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发展中育人,实践中成才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发展中育人,实践中成才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发展中育人,在实践中成才以“敬业、谨严、同心、奋进”相激励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环境◎耿向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学科,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治学传统。改革开放后,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历史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在国内同学科中的影响日渐增强。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发展中育人,实践中成才

在发展中育人,在实践中成才

以“敬业、谨严、同心、奋进”相激励 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耿向东

京师大学历史学科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学科,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治学传统。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局面,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开拓进取,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200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提出了“敬业、谨严、同心、奋进”的院训,目的就是形成一种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把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工作做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6年3月,是在原历史学系和史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历史系的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建立之时。

1902年12月(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开学,当年招生79人。1904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改名为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招生200多人。师范馆及优级师范科当时并未设系,据《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开设了14门课程,其中包括中外历史。可见,从一开始,历史学是师范馆的一门主要课程。早期师范馆和优级师范科的课程安排为:第一年学习普通课程,第二年开始分科学习,共分四科,也称四类,其中第二类为中外历史、地理。这里的“第二类”分科就是后来史地部的雏形。从学科意义上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是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之初的“第二科”分科演变而来。也可以说,历史系是北师大最早形成的一个系科。

1908年,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按照民国教育部的规定,高师本科共分六个部,历史地理部为其中之一,简称史地部。1928年,学校(此时称北平师范大学)决定将史地部分开,历史学科单独设系,当时称作史学系。之后到1937年七七事变,历史学科有了较大的发展。抗战期间,学校西迁陕西、甘肃。抗战胜利后,学校在北平复校,设有历史系。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历史系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教学、科研等方面看都有了新的气象。1952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史学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一批著名的学者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学生人数也增加了,使历史系的规模更加扩大,奠定了此后北师大历史学科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后,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历史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在国内同学科中的影响日渐增强。

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育人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北师大历史学院,认真总结前人的宝贵经验,提炼出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的力量,对于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是非常必要的。2006年9月,经过师生的集思广益,历史学院郑重提出了“敬业、谨严、同心、奋进”八个字的院训。

对于院训,历史学院刘家和教授曾作了深入的诠释。他认为:“敬业”一词,出自《礼记·学记》,讲到学生入校后“一年视离经辨质,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可见,敬业不仅仅是一般人理解的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更是学生应必须具有的态度。“敬”就是恭敬,“恭”是外在的行为,“敬”是内心的活动,心之恭为敬,敬在外为恭。因此,“敬”是极度重视、丝毫不敢怠慢而关乎根本的态度。没有敬业的态度,必然一事无成。“谨严”,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春秋》谨严”一句。正因为《春秋》一书讲真求善,褒贬之处不可随便,所以谨慎严格。谨严是治学的途径,也是一种学风。“同心”之语出处有二,一见《国语·晋语》:“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一见《易·系辞上》:“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与“敬业乐群”比较,“同心”一词含义精深:“乐群”是指集体中无矛盾,这只是“做事情”的浅显要求,还不能体现“做事业”的真谛;真正的大事业,不仅要求集体中的人无矛盾的“乐群”,更要有在自己独立见解上的“同心”。“同心”既保留了个性,又使集体作用发挥到了最大,既体现了集体内部的百花齐放,又促进了共同事业的更好发展。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其深刻含义远非简单的“乐群”可以比拟。“奋进”,语出曹植的《蝉赋》。“奋”的繁体字是“奮”,其中的“隹”是一种短尾鸟,“大”即是展翅的形象。鸟立田中,振翅欲飞即为“奮”。其寓意就是要有一种脚踏实地、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所传达给每一位师大人的是一种精神,这就是不管是做学问、求知识,还是为人处世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高境界。历史学院的院训应该说与校训精神是一致的,是校训精神的扩展和延伸。它更进一步从人生观、科学求实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等方面对历史学院师生整体精神面貌提出的要求和期盼。当前,全社会都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高校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校园。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落实校训精神,深刻领会院训理念,对于在历史学院形成一种和谐的育人环境十分重要。

