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永栽企业集团发展历程与成功战略

陈永栽企业集团发展历程与成功战略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陈永栽企业集团发展史陈永栽4岁时即随父母亲到菲律宾谋生。1959年,陈永栽创立一家制造甘油的小公司,并与他人合伙经营化工原料。[67]陈永栽在发展其事业或企业集团过程中,既重视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又善于抓住商业机遇。福牧农业有限公司每年生猪出栏数为18万头,其规模、存栏数及销售量均列为世界同类企业的第2位。[69]陈永栽在创办烟厂等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后,便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大展拳脚,多元拓展。

陈永栽企业集团发展历程与成功战略

陈永栽,英文名叫Lucio Tan,1934年出生,祖籍福建省晋江县青阳镇,菲律宾籍,在菲律宾经营有烟厂、农场、啤酒厂、银行等,投资分布于菲律宾、美国、中国、中国香港、巴布亚新几内亚、加拿大等地。他是20世纪70年代新兴的菲律宾华人企业家,是菲律宾菲华企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菲华商联总第一副理事长,1999年3月当选第23届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曾被日本《朝日新闻》列为“世界各国经济显要人士”之一。

(一)陈永栽企业集团发展史

陈永栽4岁时即随父母亲到菲律宾谋生。初去时定居宿务,靠父亲在郊区开了一家小店铺度日。9岁那年,其父不幸患重病卧床,从此失去劳动力。其母蔡琼霞只好带着孩子护送丈夫返回福建晋江家乡。在此期间,陈永栽曾在晋江和厦门求学。两年后,家乡又遭灾荒,刚满11岁的陈永栽只好跟着叔父再赴菲律宾,并在宿务市描沓安烟厂当童工,做杂役。年少的陈永栽在其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在当童工、做杂役的少年时代,利用夜晚休息时间刻苦自学,不仅自修完中学全部课程,而且考上了菲律宾远东大学化学工程系。自此,他坚持半工半读,孜孜不倦地勤学苦读,终于完成了大学全部学业。毕业后,他到庄万益公司下属企业任实验室助理。由于他谙熟业务又潜心工作,两年后便被提升为生产经理。然而,年轻的陈永栽并不满足于此,他满怀开拓实业之志,渴望能在实业界施展自己的才华,干出一番事业来。1959年,陈永栽创立一家制造甘油的小公司,并与他人合伙经营化工原料。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的母亲向香港同乡亲友筹借到70万港元作为他的创业资本,陈永栽于1965年初在马尼拉市郊区购置了一片土地,开始兴建福川烟厂(Fortune Tobacco Corp.),从而开始走上了企业家的道路。

最初,福川烟厂的厂房简陋,设备落后,不少生产环节都靠手工操作。陈永栽全力以赴,苦心经营,几乎每天都亲自到车间指导生产。由于他正确地选择了生产面向大众的、市场较为宽广的中档香烟,加上他经营有方,又善于开拓产品销路,因此,福川烟厂投产后发展很快,生产和盈利成倍增长,短短几年便在菲律宾烟业市场占了很高比重。一些牌号的香烟还出口到海外。20世纪90年代初,福川烟厂生产有6种当地和3种国际牌子的香烟,如“福牌”(Hope)、“冠军”(Champion)、“摩尔”(More)、“云丝顿”(Winston)、“骆驼”(Camel)、“沙龙”(Salem)等,在菲律宾当地甚为畅销。属下有5家公司负责推销工作。

1993年,福川烟厂共生产了177亿支香烟。该厂在菲律宾每年约670亿比索的香烟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85年的44%上升到1991年的64%。1992年营业额4.26亿美元。据报道,该厂每年净收入在3 000万美元以上,直接雇佣工人达6 000人。[66]福川烟厂的兴建和发展,为菲律宾政府增加了一项可观的税收来源,并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993年该厂上交税收34.4亿比索,占菲律宾香烟消费税总额的55.26%。菲律宾北部生产的烟草约75%是由该厂收购的,估计约有35万烟农及其眷属是依靠向福川烟厂提供或出售烟叶维持生计的。[67]

