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大传奇:刘半农带领文化斗士们为尊严奋斗

北大传奇:刘半农带领文化斗士们为尊严奋斗

时间:2024-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刘半农的退学在家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仅父亲大为震惊,家乡人也议论纷纷。1918年1月,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时,正式署名“半农”。但刘半农坚持说,非常时期只有采取非常手段,才能达到目的。1918年1月底,刘半农对北大国文系主任沈尹默说:“歌谣中也有很好的

北大传奇:刘半农带领文化斗士们为尊严奋斗

刘半农:为尊严而斗争的文化“猛士”

【人物索引

刘半农(1891—1934) ,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所作新诗多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他一生著作甚丰,创作了《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编有《初期白话诗稿》,学术著作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其中《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

初生牛犊,笑傲文坛

刘半农出生于江苏江阴一个清贫的教书人家,11岁到父亲刘宝珊和杨绳武等人创办的翰墨林小学就读,这所小学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开设英文教育。聪明好学的刘半农,国文、英语尤其出众,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07年11月,刘半农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入读新办的常州中学堂,接受初步的科学教育。在这所中学,刘半农学习上依然锋芒毕露,刚入常州府中学堂第一年,就以名列第一的成绩被学校“列入最优等”,一时声名大噪。刘半农的中学同学钱穆晚年回忆说:“不三月,寿彭连中三元,同学争以一识刘寿彭为荣。”就这样,刘半农才子的名声一下子传开了。临近毕业时,出于对学校保守教育体制的不满和失望,刘半农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放弃马上就要结束的学业,毅然退学。当时,刘半农的退学在家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仅父亲大为震惊,家乡人也议论纷纷。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年仅22岁的刘半农在革命浪潮的鼓舞下雄心勃发,决心离开家乡,投身革命。谁知他这一步迈出去,没有成为战场上的革命军,却成了文坛上的“急先锋”。

刘半农只身来到清江,先在一位军官手下做文案。不久,袁世凯夺权,失望的刘半农只好转头到上海闯世界。初到上海,他做过短期杂工,又做过开明剧社编辑,最后在别人的介绍下,到中华书局编辑部做编译员。1913年10月,刘半农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一篇百字小说《秋声》,揭露辫帅张勋镇压二次革命,茶毒地方百姓的罪行,荣获该报专栏悬赏的一等奖。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在上海的五年时间里,刘半农以“半侬”等笔名发表翻译及创作小说达40多部,累计百万余字,成为享誉国内的著名作家和翻译家。

雪中送炭,中学肄业执教北大

1917年夏,刘半农从上海返回江阴老家,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刘半农只好靠变卖家中物品度日,经常穷得揭不开锅,最困难的时候连猫食都无钱购买,妻子不得不经常到娘家去借贷。就在一家人贫困潦倒的时候,刘半农忽然接到了一封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寄来的聘书,正式聘请他担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授。一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居然接到全国最高学府发来的聘书,不仅妻子难以相信,就连刘半农自己也不敢相信。而这次雪中送炭的机遇,还要得益于刘半农前不久在上海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一次会面。那次会面,陈独秀慧眼识珠,不仅看出刘半农身上的锐气,更看出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北大正需要这样不拘一6格的人才,于是,陈独秀向蔡元培先生大力推荐了刘半农。就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青年摇身一变,跨入了全国最高学府—北北京大学。

任教北大后,刘半农先后讲授诗歌、小说、文法概论和文典编纂法等课程,与他同时执教的还有钱玄同周作人胡适等人。虽然连中学都没有毕业,但刘半农的国学功底丝毫不逊色于别人,而且他长于写作,阅读广泛,备课十分认真,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不久便在北大的讲台上站稳了脚跟,无人不知,北大出了一个中学肄业的国文教授。

刘半农在教课之余,一直醉心于通俗小说创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了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大受震动,决定从此与旧文学决裂,投向新文学。1918年起,刘半农开始向《新青年》杂志投稿,表达文学改革的愿望。署名的时候,他斟酌再三,觉得自己以前用那种香艳媚俗的笔名“半侬”十分可耻,毅然去掉了偏旁,改为“半农”,以示与过去决裂。1918年1月,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时,正式署名“半农”。

合演双簧戏,新文化运动“急先锋”

