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佛大学开展了很多跨学科研究项目和研究中心

哈佛大学开展了很多跨学科研究项目和研究中心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哈佛大学也与其他大学和其他国家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哈佛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实际上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在陆登庭校长的推动下,哈佛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

哈佛大学开展了很多跨学科研究项目和研究中心

五、开展跨学科研究

随着学科不断分化和不断融合的发展,哈佛大学建立了很多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和研究中心,推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方面,哈佛大学主要采取合聘教授和建立跨学科研究项目或中心的办法,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与其他专业学院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文理研究生院内部的跨学科研究成为了主要的合作形式。此外,哈佛大学也与其他大学和其他国家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

(一)合聘教授

哈佛大学的很多研究中心和院系都有合聘教授,目的是促进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交流,满足新的研究领域发展的需要。在文理研究生院,物理系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合聘很多教授。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哈佛大学的非洲和非裔美国人研究系。该系是20世纪60~70年代学生运动的产物,当时任命非裔美国人教授、开设课程和设立奖学金,主要是作为对不断扩大的非裔美国人文化政治认同的一个策略。1975年,该系建立6年后,仍只有系主任艾沃特·奎尼尔(Ewart Guinier)一位终身教授。1976年,音乐学家艾琳·萨瑞恩(Eileen Southern)接替奎尼尔,成为音乐系与非洲和非裔美国人研究系联合聘任的教授。1980年,历史系与非洲和非裔美国人研究系联合聘任的教授纳森尼尔·胡金斯(Nathaniel Huggins)成为第三位系主任,开始把非裔美国人研究引入哈佛大学的主流。他与英语系联合聘任沃纳·索罗斯(Werner Sollors)教授研究非裔美国人文学,与经济学系联合聘任格伦·劳瑞(Glenn Loury)教授。

1992年,英语系与非洲和非裔美国人研究系联合聘任杜克大学的非洲和英国文学家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ouis Gates)教授兼任该系主任,他使该系拥有了哈佛大学学术圆桌会议的合法席位。1994年,盖茨与神学院联合聘任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社会评论家康奈尔·维斯特(Cornel West)教授,与肯尼迪政府学院联合聘任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威廉姆·朱丽斯·威尔森(William Julius Wilson)教授。2000年,杜波斯(W.E.B.DuBois)教授开设了非裔美国人研究哲学博士项目。非洲和非裔美国人研究系虽然缺少基本的学术人才资源,但发展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并拥有很高学术声誉的一个系。

(二)跨学科研究中心

为适应科学研究的发展,哈佛大学的教授进行跨学科领域的探究,促使很多研究中心成立和研究项目设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者项目,大多在专业学院和文理学院以及专业学院与专业学院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哈佛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实际上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在陆登庭校长的推动下,哈佛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苏联卫星上天的巨大影响,在卡耐基基金会的资助下,1947年哈佛大学成立了俄罗斯研究中心(Russian Research Center),旨在将更大的学术力量集中在苏联研究方面。俄罗斯研究中心提出,它的使命是:“研究苏联大学和苏联政府行为,以便努力去确定苏联的国际行为和政策的主要动力”。[46]可以说,俄罗斯研究中心为那些必须与苏联人进行谈判的官员提供专业知识援助。

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研究方面主要表现为,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公共管理学院于1957~1958年建立了国际事务中心(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主要研究武器控制、外国援助和发展。该中心的主任是罗伯特·R·波维(Robert R.Bowie),副主任是政府学教授亨利·A·基辛格(Henry A.Kissinger),还有经济学教授托马斯·C·谢林(Thomas C.Schelling)。1962年,国际事务中心改名为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The 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开始接受来自政府的资助。第一任主任(1978~1987年)是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教授。在生物化学家帕尔·多迪(Paul Doti)领导下,该中心的“科学与国际事务项目”接受福特基金会300万美元的捐赠,资助24名研究者进行为期7年的研究,为武器控制运动提供科学依据。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的成员,主要是来自文理学院、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育学院等学院的健康学、教育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生物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教授。

