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水经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研究

天水经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天水作为一个传统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山多川少,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天水市劳务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劳务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劳务品牌优势进一步凸现,劳务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天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开发人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的“奠基工程”和大产业来培育。近年来,天水劳务主管部门赴沿海发达地区180多家用工企业考察劳务基地。

天水经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研究

第六章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天水作为一个传统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山多川少,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全市农村人口达260.87万人,占总人口的72.53%。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市必须走劳务输转,发展劳务经济的路子。“三农”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就业问题。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劳务输转是实现农民充分就业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农村目前人地矛盾突出的必然选择。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切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则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天水市劳务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劳务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劳务品牌优势进一步凸现,劳务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

2008年以来,天水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劳务经济发展三年规划(2008—2010年)》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精神,牢牢抓住技能培训、组织输转、基地建设、回乡创业、基础管理等重点工作,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劳务增收”工程,推动全市劳务经济实现了三年翻番的目标。全市劳务输转人数从2007年的53万人稳步增长到2010年的63.18万人,年均增长13.1%以上,劳务收入从2007年的18.51亿元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56.88亿元,年均增长35.48%以上。三年累计输转农村劳动力179.1万人,创劳务收入130.12亿元。

一、天水市发展劳务经济的成就

近年来,天水市积极推动劳务输转由体力粗放型向技能质量型、零星分散型向集团规模型、盲目自主型向有序组织型、短期临时型向长期稳定型、数量密集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使劳务管理不断规范化,劳务培训不断规模化,劳务输转不断组织化,劳务产业不断品牌化。目前,天水市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新疆、西藏、西宁、西安、兰州等地区建立起了500多家规模大、效益好、就业稳、联系紧的大型务工基地,全市劳务基地达到了1650多个,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周边的劳务输出网络。

一是把劳务经济作为大产业积极培育,促使其健康发展。天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开发人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的“奠基工程”和大产业来培育。各级政府都成立了健全的劳务工作机构。在发展劳务经济中,天水市坚持抓好一支队伍,把开展劳务工作的重心建立在乡、村组织,由劳动保障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军人、下岗人员、劳务经济人等群体中招聘了247名劳务专干,从而使乡镇劳务专兼职队伍达到了447人,全部进行了岗前业务培训,保证了基层各项劳务工作的开展。市财政和各县区每年分别拿出100万、50万元经费,用于劳务政策宣传、劳务基地考察、信息发布等工作。连续举办劳务推介洽谈会,吸引800多家用工企业赴天水招聘劳务人员。实施“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为农民工补贴往返路费,发放生活困难救助金。经国家邮政总局批准,为农民工量身定制并免费发放“绿卡天水劳务银联卡”,方便务工人员储蓄,安全管理劳务收入。

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提高农民工素质。各级劳务机构始终坚持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劳务输转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前天水输出劳务大都集中在建筑、服务等领域,分散型、流动型、苦力型占绝大多数,就业不稳定,权益难保障,收入也低。为改变这一状况,天水市劳务主管部门本着“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市场”的原则和“以培训促输转、以技能促就业”的思路,建立以县区职业培训中心为龙头,职业教育和民办培训机构为主体,乡镇引导性培训为基础的培训机制。确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50所,并把“农民工培训基地”延伸到86个乡镇,年培训农民工10万人以上;积极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农村大龄女童培训”、“贫困地区妇女家政培训”和李兆基“温暖工程”、“品牌项目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针对当前就业形式多样化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创新培训模式,提出了“六个1万”培训计划,即培训电脑操作员1万人、羲皇故里建筑工1万人、农村驾驶员1万人、农村经纪人1万人(2009—2011年)、异地培训1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万人共培训农民工15多万人,职业技能鉴定达9万多人。

从2007年起,市财政安排职教专项经费500万元,主要用于职校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课教师培训和贫困生资助等,确保了全市职业教育的稳定实施。近两年,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落实再就业经费的10%用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经费用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三是努力拓展劳务输出渠道,打造劳务品牌。近年来,天水劳务主管部门赴沿海发达地区180多家用工企业考察劳务基地。目前,全市已经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劳务基地1650多个,与500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和中介组织保持稳定的用工关系。以京津鲁为主的家政、保安、加工、制造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次,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机械制造电子装配等行业为主的从业人员多达15万人,以新疆、西安等陇海铁路西段各大中城市建筑业、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为主的务工人员有25万多人。同时,天水在港澳地区和国外劳务市场上也迈出可喜步伐,2008年全市有1050人赴境外务工,收入可观。麦积区渭南镇100多名务工人员在新加坡等国从事餐饮服务业,人均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在大规模输转劳务,促农增收的同时,天水着力打造劳务品牌,精心培育出10多个行业优势工种的劳务品牌,形成以建筑、服务、技工、餐饮为主体的劳务品牌体系。在2008年“中国就业论坛暨全国劳务品牌展示交流会”上,天水展示的“天水白娃娃”等5个劳务品牌荣获中国就业促进会颁发的“优秀劳务品牌奖”。2010年9月,“天水白娃娃”、“羲皇故里建筑工”、“羲里娲乡家政大嫂”、“陇上江南缝纫工”、“龙城飞将保安”和“尹香牛肉拉面师”六个劳务品牌,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颁发的劳务品牌专利证书

二、天水市劳务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影响我市劳务输出

配套政策和管理不完善与农村劳动力输出要求不相适应。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天水市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措施,农民就业的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户籍政策等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滞后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受到不公正待遇。尤其是农村外出打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农民夫妇,老人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另外,由于天水市经济发展落后,劳务输出目的地大多为沿海和经济发达省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经济大环境发生变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用工需求不稳定,天水市劳务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二)农民工技能化水平较低

