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南运河社团文集: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创建的南社

江南运河社团文集: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创建的南社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降至明末,社团接踵。运河之畔无锡的东林党和太仓、松江的复社影响日甚。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于清末民初创建的南社,以宣传爱国主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清革命为主旨,用诗、词、文章等宣传革命。10日后,又发表《南社例十八条》,议定每年春秋两次雅集。印社创建后,每年清明、重阳之际,社员及同好雅集于此,观摩交流,考订研讨,诗文唱和。

江南运河社团文集: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创建的南社

元季江南文士赓绪前贤,雅集于昆山顾德辉的玉山草堂中,麇集了杨维桢、柯九思、吴克恭、黄溍、李祁、郑元祐、倪瓒、王蒙、赵元、张渥等文社的诗画才俊。草堂中除了春、夏、秋、冬四季可供吟咏的楼榭外,还有书画舫,以裨出游时仍能赏析书法名画,更兼“女乐杂沓、歌伎佐酒”类耳目声色之娱。有明一代,结社雅集的鼎盛与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间的文学复兴相表里[48]。正如祝允明、文徵明业师李应桢记载成化间文士的雅集时说的那样:“朝廷清明四方无事,士大夫燕会多以文字相娱乐,更唱迭和,动成巨卷。”[49]弘治年间的苏州以沈周为核心,形成祝颢、徐有贞、刘珏、杜琼、史鉴、吴宽、文林、李应桢为代表的文人交游圈,嗣后以杨循吉、都穆、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徐桢卿等为核心。嘉、隆后,士夫们生活观念从“齐家”向“治生”转捩,李东阳在《书杏园雅集图后》(谢环,镇江博物馆藏)中曰:“自洪武之开创,永乐之勘定,宣德之休养生息,以至于正统之时,天下富庶,民安而吏称。庙堂台阁之臣,各得其职,乃能从容张弛,而不陷于流连怠敖之地,何其盛也!夫惟君有以信任乎臣,臣有以忧勤乎君,然后德业成而各飨其盛,此固人事之不容不尽者,而要其极,有气数存焉。然则斯会也,亦岂非千载一时之际哉!”[50]

宴游酬唱、雅集文会以诗文、书画相尚为媒。见之于画家笔端的雅集图除了谢环《杏园雅集图》、王绂《山亭文会图》、《林下四贤图》和仇英《魏园雅集图》外,文徵明的《东园图》和《惠山茶会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呈现了不同的景致和构图,士人雅集的情景和实态如在目前。张廷玉在评介明代金陵吴中两大文化中心状况时曾作如是观[51],对吴中亦述之甚切:

吴中自吴宽、王鏊以文章领袖馆阁,一时名士沈周、祝允明辈与并驰骋,文风极盛。徵明及蔡羽、黄省曾、袁袠、皇甫冲兄弟稍后出。而徵明主风雅数十年,与之游者王宠、陆师道、陈道复、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钱谷之属,亦曾以词翰名于世。[52]

无锡市锡山区荡口镇民居间的水巷

金陵、吴中两地的文士过从甚欢,顾璘和文徵明作为正、嘉间两地艺坛的领袖,应和唱咏不绝。降至明末,社团接踵。运河之畔无锡的东林党和太仓、松江的复社影响日甚。东林党人“不贵空谈,而贵实行”[53],旨在救治虚症。他们讽议朝政,无畏抨击阉臣势力,视死如归。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传遍大江南北、运河东西。沿运太仓张溥、松江陈子龙等“复社”领袖,咸以“务为有用”为旨。

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于清末民初创建的南社,以宣传爱国主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清革命为主旨,用诗、词、文章等宣传革命。陈、高、柳皆擅诗文,又为同盟会员。1907年8月15日,柳氏邀刘师培、何震、杨笃生、邓实、黄节、陈去病、高旭、朱少屏等于上海聚会,商议成立南社。10月17日,高旭在《民吁报》上刊登《南社启》,“与陈子巢南、柳亚子卢有南社之结”。10日后,又发表《南社例十八条》,议定每年春秋两次雅集。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的张公祠开会,参加会议者除陈、柳外,还有朱锡梁、庞树柏、陈陶遗、沈砺、俞剑华、冯平、朱正平、林砺、黄宾虹。会议选在张公祠内举行,也颇具象征之意,该祠系苏州人为纪念明末抗清志士张国维而建。由于南社成员在江南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成立时17人中有14人为同盟会会员,故辛亥首义前夜,同盟会领导人宋教仁、陈其美也加入了南社。

同时的杭州西子湖畔,聚集了篆刻家丁辅之、叶为铭、王福厂、吴石潜等金石名家,他们赏印谱,鉴印玺,致力于弘扬丁敬、小松、陈曼生等前贤的精神。光绪三十年(1904),遂于孤山之麓的数峰阁边召开了西泠印社成立仪式,“人以印集,社以地名”。民国二年(1913),在丁、王、叶、吴等人的公推中,吴昌硕出任西泠印社社长。印社确立了“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提出“顾社虽名西泠,不以自域”的开放式建社意识。印社创建后,每年清明、重阳之际,社员及同好雅集于此,观摩交流,考订研讨,诗文唱和。