第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育人的工作中。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从而“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从高校育人工作来说,首要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历史系的师生充分体现了这一传统。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北京高师教授李大钊的影响下,史地部学生楚图南、魏野畴、杜斌丞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参加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楚图南于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史地部也是北京高师最早的青年团员。魏野畴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样是史地部也是北京高师最早的党员。20世纪30年代中期,共产党员、历史系教授杨秀峰为学生开设《社会主义》、《历史动力学》等课程,系统讲授历史唯物主义,引导不少学生走上革命道路。“一二·九”运动中,历史系涌现出一批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时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陈泽云(于刚)是历史系学生。“一二·九”运动期间,共产党师大地下党支部书记林一山也是历史系学生。他们为民族危亡而奔走呼号,为把抗日救亡运动推向全国做出了贡献。此后,不管是在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历史系的师生大都坚持爱国、民主,反对投降、专制。北师大历史系教授、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坚持不与日伪往来,拒绝国民党邀其南迁,体现了民族气节和正义立场。

当今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新的时期。发扬先辈们爱国进步的优良传统,对于今天的学生们来说,有着更深的意义,这就是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近年来,历史学院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了多种形式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邀请专家讲述长征历史;组织老电影工作者于蓝、于洋、田华等与学生进行座谈,通过他们塑造的革命人物形象来感召今天的同学们。这些活动得到同学们的欢迎。这反映出历史学院的学生在爱国进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方面是积极向上的。

第二,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才为本。

在全社会高扬“以人为本”的时候,在高校落实到育人问题上就是“以学生为本”。这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而以学生为本,归根到底是以学生的成才为本。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从教学、管理到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成才这一中心,为学生成才而服务,其中教学是关键的环节。

历史学院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教学改革,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成才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能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基本理论素养,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实践能力。从1980年起,在系主任白寿彝先生的主持下,历史系进行了教学课程改革,极大地推进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这之前,历史系本科生课程以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两大骨干课程为主,各自又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四部分。这种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持续了30年。但在实践中,这种课程设置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主要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狭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教师绝大多数局限在通史的圈子里,难于在某一方面做深入研究,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次改革的主要做法是:大大压缩两门通史的教学,由原来各学三年,改为各学一年(后又调整为各学一年半、两年);同时加大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外语和古汉语等课程以及专史、断代史、国别史等历史学选修课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抽出时间和精力在某一断代史、国别史或专门史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一批教师成为一些领域的专家。实践证明,这项改革对于北师大历史系来说是根本观念的改革,它不仅在教学方面产生了效果,在科研方面也是成效显著,激发了广大师生同心奋进的热情。1989年,白寿彝先生主持的这项教学改革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在20世纪80年代教学改革时,按照白寿彝先生的思想,历史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历史专业的基本知识外,还应掌握考古学、中外文学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改革的初期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世界文学名著介绍、考古学概论、民族学概论和逻辑学等课程。与此同时,历史系聘请国内名家来讲课,使学生大开眼界。像世界现代史专家齐世荣教授,考古学家赵其昌先生,经济史专家全慰天教授、孙健教授,中国思想史专家冒怀辛教授等都曾到我系任教,一时在学生中传为佳话。90年代以来,历史系开展的“白寿彝史学论著奖·本科生奖”评比活动、古文过关考试和古文实习室的设立、历史学前沿讲座等,皆有利于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优秀的人才,除了具有一批高水平的师资外,还需要高水平的教材和开创性的教学探索。教材建设方面,历史系把编写内容翔实、观点新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校教材,作为本科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从80年代初以来,历史系先后编写出一批优秀教材,如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1987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刘家和教授主编的《世界上古史》,获国家教材一等奖;王桧林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史》和龚书铎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获国家教材二等奖。90年代初,为进一步推进本科生教学工作,历史系组织教师编写了系列高校历史学专业教材。这套教材由于注意吸收学术界研究的最新成果,体例上注重通史的“通”,加上脉络清晰、篇幅适中、信息量大,得到社会的认可,为许多高校历史专业选作教材。最近两年,这套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以适应学术发展对教学的新要求。

