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之清代哲学思想简述

中国哲学通史之清代哲学思想简述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东西均》一书中,方以智专辟《名教》一篇,系统地为儒家的“名教”思想进行哲学的理论辩护。寻绎该文的脉络,大体上可以从下述四个方面理解方以智为儒家“名教”进行哲学辩护的思路。首先,方以智从圣人立“名教”的动机及名教利大弊小的角度,对于名教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因此,作为权教,名教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

中国哲学通史之清代哲学思想简述

方以智深知“名教”与“学问”,在劝导人们向善的方面都有其内在的不足,但他还是认为“名教”与“学问”更能有助于世道的善化。他说:“名教因之,以中道立邪正之大防,而主于劝善。故伯夷盗跖等死,而右伯夷;学问、利禄等累,而褒学问。”(122) 在《东西均》一书中,方以智专辟《名教》一篇,系统地为儒家的“名教”思想进行哲学的理论辩护。寻绎该文的脉络,大体上可以从下述四个方面理解方以智为儒家“名教”进行哲学辩护的思路。

首先,方以智从圣人立“名教”的动机及名教利大弊小的角度,对于名教的合理性进行辩护。他说:“好名而畏死,人诚无奈其情何。然圣人之所以补救天地,使万世安生,正惟恐天下之不好名而畏死也。明知好名之末流,故又使好‘不好名之名’,自立忠信、廉知、退让、仁勇诸名;其救世也,利十之九,弊十之一。”(123)

其次,从名实关系的角度,进一步为名教进行理论辩护。他说:“有实即有名,犹有形即有影。天地既分,物物而名之,事事而名之。称其名使知其实,因有名实……圣人教人,求实而已。实者,忠孝之所以忠孝,文章之所以文章,生所以不虚生,死所以不浪死者也。”(124)

再次,方以智从方便社会管理的实用性角度为名教进行辩护,认为名教有利于人心的管理。他说:“人情莫微于喜,莫危于惧。毁誉、生杀,动天下之风雷也。”富比王侯者、普通百姓者、大暴穷凶者,能使他们内心深处产生震动,莫非“名与死”两样东西。“使天下皆不好名、不畏死,圣人又奈天下何哉?断断然不好名、不畏死,非无以加之至人,即无法可制之恶人矣。”

最后,方以智又从名教之体与名教之用的关系角度,进一步论证不能因为名教之流弊而否定名教之体的重要性,要求人们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名教之体的正面作用与名教之用的负面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说:“名如火之光、草木之香,相传于空中,不离不息,不得不然者也。画地作饼,虚名之罪也。因名之为累而罪所以为名者,是火罪光、草木罪香;天地能无罪乎?”(125) 他认为,如果人们都像道家庄子那样否定社会中那些砥砺高节、见利思义之士,则会出现“名教贱”这样不好的社会效果,而“名教贱则人以无名之名便其所讳,而父子、君臣之名不足事,事皆可倒行逆施矣”(126) 。因此,作为权教,名教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他说:“告闾人为圣人,必嗛嗛然不从;曰欲汝不同禽兽耳,欣欣然从矣。无上之名太远难从,故圣人以疾没世之药治万世,而以无闷之药治疾没世者。经之权在史,拈花之权在地狱也,安得罪名?安得不罪名?安得不罪罪名之名?”(127)

通过思辨哲学的否定之否定,方以智非常巧妙地肯定了“名教”的合理社会功用。不过,我们不能把方以智理解的“名教”局限于政治化儒家“三纲五常”的狭隘内容上面,而应当视之为一种社会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也正是从这一角度看,方氏对名教的哲学辩护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内容的意义,从而对后人思考伦理道德体系对维系世道人心的积极作用给予理论上的启示意义。