在1980~1995年间,国际发展研究院在政治经济学教授德维特·佩尔金斯(Dwight H.Perkins)领导下进行跨学科研究[47]。这一时期主要把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采取与发展中国家政府合作的形式,为政府经济决策服务。国际发展研究院的项目主要关注参与合作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管理从干涉主义的系统(Interventionist)转变为更加开放的市场系统,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研究和咨询。参与合作的国家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肯尼亚、冈比亚等。具体研究包括宏观政策税收和财政改革、公共预算以及食品政策。此外,还研究苏联的解体以及东欧国家的巨变,1990年,国际发展研究院又开始对计划经济国家的越南和俄罗斯市场化改革进行研究。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安德瑞·希雷夫(Andrei Schleifer)和法学家乔纳森·黑(Jonathan Hay)帮助俄罗斯政府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发展了资本市场,创建了俄罗斯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48]

哈佛大学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中心还有:中东研究中心、东亚研究中心等区域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募集资金设立教授席位,为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提供奖学金,成为波士顿地区、美国乃至世界专家的学术中心。冷战的结束对哈佛大学一些研究中心冲击很大,特别是俄罗斯研究中心,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福特基金会停止了对它的资助。由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冲突,中东研究中心的研究也变得比较困难,很多研究人员往往集中在较少争议的中东早期历史和文化研究。

在哈佛大学的研究中心里,不但有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而且也有来自俄罗斯、中国、日本、西欧和拉丁美洲国家的不同学科的学者,进行合作研究。陆登庭校长认为,学者们已经发现单一学科在解决复杂文化背景的问题时存在着局限性。这促使哈佛大学建立很多跨学科和国际性的研究中心、研究院和项目。这种新的多学科学术团体的出现,标志着新的知识活动时代的到来。哈佛大学在国际事务、经济发展、人权、文学和文化方面的研究,已经超出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而具有国际性。

20世纪90年代后,陆登庭校长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倡导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院之间的联系,发挥哈佛大学的综合优势,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哈佛大学比以往更富有包容性、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2009年,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的66个系[49]有20个跨学科博士研究项目。法学院在促进跨学科研究方面,主要采取与其他专业学院合作提供双学位项目和跨学科研究项目。例如,法学院与商学院合作设立了法学博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学生要在法学院和商学院学习4年,前两年分别在法学院和商学院学习一年基本课程,第三年和第四年选修两个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毕业时可以获得法学博士和公共管理硕士两个学位。法学院还与公共卫生学院合作设立了法学博士和公共卫生硕士学位项目,要求学生学习三年和一个夏季学期。学生先在法学院学习一年,然后用一个夏季学期在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学习;第二年和第三年学生选修两个学院的课程,毕业时可以获得两个学位。法学院与肯尼迪政府学院合作,学生可以获得法学博士和公共政策硕士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学制4年,学生在前两年在法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各学习一年,第三年和第四年选择两个学院的课程。毕业时可以获得两个学位。法学院还与设计学院开设了双学位项目,学生在4年中分别在法学院和设计学院各学习一年,第三年和第四年选修两个学院的课程,毕业时可以获得法学博士和城市规划硕士学位。

哈佛大学医学院有30个跨学科研究中心,例如,生物物理学研究实验室、艾滋病研究中心、癌症研究中心等。生物物理学研究实验室是一个跨学科研究实验室的典范。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来自物理学、化学、数学和药理学等学科。在波特·瓦利(Bert L.Vallee)主任的领导下,实验室运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主要对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基本功能以及一些最令人费解的生物体现象进行研究。瓦利的研究集中在金属酶(Metalloenzymes)上,因为它控制人体里的蛋白质信息和传递基因信息。这个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新的疾病——缺镁搐搦病(Magnesium Deficiency Tetany),并找到一种治疗该病的新方法;还在后酒精性肝硬化(Post-alcoholic Cirrhosis)病人里发现了锌酶(Zinc Enzymes),这种锌酶会影响肝脏的功能;此外,还发现了羧肽酶分子(carboxypeptidase molecule),这种酶对消化有重要的影响。[50]