教学改革措施的实行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20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的积累,今天历史学院已然形成一种全面系统的教学体系。随着北京师范大学确立“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历史学院人才培养在重视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基础上,也向多样化转变。近几年来,历史学院本科毕业生中40%左右到中学从事基础教育,45%左右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到国家机关、部队、新闻出版部门和企业就职的占到15%左右。就业面更为广阔。他们在北师大历史学院进行的四年学习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第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培养拔尖人才,要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教师、一流的环境。”这是温家宝总理2006年5月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讲的一段话。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高校来说,拥有和谐的育人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构建和谐校园,北师大党委提出“实施凝聚人心工程”,强调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民主办校、依法治校,大力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营造团结、祥和、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历史学院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各方面工作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一是确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思路。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谈不上。近些年来,历史学院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有了一些进步。历史学科成为国家“211”一、二期和“985”二期资助的学科之一。科研方面,经过长期积累,一批重要科研成果面世。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顾诚先生的《南明史》、刘家和先生的《史学、经学与思想》等著作获得省部级以上一等奖。学院整体实力的增强为学生全面成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是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考入历史学院的学生,基本素质都是很不错的。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智,是使学生全面成才的必要途径。除了前面谈到的设立“白寿彝史学论著奖”,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外,历史学院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独立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各种奖励。同时,加强法制法规教育,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三是加强师德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1]同时,教师还应具有人格的魅力。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典范。历史学院注重加强师德建设,有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其中一批中青年教师已经承担起了主要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得到学生的好评。

四是开展文化氛围建设。历史学院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传统,继往开来,离不开文化氛围建设。历史学院提出的院训是文化氛围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规划建设“历史学院文化走廊”则是文化氛围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图片、文字,将一百多年的系史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学生了解历史系的前辈学者艰辛奋斗的经历,了解历史系的传统精神所在。一批批毕业生的毕业照出现在展板上,它显示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向当今的学生昭示着未来。

育人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巨的。我们肩负着历史的责任,我们只有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和“敬业、谨严、同心、奋进”的院训理念,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同心奋进,开拓创新

———朝气蓬勃的历史学院学生工作巡礼

◎耿向东 郑 林 刘 梦

学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历史学院重视学生工作,把学生工作摆到全院工作的重要位置,为学生成才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近年来,历史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的精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主线,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学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有吸引力

历史学院采用多种形式在学生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加强广大同学对国内外新闻时事的了解,丰富团支部和班级的课余活动,团委在基层团支部开展了“关注新闻,了解时事”系列活动。活动从2004年开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余次。活动形式灵活,分为时事问卷调查、时事知识竞赛、时政测试等。目前,此项活动已由基层团支部扩展到整个院系。2006 年3月,院团委在04、05级本科生当中开展了“情系台湾,心向统一”台湾时政调查,普及了台湾时政知识,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国意识。2006年5月16日举办“NEWSTODAY”环球风云论坛。论题涉及伊拉克战争、乌克兰大选、联合国新任秘书长选举、政坛女领袖、德国世界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论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讨论时事、交流观点的平台,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2005年在一、二年级开展“明确团员标准,增强团员意识”系列活动。组织团干事赴中国电影公司放映厅观摩电影《黄河绝恋》,并邀请该片制片人江平先生为团干事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安排全体团干事学习《团歌》、《国际歌》和共青团员之歌,并为每一位团员发了一枚鲜艳的团徽。通过这些活动,使每一位同学增强了团员意识,亲身感受到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与自豪。在此基础上,组织了“明确团员标准,增强团员意识”的大讨论,大家针对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共青团员各抒己见,汇成了一本厚厚的《团员之声》。

2005年11月,历史学院团委成功举办了“追忆战争岁月,品味电影人生———影坛前辈与师大学子联谊会”。联谊会邀请到了于蓝、于洋、田华、翟俊杰四位老艺术家与师大学子们互动交流,反响热烈。一位同学说:“前辈们用激情、深情对话,让我们思考人生,我们会好好努力,不辜负他们的厚望。”

2006年4月,历史学院学生会开展以“莘莘学子知荣辱,和谐之风满校园”为主题的传承活动。同学们将自己内心中对文明行为的渴望写入一张张寄语卡片,以此来表达对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美好畅想,使同学们广泛接受了一次生动的传承优良美德、发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5月13日,历史学院邀请著名演讲家李燕杰教授为师大学子作了题为“明荣知耻树新风,创新智慧育英才———天地人,精气神,真善美”专题演讲,使同学们经历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此外,我院春秋学社还举办了“学习八荣八耻、弘扬长征精神”系列讲座共四场,赢得了广大同学们的好评。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春秋学社邀请了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辛德勇教授,我校历史学院施建中教授、陈宝良教授、瞿林东教授、游彪教授,文学院董晓萍教授,古籍研究所周少川教授分别讲述王瑶、史念海、陈垣、顾诚、白寿彝、漆侠、钟敬文、刘乃和等学术大师辛勤治学、为人师表的历史,启迪和教育今日的师大学子努力学习,勤奋开拓,为以后毕业涉世、教书育人奠定基础。