陈永栽在发展其事业或企业集团过程中,既重视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又善于抓住商业机遇。在他的福川烟厂已逐步打开局面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他抓住20世纪60年代末马尼拉生猪市场供不应求的商机,几经运筹,便不失时机地选定了另一新的主要投资领域:发展大型养猪业。1969年陈永栽开始筹建福牧农场(Formost Farm)。他亲自勘察选址,在马尼拉市郊购置了328公顷土地,开垦种植饲料。接着在这片地的中心地带,建起了一座与现代化大型养猪场相配套的自动化饲料加工厂。该厂每小时生产饲料30吨,饲料配方由电脑操作,饲料除自用外,还供应菲律宾国内畜牧场。接着又从国外引进一批优良种猪,建立年出栏数可达12万头的福牧养猪场,随后再扩大为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的福牧农业有限公司。[68]福牧农业有限公司属下的各大养猪场,从规划、动工到投产,环环紧扣,充分发挥了投资效益,加上经营管理有方,饲养得法,发展很快,不到两年时间,便占领了菲律宾各大埠的猪肉市场。福牧农业有限公司每年生猪出栏数为18万头,其规模、存栏数及销售量均列为世界同类企业的第2位。[69]

陈永栽在创办烟厂等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后,便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大展拳脚,多元拓展。他除了运用他的化工专业知识和经验,继续创办一批新的工厂如椰油厂、肥皂厂、石棉瓦厂等项目外,还经营进出口、地产建筑电子等业。他所投资经营的企业,除石棉瓦厂和报业因中途转手而未能最终操得胜券外,其他各项均获得了较大的成功。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已拥有较为雄厚财力的陈永栽开始进军金融界。1976年,他与许文墨(Willington Kou)等人合作收购了面临倒闭的普通银行(General Bank),更名为联盟银行(Allied Banking Corporation),并在该行任董事长。他以高薪延聘了一批谙熟金融业务的职员协助经营银行业务。他凭着自己在企业界的信誉和已积累起来的理财经验,使联盟银行的业务得到迅速发展。1977年该行资产为8 000万美元,但到1993年12月底,联盟银行资产总额已达295.1亿比索(约合11亿美元),居菲律宾华资商业银行第3位;流动资产99.4亿比索,居第4位;贷款总额166.8亿比索,居第3位;存款总额183.9亿比索,居第4位;资本总额43.1亿比索,居第2位。[70]该行现为菲律宾十大综合商业银行之一。此外,该行还设有保险与投资等许多相关机构,如阿拉巴信旗投资和保险公司等。1991年该行总收入为22.27亿比索。

1980年,陈永栽投资约2亿美元,开始兴建占地达400公顷的亚洲酿酒厂(Asia Brewery Inc.)。该厂为菲律宾第2家现代化啤酒厂,设有电脑控制生产线,生产德国啤酒配方的“豪申”啤酒和其他牌子的啤酒,如马尼拉啤酒(Manila Beer)、啤中啤(Beerna Beer)等,年产4 800万箱。1988年与丹麦嘉士伯酒商合作,开发新产品嘉士伯啤酒(Carlsberg Beer)和生产烈性酒。1991年菲律宾啤酒业收入为197.1亿比索,亚酿的年收入约为19.7亿比索,占菲律宾啤酒市场约10%。[71]同年,陈永栽又斥资10亿比索收购了丹内酒厂(Tandnay Distillery Inc.),并兴建亚酿分厂。

陈永栽的亚洲酿酒厂创建投产以来,一直都与菲律宾啤酒业的巨无霸生力公司(San Miguel Corp.)打市场战,但自1988年9月生力公司向法庭控告亚酿仿造商标、不公平竞争开始,火药味便更为浓烈。亚酿与生力公司又因争夺菲律宾杜松子酒的市场而加深敌意。亚酿属下的丹内酒厂与生力公司属下的La Tondena Distillers Inc.也短兵相接。丹内收购了后者的酒精供应厂商亚洲酒精厂,生力不甘屈服另辟新厂,双方为此展开了一场争夺战。90年代初,亚酿已设有3大分厂,自推出嘉士伯啤酒后,生力公司啤酒倍受来自亚酿的威胁与竞争。1989年陈永栽以850万美元收购了世纪公园喜来登酒店(Century Park Sheraton Hotel)。该酒店每年平均入住率高达近9成,每年为他赚到10余亿比索,为马尼拉同类酒店中业绩最佳的。[72]他在马卡迪(Makati)另拥有2家中档旅馆。自收购喜来登酒店后,这两家旅馆便统一由喜来登酒店管理。