初读方以智《东西均》一书,往往被表面上看起来光怪陆离的思想所迷惑,然而稍微深究一番,则发现方氏思想的核心还是儒家的精神。但是,方以智心中的儒家,既不同于董仲舒阴阳法家思想于一体的汉儒,也不同于汉代今文经学孔子为神人,为汉代立法,是没有王位的素王的经学之儒,当然也不同于东汉《白虎通德论》中以三纲、五常、六纪为法典的政治化儒家。概而言之,汉、唐以后逐渐意识形态化的儒学,主要借用了儒家思想中重视人伦秩序的思想,以政治化、法典化的形式维护孝道、礼教,把原本出于人的情感意愿的人伦亲情政治化,以政治与行政的力量来推行儒家的教化思想,在教育与人才使用方面以官方认可的儒学思想来推行儒家思想的教育,确定人才的标准。北宋新儒家在与佛老的思想斗争中,重新确立了儒家思想对于现实社会,特别是士大夫们精神世界的指导地位。而南宋以后,经过朱熹的积极努力,逐渐确立了以“四书”为核心的新儒学的思想地位。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3),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官方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从此,以“四书”为核心的新儒家思想又成为新的思想教条,束缚着一大批读书人的头脑。与上述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儒家思想不同,方以智在《东西均》一书中提倡的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视下学而上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想型的思想体系就其思想的包容性而言,一是吸收了佛、老思想的优长而又能以积极入世的精神来治理社会,使之向善;二是以清醒而又开放的学习精神来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以理性的、接近事情本身的方式来把握对象,从而实现人的合理的要求。这一理想型的思想体系虽然也运用名誉、名份等伦理规范来引导人、约束人,然而不再以政治化的手段推行“三纲五常”,而是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人从道德理性上明白人禽之别而自觉地践履君臣、父子的伦理规范。本节从大成均、重学、不虚生浪死、为名教进行哲学辩护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东西均》一书的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对于深入理解晚明清初“三教合一”的时代思潮可以提供一曲之见。《东西均》一书中的儒家是一理想型的儒家而非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政治化的儒家(全面区分方氏在《东西均》一书中提倡的理想型儒家与历史上政治化的儒家的不同,非本节所能胜任,也不是本节的主要任务),作为“大成均”的孔子也是一理想性的文化符号。然而,在明末“三教合一”的大时代背景下,方以智自觉地以理想型的儒家为旨归统合佛、道二教思想,与王夫之自觉地以六经为资源而别开生面的思想旨归殊途同归,从而与以佛教道教思想为宗旨的“三教合一”论的思想划清了界线。正是从这一角度讲,方以智仍然是儒家阵营里的思想家。

本章结语

作为晚明清初的大思想家,方以智的思想带有鲜明的过渡性质,一方面带有新的突破旧的思想倾向,如科学的实证,以理想型的儒家思想为宗主综合佛教哲学、道家道教哲学思想,构造了一个综罗百家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又深深地保留着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窒息了自己哲学中所包含着的面向现实,开拓未来的新思想气息。就其与鼎盛期的清代哲学重视实证的思维方式而言,方以智有关语言哲学的新思考具有某种先声的意义。他在《通雅》一书的序文及补记中写道:“函雅故,通古今,此鼓筐箧之必有事也。不安其艺,不能乐业;不通古今,何以协艺相传,讵曰训诂小学可弁髦乎?理其理,事其事,时其时,开而辨名当物;未有离乎声音文字,而可举以正告者也。”(128) 又说:“学惟训诂,博乃能约;当其博,即有约者通之。博学不能观古今之通,又不能疑,焉贵书簏乎?……上下古今数千年,文字屡变,音亦屡变。学者相沿不考,所称音义,传讹而已。”(129) 正是有鉴于此,方以智著《通雅》一书,希望在名物、训诂、制度方面广泛考证,以求得对古代典籍的正确理解。就语言、文字与经籍意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他有诸多正确的认识。如他看到声音随时代变化,经典训诂与方言的内在关系,说:“天地风时推移,而人随之声音亦随之,方言不可不察乎?古人名物,本系方言,训诂相传,遂为典实”(130) 。而实际上,“古人说理事之音义,转假譬喻为多,不可执后人之详例以论也”(131) 。从哲学思想方法的角度看,方以智已经开创了从训诂学角度批评汉儒与宋儒的思想风气,他说:“孔融曰:‘郊天鼓必麒麟之皮。’写《孝经》当曾子家策乎?汉儒解经,类多臆说。宋儒惟守宰理;至于考索物理时制,不达其实,半依前人。”(132) 方以智十分看重文字、语言对于人类文化的保存作用,要求士人从文字、语言入手来认识万事万理。他说:“‘备万物之体用,莫过于字;包众字之形声,莫过于韵’是理事名物之辨,当管库也。……今遵《正韵笺》,详考诸家,上收金石,古今辨难,皆决其下,此小学必不可少者也。”(133)

