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及对垄断问题的处理

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及对垄断问题的处理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战后美国持续半个世纪保持4%的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到19世纪末,已建成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两次世界大战加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使其在整个20世纪中一直保持了超级大国的位置,在经济和科技上处于世界领先。美国政府对垄断化的趋势采取了制止措施,以维护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法宣布托拉斯限制贸易而为非法,违者将受到严惩。大企业垄断市场,挤垮小企业,取消竞争,扰乱了自由经济正常的运作秩序。

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及对垄断问题的处理

一、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与结构改革

建国前,北美殖民地的经济附属于英国,主要作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对外贸易也由英国管理。建国后,政治独立也为经济赢得了独立和自由发展的机会,汉密尔顿的财政计划决意推动美国的工商业发展。18世纪末,美国的工业开始启动。但直到19世纪初,美国仍是一个农业国,9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1812年的第二次对英战争后,由于进出口管制等因素的刺激,美国东北部率先开始了以纺织业为首的工业革命。与之配合的是从水力到蒸气的能源革命和从公路运河到铁路交通运输革命。在这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手工业作坊改变成了具有现代化生产特点的工厂,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标准化的通用生产方式取代了工匠的工艺。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东北部的工业初具规模,致使北方的雇工制工业经济与南方的奴隶制农业经济形成了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

通过内战,美国的经济冲破了体制和法制的阻力,大大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战前,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63%,而工业产值中轻工业产值又占70%左右。内战后美国持续半个世纪保持4%的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到19世纪末,已建成世界第一经济强国。1860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只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1900年则占到30%。同时国内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1900年达到61%。1921年,美国的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同时,农业也通过技术革命完成了现代化。

两次世界大战加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使其在整个20世纪中一直保持了超级大国的位置,在经济和科技上处于世界领先。从产业结构上说,美国的经济在50年代开始进入服务经济,即一半以上的就业机会和国民生产总值来自服务行业。1989年,美国在服务部门就业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70%,生产总值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

作为一个年轻的民族,美国能后来居上,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取得如此高速的经济发展,完成现代化进程,原因是很多的。首先,美国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两大洋所环抱的地理位置使它多次免于战火的破坏,获得长期的和平统一环境。丰富的土地、森林、矿产和水资源为工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动力,源源不断的移民潮则提供了劳力和技术力量。美国的法治使政局相对稳定,较少人为干扰,其自由企业和自由市场制度有利于激励个人的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科学技术的开发使用也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美国政府为了促进和适应经济的发展,也始终在政策创新,以政府的扶植和调控来弥补私营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足。

自由主义的经济体制

美国人强调个人权利,首先是生命、自由和拥有财产的权利。在他们看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因为财产是生命和自由的保障。他们接受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信条: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谋求经济利益的活动,经济活跃和竞争的结果会使物价降低,消费者得利,社会也将最终受益。对私营企业,政府既不要去帮助,也不要去妨碍,只要维持自由竞争的秩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能自然调节商品的供需。

私有财产制度决定了美国的经济以私营企业和自由市场为基础。其国民经济的大部分都由私人经营,包括钢铁、能源、航空、铁路、电讯、医疗等等,甚至军工产品也由政府向私营企业订购。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美国政府极少干预私人企业的活动,这不仅因为宪法只赋予国会管理州际贸易的权利,也是为了鼓励企业的发展。但为了促进经济,政府的态度实际上也不是完全的自由放任,而是采取多种方式来扶植和支持私人企业。例如给铁路公司大片赠地和补贴以刺激铁路的修建,维持高关税以保护国内制造业的发展,设立专利权以鼓励发明创造,实行宅地法以推动拓荒开疆。

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内战后,企业兼并加剧,目的在于控制价格、生产和销售,取消竞争。垄断的方式主要有联营和托拉斯,联营是相互竞争的企业达成秘密协议,私下确定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并划分销售范围。这一形式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铁路经营中最为常见。托拉斯则是由石油业开创的,其他行业积极仿效。托拉斯将相互竞争的企业的股票集中到一个董事会,持股人换到托拉斯证券。董事会有权总体统筹,控制这些企业,取消彼此间的竞争。美国政府对垄断化的趋势采取了制止措施,以维护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1887年的州际贸易法将联营宣布为非法。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法宣布托拉斯限制贸易而为非法,违者将受到严惩。西奥多·罗斯福是第一位强有力地推行反托拉斯法总统,继任的威尔逊总统继续强化反垄断的政府行为,1914年通过的克莱顿反托拉斯法旨在加强谢尔曼法,将各类非法经营的兼并行为逐条列出,以便查处。同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成立,负责调查企业,进一步实施克莱顿法。

一次大战后,许多新兴工业如飞机、化学电影、无线电等迅速发展起来,三届共和党政府采取了偏向企业的政策,大企业又成了政府的宠儿。然而接踵而来的大萧条是美国为自由放任付出的最大代价,历史宣告此路不通。大企业不负责任地追逐私利引起了国民对大企业的强烈愤恨,对他们垄断国民经济深感忧虑。大企业垄断市场,挤垮小企业,取消竞争,扰乱了自由经济正常的运作秩序。他们提高价格,降低质量,侵害消费者利益。他们控制劳务市场,加强剥削工人。他们还采取贿赂官员,收买选票等手段对政府施加影响。罗斯福政府的新政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通过大量立法和创建机构,全面干预经济,美国的经济从此进入由政府宏观调控的新阶段。