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也是新文化思想的中心,进入北大后,刘半农变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他不满足于在《新青年》杂志上写写文章,还希望与复古派、守旧派来一次彻底的对决,给他们以猛烈的一击。在上海的时候,刘半农曾经担任过剧团的编剧,所以他首先想到了双簧戏,决定用这种表演的形式把正反两个阵营的观点直接亮出来。于是,他找到无话不谈的好友钱玄同,提议两人合演一出双簧戏,一个扮演顽固的复古分子,封建文化的守旧者;一个扮演新文化的革命者,以记者身份对他进行驳斥。一开始,钱玄同觉得主意虽然不错,但手法有些不入流,不愿参加。但刘半农坚持说,非常时期只有采取非常手段,才能达到目的。经过反复动员,钱玄同才同意与他一起演出,一时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人对他进行了攻击与发难。1918年3月15日, 《新青年》杂志第四卷三号上,忽然发表了一篇写给《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公开信《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署名“王敬轩”。信是用文言写的,一共4000多字,不用新式标点,以一个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卫道者的形象,列数《新青年》和新运动的所有罪状,极尽谩骂之能事。而就在同一期上,发表了另一篇以本社记者“半农”之名发表的文章《复王敬轩书》,全信洋洋洒洒,约万余言,对王敬轩的观点逐一批驳。与此同时,更多的青年学子和进步人士对刘半农的双簧戏给予了极力的支持与喝彩,鲁迅对此也持肯定的态度。

文化“猛士”,“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不仅是一个勇猛的战士,还是一个敏锐的战士。他后半生致力于民歌收集、创作,开创了民歌、俗曲收集、整理与创作的辉煌事业。刘半农说,他之所以喜爱民歌,是因为自己“爱阔大,不爱纤细,爱朴实,不爱雕琢,爱爽快,不受腻滞,爱隽趣的风神,不爱笨头笨脑的死做”的气质所决定的。他认为,歌谣是最纯洁的文学,是自然的天籁,是被庙堂士大夫污染最少的文学,又认为“歌谣之构成,是信口凑合的,不是精心结构的”。

1918年1月底,刘半农对北大国文系主任沈尹默说:“歌谣中也有很好的文章,我们何妨征集一下呢?”沈尹默表示赞同。第二天,刘半农就将拟好的章程交给北大校长蔡元培,蔡元培批交文牍处, 2月1日的《北大月刊》发布了刘半农草拟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引起强烈反响。“中国征集歌谣的事业,从此开场了。”歌谣学运动的兴起,使全国许多报刊也注意起民歌来。1919年,刘半农亲自采集《江阴船歌》20首。1925年,又到江阴采集到民歌数十首。1928年,刘半农任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民间文艺组主任时,曾提出对歌谣俗曲、传说故事、谚语谜语、切口语、叫卖声的研究计划。以后,又率领李家瑞等人收集整理俗曲,于1932年出版了《中国俗曲总目稿》,收录了11省区的6000多种俗曲曲目。由此,刘半农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最早倡导民间文艺,亲自搜集民间歌谣的重要代表人物。(www.xing528.com)

刘半农除了撰写文章赞美民间歌谣外,还亲自搜集民歌,利用方言和民歌体来创作新诗。1919年,他尝试着用江阴方言写“拟儿歌”;1920年,他又以江阴方言和“四句头山歌”的声调写“拟民歌”; 1924年,以北京方言写“拟拟曲”。在1925年出版的《瓦釜集》中,收入了作者创作的民本诗作22首和收集的民歌19首。

对于现代人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刘半农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就是刘半农在1920年9月旅欧期间写成的。而诗中的“她”,是中国文字的首创,以前汉字中没有“她”字。该诗写成后,经赵元任谱曲,广为流传。1934年 3月,刘半农出席一次音乐会,李抱忱演唱了这首歌,博得了满堂彩。随后,歌唱者隆重地向大家介绍了该曲的词作者——刘半农,就在这时,一位女士悄悄地说:“原来是这样一个老头儿!”刘半农为此特地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进门来喝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在中国民歌的采集、整理和大胆创新上,刘半农无愧为文化的猛士。

中国实验语音学的领路人

尽管刘半农在新文化运动中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光环,他认为,作为一个北大教授,必须在专深的学术上做出成就,才能配得上北大的荣誉。当时北大一些留洋博士对刘半农只有初中学历表示不满,认为他资历尚“浅”,并在一次《新青年》编委组成人选讨论会上,直接提到了人选的学历问题。这些评价和刁难显然刺痛了刘半农敏感的心灵,于是,他再次做出大胆的决定,出洋攻读博士学位。

1920年2月,刘半农受教育部派遣,以北大教授的身份携妻带女赴欧学习,他计划利用自己擅长的音韵学,选择实验语音学作为主攻方向。他们先抵达英国伦敦,然而,战后的伦敦物价飞涨,此时夫人又生下一对龙凤胎,一时经济拮据。听朋友说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书丰富,生活费用也比英国便宜,于是1921年6月,刘半农全家迁居法国,转入巴黎大学学习。巴黎的生活费虽比伦敦便宜,但对一个仅靠薪水养活五口之家的人来说也是非常不易。在给友人的信中,刘半农这样写道:“我近来的情形,真是不得了!天天闹的是断炊!……留学费也欠了数月不发……我身间有几个苏,便买只面包吃吃,没了便算。”

