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借鉴

国外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借鉴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国外文化现代化: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参照系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相继进入“后现代”发展阶段,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比如,今年法国文化论坛的主题就是“所有人的文化,每个人的文化,共同的文化”。英国政府在鼓励企业赞助文化艺术的同时,鼓励全体公民自愿支持文化事业。

国外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借鉴

(二)国外文化现代化: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参照系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相继进入“后现代”发展阶段,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文化逐步成为推动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作为文化发展的先行者,这些国家或以超前领先的前瞻理念,别出心裁的创意,或以科学合理的布局,切实有效的举措,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分析、比较和思考,课题组撷取以下各国文化发展实践中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以供参考。

1.美国:对外文化输出——高科技掌握话语权

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并没有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放松对外文化输出,相反还加大资金投入,借助其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加紧“在全球价值的形成中增加自己的份额”(30)

一是跨国公司唱主角。在向全世界宣传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美国政府深知其优势所在,重点扶持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迪斯尼、新闻集团、通用电器苹果、微软等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其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和分销网络,进行“无孔不入”的思想文化渗透。

二是传媒、互联网齐助力。有数据显示,美国占据了国际40%以上的音像市场份额和80%的电影市场份额;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占据了全球75%的IT产业产值和70%以上的全球网站。互联网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站点中,有94个设在美国境内。由此可见,传媒和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对外文化输出最重要的渠道和最强有力的助推器。此外,网络传输、数字化、地球通信卫星等高新技术在大众传播媒介领域的广泛应用运用,更使美国具备了对外文化输出的“桥梁”和“利器”。

2.法国:文化权益维护——文化例外

战后美国文化强势进入欧洲。但是,欧洲文化也并非被动全盘接受文化美国化,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一起致力于维护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权益,法国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一是坚持“文化例外”原则。为捍卫法国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法国长期坚守在反对美国文化霸权的第一线。从1993年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谈判,到1998年经合组织“多边贸易协定”谈判,再到1999年西雅图世贸大会,法国始终坚持“贸易自由化原则不适合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理念,反对将视听产品纳入世贸组织贸易规章制度中。其不懈的努力得到了联合国60多个会员国的支持。

二是设立“支持电影基金会”。战后,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下设“支持电影基金会”,规定将票房收入、电视和录像带方面的广告收入按一定比例上缴基金会。据悉,三分之一的法国电影仰赖这一基金拍成。欧洲也在法国的推动下从1989年开始实行“无国界电视”指令,规定欧盟成员国的电视屏幕上必须保证60%的时间播放欧洲节目。

三是举办文化论坛。为了团结所有受到文化全球化威胁的国家,争取他们应有的文化生存权和传播权,从2000年起,法国每年在凡尔赛宫举办“文化多样性论坛”,邀请各国政界、文化界人士参加,想把它办成可与达沃斯经济论坛相媲美的文化论坛。比如,今年法国文化论坛的主题就是“所有人的文化,每个人的文化,共同的文化”。(31)

3.德国: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国家标志性品牌

当前,文化经济以其协调、绿色、高效等优势逐步取代工业经济的核心地位,成为各国各地区竞相发展的重点。经过20余年的经验积累,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打造国家标志性品牌。美国的“三片”(薯片、芯片、影片),英国音乐日本动漫韩国网游,法国的时装,意大利的艺术……这些具有高识别度的文化品牌无不用事实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以下仅以德国为例。

一是良好的民族习惯培育了强大的图书出版业。德国是一个好读书的民族,2009年德国图书出版销售额为97亿欧元,全国有3600万人购书,平均每人购买11本,花费110欧元,这还不包括课本、专业和工作用书。与此相应,德国培育了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贝塔斯曼集团(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和最大的国际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

二是龙头带动和产业集聚效应发展了卓越的会展业。在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博览会、汉诺威计算机博览会、法兰克福消费品博览会等知名会展品牌的带动下,德国的会展业呈现了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据了解,国际上150个重要的专业博览会,大约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德国会展业的年均营业额约23亿欧元,参展商和参观者为博览会的支出超过85亿欧元。各类展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会展产业链的系统发展,每年都有近10万德国人从事与博览会相关的工作,综合经济效益达205亿欧元。

4.英国:文化投(融)资体系——政府与民间完美配合

在英国,文化投资融资渠道十分多样,形成了包括政府投入系统、艺术委员会投入系统、商业投资系统和信托基金投资系统等在内的多元文化投资体系。各个体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配合,为英伦文化的形成、保护、传承与传播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以下仅以其两种做法为例。

一是通过发行彩票来筹集文化基金。英国政府在鼓励企业赞助文化艺术的同时,鼓励全体公民自愿支持文化事业。每年仅文化彩票发行一项,就可以为文化艺术事业筹集到赞助费6亿多英镑,极大地弥补了政府文化投资的不足。

