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顶层精神文化框架:绿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构建顶层精神文化框架:绿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同的价值观演绎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这是一种无形的能动的精神财富。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建校原则、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精神偶像、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工作重心、庄重承诺等方面。“大德”,即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摆在人生的最高位置上,努力追求自身思想品

构建顶层精神文化框架:绿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一)确立办学理念

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演绎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这是一种无形的能动的精神财富。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是从校长到教职工的一个共同理念,即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在人才培养中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想,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校长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从内容来说,包括学校理念、教育目的理念、教师理念、治校理念等;从结构来说,包括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办学特色等要素。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建校原则、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精神偶像、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工作重心、庄重承诺等方面。办学理念的功能就是要回答学校的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共同解决了学校的终极问题:学校是什么?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深厚文化底蕴和办学精髓的积淀和升华,具有继承性、前瞻性、导向性、育人性。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从某种程度上说,办学理念决定了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只有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广泛宣传发动,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学校才有自我超越、追求特色、创造特色的可能,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才能得以增强。可以说,特色学校建设是在先进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发展过程。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

人文、民主、和谐、活力,关注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关注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并在此基础上分蘖出学校的系列二级理念:

1.学校发展理念:“提高学校运转机制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所谓提高学校运转机制活力,就是指提高学校的新陈代谢、前行发展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不断抛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积极吸收和创造科学的教育理论与先进的教育经验,并能将它们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能力。活力包括驱动力、凝聚力、自生力和同化力,促进学校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教师发展理念:“走研究之路,提高自我发展力”

引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通过不断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提升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3.学校管理理念:“人文 民主 和谐”

营造“温心”的心理环境,形成和谐包容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

4.课程理念:“学会生存 学会发展”

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实现培养可持续发展,达成“活力的我”的育人目标。

5.教学理念:“开放 灵动 自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融合,教学观念开放,锐意改革,方法灵活,学生灵动自主。

6.德育理念:“文化养人 习惯立人 课程育人 评价成人”

用文化滋养学生长大;以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可做立身之本的良好习惯;以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用激励性的评价制度,实施赏识教育,树立自信自强的品质,使学生受用终身。

7.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责任感、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具备生存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责任感、自主意识、创新精神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时期培养目标提出的,生存与发展力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的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提出的。

我们育人目标的确立,是根据管理目标有效性的原理。任何组织实施有效管理,必须要设置发展的目标。任何管理者都是为一定目标而存在,没有正确的目标,就没有管理存在的价值。具有一定目标的导向,正是学校管理能动性、自主性的表现。实验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非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说,当明确了可能达到的目标和目标的价值时,就会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在学校发展、学校管理中同样是这个道理。一个学校只有设置有挑战性的高远目标,才会增强目标的激发力量,更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鼓动力。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用办学思想来调控办学目标和办学行为。在操作中具体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遵循规律,继承发展;二是切中时需,坚持发展;三是具体可做,做中发展;四是不求终极,阶段发展。这些理念为我们多年来办学思想的确立和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校训的确立

校训乃一校之魂,是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学校风格、道德要求、工作风格、生活态度、人文精神等概述为警示格言的简洁规定,是一所学校治学理念的高度概括,是师生共同遵循的训导性规范,是全校师生携手共勉的座右铭,是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内容之一。校训代表了学校一以贯之的道德价值及追求,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的积淀,代表着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同时它还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如果说学校文化存在更多共性的话,体现学校精神的校训就表现出更多的个性。它是建立在这所学校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体现了自身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它是学校展示的“文化名片”,绵延的“文化基因”。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一个好的校训,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风格、学校精神,也能隐约地、间接地反映出该校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某些特点。

校训是针对学校全体成员的,核心是学生和教师,要在学校办学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制定校训。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大文化系统最基础的文化要素。学校的各种文化要素,都要服从于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校训也不例外

我校全面、科学地分析学校目前和将来的环境与条件,在学校办学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广泛研讨,深入论证。在客观分析学校发展远景目标的基础上,在绿色教育的宏观指向上,遵循训导性、权威性、概括性、精神性、长期性、渗透性、相对稳定性、独特性的原则,确定了我校的校训:“大德 大志 大行 大业”。

