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中民俗佛教:源远流长,融入汉水文化

汉中民俗佛教:源远流长,融入汉水文化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论汉中民俗佛教张昌文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早已植根于汉中民俗文化之中。在汉中民俗佛教中虽然也标榜出世、非功利,但在参拜行为上却是入世的、功利的。受其影响,汉中民俗佛教一方面接受了佛教教义“四谛”“因缘”说,指出世俗生活的苦难和罪恶。综上所述,在汉中民俗佛教中,佛经教义、形态、方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汉中民俗佛教:源远流长,融入汉水文化

简论汉中民俗佛教

张昌文(1)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早已植根于汉中民俗文化之中。从近年庙会活动的兴盛,老少相携地朝山礼佛到家中供佛烧香,无不表现出民俗佛教的广泛存在及其对人民群众思想行为的极大影响。本文对汉中民俗佛教作些简论,以求方家赐教。

所谓民俗佛教是在寺庙经典佛教影响下形成的,表现在人民群众身上的宗教信仰及佛事行为的总称。考察汉中民俗佛教便会发现,它的产生发展有其特定的文化思想背景,以其交融互生的多元化文化特色,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梁山的龙岗寺、乾明寺便是历史的佐证。

从龙岗寺考古发掘得知,汉中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方之一。龙岗旧石器遗址距今120万年以上,早于蓝田猿人遗址,是亚洲三大旧石器遗址之一。美国俄勒冈大学考古学教授迈尔·阿金斯考察后欣然题词:“我从这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源。”龙岗寺新石器遗址距今7 500年,从出土的200多具完整骨架、3 000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随葬品看宗教文化,先祖们的原始信仰,表现出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这为后来汉中民俗佛教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土壤,群众基础。

在龙岗寺的汉代墓葬群中,有一座东汉墓,出土铜佛造像一尊,虽然其时代问题目前尚缺乏与汉代相比较的材料,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它为汉中民俗佛教的研究提供了实物史料。

大家知道,佛教约在东汉初年即公元一世纪从印度通过西域传入中国。汉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自汉中兴兵而得天下的历史新纪元,较快较早地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其原因不言而喻。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的龙岗寺,现存寺庙3大院,房舍116间,其中古建筑48间,就可以看出当年的佛事盛况。1987年在龙岗寺门前出土了1个粗瓷碗,碗底刻画有“永光元年沙弥屠零记”字样。据考“永光”年号有二,一是西汉元帝刘爽的年号(前43—39),此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二是南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的年号,465年使用1年,此时佛教已盛行中国当为此时无疑。再就“沙弥”而言,凡在20岁上下的僧人称“沙弥”。“屠零”当是法号,以此可知寺庙规模盛大,因吃饭的年青僧人较多,所以屠零在自己的碗底下写上了字样,以免别人乱用。据《汉中府志》记载:“唐代每年有10万佛门弟子来此烧香拜佛,盛况空前”。成为百姓礼佛游览的胜地,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文人骚客,盛唐诗人岑参作了这样的描绘:“谁宴双台使,行军粉署郎。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龙岗佛事至今不断。

与龙岗寺唇齿相依的乾明寺,据记载五代后蜀广政年间(935—965)有新罗国(今韩国)僧人来此遂成伽蓝。在唐宋时代,有僧舍千余间,庙产百顷,每年供应内外斋僧不下10余万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朝廷正式诏赐伽蓝号“乾明禅院”。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加封休应侯,庙号“泽润”。绍兴三十年遭金兵火焚,化为灰烬。后经永鳞、海珍等6位禅师苦心经营50年,迄淳熙八年(1181)庙宇修复,规模胜旧。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乾明院在中梁山,剑外丛林,惟牛头(勉县牛头寺)与此为胜。”如果说这些反映了汉中经典佛教的盛况,那么同时也证实了汉中民俗佛教的发展,因为二者相辅相成。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汉中民俗佛教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这就是以造神运动为中心,把人格神和佛像崇拜视为头等大事。主要表现在:

(一)烧香叩头就意味着信佛。对绝大多数群众来说,信佛的标准就是在家供奉佛像,出外朝山进香。所拜的四大天王,意在祈祷“风调雨顺”;如来、观音、文殊、普贤、地藏都是必拜的神佛。在百姓心中,如来佛祖是最高位的神,就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翻不出他的手心。文殊、普贤象征着智慧和理解,如果说还能契合佛教经义,那么观音地藏分别救难惩恶,已经彻底民俗化了。