二是政府资金与民间慈善联合助力改善文化设施。2011年2月,英国文化大臣Ed Vaizey宣布,英国政府与慈善机构将联合出资8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800万元)以改善英国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现有设施。这笔资金将在未来的8年内以竞标的方式进行分配,英国境内所有博物馆和美术馆均可参与4年一次的竞标活动。事实上,英国政府与沃夫森慈善基金会的合作已长达20多年,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沃夫森基金从1990年设立至今已为英国大大小小417个两馆改善项目投资了4700万英镑。无怪Ed Vaizey称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沃夫森基金是政府资金与民间慈善完美配合的典范。

5.日本、韩国: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立国

日本、韩国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究其背景,两国都是在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或危机的情况下,迫使政府重新思考、定位新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成功转型与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密切相关:

一是注重前期调研。日本为了确立“文化立国”战略,先后推出了《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文化振兴基本设想——为了实现文化立国》等多个研究报告,提出当前日本振兴文化所面临的六大课题,(32)并对“文化立国”战略的十项基本政策(33)进行阐释。(www.xing528.com)

二是加强文化立法。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出台相应配套措施,为文化发展提供全面、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律保障。如日本的《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韩国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等。

三是制定发展规划。1999—2001年,韩国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四是专业化生产布局。韩国政府在规划产业布局时,根据各地区的资源、人才、位置、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力戒同质化发展,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经营和专业化城市生产布局(见表1)。

表1 韩国文化产业专业生产布局

资料来源:《文化产业统计》,韩国文化观光部网站,www.net.to.kr。

五是扶持创新企业。日本政府通过信贷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促进“创新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可获低息贷款。若开发成功,按低息还本付息;若开发失败,则免除利息。政府还规定对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实行优惠税制与折旧制,对企业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给予财政补助。

6.欧盟:文化发展形态——多样性中的一致性

2007年欧盟委员会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欧盟文化行动议程》文件中提出了“多样性中的一致性”的文化口号,“强调欧洲遗产的共同方面,提高属于一个共同社会的归属感;承认和尊重文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多样性,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和传播”。(34)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一体化有别于西方工业文明语境下的文化一元化,是“和而不同”,是一种追求多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

为了保持和发展各成员国的文化差异,同时为了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欧盟对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进行了改革、调整:

一是制定统一的文化行动计划。为了缔造“欧洲文化空间”,欧盟把系列文化支持项目或计划进行了整合,制定统一的文化大纲——“文化2000计划”,以取代既有的万花筒(35)、阿丽亚娜(36)、拉斐尔(37)三大计划,并在新的计划中强调整体性和延续性,为欧盟各成员国在文化领域的参与,构建出了一套共同行动模式。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1994—1997年,欧盟共资助了1400个文化相关计划,但总资助额仅为11.85万欧元,到“文化2000计划”则提升至1.67亿欧元,而最新推出的“文化2007计划”(2007—2013年)预算为4亿欧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发展文化创造、文艺传播、跨文化交流和丰富欧盟公众的历史文化知识。

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使欧盟各国文化产业领域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

四是积极推进与文化密切相关的项目计划。通过“媒体计划”、“终身学习计划”(2008—2013)、“年轻人在行动计划”(2007—2013)、“数字内容计划”(2008—2008)等计划,间接推动欧洲文化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有力地支持了欧洲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高欧洲文化的创造力和感染力。

7.美国:文化遗产保护——全民参与

美国的历史虽短,但十分注重鼓励全民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遗产资源,从而使其历史焕发勃勃生机。

一是政策得力。二战后,美国掀起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一度出现随意破坏古建筑的现象,引起民众的不满和抵制。自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历史文物保护法》后,历届政府都出台各项法令加强指导,支持相关部门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2003年3月,布什总统签署13287号法令,在全国开展“保护美国”活动,设立“保护美国总统年度奖”,每年表彰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商家、政府机构和个人。

二是开发合理。美国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遗产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该做法不仅增进了游客与当地民众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而且为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资金保证。

三是资金保障。为鼓励各界及个人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实施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开发商及个人对被登记的历史遗址进行修缮可以享受免除国家20%税收的优惠政策。此外,政府对1936年以前建造的建筑物,不论是否登记在册,都给予10%的免税优惠。1966年以来,已吸引民众投入250亿美元进行建筑物保护性修缮。政府还通过“保护历史文物基金会”以及“拯救美国”等民间组织,直接资助保护项目。

四是宣传到位。在美国,学校都有“保护我们的历史”课程,出版供小学、中学使用的相关教材,教育和培养学生从小尊重当地历史文化遗产,加强保护理念与意识。

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日本重视原生态和民间认同;韩国制定“金字塔”式的传承人制度;新加坡以打造“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世界城”为目标,着力于发展与众不同的文化,形成社区间合作,建立动态的非遗生态系统,努力实现具有国际标准的“四P”(地点place、存在presence、活力pulse、潜力potential);法国和意大利则分别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和5月份的最后一周举办“遗产日”和“遗产周”,活动期间所有公立博物馆、文物古迹、艺术画廊等全部免费开放,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并可以得到税收优惠。

通过对以上各国文化发展实践与经验的分析,课题组认为,“并存、互补、竞争、创新”将是未来全球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今后,随着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将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将更加失衡,政府在文化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高新技术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将更加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