一般来说,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越低,外出就业率越低,相应地,其劳务收入越少;反过来,劳务收入高的劳动力大都是那些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据相关分析,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与转移率(外出就业率)呈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高达0.9595。据统计,2009年天水市共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62.79万人,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62.5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8.43%、文盲半文盲26.7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6.44%;初中文化程度的51.83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1.8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21.64万人,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29%。综合起来看天水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80%多在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低。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先进的技术技能掌握的慢,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收入相对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外出的就业行业。(www.xing528.com)

(三)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较低

农民外出务工的无序性,仍然是当前制约天水市劳务输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出务工方向的盲目性。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城乡壁垒尚未打破和政策引导缺乏应有机制的条件下,农民外出只能是“飞行军”和“游击队”,没有组织、没有信息,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近年来虽然我市各级政府号召有组织开展外出务工,其组织化程度也不到15%。二是就业的不稳定性。在当前天水市土地流转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具有“农民”身份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忙季节不得不及时回家“务农”,农活干完,只能另谋职业,而且是“有活就干,无活则散”。三是就业空间上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和目前城市就业压力短期难以缓解,给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空间上的失衡。现阶段由于全国及世界范围内经济不景气,农民进城就业空间有缩减的趋势,反过来又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四)劳务输出服务化体系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信息服务不适应,各乡镇、村组的农村劳动力难以及时了解用工需求、工资价位等市场信息;资金扶持不适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资金单纯依靠上级补助,且分散在各个部门,没有发挥应有效果;管理服务不适应,少数乡镇和部分成员单位对劳务输出重视不够,没有真正纳入工作重点目标,部分乡镇从事劳动保障工作、劳务经济开发工作的专职人员业务不熟、专业不精,统计数据上报不及时,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工作推进不到位,服务机构建设投入不足,维权服务措施跟不上。

三、进一步发展天水市劳务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用工企业对劳动力转移要工作高度重视,形成“政府围绕企业抓服务,企业围绕市场抓发展”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扶贫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建立劳务输出工作合作机制,搭建部门合作平台,加强协商与沟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扶贫、劳动保障、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将劳务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并将责任落实情况与县区年终考核挂钩。要顺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照“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方针,针对用工地企业的用工需求,认真制定实施劳务输出计划。

(二)坚持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相结合

在劳务输转工作中,必须把培训放在首位,必须让劳动力充分掌握一技之长。一是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要克服中职教育产业化的倾向,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师资力量建设,逐步建立培训网络。二是要加强技能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对各种劳动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岗前、技能、素质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技能培训等级;要加强劳动力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育引导外出劳动力诚实守信、明荣知耻,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三是要创新培训方式。要选派培训基地的教师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工厂企业跟班学习,对企业的操作流程、工艺模式、制造环节等技能先学一步,从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同时,还要在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上下工夫,积极帮助受过培训的农民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四是逐步建立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各培训基地间要打破封闭现状,做到在就业信息上互通情况,共享资源,以共同维护“两后生”就业利益的最大化。

(三)坚持定向输出与集中安置相结合

针对发达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必须坚持规模性、有序性、竞争性。当前,我们要依托11个“两后生”培训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培训,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转移培训模式,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一是劳务派遣式。广泛依托劳动力输入地人力资源公司,由培训基地招收学员后进行集中培训,然后成建制地输送到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公司把学员派遣到不同的企业。这种转移方式具有输出渠道畅、员工就业稳、维权管理实、产业链条紧的优势。二是校企合作式。由培训基地按照企业用工标准招收劳动力,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就业。每期培训由企业提供课程计划,培训基地组织教学,使培训与厂方要求对路。同时,邀请企业定期派专人到校讲课,将企业规范、企业文化教育前移至课堂,使学员在校期间对企业产生认同感,毕业后上岗即能成为企业的熟练生产工。三是就近转移式。依托在本地落户的大中型厂矿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依托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的企业,开展劳动力就地培训转移。四是企业委培式。对一部分缴不起学费且有培训转移意向的贫困学员,由企业出资委托培训机构进行免费培训后直接到企业就业。五是工读结合式。实行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学员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培训后到企业实习,以了解和适应现代企业用工要求,并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缩短就业磨合期,实习结束后,返校继续完成培训内容。这种安置方式既能较好地解决学员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不适应的问题,又能解决部分学员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的问题,还能解决部分学员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使得学员、学校、企业之间达到“三赢”。

(四)坚持输出地区与输入地区相结合

兄弟省市劳动力转移就业安置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劳务输转工作必须积极适应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必须认真做好输入地劳动力需求的调查研究,必须搞好需求量与供应量的有效衔接。一是要切实维护劳动力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加强主要劳务输出地和就业地劳动力自我保护组织的建设,加强跟踪服务,为农村劳务输出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及时解决劳务输出过程中的权益纠纷,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二是要畅通就业信息网络。要通过职业介绍等中介服务组织,与各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信息部门实现联网,通过现代化手段收集和发布劳务供求信息,减少外出劳务的盲目性。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开展劳务合作的新机制,使发达地区的用人需求得到满足,使劳动力能够顺利转移。三是要解决外出劳动力的后顾之忧。要统筹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承包地经营问题和子女上学等问题,同时为他们回乡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五)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对培训基地坚持实行每两年一评估审核,对那些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安置不理想的学校要及时调整,重点扶持受训学生、输入地企业双满意的学校做优做强劳务品牌。要实行“两后生”就业情况季报制,及时掌握劳务市场动态,有效指导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