二次大战的非常时期又进一步巩固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尽管艾森豪威尔在战后试图有所改变,但未能逆转。这一趋势到60年代达到顶峰,随着民权运动的高涨,联邦政府通过越来越多的社会福利的立法和项目,深入到经济范畴的各个方面。虽然到70年代末形势发生了变化,反对政府过分开支、过多干预的保守主义思潮逐渐占上风,但是美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已成事实,而且达到了颇为成熟的地步。尽管少数大企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压倒优势的份额,但要取消竞争,实行垄断却也是不可能了,美国的经济早已从放任的自由企业改造成有限的自由企业。

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经济学的争论中,各派的分歧不是在政府是否要调控经济上,而是在调控的程度上。目前,主张政府少干预企业的美国人占多数,他们认为少数由政府经管的企业正是企业中效率最差、浪费最大的。而且政府管得越多,政府机构必然随之庞大,而大政府正和大企业一样,是美国人所不信任的。社会福利的过多支出不仅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引起广大中产阶级的不满,而且对经济整体而言,对国民精神而言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要求的是一种能鼓励创业精神、刺激公平竞争的自由企业和自由市场经济,政府的责任是保持这种竞争机制的存在。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美国的经济以私营为主,但生产公共产品的经济大多由国家直接控制,这类产品的80%由政府提供。不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不在于扩大其公营部分或削弱其私营部分,而是主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周期性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美国从内战到二次大战前就出现过1873年、1893年和1929年三次严重的经济衰退。二次大战后,这一周期也反复出现过多次,但由于从新政开始,政府吸取教训,实施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建立了必要的机构体系、政策法规,也取得了相应的经验,衰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实际上,美国的经济已经从高度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转化为政府有限干预型的混合经济

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经济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三部分组成,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则构成了社会的总需求。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总需求不足的供求失衡,表现为生产过剩、消费不足、投资下降、失业增加。这时,政府就要积极出面干预,采取膨胀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兴办公益事业、增加社会福利、政府采购等手段,扩大财政支出,必要时实行赤字财政,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同时,通过降低税率和扩大减免税范围、发行公债等政策来鼓励消费投资,平衡收入分配。在货币政策上,除了调低利率外,还可扩大货币的总供应量。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则应采取相反措施,促使经济发展适度。1980年代,美国的经济面临持续的“滞胀”,即衰退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出现,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的理论提出了修正,建议政府更好地引导市场运转,稳定经济。

联邦制相适应,美国政府的财政体制也分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各有自己的职权范围。政府收入的90%来自税收,联邦政府的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60%以上,它的支出也占全部财政支出的70%,主要用于社会福利和国防。通过财政收支的调节,国家不仅在调控经济的运作,而且在平衡财富的分配,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安定。财政的管理由议会和政府共同参与,财政部、经济顾问委员会、行政管理预算局一起协助总统指定和贯彻财政政策,包括每年度的财政预算提案,交拥有预算授予权的国会审批,参众两院还各有自己的拨款委员会。

美国政府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建于1913年的联邦储备系统,它相当于一个庞大的中央银行,发行的联邦储备券即一般所称的美元。该系统的职能是控制货币的供给,储备政府的基金,监督银行的运行,防止银行的大量倒闭。它是银行的银行,同时为政府和商业银行服务。美国全国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一个联邦储备银行,负责联系下属会员银行。凡联邦政府批准的国民银行必须成为会员,州政府批准的银行可以自愿参加,现有商业银行的80%以上都是会员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是这个体系的最高机构,由经总统任命、参议院确认的一位主席及6位委员组成,任期14年。委员会上任后便独立行使其权力,不一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完全一致,但和财政部配合密切。他们根据自己对经济状况的判断,制定货币政策,调节贴现率、准备率、开展公共市场上的政府债券买卖,整体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配合财政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发展。

企业的经营管理

美国早期的制造业也是以家庭或合伙开办的作坊和工厂为主,但当生产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家族式的企业经营便日趋不足。首先是资金有限,很难筹集到发展大企业的足够资金。二是责任无限,一旦亏本,殃及个人财产。三是个人的死亡可能导致企业的中断和倒闭。于是,公司制度应运而生,很快普及成企业的主要形式。

公司就是由州政府批发执照准于成立的企业组织,这种形式使一些合作的个人能作为单个法人经营企业,具有法人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公开出售的股票和债券,公司可以从社会筹集大量资金用于扩大发展。股东作为业主,得到股息分享利润,持债券者作为债权人获取利息。公司破产时,股东至多失去股票,他们的私人财产不受损失。他们若要终止投资,只需卖掉股票,便和公司无关。股东死后,股票可由继承人继承,公司的生命不再受业主的生命限制。然而公司作为州政府的产物,它的账务必须公开。公司还会产生双重纳税问题,股东个人纳税后,公司作为法人还要为获得的利润再一次交税。