在菲律宾政府推行国营企业私营化计划中,陈永栽在1992—1993年间先后投资51亿比索,参与菲航PR控股公司的股份(拥有51%的股权),从而在菲律宾航空公司中取得33.5%的股权。[73]自1993年3月以来,陈永栽任菲航副董事长。菲律宾航空公司始建于1941年,从事国内外的航空服务。该公司也为设在马尼拉的近30家国际航空公司提供飞行用餐、陆地装卸服务和飞行训练。共雇有员工13 790人。1992年《亚洲周刊》评出的亚洲25家大航空公司中排名第18位。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营业额8.88亿美元,资产7.25亿美元。[74]菲律宾政府推行国营企业私营化计划后,虽然政府出售了在菲航中的一部分股权给私营部门,但仍直接或间接地拥有菲航46.4%的股权,并且仍由政府指派人员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于经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菲航在1993年3月至12月间的净收入降至5 690万比索(合210万美元),比1992年同期大幅度减少95%。[75]为扭转这种状况,1994年初陈永栽提出对菲航的管理要有更大的控制权。同年2月底陈永栽属下扶西 · 牙细亚就任菲航新总经理(而董事长仍由政府委派的人员担任)。陈永栽甚至提出使菲航进一步私营化的设想,即让文莱苏丹主有的文莱投资署和马来西亚郭鹤年集团收购政府在菲航的股权,从而使菲航实现全盘私营化。2000年,陈永栽陆续购得菲律宾国家银行86%的股份,并采取积极措施,使之成为菲律宾最赚钱的银行。[76]

20世纪80年代后,陈永栽的事业已发展到跨越国界,向世界各地开拓发展的时期。他深深懂得,只有国内外相互沟通,才能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陈永栽企业集团的跨国化经营首先是从在香港创设一些公司开始的,如福川贸易公司、新联财务公司等。如今,他在香港拥有或控制有不少公司,如福景集团、建东集团、福川易公司、新联财务公司、Allied Pacific Corp.、B & Mckay Nominees,Ltd.、Bartondale Ltd.、Co Finance Nominees Ltd.、Commons Seal Ltd.、Cotton Corp.Ltd.、Harris Secre-taries、Limited Services Ltd.、Polo Nominees Ltd.、Red Seal Ltd.、SPlendid Nominees Ltd.、Young Tai Ltd.等。1981年,陈永栽在美国投资开设海洋银行(Oceanic Bank)和地产公司。后来又在美国关岛买了大片地产(约相当于该岛总面积的1%),在那里办起了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面包厂,很快便占领了当地面包市场。接着,他又利用当地自然风物,开辟了旅游区,办起了游乐场、商场和休闲中心,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各国度假旅游者。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购置有300万平方米土地,开办了烟叶和薄荷种植场、畜牧场,并投资工业,办有炼铁厂和日产500吨的轧钢厂。在加拿大,陈永栽也开办有地毡厂、炼钢厂、面包店与药房,如Sterling Carpet Man Ltd.;Sterling Carpet sales Ltd.;Mercury Drug Stores Ltd.;Mereury Energy Resources Ltd.等。在台湾他也办有福川烟草机械公司。而陈永栽控制的联盟银行,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和关岛,日本的东京,英国伦敦澳大利亚的悉尼,新加坡,中国香港,巴林等国家或地区广设分行和办事处。

陈永栽的企业或机构也积极向中国大陆进军。如联盟银行除在厦门设立代表处外,并成立厦门商业银行(联盟持股51%,陈永栽集团其他公司持股49%),准备以厦门为据点,向中国各大城市挺进。1994年4月,陈永栽拥有的香港裕景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同厦门海沧管委会签订了合作建设海沧港一期工程意向书,拟投资5亿元人民币,在海沧建设3万吨级集装箱和2万吨级杂货泊位各1个,以及相应的后方货场、仓库、场地道路、装卸机械等配套设施。同时,该香港公司也拟独资建设海沧新市区,首期开发50公顷,1994年内动工,1997年完成规划设计项目。[77](www.xing528.com)