商学院早期的教授大多拥有文理学院的学术背景,后来商学院重新设立自己的博士项目,加强了与经济系、政府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的合作。目前,商学院所确立的使命是教育能改变世界的商业领导者。2006年,吉艾·O·莱特(Jay O.Light)成为第九任院长,领导商学院开始了国际化尝试。1997年,建立了全球研究中心(Global Research Centers)。1999年,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2000年,建立拉丁美洲研究中心。2002年,建立了日本研究中心。2003年,建立了欧洲研究中心。2006年,又建立了印度研究中心。商学院目前有10个研究方向,具体包括:会计和管理,商业,政府和国际经济企业管理金融,普通管理学,市场学,谈判、组织和市场,组织行为学,战略、技术和操作管理。

总之,哈佛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大多集中在专业学院,特别是医学院、文理研究生院、肯尼迪政府学院以及商学院,它们都是跨学科研究多的专业学院。哈佛大学加强跨学科研究,不但开阔了学者的视野和加强了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促进了不同学科、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哈佛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人文学科研究方面,哈佛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学校刚建立的时候,就重视拉丁文、希腊文、梵语、罗曼语、凯特尔语言、历史、哲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直到现在,它们仍然是哈佛大学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在自然科学方面,哈佛大学从建校初期就开始进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佛大学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不论是文理研究生院还是医学院等,都参与了很多重大的科学研究项目,获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产生了4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医学最多。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化学、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社会科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数学统计等计量方法的应用,在社会科学方面,哈佛大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哈佛大学,影响较大的社会科学是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人类学等。

哈佛大学的专业学院一直是哈佛大学引以为荣的机构。专业学院主要训练某一职业领域的领导人才,偏向于以问题取向的应用研究,培养了很多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人才。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由于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其成立的时间早于文理研究生院,而其他专业学院,如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政府学院、牙医学院等,在建立之初都与文理研究生院有着一定的联系。进入21世纪后,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在创造和保护知识方面,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跨学科研究。哈佛大学开设了很多文理研究生院与专业学院之间跨学科项目,以及专业学院之间的跨学科项目。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无疑加强了专业学院与文理学院之间、专业学院与专业学院之间、文理学院各个系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不仅满足了哈佛大学新的科学的发展需要,而且成为未来哈佛大学科学研究的新战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哈佛大学聘请世界一流的教授来任教。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聘请到世界一流的学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哈佛大学有足够的资源,包括无形的品牌、有形的待遇以及学术自由的氛围和与世界学术交流的平台。从埃利奥特校长时期起,哈佛大学就注意从欧洲大陆引进学术人才,并逐渐成为哈佛大学在人才资源上的一个策略。因此,哈佛大学形成了“名师-天才研究生”的模式。也就是说,由于学术研究的特殊性质,有一位或几位最好的教授往往就能够吸引很多的优秀研究生,通过两者的结合来推动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

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拥有名师和优秀学生、雄厚的物质基础以及在美国大学中独特的学术地位之外,与哈佛大学建立良好的学术研究制度也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学术研究制度在哈佛大学慢慢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即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并催生了终身教授制度,成为哈佛大学聘请世界最知名学者的重要制度。

保障学者有充分的学术自由,一直是哈佛大学的一个一以贯之的原则。早在宗教氛围浓厚的17~18世纪,哈佛大学就可以公开探讨伽利略的学说、达尔文进化论等。在哈佛大学的校长中,埃利奥特、科南特、普西、博克等人都对学术自由做出了自己的解释,阐述学术自由的重要性。正是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理念,使得哈佛大学的教授始终能够坚持“与真理为友”的学术追求。

哈佛大学也是知识市场化的开拓者。专业知识的市场化提升了知识的价值,不仅使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而且也促进了哈佛大学基础研究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但是,由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专业知识的市场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哈佛大学也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

总之,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坚持自由的氛围,拥有著名的教授,建立良好的学术制度,实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并涌现丰硕的研究成果。可以预见,哈佛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能够继续保持世界著名一流大学的地位。

【注释】

[1]C.A.Elliott &M.W.Rossiter.Science at Harvard University[M].Bethlehem:Lehigh University Press,1992:14.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0.

[3]S.E.Morison.Three Centuries of Harvard(1636-1936)[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7:230.