内战后,美国相互竞争的公司不断以各种方式进行垄断性合并,虽然政府为了保护竞争,曾试图禁止垄断,但垄断的趋势不可逆转。于是政府从制止垄断改为补救其弊病,只要不对行业造成无端抑制的合并被视为合法。为了争取竞争中的有利地位,美国的企业界从19世纪末至1970年代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生产和资本集中,打破旧格局,形成新格局。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主要是同行业的兼并,公司越变越大。公司的所有权也开始和管理权分离,代表所有权的董事会聘请专业的经理人员来经营企业。第二次发生在一战后的20年代,这次是纵向合并,形成了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和商品销售的一体化。第三次发生在二战后的50—70年代,这是一次跨行业跨疆域的混合合并,形成了大型的混合联合公司和跨国公司。在合并浪潮后的1974年,美国制造业中的422家大公司的资本占到行业总资本的68%,利润占71%。200家最大的公司平均每家经营11个部门,3500家母公司控制了国外2.5万家子公司

曾经不可一世的如福特洛克菲勒卡内基等创办的家族式的公司已经由盛而衰,让位给金融家、金融集团和联合大企业,他们向公司投资来牟取利润,具体经营则由学习工商管理的专业人员负责。目前美国企业的核心层由五六百家金融寡头掌握的垄断性工业企业组成,其次是一大片中型企业,再其次是数量可观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也许很快会倒闭或被兼并,但又会不断地涌现出来。在美国,对自由竞争怀有信念并有创业冒险精神的总是大有人在。小企业以服务性行业居多,具有较灵活的应变能力,还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1988年后美国增加的就业机会完全是由不足500人的小企业提供的。

美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掌握在简称“财团”的大大小小的金融资本垄断集团之手,财团一般由大银行大公司组成,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及多家工商业大公司,资本雄厚,规模庞大,中心控制,跨国经营。实力最强的是那些老牌的东部财团,如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等,资本都在3000亿美元以上。西南部的财团主要在二战后兴起,与石油工业和新兴军事工业关系密切,较强的有美洲银行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等。中西部的财团相对较弱,以传统的铁路、钢铁、农业为基础,如芝加哥财团,较弱的克利夫兰财团也有300多亿的资产。

位于纽约曼哈顿岛南端的华尔街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这里聚集着众多的银行、证券公司、金融投资公司、股票代理公司、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商品交易所等。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创办于1792年,当时有些商人在此街头炒买炒卖新政府发行的债券和新银行的股票,19世纪的伊利运河债券和铁路股票使它逐步开放和兴旺起来,1921年建起今天的大楼。随着金融在经济中的日趋重要,它的发展也更趋迅速。现有交费会员1300多个,每年进行数万亿美元的交易,为数以万计的企业筹集资金。由于它的交易涉及美国大部分的股票和债券买卖,它随时调整颁布的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能综合反映美国的经济状况。

现在美国的证券交易也不再是放任自流的。新政之初,国会为了防止操纵证券的行为,确保证券市场的公平诚实,规定上市的证券股票必须提供详细的公司财政状况。为贯彻该法规,国会又成立了证券和交易委员会,5名委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任期5年,同一政党的成员不能超过3人。一旦上任,它也是一个独立行使职权的机构,不受白宫和国会的管辖。

二、经济现状

经济实力

进入20世纪,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高居世界之首。从二次大战后到70年代,更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独霸的绝对优势,美元和黄金一起成了国际储币。1949年,占世界人口6%的美国人生产了世界上50%的制造品、62%的石油、57%的钢和80%的汽车。在50年代初,美国在世界生产总值中占了45%。整个50—60年代,美国经济以4%到5%的速度增长,而通货膨胀保持在3%以下。

70年代初,美国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降到25%,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这除了越战、石油危机、全球经济衰退、新经济强国崛起等外部原因外,还和美国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和实行赤字财政有关。在以后的20年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虽然仍稳居世界第一,但经济连年“滞胀”,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都明显下降,外贸出现逆差,财政赤字猛增,债台高筑。1980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3.5%,1982年的失业率超过10%。1985年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外国在美投资1.5万亿美元,而美国在外投资只有1.2万亿美元。传统工业中汽车和钢铁受挫最严重,1980年日本顶替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汽车生产国,这一形势直到1992年才得以逆转。

面对衰退,美国采取的对策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减税刺激投资储蓄、产业结构重新调整、经济管理制度创新、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等等。从90年代初起,美国经济迅速回升,在整个90年代中进入持续发展状态,终于彻底扭转颓势。从1992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远高于日本和欧洲。GDP从1992年的62444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67390亿,年平均增长为2.6%。而通货膨胀率却稳步下降,低于3%。失业率从7.5%降到5.6%,财政赤字也逐年递减。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上,美国也大大超过其他国家,国际竞争力又居世界首位。根据1998年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世界贸易排名,美国稳居世界第一贸易国地位,商品进出口总额达15784亿美元,比第二位的德国高出66%还多。1997年GDP突破7万亿美元,经济增长高达3.8%。在国内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基础建设、科技水平方面,美国都居世界首位。

更重要的是,美国在1993年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计算机化网络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企业在计算机、电信及其他高技术设备投资的实际年增长率高达25%,产业结构优化,技术信息含量大幅增加。1996年,GDP的33%来自信息技术产业,而建筑只占14%,汽车只占4%。高技术产业已经取代钢铁、汽车、建筑等传统产业,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中的土地资金等有形资产,而是科技、社科、管理科学、信息等无形资产。现在美国有上亿台电脑,其中40%都联网,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三分之二的工作人员从事与信息有关的工作。这一转变使美国抢先占据了世界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正在从工业经济社会过渡到信息和知识型经济社会。由于知识经济的固有特点,美国经济运行出现了高投入、高产出、高盈利的良性循环。于是也就有了“新经济”之说,认为美国经济这种持续的低通胀增长已经超越了经济衰退期,出现了反周期繁荣。