二、社团活动突出学科特色,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面对西方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年一代的影响,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成为大学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大学非历史专业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水平如何?怎样增强学校对学生历史文化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全面了解这些问题,更好地在我校大学生中普及历史基础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学院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当代大学生历史文化素养调查》。经过对问卷的全面分析,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态度、历史兴趣点、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掌握基本历史常识的情况等有了基本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文化活动。(www.xing528.com)

2005年11月至12月,举办“历史并不遥远———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历史文化节”,历史文化节的成功扩大了历史学院在校内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提高了全校师生对历史学的兴趣。12月4日,“重读巴金,从《随想录》出发”纪念巴金先生逝世四十九日追思会上,冰心先生的女儿吴青、著名文学史专家钱理群、三联书店总编辑董秀玉和著名青年作家摩罗作为主讲嘉宾与师大师生交流缅怀先生的精神与风骨,使得大家对巴金先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时代、人生、命运的思索更加前进了一步。2006年3月,历史学院团委成功策划并组织了“群贤会京师,煮酒论英雄”———《三国演义》知识大赛,这一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引起了热烈反响,掀起习读《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的热潮。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历史学院学生社团春秋学社协助学院举办了历史学学术前沿系列讲座。汪荣祖(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王和(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教授)、邓小楠(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池田秀三(著名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京都大学大学部文学研究科教授)、鲁振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戴晋新(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施耐德(荷兰莱顿大学教授)、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石仲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莅临历史学院举办讲座,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

2006年11月初,历史学院团委与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团总支、后勤服务集团团委联合主办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型图片展。这次为期四天的展出使同学们再次感受到了红军伟大的长征精神。

三、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强化服务社会的意识

为了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增长学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历史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2005年7月14—21日,学校组织学生赴山西沁源支教,在革命老区沁源县开展了一周的“沁源县中小学教师‘新理念’大培训”。给来自沁源全县中小学的800多名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沁源县科教局的郑成祥副局长说,这次志愿者的授课讲得比较细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对于丰富沁源县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2006年8月,院团委组织本科生、硕士生远赴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进行调研支教活动。在为期十天的调研过程中,支教团成员深入到国家级贫困县紫云县的各乡镇,详细调查了各个学校的基础教育现状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这次调研活动使大学生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04级博士与05级硕士支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与密云共建活动。对密云二小的教师进行电化教学指导,帮助密云二小编写了一套《密云二小德育校本教材》,为当地的基础教育改革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面向世界,开阔视野

历史学院利用各种机会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2006年11月,院团委全体成员在天安门举行了“关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主题团日活动。团员们每人介绍了一个与会非洲国家的概况。随后举行“非洲知识竞赛”,深化了同学们对非洲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了解。11月25日晚,历史学院团委举办“拾起中东的橄榄枝”———师大学子纪念阿拉法特逝世两周年特别活动。巴勒斯坦驻华公使衔参赞扎卡利亚先生回忆了日常生活中的阿拉法特,让人们看到了这个钢铁硬汉富有温情的一面。这次活动增进了中巴两国学生之间的了解,表达了学子们对和平的美好祝愿。12月17日晚,澳大利亚BarkerCollege与历史学院学生会共同主办“乘着歌声的翅膀———中澳学生文化交流”大型音乐会。通过这场音乐会,中澳学生得到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增进了两国学生的友谊和两国文化的交流。历史学院一直与日本新潟国际信息大学有友好交往,院学生会与日本留学生们进行了多场别开生面的排球与乒乓球比赛,加深了中日学生之间的友谊。

五、加强日常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2005年,院团委制定了《2005年度历史学院本科生团总支关于团干事的招新、管理、考评工作程序》、《共青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分委员会章程(试行)》。学生会也不断完善会内体制,每一次会议之后均有《历史学院学生会会议纪要》存档,《学生会章程》正在最后制定过程中。颁布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会章程(修正案)》,为日后研究生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学术积累,并通过制度来保障。编辑学生刊物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春秋》杂志是定期出版的刊物,汇集了历年“白寿彝史学论著奖”获奖论文。《春秋人文报》是历史学院主办的学生报纸,每月一期,及时反映历史学院学生学习生活面貌,是学术推广、历史知识普及的重要平台,在全校有一定影响。