尽管如此,刘半农并没有退缩,在夫人艰苦持家的支持下,他坚韧地坚持着他的学业理想。这年9月,他即写成《创设中国语音学实验室的计划书》,寄送给蔡元培校长。按北大规定,出国留学人员要写日记,按月交北大备查。但刘半农认为写日记琐屑,无关学问,因此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著书立说上。几年间,他著成《四声实验录》《汉诗声调实验录》和《语音学纲要》等重要学术作品。这些著作和他要提交的博士论文《汉语字声调实验录提要》密切相关。此外,他还曾花了半年的时间,一头扎进巴黎国家图书馆,抄录该馆所藏的我国敦煌的珍贵史料。

经过多年的刻苦攻读,1925年3月17日,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堂参加了国家博士考试。他的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了由《法国最高文艺学院公报》宣布的“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

1925年9月,博士毕业的刘半农回到祖国,重返北大担任国文系教授、国学门导师。他以“扎硬寨,打死仗”的精神继续着他作为实验语言学家的事业,把研究方向牢牢地定位在语音上面。刘半农从法国带了大量的科学仪器回来,他先后发明了声调推算尺与四声模拟器,写成《声调之推断及“声调推断尺”之制造与用法》和《“四声模拟器”之创制》等一批专业论文。他把这些器材和发明悉数贡献出来,因陋就简地在北大创立了我国第一个语音乐律实验室,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刘半农不是一个单纯的爬格子的人,而是一个杰出的实验语言学家。对于实验他事必躬亲,一会去故宫测试所藏古乐器的音律,一会去西北研究民俗,为各地的方言录音,收集俚曲小调,忙得不亦乐乎。此外,他还和赵元任、钱玄同、黎锦熙等人发起了“数人会”,以讨论国语统一问题。为了中国实验语言学的发展,刘半农真可谓是不辞劳苦的猛士。

为文化的尊严而斗争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怀着满腔报国热忱归国的刘半农,对此暴行怒火中烧,思绪万千。掌灯时分,他压抑不住愤怒,在书桌上摊开稿纸,边写边吟边击拍,挥泪写下《呜呼三月一十八—敬敬献于死于是日者之灵》。这首诗以“范奴东女士”的笔名,很快于3月22日在《语丝》月刊上披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诗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公开对死难烈士与受害群众表示深切的同情。

不过作为文化战士,刘半农和军阀作斗争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还得直面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者,他还得为了中国的文化尊严而战。归国之后,除了在北大任职,刘半农还在古物保管委员会北平分会任职。就在这时,刘半农和美国文化窃贼、不学无术的安得思发生了正面冲突。原来,1928年4月,安得思秘密率领第四次中亚考察团到我蒙古高原偷偷发掘文物。他带领大队人马先后7次在内蒙挖掘,每次都把获得的几十、几百箱文物瞒过国民政府直接运回美国。这一次,安得思又挖了八九十箱文物准备经北京到天津出口,被文物维护会和古物保管委员会查到。结果发现他的护照上,只允许他打猎,并未批准他发掘文物。因此,文物被扣留。怀恨在心的安得思怂恿在北平的各洋报纸痛骂文物与古物两委员会。说刘半农等人“是妨害文化”“是中国人不懂科学的表示”。但两委员会不为所动,谈判的结果,安得思被迫将一半的偷盗文物留在中国。虽然当时的中国政府最终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做了最大的退让,但刘半农的气节却未曾屈就。

1930年4月,英国文化窃贼斯坦因又一次骗得中国外交部的一张旅游护照,准备绕过各中国文物保护组直接从印度进入中国西北进行中亚考察,而且计划和法国探险家哈特组建的“雪铁龙横穿亚洲考察队”在中国新疆会师,共同开掘文物。这一试图绕开中方的罪恶的文化劫掠行为,激起了刘半农的愤怒,该年5月和12月他两次上文国民政府,要求阻止斯坦因的非法行径。这次努力没有白费,次年,斯坦因被中国国民政府驱逐出境。

在维护中国文化尊严的战役中,刘半农决不尸位素餐,而是敢于顶着政治压力,充分履行了文化斗士的职责,当真是果决的猛士。

1934年刘半农赴西北调查,他要用最新的科学方法记录当地歌谣土风。6月19日,刘半农率助手白涤洲、沈仲章、周殿福一行四人前往包头进行方言调查,行前弟弟刘北茂曾劝他慎行,因他心脏衰弱,恐不宜远行。他说:“平时实在没有工夫,现在正可利用假期去考察一下。”接着又说:“人生不过数十年,假使因循偷安,还能有什么成就呢? ” 7月5日刘半农一行到达大同,停二日,调查了雁北十三县的方言,并收录当地歌谣五筒。由于一路上工作特别劳累,且受到当地毒虱的叮咬, 7月7日到达张家口时,刘半农已开始发烧,但仍抱病给第一师范师生做了一小时的演讲。当时体温已升至38.5度,会后他坚持调查记录工作,直到实在支持不住了才回旅馆休息,体温上升至39.5度。当夜回京,被误诊为感冒,到14日才确诊为回归热,但已难以挽救,于当日下午病逝。一代文化斗士就此英年早逝,时年43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