美国政府在经济管理中也表现得更为成熟,基本上以市场导向为主,采取适度宏观调控。冷战结束后,联邦政府压缩军费开支,促使民用品的竞争力上升,同时加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北美贸易自由区等,以获得廉价商品和广阔市场。政府本身实行精简机构,在1993—1997年间裁减雇员30万。政府对企业不仅减少干预、放松控制,还立法保护本国产业。最令人注意的是国会于1988年通过“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即特别301条款,授权总统可以单方面地采取制裁措施对付贸易对手。政府还紧缩行政开支,大力削减财政赤字,累积十几年的赤字大幅减少。1979年后,美联储的独立地位加强,它所实行的谨慎灵活的中性货币政策成为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宏观货币政策的目标从过去单一控制通货膨胀改为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兼顾刺激经济增长和阻止失业扩大,实现低通胀率下的经济适度增长。

企业进行了跨世纪的改革,改组简化,将市场机制引进企业内部,各部门相对独立,压缩重叠层次,大幅裁员,提高效率。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企业间还几次三番掀起兼并浪潮,1997年企业兼并涉及金额高达9000亿美元。近年来,企业生产率每年递增2.2%,制造业的效率比德国和日本高出10%—20%。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成为跨国公司。中小企业也很活跃,它们灵活应变,成为风险投资和开发高技术的尖兵,在保持经济活力和吸纳就业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美国企业还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政策,政府尽量减轻企业界的赋税,却把大量科研和教育工作承担下来,为企业提供无偿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科技人才,使美国企业轻装前进。在1998年全球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美国公司占了480家。在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美国有8家,其中位居榜首的通用电气公司的市场价值为2716.4亿美元,排名第10位的英特尔公司也有1211.6亿美元资产。

美国经济目前的问题是,政府的总债务在GDP中所占比重仍然过大,政府开支中有6%用于支付公债利息,1998年底欠外债1万亿美元。国民的储蓄率过低,只有4%—5%,而家庭消费债务却急剧增长。对外贸易中也还存在巨额逆差。

经济分布

美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它的煤、石油、天然气、水力以及铜等金属的蕴藏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在1992年的GNP中,农林渔占3%,采矿、能源、工业制造业、建筑等占35%,交通和服务业占62%。

中西部的大湖区诸州是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密歇根南部底特律一带的汽车工业、宾州西部匹兹堡地区的钢铁工业都闻名于世。东北部也是老工业区,近年来一直在向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发展。西南部的工业发展最快,主要有航空航天、石油矿产、化工和高科技。美国各行业都有自己代表性的企业,它们实力雄厚,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如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埃克森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微软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等。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和木材输出国,也是主要的水产品产地。美国47%的土地是耕地和牧草地,中西部是最重要的农业区,盛产玉米、小麦、畜类和乳制品。南部的传统作物是棉花、玉米、烟草,也饲养牛羊。西部的大平原生产小麦和牛,太平洋沿岸盛产葡萄等各类水果。西南山区和落基山一带以畜牧业为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美国的玉米、小麦和肉类满足了全球15%的需要。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高度现代化和大农场生产经营,美国过剩的农产品需要依赖国际市场。

美国的森林面积占国土的33%,主要分布在西部,北方和南方也有一些。华盛顿州和缅因州是木材的主要产地。美国森林的70%为私有,20%为联邦政府所有或处于联邦政府的监督之下,其余由州和地方掌管。森林的三分之二都在经营之中。

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为太平洋,南有墨西哥湾,北有五大湖,内河湖泊也很多,渔业发达,水产品丰富。现在渔业占第一位的是阿拉斯加州,每年产值15亿美元,其次为路易斯安那州。传统的东北部渔业主要分布在马萨诸塞州海湾和缅因湾,现在产量下降为第三。

美国的服务业在50年代后发展很快,现在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一起,占到GNP的62%和就业的70%,东北部的发展尤为迅速。服务行业的范围很广,主要有医疗、旅游、商业、娱乐、餐饮、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法律咨询、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各类个人服务。服务业最需要的是管理人才,同时它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不少是非熟练工和小时工。从总体上讲,服务业的发展还有赖于工农业的发展。

国民收入

美国是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60%的家庭和个人属于中高收入。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5%,其中食品、衣服的费用下降,而住房、医疗、教育的费用则不断上涨。用于积累的只占10%—20%,其中大部分用于不动产的投资。美国个人所得税率为15%—39.6%,企业所得税率为15%—38%,社会保险税率为15%。

从50年代开始,美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在向服务业转变。1991年,在美国的全部劳动力中,农业人员占2.9%,工业人员占25.8%,服务业人员占71.3%。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总数的增加,就业人员在大幅度增加,但农业就业人员却还在下降。在非农业劳动人员中,从事物品生产业的人数一直在下降,而从事服务生产业的人数则持续增长。在服务业中,智力劳动的比例又一直在加大,大多与信息相联系。

从二次大战到70年代初,美国人的收入增长较快,而贫富差距较小。80年代后,中产阶级收入增长减缓,而贫富差距明显扩大,0.5%最富有家庭的财富平均每10年的增长率从21%猛增到90%,而对底层80%的家庭来说,这个增长率却从18%下降到0。1989年,首富的0.5%家庭每户平均财富为1370.4万美元,次富的0.5%家庭为327.6万,再次的9%家庭为80.9万,然后10%的家庭为26.7万,而底层80%的家庭仅为4.2万。