六、小结

总结近年来历史学院的学生工作,我们感到,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而以学生为本,关键是以学生的成才为本。从事学生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学生工作首要的是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我们的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历史重任。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使他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积极向他们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吸收他们到党的组织中来。

第二,学生工作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活动。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学习条件、生活条件远胜于前几代人,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但是也存在一些弱点,动手能力差,情感相对来说比较脆弱,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等。由此出发,高校的学生工作必须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活动需要发挥他们的特长、优点,展示他们的才能,形成大胆实践和探索的能力;同时营造宽松、和谐、奋发、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社会和周围人的关怀,从而为他们将来奉献社会打下基础。

第三,学生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学校和学院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发展,与学生的培养紧密相关。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校院系应该以又好又快的发展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才环境。没有发展,再好的教育理念也难于实现;没有发展,缺乏优秀的师资的引导,学生难于成为栋梁之材。所以,我们认为,学生工作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00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凝聚人心工程,建设和谐校园”的任务,明确了“学校教育,育人为先”的观点。历史学院将继续秉承重视学生工作的传统,认真领会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落实学校的工作部署,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春秋学社学术活动管窥

◎刘 梦

春秋学社自1984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3载的风雨历程。成立伊始,时任历史学系主任的龚书铎教授亲自为她题词,以示祝贺;继之,钟敬文老先生曾在学社十周年时为之泼墨;白寿彝先生、启功先生、赵光贤先生、何兹全先生等学界大家一直关注学社的成长……她植根于北师大这块名师荟萃、大师云集的学术沃土上,始终秉承务实求索、创新进取的优秀传统,坚持以学术活动服务广大同学的原则,积极结合历史专业知识,在立足于历史学院的同时又积极拓宽层面,面向全校广大师生,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各项活动,从而带领大家走近历史、触摸历史、了解历史、融入历史。经过23届春秋人辛勤劳作、默默耕耘,她已具相当规模,在校拥有两百多名社员,并多年被评选为“北师大十佳优秀社团”。在每届社员的共同努力和各级老师的关怀支持下,春秋学社在二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积淀下许多辉煌成绩与宝贵经验,已经成为高校中学生社团的优秀典范。

致力学术 争做学术先锋

春秋学社自创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打造学术型社团。根植于百年师大的学术沃土,凭借历史学院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春秋学社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学术资源,举办了各种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活动。在汤因比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时,我们举办了“三十年后,如何释读汤因比”的学术沙龙,邀请了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研究会秘书长、历史学院郭小凌教授、侯树栋教授与同学们以学术讨论的形式共同缅怀这位著名的英国史学家。大家在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增进了学习和了解,收到良好的反响。

春秋学社自成立以来受到白寿彝、赵光贤、何兹全、顾诚、郑师渠等史学名家的亲切关心及历史学院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虽仅寸草之心,得报三春之晖。学社协助历史学院举办历史学学术前沿系列讲座,让广大师大学子得以领略汪荣祖(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孟广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汝企和(我校历史学院教授)、张文启(北京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我校历史学院兼职教授)、邓小楠(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池田秀三(著名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京都大学大学部文学研究科教授)、吴怀祺(我校历史学院教授)、鲁振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我校历史学院兼职教授)、晁福林(我校历史学院教授)、李世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戴晋新(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施耐德(荷兰莱顿大学教授)、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和(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教授)、张芝联(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等史学名家的风采,扩大了历史学、历史学院在我校的影响力,促进广大师生更多更好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