大德: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成就大德”的意思。“大德”,即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摆在人生的最高位置上,努力追求自身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尽善尽美,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德乃事业之基,做人之本。正所谓“小胜在智,大胜在德”。要想铸人,必要铸德。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欲铸人魂,先铸师魂。铸就师德,才能以德育德。(www.xing528.com)

大志: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成就大志”的意思。“大志”,即高远的志向,如古人所说的“鸿鹄之志”。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若在,梦就在。”“有志者事竟成。”明确的人生志向是牵动一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了明确的人生志向,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会萎靡不振,缺乏动力,如墨子所说:“志不强者智不达。”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回望过去,我们的先贤在学校里倾心传递智慧;而现在学校教育的目标变得如此卑微,仅仅是教授一些知识。”我希望学生不仅有小情趣,更有大情大志。

应该思考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中国和世界需要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正义感与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中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帮助学生认识、探索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现真正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远大志向,明晰前进方向,提升奋斗动力。

大行: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成就大行”的意思。“大行”,即高尚务实的行动,是“知行合一”的外在表现。人是用行动在书写自己的人生。如何让学生“心和脚一同上路”,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好好考虑的。“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如果能引导学生用高尚的行动来书写自己的历史,将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功。

大业: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成就大业”的意思。“大业”,即宏伟的事业,是“大德”“大志”“大行”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三)校风的积淀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品牌和形象、精神和灵魂。所谓“校风”,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学校的作风和风尚,是每个学校的领导者和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富有本校特色的、相对稳定的集体意识倾向和行为特点的集中表现,是学校通过长期的多方面的教育实践,在师生员工中逐步形成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它包含着学校全体成员所共有的思想和情感、理想和愿望、行为方式和传统习惯,也包含着学校各级各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内容包括: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作风。它是在共同目标指引下,学校成员在共同认识、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经过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突出的、一贯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行为倾向。校风是师生的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治学态度和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一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作风、学生学风等文化内容的积极沉淀和集中反映。

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形成的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校纪、校规,对学校所有成员有一种强大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不是来自行政领导强迫的,而是发自个人内心的要求,是潜在的学习、工作的准则。良好的校风给人们以无形的推动和鼓舞,使人经常处于一种强烈的气氛感染之中,引起感情共鸣,不知不觉地接受校风的教育和感化。良好的校风可以为学校的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良好的校风是保证教学、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的重要因素,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办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校风是学校高水平办学质量的体现,是创品牌、树信誉、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财富,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风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场和一种有效的教育因素,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和风格。从文化角度来说,校风是一种精神文化;从环境角度来说,校风是一种精神环境;从课程角度来说,校风是一种潜在课程。校风一经形成,就会对师生的思想意志、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等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而持久的巨大影响。校风既是每所学校各自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是每所学校各自未来发展的指向。

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即环绕人并作用于人的一切客观现实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当然,活动也反作用于环境,改变着环境条件。环境对人的活动的激发作用又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以至于对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当客观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时,才能对人的活动有所作用,成为有主观意义的因素。这种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逐渐在人们的心理上转化为某种观念,那么,这种以观念形式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环境,我们称之为“心理环境”。校风就体现为这样一种特定的心理环境。

校风既有全局性和内隐性,又有外显性和渐进性,其具有陶冶功能、调节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推动功能。

在校训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学校发展的追求,明晰本校的校风:“贵和尚中,刚健有为;自信自立,自主自强;民主和谐,美美与共。”

我们既崇尚“贵和尚中”,又提倡“刚健有为”,既追求和中的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有效沟通,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安宁的工作环境,又提倡教师认真工作,有所作为,开拓进取,大胆创新,鼓励和倡导教师发展和凸显个人的创造性和开拓性。