据估计,陈永栽在海外建立的庞大的商业网络,其规模可能不逊于其在菲律宾的事业。陈永栽的经济实力与影响,已跨越了菲律宾国界,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多元化菲华企业家。1994年,陈永栽的公司向菲律宾政府完纳税赋80亿比索,约占菲律宾整个预算的2.5%,为菲律宾最大的个人纳税者。[78]根据1986年菲律宾廉政会披露的有关资料,陈永栽是通过其控股公司(Shareholding Inc.)拥有其主要公司或支柱公司——福川烟厂、福牧农场、亚州酿酒厂与联盟银行的,这些支柱公司再往下控制许多的子公司,从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公司网络。图4-1为陈永栽企业集团网络简图[79]

图4-1 陈永栽企业集团的公司系统网络(1986年)

注:百分比数字指控股比率。

(二)陈永栽企业集团发展特点

从陈永栽企业集团的发展与壮大过程以及经营方面来看,陈永栽企业集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从资本投资结构看,从单一领域投资往多元化领域投资的方向发展。如前所述,陈永栽是以其福川烟厂建立其企业王国的。创业时,其借贷资本都投入到福川烟厂的兴办上。随着香烟销路的扩大和盈利的增长,陈永栽才开始把积累下来的资本逐步往多元化的投资领域发展。

2. 从资本投资地域结构看,从国内经营往跨国经营方向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受到经济实力的限制,陈永栽企业集团的资本投资主要投在菲律宾国内或局限于在菲律宾投资。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其企业集团已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陈永栽集团到国外投资的步伐加快了,并且在国外的投资经营领域也逐步走向多元化。在海外的投资中,陈永栽集团的投资主要投向香港、美国、加拿大和新几内亚。

3. 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陈永栽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从利用借贷资本投向产业领域起步的。随着产业资本的日益扩大以及对金融在企业集团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陈永栽企业集团在产业发展先行一步并积累了一定资本之后便锲入金融领域,于1977年以50万比索收购了普通银行。这一收购,使陈永栽企业集团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密切地结合了起来,为吸纳资金,扩大资本基础,融通企业集团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或条件,从而也使陈永栽集团发展成集产业与银行于一体的企业集团。

4. 勇于向菲律宾传统的大家族垄断的领域挑战或渗透,从而扩大经营领域和影响力。以啤酒业来说,菲律宾的生力公司早已闻名于世。该公司为西班牙后裔的家族企业,始建于1890年9月。长期以来,该公司在菲律宾啤酒生产上一直处于垄断的地位,并且多元化经营到包括饮料、食品、包装、饲料与家禽、椰油和农商业等领域。该公司为菲律宾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公司之一,在1992年《亚洲周刊》评出的亚洲首千家大企业中排名第390位,在菲律宾首20家大企业中排名首位。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营业额达533亿比索,获纯利37亿比索,上交税款144.8亿比索,占菲律宾政府税收收入总额的7%;其生产总值占菲律宾国民生产总值的4%。1990年直接雇用员工39 000人以上,菲律宾有30万个推销商销售该公司的产品。对于生力公司的经济实力以及它在菲律宾啤酒业的霸主地位,陈永栽在1980年开始兴建亚洲酿酒厂时并非不了解,然而,他却勇于向菲律宾这家啤酒业霸主发起挑战,顽强地与之角逐并已在菲律宾啤酒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一挑战,使垄断菲律宾啤酒市场的生力公司的一统天下终于被打破。另一个例子是陈永栽从安顿钮 · 许寰哥(Antonio Cojuanco)集团和亚耶拉家族手中夺取了对菲律宾航空公司的控制权。

5. 经营上具有较大的封闭性、家族性。陈永栽的二弟陈永灿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福建省三明化工厂技术人员,现在菲律宾管理福牧养猪场及饲料厂。三弟陈永年在陈永栽的总公司管财政,也是PR控股公司的董事,该公司占菲律宾航空公司67%股权。四弟陈永涵在菲律宾参加啤酒厂管理工作,也任福川烟厂董事。大妹夫蔡黎明负责管理化工原料贸易。二妹夫前曾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管理农场,现在北京管理有关在中国的啤酒厂业务。

6. 在不利的外部压力中不断发展壮大。自1986年菲律宾“二月革命”以来,陈永栽企业集团经常受到一些机构或人士的非议,特别是在有关税务和与马科斯的关系上。这些非议的背景与目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陈永栽及其企业集团却能在这种不利的外部压力下或环境中从容以对,并在这风风雨雨中不断扩充和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这可说是陈永栽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有别于其他大多数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的特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