方以智对文字、训诂、语言之于哲学思考关系的认识,虽然还远未达到戴震“由字通词,由词通道”的明晰、简练的程度,但像顾炎武的思想一样,均为清代鼎盛期的哲学思考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础。从哲学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看,值得高度的重视。

(1) 方以智:《孙武公集序》,《稽古堂二集》,《浮山文集前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第19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 关于方以智的死亡结局,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参见蒋国保的《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罗炽的《方以智评传》、余英时的《方以智晚节考》等著作。

(3) 方以智逝世后,顾炎武活了十一年,王夫之活了二十一年,黄宗羲活了二十四年。顾氏小方氏两岁,王氏小方氏八岁,黄氏长方氏一岁。而大多数哲学家的思想往往要到六十岁左右才臻致成熟。

(4) 方以智:《自序》,《物理小识》,第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 方以智:《天类》,《物理小识》卷一,第3页。

(6) 方以智:《天类》,《物理小识》卷一,第3页。

(7) 方以智:《天类》,《物理小识》卷一,第5页。

(8) 方以智:《天类》,《物理小识》卷一,第11页。

(9) 方以智:《人身类》,《物理小识》卷三,第79页。

(10) 方以智:《天类》,《物理小识》卷一,第11页。

(11) 方以智:《人身类》,《物理小识》卷三,第78页。

(12) 方以智:《人身类》,《物理小识》卷三,第78页。

(13) 方以智:《人身类》,《物理小识》卷三,第76页。

(14) 方以智:《尽心》,《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67—6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本章所用《东西均》一书的原文及注释,均以庞朴先生《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一书为蓝本,个别地方的标点及概念的解释有别于庞先生之处,特此说明。

(15) 方以智:《总论下》,《药地炮庄》,张永义、邢益海校点,第84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16) 方以智:《译诸名》,《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66页。

(17) 方以智:《所以》,《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18页。

(18) 方以智:《所以》,《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19—220页。

(19)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46—47页。

(20) 方以智:《所以》,《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21页。

(21) 方以智:《所以》,《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24页。

(22) 方以智:《所以》,《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16页。

(23) 方以智:《所以》,《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17页。

(24) 方以智:《性故》,《方以智全书》第3册,第7页。

(25) 方以智:《性故》,《方以智全书》第3册,第8页,合肥,黄山书社,2019。

(26) 方以智:《性故》,《方以智全书》第3册,第8页。

(27) 方以智:《性故》,《方以智全书》第3册,第10页。

(28) 方以智:《性故》,《方以智全书》第3册,第16页。

(29) 方以智:《性故》,《方以智全书》第3册,第19页。

(30) 方以智:《性故》,《方以智全书》第3册,第22页。

(31) 方以智:《性故》,《方以智全书》第3册,第22—23页。

(32) 方以智:《性故》,《方以智全书》第3册,第21页。

(33) 在方以智看来,人类似乎有三大类知识:质测、通几、宰理之学。他本人瞧不起“宰理”之学,特别重视“质测”与“通几”之学,并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然究竟何谓“宰理”之学?方以智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说“儒者守宰理而已”。(《物理小识·总论》)“汉儒解经,类多臆说;宋儒惟守宰理,至于考索物理时制,不达其实,半仍前人。”(《通雅》卷首一《音义杂论·考古通说》)

(34) 有学者认为,“质测”是“科学方法”而不是科学,“通几”是哲学方法,而不是哲学。可备一说。参见蒋国保《方以智与明清哲学》,第135—14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

(35) 方以智:《自序》,《物理小识》,第1页。

(36) 方以智:《自序》,《物理小识》,第1页。

(37) 方以智:《自序》,《物理小识》,第1页。

(38) 方以智:《自序》,《物理小识》,第1页。

(39)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37页。

(40)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39页。

(41)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39—40页。

(42)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52页。

(43)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56页。

(44)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61页。

(45)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64页。

(46)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65页。

(47)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41页注释①。

(48)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65页。

(49)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40页。

(50) 方以智:《反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87页。

(51) 方以智:《反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88页。

(52) 方以智:《反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89页。

(53) 方以智:《反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89页。

(54)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37页。

(55) 方以智:《易余·二虚一实》,《方以智全书》第1册,第137页。

(56) [无]为引者加。此处引文缺一“无”字。

(57) 方以智:《易余·三冒五衍》,《方以智全书》第1册,第50页。

(58)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36页。

(59) 方以智:《三征》,《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39页。

(60) 方以智:《易余·通塞》,第214页,《方以智全书》第1册。[有]为引者加。依上文之语意当加此一“有”字。

(61) 方以智:《一贯问答》,庞朴注释,庞朴主编:《儒林》第一辑,第265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2) 方以智:《一贯问答》,庞朴注释,庞朴主编:《儒林》第一辑,第266页。(www.xing528.com)