青年先锋 引导校园文化

春秋学社立足校园,作为青年学生团体力求通过各种学术文化活动在校园中引导和谐、先进的校园文化。春秋学社在23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力量,2006年和院学生会合作举办了首届历史文化节。此次历史文化节以“走进历史,继承传统,传播文化”为主题,旨在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发扬北京师范大学厚重的人文传统、提高全校师生对历史学的兴趣。本届历史文化节的举办,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学术水平,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了历史学院与各兄弟院系的交流互动,扩大了历史学院在校内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2005年10月17日19点06分,一代文学大师巴金先生在上海逝世,举国哀痛,万人缅怀。为了表示首都高校学子对这位世纪老人的追思,我社于12月4日在敬文讲堂举办了“重读巴金,从《随想录》出发———纪念巴金先生逝世四十九日学术追思会”,邀请了冰心之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吴青教授,著名文学史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三联书店前总经理、总编辑董秀玉和著名青年作家摩罗等专家学者与会,并邀请我校文学院刘勇教授担任嘉宾主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首都16所高校、20多个社团及我校十佳社团应邀与会。追思会以诗歌吟唱、散文朗诵、学术演讲、填写心愿卡片等形式表达了对巴金先生的深切哀思,受到广泛的好评。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新浪网、中国广播网等媒体作了相关报道。

2006年10月28日晚,“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学术追思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悼念鲁迅先生的同时,让世人更加了解一个真正的鲁迅以及“鲁迅”这两个字在当今社会所能体现的意义。能容纳400人的敬文讲堂挤满了师大学子,人们在肃穆的气氛中缅怀先师。鲁迅研究专家、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著名画家陈丹青,著名学者摩罗以及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钱振纲教授也来到了敬文讲堂,与师大学子一起追思鲁迅先生的点点滴滴,缅怀先生的精神与风骨。

关注社会 倡导知识实践

春秋学社作为高校学生社团,致力于关注社会、积极实践,带动广大学生用知识回馈社会。因此学社在校内外广泛开展各种知识实践活动,用知识倡导新理念,服务全社会。为了给广大师生创造更好的了解北京的机会,春秋学社举办了“感悟历史,传承文化———走进北京”系列古迹游览,先后组织同学们游览了香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大葆台汉墓遗址,什刹海———后海胡同,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等名人故居,辅仁大学旧址及我校文博馆等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的景点,以使大家能够亲身感受历史的北京、文化的北京、民俗的北京,能够真正走进北京、了解北京、融入北京,进而思考历史、继承传统、传播文化。此外还举办了“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护传统古建筑首都高校巡回展活动。春秋学社陆续对北京的古建筑进行踩点、拍摄,并用从古建筑专家、爱好者和相关书中搜集老照片等方式共收集了四百余张北京古建筑类照片,并根据史料绘制了地图、复原图、建制图,其中包括城垣、皇城、王府、坛庙、陵寝、街巷、名人故居、传统商业街等在内的几乎涵盖老北京各类的,尤其是那些极具文化历史内涵,但不为大众所重视,且遭破坏的建筑的图片资料,由专业公司做成展板,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首都十余所高校进行巡回展出,并邀请建筑界和文物界的专家在各高校进行专题讲座。

“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护古建筑首都高校巡回展”就是要首先唤醒大学生的关注,再以大学生为媒介,唤起社会各界对传统古建筑的关注。在北京建都850周年之际,当传统文化作为人文奥运的重要精神内核之一时,希望通过我们这些大学生的努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保护古建筑的重视。在新世纪、新时期以古建筑为契机,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导向先进文化的新模式上。

立足师大 传承世范精神

春秋学社秉承百年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立足校园,通过各具特色的学术讲座和学生活动弘扬师大人克己奉献、勤恳务实的精神,带动广大学生深刻理解大师的风骨魅力,学习大师的治学精神和为人德行,继承和发扬我校优良的学术传统。学社结合我校为全国师范教育巨擘的特点,充分利用我校历史悠久、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的优势,特邀请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辛德勇教授,我校历史学院施建中教授、陈宝良教授、瞿林东教授、游彪教授,文学院董晓萍教授,古籍研究所周少川教授讲述王瑶、史念海、陈垣、顾诚、白寿彝、漆侠、钟敬文、刘乃和等学术大师辛勤治学、为人师表的历史,启迪和教育今日的师大学子努力学习,勤奋开拓,为以后毕业涉世、教书育人奠定基础。

春秋学社在23年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创新,开拓进取,致力学术传播,紧握时代脉搏,立足服务校园,引领先锋文化,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独领风骚,于2006年获得“北京市高校优秀社团”荣誉称号。

学社以院系为平台,以专业为特色,为广大同学培养历史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史学研究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充分彰显了历史学院的特色风采。

【注释】

[1]《不断推进教育创新》(2002年9月8日),《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