《审美应用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33]赵世民:《点石成金的人——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印象》,《人物》2003年第9期第89页。,

[34]转引自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76页。:

[35][德]威廉·冯特:《人类动物心理学论稿》,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转引自王远坤《饮食之味觉及其美感》,《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108页。:;

[36]康丝坦斯·克拉森:《感觉人类学的基础》,载《人类学的趋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219页。

[37]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页。

[38]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4-75页。:

[39][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40]同[37]

[41]于民等:《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年版,第37页。

[42]廖伯康:《川菜文化三性谭》,《文史杂志》2000年第5期,第17页。

[43]孙中山:《建国方略》转引自金涛声《华夏饮食心态与饮食文化》,《宁波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11页。;

[44]郁龙余:《中西印审美主体构成》,《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113页。

[45]泰戈尔:《泰戈尔论文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46]林承节:《中印人民友好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转引自郁龙余:《中西印审美主体构成》,《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167页。

[47]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1页。

[48]修海林:《“樂”——古乐文化的传统审美心态》,《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3期,第41页。

[49]《论语·乡党》。

[50]李祥林:《戏曲与烹饪》,《寻根》1999年第3期,第30页。

[51]乔建中:《音地关系探微——从民间音乐的分布作音乐地理学的一般探讨》,载《土地与歌》,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0页。

[52]陈光新:《中国烹饪的文化特质》,《中国烹饪研究》1994年第3期,第29-35页。

[53]见黄允箴:《论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划分》,《中国音乐学》1985年创刊号,第61页。

[54]以上曲例分析参详蒲亨强:《民歌地方色彩辨析》,《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第32页。

[55]引自蓝勇:《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研究》,《地理研究》2001年第2期,第233页(根据文中表14重新排序)。

[56]朱文长:《琴史》。

[57]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页。

[5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56页。

[59]蓝勇:《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研究》,《地理研究》2001年第2期,第233页。

[60]乔建中、苗晶:《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61]乔建中:《音地关系探微——从民间音乐的分布作音乐地理学的一般探讨》,载《土地与歌》,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页。

[62]相关论述详见第七章第一节“优美范畴的阴柔偏向”。

[6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723页。

[64]王洪宝:《饮食心理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65]孙玉兰、徐玉良:《民族心理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66]郭文景:《年湮代远的歌》,《中国文艺报》第403期,2002年12月31日。

[67]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页。

[68]一鸣:《辛沪光与〈嘎达梅林〉的一生情缘》,《音乐生活报》2005年6月27日第六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