(63) 方以智:《反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94页。

(64) 方以智:《反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94页。

(65) 参见罗炽《方以智评传》第三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6) 参见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第48—74页,北京,三联书店,2004。

(67) 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第55页。

(68) 参见蒋国保《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方以智与明清哲学》,以及王茂、蒋国保等著《清代哲学》第十六章。

(69) 方以智:《神迹》,《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60页。

(70) 此处“著者”指方以智。

(71) 方以智:《疑信》,《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62页注释④。 

(72) 方以智:《东西均开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页。

(73) 方以智:《东西均开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页。

(74) 方以智:《东西均开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页。

(75) 方以智:《东西均开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7页。

(76) 方以智:《东西均开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7—8页。

(77) 方以智:《东西均开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8—19页。

(78) 方以智:《玆燚黈》,《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87页。

(79) 本先生指方以智曾祖父方学渐,字本庵。

(80) 方以智:《全偏》,《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44页。

(81) 方以智:《东西均开章》,《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5页。

(82) 方以智:《道艺》,《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75页。

(83) 方以智:《道艺》,《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79页。

(84) 方以智:《道艺》,《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87页。

(85) 方以智:《译诸名》,《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68页。

(86) 方以智:《译诸名》,《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67—168页。

(87) 礜,指矿物质的毒性。

(88) 方以智:《尽心》,《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69页。

(89) 方以智:《无如何》,《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77页。

(90) 方以智:《名教》,《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56页。

(91) 方以智:《颠倒》,《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20页。

(92) 方以智:《奇庸》,《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37页。

(93) 方以智:《道艺》,《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86页。

(94) 方以智:《道艺》,《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87页。

(95) 方以智:《张弛》,《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00页。

(96) 方以智:《疑信》,《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60页。

(97) 方以智:《象数》,《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15页。

(98) 方以智:《所以》,《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21页。

(99) 方以智:《译诸名》,《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70—171页。

(100) 方以智:《奇庸》,《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34页。

(101) 方以智:《道艺》,《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82页。

(102) 方以智:《道艺》,《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85页。

(103) 方以智:《道艺》,《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85—186页。

(104) 方以智:《玆燚黈》,《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86页。

(105) 方以智:《全偏》,《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41页。

(106) 方以智:《生死格》,《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21页。

(107) 方以智:《生死格》,《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25页。

(108) 方以智:《奇庸》,《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35页。

(109) 张祥龙译为“缘在”。

(11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第303页,北京,三联书店,1987。

(11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第304页。

(1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第305页。

(11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第305页。

(114) 方以智:《名教》,《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57页。

(115) 方以智:《生死格》,《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27页。

(116) 方以智:《总论中》,《药地炮庄》,张永义、邢益海校点,第57页。

(117) 方以智:《尽心》,《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80页。

(118) 方以智:《生死格》,《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29页。

(119) 方以智:《全偏》,《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42页。

(120) 方以智:《生死格》,《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130页。

(121) 方以智:《无如何》,《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81页。

(122) 方以智:《公符》,《东西均注释》, 第103页。

(123) 方以智:《名教》,《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50页。

(124) 方以智:《名教》,《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50页。

(125) 方以智:《名教》,《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54页。

(126) 方以智:《名教》,《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54页。

(127) 方以智:《名教》,《东西均注释》,庞朴注释,第254页。

(128) 方以智:《方以智全书》第1册,侯外庐主编,第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29) 方以智:《方以智全书》第1册,侯外庐主编,第3页。

(130) 方以智:《通雅凡例》,《方以智全书》第1册,侯外庐主编,第6页。

(131) 方以智:《通雅》卷首之一《音义杂论·考古通说》,《方以智全书》第1册,侯外庐主编,第2页。

(132) 方以智:《通雅》卷首之一《音义杂论·考古通说》,《方以智全书》第1册,侯外庐主编,第3页。

(133) 方以智:《通雅》卷首之二《杂学考究类略》,《方以智全书》第1册,侯外庐主编,第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