校风的确立还要依据本校学生自身特点。我校属于涉农地区学校,地区差异决定了该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存在很多问题:(1)入学适应难。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和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都是陌生的。校规校纪的约束、学习的压力,都构成了对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还有的困难家庭孩子没有受过学前教育,他们更加胆怯、不适,表现为焦虑、不安、抑郁、害怕、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等。(2)逃学与厌学。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由于忙于生计而没有尽到监护责任,学生家庭生活环境不良,学习基础较低,长此以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形成厌学情绪,有的干脆逃学、旷课。(3)人际交往障碍。由于目前的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由于家长的溺爱,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普遍存在自私、任性、依赖别人的个性特点,在集体中仍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常常是唯我独尊,缺乏同情心,遇到困难缺乏自信心,有的封闭自己,出现人际交往障碍。(4)过度依赖家长。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百般呵护,导致孩子自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5)学习压力大导致心理压力大。学生担心考试成绩不好,心理压力过大,会出现焦虑现象。遇到困难时或考试前,会出现精神恍惚、紧张不安或者抑郁、自卑现象。随着考试成绩的好坏,学生情绪忽高忽低,心理十分脆弱。(6)心理品质问题。有的学生常常嫉妒别人学习成绩比自己好,别人各方面比自己强。在受到批评时,学生容易抬杠以及产生敌对偏执情绪等。

因此我们积极打造自信自立、自主自强、民主和谐、美美与共的文化氛围。自信即我能行,自立即自己的事自己做,自主即主动学习、主动负责,自强即积极努力、发奋图强,民主和谐、美美与共即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教风和学风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教风,指一个学校的教育风气,是教师或教师集体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风格,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执教的集中反映,是体现学校教师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课堂观的整体行为。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和学识风范,包括教书育人的目的、态度、行为特点、方法及教师集体的好传统。优良的教风主要表现为教师忠于职守、爱护学生、言传身教、钻研业务、团结合作、管教管导、为人师表等。

教风是教师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技能、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其人格、修养和知识等内心世界的特定的外化形式,是学校形象的灵魂。在实践中,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师在各类人员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投入在各类投入中的优先地位,共同决定了教风在校风中的核心地位。

学风和教风有着紧密的关系。相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治学治教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实际代表了学校的文化主流,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久而久之固化为学校之风气,即学风。学风的形成受教师影响最甚。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教风是学风之源,教风是校风的主导,有什么样的教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教风反映教师整体队伍师德水平、协作意识的自觉行为,是一个学校教育环境的集中体现。

我校的教风是:“善教,乐研,精细化”。

《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吕氏春秋》中说:“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学业之章明也,道术之大行也,从此生矣。”“善教”即用教者的大爱情怀,使受教者“继其志”,不仅“学业章明”,而且“道术大行”。“乐研”即积极学习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寻找教育的真谛。“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是追求最好,最优,细是注重细节,是以专业化为前提的操作细化、管理细化、执行细化,最大程度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所谓学风,泛指学校、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求学和治学的风气。在学校,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般学问和学习方面的风气,是学校中长期形成的师生对待学问和学习的情绪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学风不仅受到学校校风、教风等内部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社会文化传统、社会舆论和时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优良的学风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经过长期有意识地、坚持不懈地培养教育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的学风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巨大的学习动力;正确的学习态度,如勤奋、严谨、好思、创新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进取等;尊师敬友、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

学风是校风的基础,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精华。我们之所以说学风是校风的基础,是因为从广义上讲,学风不仅是学生学习态度和教师治学风气的综合反映,涵盖了学校领导、管理队伍和教职工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且也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综合反映。学风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风的集中体现。学风好,表明校风正,校风正,学风必然好。

优良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优良学风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观念和理念,体现了学校的校风和大学精神,体现了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教学传统,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好的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体现着学校的品位与格调,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

我校的学风是:“善思,乐学,自主化”。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思”是在学习过程中有运用思维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并产生联想来解决问题的习惯。“乐学”是乐在其中的一种学习境界。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欢—乐在其中。“知道”偏重理性,只是被动学习知识,不能把握自如;“喜欢”则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喜欢学就学,不喜欢就放弃,不能长久;“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学习起来非常“投入”,几乎“陶醉”,这样的人学习不累。“自主化”指自己主动,不受别人支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责任感、自主意识。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必备能力。

人是学校发展中最积极的因素、决定性因素,促进学校的发展首先要促进人的发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是努力营造促进教师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学习研究的氛围,形成热烈的学术研究风气,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探究,在学习、探究中得到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