[4]C.A.Elliott &M.W.Rossiter.Science at Harvard University:Historical Perspectives[M].Bethlehem:Lehigh University Press,1992:31.

[5]C.A.Elliott &M.W.Rossiter.Science at Harvard University[M].Bethlehem:Lehigh University Press,1992:31.

[6]S.E.Morison.Three Centuries of Harvard(1636-1936)[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7:80.

[7]A.Zaidenberg.From Reforms to Professionalization:The Transition of Attitudes Toward Scientific Education in Harvard[D].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4:69.

[8]C.A.Elliott &M.W.Rossiter.Science at Harvard University[M].Bethlehem:Lehigh University Press,1992:150.

[9]A.Zaidenberg.From Reforms to Professionalization:The Transition of Attitudes Toward Scientific Education in Harvard[D].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4:35.

[10]C.A.Elliott &M.W.Rossiter.Science at Harvard University[M].Bethlehem:Lehigh University Press,1992:275.

[11]S.E.Morison.Three Centuries of Harvard[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7:383.

[12]M.Keller &P.Keller.Making Harvard Moder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92.

[13]A.L.Barlow.Coordination and Control:The Rise of Harvard University:1825-1910[D].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1979:12.(www.xing528.com)

[14]Sally Schwager.Harvard Women:A History of the Founding of Radcliffe College[D].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1982:26.

[15]C.A.Elliott &M.W.Rossiter.Science at Harvard University[M].Bethlehem:Lehigh University Press,1992:172.

[16]P.French.The Long Reach:A Report on Harvard Today[M].New York:Ives Washburn,Inc.,1962:57.

[17]The Harvard Law School Association.The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Harvard Law School(1817-1917)[R].1918:2.

[18]The Harvard Law School Association.The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Harvard Law School(1817-1917)[R].1918:3.

[19]B.Bailyn,etc.Glimpses of the Harvard Pas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40.

[20]S.Schwager.Harvard Women:A History of the Founding of Radcliffe Colleg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44.

[2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89.

[22][美]理查德·史密斯.哈佛世纪——锻造一所国家大学[M].程方平,等,译.贵州:贵州出版集团,2006:29.

[23]H.James.Charles W.Eliot:President of Harvard University,1869-1909,Vol.II[M].Cambridge: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30:29.

[24]H.James.Charles W.Eliot:President of Harvard University,1869-1909,Vol.II[M].Cambridge: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30:73.

[25]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202.

[26]D.Bok.Higher Learning[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76.

[27]D.Bok.Higher Learning[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77.

[2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3.

[29][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

[30]J.T.Bethell,etc.Harvard A to Z[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304.

[31]B.Bailyn,etc.Glimpses of the Harvard Pas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100.

[32]H.James.Charles W.Eliot:President of Harvard University,1869-1909,Vol.II[M].Cambridge: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30:29.

[33][美]理查德·史密斯.哈佛世纪——锻造一所国家大学[M].程方平,等,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6:87.

[34][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

[35]沙敏.哈佛大学校训[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67.

[36][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

[37][美]罗杰·L·盖格.研究与相关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研究型大学[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301.

[38][美]罗杰·L·盖格.研究与相关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研究型大学[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352.

[39]D.W.Ewing.Inside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Strategies and Lessons of America’s Leading School of Business[M].New York:Times Books,1990:215.

[40]D.Bok.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M].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58.

[41]D.Bok.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M].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61.

[42]D.Bok.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M].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62.

[43][美]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44]S.E.Morison.Three Centuries of Harvard(1636-1936)[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7:355.

[45]Morton Keller &Phyllis Keller.Making Harvard Moder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409.

[46][美]莫顿·凯勒,等.哈佛大学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M].史静寰,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95.

[47]D.H.Perkins,etc.Assisting Development in a Changing World[M],Cambir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1.

[48]Dwight H.Perkins,etc.Assisting Development in a Changing World[M].Cambir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6.

[49]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Degree Programs[EB/OL].http://www.gsas.harvard.edu/programs_of_study/african_and_african_american_studies.php,2010-3-2.

[50]Harvard Medical School.Centers,Divisions and Institutes[EB/OL].http://hms.harvard.edu/public/research/cdi.html,2009-5-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