90年代以来,贫富的分化更趋严重。由于技术转型,新就业机会大多需要掌握高科技的人,结果是一方面产生了一批高技术高收入的金领阶级,一方面又威胁到许多处于中间层的白领阶级,他们难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甚至被计算机所取代。1996年,美国最富的1%的家庭在税前的年平均收入为65.13万美元,其次的4%为15.157万,再其次的15%为6.59万。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可分为上中下,上层为5.302万美元,中层为3.554万,下层为2.158万。最低的20%家庭年收入仅为0.867万美元,不到最高平均收入的七十五分之一。(www.xing528.com)

1993年,4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47万美元的为贫困户,全国有32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占总人口的14.5%,贫困率最高的是黑人、印第安人和拉丁裔人。贫困率最高的州是路易斯安那,为25.7%,最低的州是佛蒙特,为7.6%。现在就业中的小时工比例越来越大,1997年规定的每小时最低工资为5.15美元。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工会的日趋削弱,劳方为增加工资待遇而与资方斗争的能力已经大大削弱。

社会保障

美国人向来有个人主义的自立自助传统,虽然民间的慈善事业由来已久,但直到大萧条后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出台,联邦政府才真正全面介入这一领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罗斯福新政的硕果之一,使国民对生活有了安全感,这对社会的公正和稳定意义重大。目前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社会福利的部分约占21%。

从罗斯福开始,民主党一直是促进社会保障的代言人。从杜鲁门到约翰逊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迅速发展扩大。尤其在60年代中,在建立“伟大社会”的鼓舞下,国会通过了一系列耗资巨大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法案,如食品券法、老年医疗照顾和援助法案、中小学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住房和城市发展法等。从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在社会保障上的支出越来越大,许多人将此视为权利,形成依赖心理,国家财政也不堪重负。1970年,整个社会福利保障的政府开支为273亿美元,到1974年即上升为1372亿美元,占GNP的比例也由8.1%上升到10.1%。在70—80年代间,这项支出平均年增13%,大大超出了GNP的增长速度,造成巨大财政缺额。到1981年社会福利保障开支高达5505亿美元,分别占GNP的18.6%和政府财政的56.9%。

从尼克松开始,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进入调整阶段。1972年开始实行州和地方财政援助法,联邦和州分享税收,社会保障的一些职能由联邦转到州和地方政府。里根上台后更是试图紧缩福利开支,并改变经营方式,使其私营化和分散化。但到1988年,社会福利保障支出仍占联邦财政预算的46%,最后只有靠增税来解决。到了克林顿任内,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已是朝野绝大部分美国人的共识。1996年8月,克林顿签署《社会福利改革法案》,将福利金期限定为5年,并要求接受者在2年后至少每周工作20小时,还取消了合法移民的食品券等,这样在6年内可望削减600亿美元的福利开支,同时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福利领域,使之自负盈亏,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效率。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当庞杂,具有多元而非统一的特点,主要可分为公共和私营两部分,其中公共部分占70%。一般来说,联邦政府按项目拨款,而州政府必须拿出同样数目来相配,才能得到款项,所以各州的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因贫富不同而有差距。

一般说来,社会保障是强制性交费后得到的保险,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一是老年、遗属、残疾和健康保险;二是老年医疗照顾;三是失业保险。交纳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分担,个人在一生的工作期间连续支付收入的7%左右,到65岁退休后便可每月得到约原工资的四分之一。在失业期间也可得到工资的四分之一,但只能享受26—39周。由于社会保障的公共部分数目有限,个人或雇主或工会还经常需要再在私人保险处投保来补足。由于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美国的社会保障长期入不敷出,1982年造成财政赤字122亿美元。

社会福利属于免费帮助,不需交费,只向符合条件的需要者提供,其中包括救济、就业培训、住房、食品等。现在开支最大的福利项目是援助在贫困线下的有未成年子女家庭(AFDC),每年约提供280亿美元,现有1400万人接受此资助。第二大项目是老年医疗援助,对象为65岁以上的穷人。第三大项目是食品券,提供给营养不足的人,每月70美元,在90年代末有2700万人享受这一福利。其他还有住房、培训、幼儿日托、法律服务、学校午餐等不同形式的福利补助。

除公共和私营的社会福利保障外,还有许多自愿的慈善组织也在进行这项工作,其中有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这样的私人基金会,也有各种教会组织,以及分散的义务服务人员和服务中心,他们可被视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的第三种力量。

美国对社会福利的争论已是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热点。承担着政府绝大部分税收任务的中产阶级早就对这一制度的浪费、低效以及福利救济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克林顿在竞选中便一再强调“被遗忘的中产阶级”利益。改革的总趋势一是责任下放,由联邦转向州和地方;二是福利方式由“救济福利”向“工作福利”转化,不让有工作能力的人长期依赖福利而生活。纯粹的福利改为暂时的帮助,使享受福利的阶段成为一个人工作前的准备阶段,由此促使人人自食其力。