曩时的上海,寓居着大批如陈宝琛、瞿鸿禨、陈攀龙、冯煦、曾熙、张謇、袁树勋、刘承干、樊增祥、张元济、庞莱臣、叶楚伧等“一士不仕二朝”的名流鸿儒,荟萃了赵之谦、任熊、任薰、任颐(伯年)、任预、虚谷、蒲华、胡公寿、李瑞清、吴昌硕、高邕、吴仲英、何诗孙、徐三庚、宣古愚等众多书画名家,由此,海派文化圈于焉而成。宣统二年(1910),海上题襟馆成立,众人得以于在此雅集墨缘,切磋艺事,鬻书售画。民国六年(1917),复举吴昌硕为会长,王一亭、哈少甫为会董,吴待秋任留驻会员。题襟馆同人除雅集文会外,还热心公益,多次奉献于赈灾、募捐等慈善事务。民国三年(1914),海上“九老会”在徐园雅集修禊。“九老会”计有陈三立、沈曾植、李瑞清、郑孝胥康有为、朱祖谋等,乃效白居易洛阳香山时,和八位长者以成“九老会”,诗文唱酬,文采风流。

【注释】

[1]姜氏可能是唐宋诗(词)人中往来江南运河间最多的人之一。早在淳熙十四年(1187),他从吴兴赴苏访友时就有怀古词作,请看《点绛唇·丁末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2][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

[3][南唐]李中.村行.

[4]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三十一)“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三十五)“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四十四).

[5][南宋]吴自牧.梦梁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211.

[6]辛弃疾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陆游词《水调歌头·多景楼》:“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8]《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9][明]宋濂.杨氏墓志铭.

[10][明]李贽.续藏书·何景明传.

[11][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七)·王世贞传.

[12][明]陆树声.嘉树林小序//陈士彪.明清闲情小品赏析·山水人物[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38.

[13][明]袁宏道.虎丘//袁宏道集笺校[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57.

[14]同上.

[15]同上.

[16]袁宏道.西洞庭//袁宏道集笺校[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61—162.

[17]袁宏道.天池//袁宏道集笺校[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72.

[18]萧元.明清闲情美文[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214.

[19]严昌.历代文化名人笔下的山水楼亭[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22.

[20]归有光.吴山图记//归有光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149—150.

[21][明]袁宏道.飞来峰//袁宏道集笺校[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28.

[22]宋荦.游姑苏台记//何香久.中国历代名家散文大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242—243.

[23][明]王士性.五岳游草[M].周振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63.(www.xing528.com)

[24][明]张岱.湖心亭看雪//陶庵梦忆[M].上海:上海书店,1982:26.

[25][明]张岱.湖心亭看雪//陶庵梦忆[M].上海:上海书店,1982:26.

[26][明]张岱.孤山//西湖梦寻[M].孙嘉遂,校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127.

[27][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七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明]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0.

[29]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拙政园志稿[M].内部发行.1986:109.

[30]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拙政园志稿[M].内部发行.1986:109.

[31]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孙殿起.琉璃厂小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76.

[32]庞薰琹认为,该图似应作于1792年的甲寅年,而非1732年的甲寅年。(庞文计算有误,甲寅年一为1734年,即雍正甲寅十二年;二为1794年,按庞文意,应为1794年,即乾隆甲寅五十九年。)另外,他指出,“《苏州阊门图》,这幅画分则可以成为两幅,合起来则是一幅完整的构图。”(庞薰琹.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116—117.)

[33]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231.

[34][明]高濂.遵生八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402.

[35]许健.琴史初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54—55.

[36][明]张岱.丝社//萧元.明清闲情美文[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261.明代何景明认为制琴除选材之外,关键在于四大部件,即弦、轸、徽、越。此四部件,各有功能:“弦以被音,轸以机弦,徽以比度,越以亮节。”四者优劣,直接影响制琴及琴声:“被音则消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所以,选择时当“弦取其韧也,轸取其栝圆也,徽取其数次也,越取其中疏也”。([明]何景明.说琴//赵伯陶.明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66.)

[37]杨乃乔.文人:士大夫、文官、隐逸与琴棋书画[J].香港:人文中国学报,2000(7).

[38][明]张岱.丝社//陶庵梦忆[M].上海:上海书店,1982:18.

[39][明]高濂.遵生八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402.

[40]同上.

[41]同上:403.

[42]同上.

[43]同上.

[44]同上.

[45][清]金埴.不下带编巾箱说[M].王湜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75.

[46][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第16章.余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55.

[47]有明一代,自洪武四年(1371)至崇祯十六年(1643)的272年间,全国录取状元90人,苏州府25人,占27.8%,清代自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258年间,全国状元共114名,江苏独得49名,苏、锡、常三地44名。其中苏州府26名,占22.8%。

[48]据郭绍虞统计,明代文人社团共有170余家,何宗美考证计总数超过300家。(何宗美.明代南京文人社集与文学流变//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9][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卷一三),引自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52.

[51]南都(指南京)自洪、永初,风雅未畅,徐霖、陈铎、金琮、谢璇辈谈艺。正德时,稍稍振起。自璘(指顾璘)主词坛,士大夫希风附尘,厥道大彰,许谷、陈凤、璇子少南、金大车、大舆、金銮、盛时泰、陈芹之属并从之游,谷等皆里人,銮侨居客也,仪真(现仪征)蒋山卿、江都赵鹤亦与璘遥相应和,沿及末造,风流未歇云。([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六)·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文苑二.)

[52][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三.

[53][明]高攀龙.高子遗书(卷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