(二)以功利之心造神。佛教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主张放弃对现实的追求,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在汉中民俗佛教中虽然也标榜出世、非功利,但在参拜行为上却是入世的、功利的。从求子求妻到功名利禄,从进香还愿到超度亡灵等等,无不表现出求福的功利心态。同时产生了根据佛教“三十三应化身”之说,将王太子出身的男观音变成了矜持娴静、美丽端庄,手持净瓶杨柳枝的女菩萨,塑造了杨柳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千手观音等众多形象,创造了人格神佛像。在态度上形成了烧香而得佛保佑的观念,引入了人神之间天经地义的交换关系。“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已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熟语。(www.xing528.com)

(三)注重修行。佛法所追求的涅槃,实是一种境界,是勘破一切虚假后精神上的解脱。所以重视修心,寺庙里众多的居士们修习佛法,信奉只要直指本心,在家与出家是一样的,甚至倡导“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更多地关注要有一颗“佛心”。受其影响,汉中民俗佛教一方面接受了佛教教义“四谛”“因缘”说,指出世俗生活的苦难和罪恶。另一方面却强调只要坚持修行,就能顿出苦海,往生极乐世界。从“善心”出发注重修行。所谓的修行,就是吃素念佛,供奉三宝,修桥铺路,布施放生……,倡导“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强调“向善”便是“礼佛”。

(四)多元融合,富有迷信色彩。信佛的汉中人,往往是堂前孔子,屋内观音,左如来,右老君,敬关公,接财神,信龙王,供土地,天地君亲师融为一体,菩萨与祖先齐餐,鬼怪与神仙共祭。不仅群众把佛道相融,就连佛道圣地也是这样。城固的南沙河既有佛也有道,留坝的张良庙既有佛也有道便是例证。宗教所反映的人类追求,乃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探索——神与人、灵与肉、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天国与人间、此岸与彼岸……全都是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终极关怀,因而是崇高而神圣的。但是这些问题并未终极解决,还需要人们去不断探索研究,因而宗教只能是“信”强于“证”,甚至把一切可以证实的问题给予哲学科学,把无法证实的问题都寄托于神,祈求神的启示,抽签、打卦便是表现,既有宗教信仰的一面,又有迷信的一面,至于效果如何,群众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强调“心诚则灵”。

综上所述,在汉中民俗佛教中,佛经教义、形态、方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体上由僧侣转变为信教群众;佛教的传授谱系演变为神谱;佛教的轮回学说被理解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观念;佛教的解脱境界变成了对“现实”的向往追求;佛教的修行实践转变为求福乐施的生活方式,在人类精神运动的文化层面上,充分发挥了佛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佛教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协调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在政治上佛教组织和大多数神职人员都以爱国爱教为宗旨,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在思想上,佛教的某些教义和规范,要求人们学好向善,遵纪守法,多行善事,能约束教徒的行为;在文化事业上,佛教界在文物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上有着积极作用;在对外交往上,有利于国际友好往来,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当然,佛教对社会主义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和国际斗争会反映到佛教中来,很容易被一些敌对分子所利用,打着宗教旗号干违法乱纪的勾当,扰乱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思想文化上,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念,容易使人产生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形成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保守思想,禁锢人们开拓创新意识,对解放思、改革开放、与时俱进起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佛教的管理,积极引导它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汉中民俗佛教作为佛教文化的组成部分,除了具有佛教文化的普遍作用外,还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意义。

(一)给广大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信仰支持。汉中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展的要求和周边地区比仍有很大差距。下岗失业,就业困难,收入低下,负担沉重,仍然困扰着许多人,他们在全力拼搏中以期改善自己的状况,当愿望和现实发生矛盾时,汉中民俗佛教提供了相应的人生态度,到庙中烧炷香许个愿,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实践上积极生活,坚持行善,相互帮助;

信念上,信佛应当在精神和物质、今世和来世同时有效,敢于否定现实,积极的入世,开创未来。

(二)实现人际关系中的道德价值。在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难免出现经济失序,行为失规,道德失范,心态失衡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相对于汉中民俗佛教来说,道德是目的,智慧是手段。它所提倡和追求的“善”,是自觉自愿的善念善行,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成为感情意志的重要资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敬祖敬佛,孝父母,事鬼神,从而转化为浓重的、有道德价值的世风时尚,对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其现实意义。

(三)民俗佛教使旅游景区扬名生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天下名山僧占多”已成为共识。因此在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今天,开展民俗佛教活动,使呆板的景观充满了魅力,增强了吸引力,丰富了文化内涵。众多的游客怀着百闻不如一见的好奇心来到旅游景区,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更通过口碑相传,以其生动的形象创造使得旅游景观扬名生辉,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一些地方成功地举办庙会,便是有力的佐证。让我们更多地关注汉中民俗佛教的研究,使其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吧!

【注释】

(1)张昌文(1961- ),男,陕西城固县,讲师,主要从事汉中民间文化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