三、科学技术

科技发展

1683年成立的波士顿哲学会是北美大地上的第一个学术团体。据记载,美国殖民时期也曾有过21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其中名气最大的当然要数富兰克林,他曾四度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理事。富兰克林不仅做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并进而发明了避雷针,他对发展殖民地的科教事业也作出了重要贡献。1740年,他参与创建了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1743年他又参与组织了费城的美利坚促进实用知识哲学会,后改为美国哲学会,华盛顿、杰斐逊等均被邀请成为其会员。哲学会还在政府和社会的赞助下创办了医院、医科学校、天文台、图书馆和博物馆等。

美国在独立之时虽然科技远远落后于欧洲,但却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首先,美国是18世纪理性时代的产物,在观念上认同于科学、自由、理性。美国社会的自由开放大大有利于科学的创新精神,科学家只需忠实于自然法和逻辑,便可追随自己的思路,大胆地进行怀疑否定,而不必担心王权的干涉和宗教的禁忌。立国者们十分看重知识,认为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进步。他们在宪法第一条第八款中规定:“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进步,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而且,他们一致认为科学与教育应独立于政府而发展,以免受政府的限制和控制。

在建国后的最初半个多世纪,美国在科技上也处于草创阶段。1790年国会通过了专利法,但从1836年现专利局成立到1860年内战前,登记在案的专利不过3万多件,着眼点也主要在功利。1793年,惠特尼发明轧棉机,效率比手工劳动提高50倍。后来他又发明可替换标准化零件,带动了产品的批量生产。1802年西点军校成立,成为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1803年刘易斯和克拉克受杰斐逊委托西行探险,调查路易斯安那购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1807年联邦政府设立第一个科研机构——海岸测量局。1846年,联邦政府用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的遗赠建立了史密森学会,由杰出的科学家约瑟夫·亨利担任第一任会长,并建立了史密森国家博物研究院。1848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成立。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美国科技发展的速度加快了。从1860年到1900年,专利局所发的专利特许激增到60多万件。即使在内战中,国会还通过了莫里尔授地法,赠地建农业学校,组建农业部,因为当时农业是科技的重点。1863年,国会立法创建了国家科学院,既作为国家的学术荣誉机构,又作为联邦政府的科学咨询机构。这段时期也是美国高校网络形成之时,美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开始跃居世界首位。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中,美国的科技发明全面开启,科研机构纷纷成立。除了美国气象局、地质调查局等政府机构,1872年,发明大王爱迪生创立了第一个私人研究所,日后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机构。当时电气方面的发明层出不穷,也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由于科技领先而后来居上。

美国在19世纪中也产生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刘易斯·亨利·摩根在1877年发表了《古代社会》一书,提出文化进化理论,科学地论述了文明的起源和进化。恩格斯认为摩根的唯物史观和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一样重要,并受其影响,写下了《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数学物理学家乔舒亚·威·吉布斯是化学热力学的创始者之一,名列20世纪以前最有影响的十大物理学家。物理学家艾伯特·亚·迈克尔逊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曾任国家科学院院长,他对光速的研究与日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有渊源关系。生物学家托马斯·亨特·摩根也是诺贝尔奖得主,他用果蝇作试验,创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

进入20世纪,美国的科技仍以应用为主,但1902年成立的卡内基基金会和1913年成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始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战争导致了政府的干预和投入,国家利益最终决定了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力度。一次大战开始后,联邦政府对科技的资助经费每4年翻一番。1916年,国家科学院成立全国研究理事会,协调不同的科研系统,开启跨学科跨机构的大型研究。一战后的20年间,贝尔实验室等一大批工业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宣告成立。新政时期,政府进一步明确了科研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并设立国家资源委员会来负责科研事项。1930年左右,美国的技术和应用科学已居世界前列。

二次大战期间,美国的科技发展日臻成熟。联邦政府将科研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使其为战争服务。由于希特勒的崛起,大批欧洲科学家,尤其是德国科学家避难来到美国,极大地增强了美国的科研队伍。1939年爱因斯坦等移居美国,向美国军事机构指出原子能发展的重要意义。年底,罗斯福命令组织铀咨询委员会,1942年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秘密启动,聚集了几千名研究人员,动员10万人力,耗资20亿美元,历时3年,终于在1945年6月16日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标志着美国已经成为科技霸主,进入了大科学时代。

原子弹的爆炸充分显示了科技的非凡威力,人类进入了一个科技的时代,国家的强大也越来越决定于它的科技实力。1950年,美国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1951年又成立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在科技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威望之处向总统进言。同年,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园——以“硅谷”享誉全球的斯坦福工业园创立。但是科技的新发现似乎总是首先用于军事目的,特别是在冷战的年代,美国和苏联陷入了危险的核武器竞赛,从氢弹、中子弹直到“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为保持核优势和军事优势不惜任何代价。在空间技术上美苏也互比高低,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法》,并成立国家航空航天局。1961年4月,苏联载人宇宙飞船上天,美国朝野震惊。肯尼迪随即宣布:“保证在这个10年结束之前,达到使人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于是美国科技预算猛增,人力物力大量投入,保证登月计划的实施,阿波罗11号终于在1969年7月20日登上月球。从1961—1972年,阿波罗工程共有6次登月,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动用总人数30万。此后美国又发展航天飞机,从1984年起,陆续发射了开拓号、哥伦比亚号、挑战号、发现号和奋进号等,其中除挑战号惨遭失败外,均获成功。现在美国有三大宇宙研究中心:约翰逊航天中心、马歇尔航天中心和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是美国最大的航天器发射场。

二次大战前,全世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共142位,其中美国20位,占14%。二战后1946—1994年,全世界获奖科学家人数达282位,其中美国150位,占总数的53%,在各国中名列第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科技项目约有60%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75%在美国首先应用。美国也是世界上输出技术最多的国家,年收入可达几十亿美元。美国在基础研究上也早已赶超欧洲,全世界科技文献中约有40%是美国科研人员的成果。

目前,美国位居世界科技中心,在现代科学的三大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上都居于领先地位。在生命科学中,美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基因由DNA组成,并成功构造了DNA分子模式。1989年,美国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1990年国会批准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投入资金30亿美元。美国在二战时开始研制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造出第一台计算机ENIAC,后来逐步升级,日趋先进。1992年,美国正式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6年又提出“新一代因特网”计划,准备彻底更新遍布美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它比目前的因特网增速一千倍。信息革命将成为工业革命后人类所经历的最大的社会变革。

科研体系

美国的科研机构分为四大体系:联邦政府研究机构、私人工业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私人非营利研究机构。它们各占全国科研份额的15%、70%、10%和3%。科研人员之比为7%、76%、14%和3%。科研经费之比为11%、72%、13%和4%。

联邦政府提供的科研经费最多,占全国科研经费的一半左右,但它尽量不建立独立的研究机构,而是以合同或资助的方式将科研项目委托给非政府的科研机构,只提供经费,不进行具体管理。以1989年为例,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中只有33%拨给了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倒有52%拨给私人工业企业的研究机构,其余14%拨给高校,1%拨给非营利机构。

联邦政府直属的实验室进行必须由政府承担的科研项目,优先发展军事、空间、卫生、能源和基础科学。其中开发工作占52%,应用工作占28%,基础工作占20%。在经费上,军事与民用之比约为6比4。联邦政府各部门还资助一些研究中心,由非政府研究机构负责行政管理,也称为国家实验室,工作人员皆为政府雇员。目前联邦政府所属实验室约有750个,雇员22万。

美国没有独立而庞大的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院,基础研究有一半依靠高等院校。高校中教学和科研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在美国三千多所高校中,从事研究的主要是三百多所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其中约90所大学的科研占了全部高校科研的80%以上,而最重要的20所大学又占了50%。所以美国高校的科研主要是在10%的学校中进行的,其中又以麻省理工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最为重要。高校的科研以基础科学为主,占其研究的66%,应用科学占26%,开发工作占8%。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约占55%。其次为高校本身,再其次是州政府、非营利机构和工业企业。

私人工业企业的研究机构以改进产品、开发新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它们是美国科研的主力,也是科研成果的主要占有者。作为营利机构,它们必须追求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收,一般应在5年内回收投资的50%。所以工业企业的科研以开发为主,占75%,应用占20%,而基础研究仅占5%。它们的经费约有三分之一来自联邦政府,三分之二自己承担。现在美国私人工业企业研究单位大约有2万个,其中100家最大公司的科研经费占75%。多数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中央实验室或研究开发部,设备完善,实力雄厚,经费可高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占其销售额的10%。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贝尔研究所,雇员达2万多,拥有专利2万多项,曾有7人获诺贝尔奖。IBM有研究所30个,雇员2.9万,其设在纽约的中央实验室就有3000多人,曾有4人获诺贝尔奖。

非营利研究机构大多在二战后兴起,主要是各种科学院、私人研究所和研究公司、博物馆、动植物园、非营利的医院、学会、私人基金会等。它们的科研中基础研究占37%,开发占34%,应用占29%。经费来源以联邦为主,将近三分之二,其次是自身和工业企业。这些非营利研究机构虽然占全美科研的份额不大,但往往具有特殊技能,影响不小,是重要的咨询机构,被称为“思想库”。美国年经费预算在200万以上的这类研究机构约有200个,著名的有兰德公司、国际斯坦福研究所和麻省总医院等。

现在美国联邦级的科研机构有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科学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它们都统属国家科研委员会。美国这种多元化的科研体系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可以各自发挥长处,优势互补。缺点是缺乏有机联系,可能导致利益冲突,相互保密。

技术进步因素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大。195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中的投资因素为80%,科技因素只占20%。到70年代已是一半对一半。到90年代初,投资因素只占30%,而科技因素占到70%。1995年美国除了整体技术实力世界第一外,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基本上处于领先,其中包括信息通讯、生物、医学、农业、环保等。

政府投入

对科技和知识的重视是美国人的共识,他们确信科技是美国社会发展和全球战略的关键。政府将科技投入看作对未来的投入,决心维持在所有科学知识前沿的领导地位。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包括直接投资、设立科研机构加强领导、立法保护和鼓励科研及科研人员等。总统在内阁中设有国家科技委员会,在办公室中设有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

美国政府对科研投入的财力为世界之最,研究开发经费占联邦政府年度预算的比例长期保持在6%左右。全国科研经费的大部分由联邦政府提供。1950年代,联邦政府每年提供科研经费约50亿美元,到1960年上升为136亿。此后科研经费一直逐年增加,都占到GNP的2%以上。里根当政8年,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增加了一倍,1989年联邦政府对科研的投入达到1324亿美元。1993年美国科研经费的总额为1608亿美元,占GNP的2.8%,超过日、德、英、法四国之和。

美国联邦政府13个部,50多个职能部门中有17个与科研关系密切,其中又以国防部、卫生与公共事业部、国家航空航天局、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农业部这6个部门与科研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占据了研究与发展预算的95%。但它们将三分之二以上的科研以合同或资助的形式拨给非政府科研机构去完成。

州政府对科研也非常重视,美国50个州中有38个州设置专门机构鼓励科技,并投资帮助未能得到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领域。州政府一面尽量使本州的大学形成一流的科研体系,以便得到联邦政府的拨款;一面建立为本地工业发展服务的技术发展中心,以争取当地工业企业的支持。

直到20世纪初,美国的科研一直以应用和发展为主。二战期间,科研对军事的重要性使美国人认识到基础研究在科研中的地位。基础研究虽然并不直接产生效益,但只有基础研究是人类获得基本知识的真正途径。从此,美国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建立许多国家实验室,配备最好的仪器设备,现在美国的基础研究主要在高校进行,约占50%,其次是私人工业企业,约占17%。但经费却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它承担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65%,工业企业承担18%,高校承担12%,其余5%来自非营利机构。美国基础研究的经费也是世界第一,在联邦政府研究发展预算中,基础研究经费的年增长率为6%。

美国的科技立法很多,主要在于保护、鼓励和促进科技发展,并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机构来保证法令的实施。如1790年国会通过第一部专利法,成立专利审查委员会,规定国务卿为委员会当然委员。1802年设立专利局。1836年又通过新的专利法,并将专利局改组为专利和商标局。1950年国会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法,并于第二年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医学卫生以外的基础研究。1972年国会通过技术评估法,相应建立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1976年国会通过国家科技政策、组织和优先法,它是美国在科技领域中的综合性基本法令。1982年通过《小企业创新发展法》,鼓励和扶植小企业,现在美国每年约创建6万个小型技术企业。1986年通过新的税收法,对研究发展投资采取适当减税。为促进高科技,美国政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扶助高科技企业的政策和机制。

美国积极培养科研人员,利用奖学金、资助、贷款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通过竞争、考核、鉴定、晋级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目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为了使年轻人能早日脱颖而出,1983年国会批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总统青年研究员资助计划”,专门奖给优秀的青年研究人员,每年授奖200个,5年内可获奖10万美元。1985年,海军部海军研究办公室设立“青年研究员计划”,申请人为获博士学位后5年内的青年研究人员,每人每年不少于5万美元。

除了加紧培养本国人才,美国还以各种方便和优惠条件鼓励外国科研人员移居美国。美国的博士后中有32%是外国人,留美的外国学生中有60%学的是理工。现在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20%是外国移民,每年可为美国节省培养费7亿美元左右。在高级科学家和工程师中移民占10%,在美国全国科学院的院士中有20%是移民。同时,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子公司还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人才资源,对美国来说很一般的工资往往对当地而言即是难得的高薪了。美国在全球科技人才的争夺中占尽了优势,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

如此,美国劳动力的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在1930年至1965年中,美国的人口增长了57%,劳动力增长了50%,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增长了170%,工程师增长了370%,而科学家竟增长了930%!到1990年,美国共有95万科研人员,每一万劳动力中有76人,比例为世界最高。由此可见,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政府加大投入,必能促进科技的发展和科研人员的培养。

科学普及

科学思想在美国相当普及,科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所关注和兴办的事业。美国孩子从小就接触大量的科普和科幻作品,除阅读书本外还有许多生动形象的科幻电影和电视,对激发儿童的科学想像力大有裨益。科幻电影已是美国电影中的一大类别,受到广泛欢迎,如《星球大战》、《外星人》等都是家喻户晓的电影。美国在19世纪初便出现了《美国科学和艺术》、《美国科学》等促进科学的杂志,普及科学的杂志也很多,如《科学的美国人》、《国家地理》等,有才干的科学家为之撰稿,将科学原理深入浅出、甚至戏剧化地表达出来,对成人和儿童读者都有吸引力。1920年,报业巨头爱·威·斯克里普斯捐资创办以科学普及为宗旨的科学新闻社。

美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公共图书馆,完全免费为社会服务,馆藏内容丰富,从图书到音像资料都可借阅,也是科学普及的重要途径。

公共博物馆、科技馆的普及是美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仅华盛顿一地就有50多处。各州市也有大小不等的展览场所,每年参观人次达3亿之多,其中参观科技的约占40%,可见美国人对科技具有普遍的兴趣和重视。这些展览馆有的是国立的,有的是州办的,也有私人捐赠或基金会提供的。门票低廉,且时有免费,教师经常带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和科技馆去进行科普教育。

博物馆、科技馆中有的是综合性的,如科学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有的是专门性的,如水族馆。1846年创立的史密森学会是美国最早的既从事科学研究又进行科学普及的重要机构,也是惟一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它利用文章、讲演和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的发展。史密森学会拥有14所博物馆、美术馆和1所国立动物园。其中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美国历史文物和工艺技术发明的实物资料1700多万件,形象地展示了美国民族奋发图强的历史。国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馆则专门介绍航空史,陈列着飞机、火箭、导弹、宇航器等各种大型实物,仅飞机就有240架,包括赖特兄弟在1903年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还有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及其带回的月岩标本等。这些博物馆设备先进,管理有方,在讲述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同时,还注意直观性和实践性,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有的还能亲自操作体验,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果。

8 歌手艾尔维斯·普利斯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