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志

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志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率先开展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产地准出、产地标识、包装标识、产品检测、质量追溯等农业标准化工作。“十二五”末,由我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工业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200项以上。

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志

(一)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1.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按照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要求,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烟草蔬菜茶叶中药材甘蔗、花卉、橡胶咖啡、蚕桑、油菜、木本油料、野生菌等高原特色产业,在现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加快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制修订,组织开展我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根据出口目标国(地区)的准入条件,制修订相应标准,建立与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满足市场需要的科学、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标准体系为支撑,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标准”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标准化活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率先开展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产地准出、产地标识、包装标识、产品检测、质量追溯等农业标准化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围绕当地优势产业,结合生产条件,以无公害为基本要求,加快食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等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发布和贯彻实施工作。

十二五”末,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和地方规范数量达到1200项以上,初步建成覆盖我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根据各地资源情况,鼓励制定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地方农业技术规范,80%以上上市销售的“菜篮子”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90%以上的农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2.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围绕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粮食、蔬菜、水果、木本油料、橡胶、花卉、茶叶、咖啡、畜产品、水产品等“米袋子”、“菜篮子”产品和经济林产品为重点,紧密结合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建设项目,加快以大宗作业区域化布局、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并加快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流通交易、休闲观光以及农业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切实加强示范区管理,制定绩效考核及激励措施,形成示范区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鼓励以增强区域农业综合实力为重点的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园、示范县、示范市建设。

“十二五”末,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达到500个;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农产品要全过程运用标准化手段组织生产,示范园区、基地、农业企业和养殖场等示范单位生产的农产品均应执行相应标准,并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中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3.强化农业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探索农业标准实施的新方式,尽快培养一批既有标准化专业知识又懂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通过入户宣传、挂图、手册等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形式,积极开展农业标准的宣贯工作,促进农业标准的有效实施。

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各个环节,加大对农业标准的宣贯培训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并加强标准的实施力度。在生产领域,重点抓好产地环境标准、良好农业规范(GAP)、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农药兽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按标准使用和安全控制;在加工领域,重点组织加工场地环境、加工操作规范、畜禽屠宰安全卫生要求等标准的实施;在流通领域,重点推动产品包装材料、运输器具、仓储设备、场地环境卫生、鲜活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求等标准的实施。

全面推行农产品例行检测、初级农产品农(兽、渔)药残留和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制度,依法加强对农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推进农产品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4.推进认证认可工作

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充分挖掘农产品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一批影响大、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十二五”末,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2500个以上。

鼓励农业园区、基地、农业企业、养殖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产品生产单位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0)等管理体系认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企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

5.标准制修订方向

(1)种植业

水稻玉米、麦类、马铃薯、烟草、蔬菜、茶叶、甘蔗、油菜、花卉、咖啡、蚕桑和中药材等主栽农作物为重点,着力健全质量安全、产地环境、品种选育及鉴定、产中管护、产后加工、检测方法等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

(2)林业

在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林(竹)浆纸产业、竹藤产业、林化工产业、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生产、森林旅游、森林资源非木材产业、观赏苗木产业、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领域,加快地方标准的研制。率先在林业种子种苗繁育、森林扶育及经营管理、林产品质量安全及检验检测、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保护与恢复、重大森林危害生物灾害预警及控制技术、国家公园建设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3)畜牧、水产养殖业

生猪肉牛肉羊、禽蛋、特色淡水养殖业为重点,加快研制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基地建设、养殖区环境评估、监测等养殖环境要求及分析测试方法标准;加快制定优质良种、品种鉴定、扩繁技术、疫病诊断和有效防范等标准;组织研制优质畜产品、水产品等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加快制定畜牧产品和水产品质量要求及配套检测方法等标准。

(二)强力推进工业标准化,助推新型工业化

1.提升技术标准自主创新能力

以烟草及其配套、电力冶金等主导产业及生物、光电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为基础,主导制定一批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领产业发展的行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争取标准话语权。“十二五”末,由我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工业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200项以上。其中,烟草及其配套和冶金行业,应力争在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中取得主导地位,并力争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装备制造业在电力装备、数控机床、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新型柴油机、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等方面,应力争成为同行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的骨干力量;冶金、石化、农特产品加工等行业,应重点研制精深加工的技术标准,建立覆盖产业链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医药行业要以生物制药为主,争取较多地主导制定国家药典相关标准。

推动科研与标准研制、科研成果推广和标准发布、产业化与标准实施协调同步,促进企事业单位研发成果向标准转化,提高创新技术产业化效率。重点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产业化基础的标准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标准。“十二五”期间,由我省主导制修订的包含自主创新科技成果的国家、行业标准达15项以上。

在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标准研制工作,大力开展标准化试点,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技术标准示范园区和企业,使各类园区成为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的重要孵化基地,提升产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水平

结合我省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在烟草及其配套、冶金、化工、生物医药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分类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生产、附加值高的产业链高端发展。“十二五”期间,开展烟草及其配套、冶金、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光电子、装备制造、建材等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以产业聚集区、产业化创新基地和工业园区为依托,围绕重大专项和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鼓励、推动以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主导,以自愿的方式组建企业联盟或产业联盟,组织共性技术攻关,统一技术门槛,提高内控指标,制定和实施联盟标准,实现专利共享,并争取在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制修订上取得更多突破。

3.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

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并建立保障标准体系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提高标准化活动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十二五”末,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均应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全省通过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的企业不少于30家,通过AAA级的企业不少于200家。

加强对重点产品尤其是重点出口产品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关联度研究。编制《云南省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指导目录》,积极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创新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作方式,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消化吸收、集成创新等方式采用国际标准。到“十二五”末,出口产品中涉及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率达100%。省属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应全面采用国际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率达100%。

4.强化工业领域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加大对企业标准化法律、法规及工业标准的宣贯培训,加强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着力提高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引导企业通过完善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设置标准化专兼职工作机构、配备标准化专兼职人员等措施,夯实企业标准化工作基础。加强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管理工作,形成科学、持续、动态的标准执行情况综合评价和监督检查机制,有效打击无标、降标生产行为,提高产品执行标准的有效性。加大对标准实施的检查和监督力度,重点对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职业健康等领域的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管。

5.标准制修订方向

(1)烟草及其配套

加快研制烟草及其制品安全限量与检测方法标准研究;开展烟用材料、辅料等产品标准及其配套检测方法标准的研制;鼓励开展烟用材料安全、卫生指标和综合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2)有色金属

加快研制有色金属矿产品、冶炼产品、加工产品和辅助材料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及废渣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规范;积极开展锡、铜、铅、铝、钛等高纯有色金属的冶炼技术和深加工技术标准、二次资源、尾矿资源等回收利用技术标准的研制;开展铟、锗、镉、锶、镓和铋等稀散金属综合回收技术标准的研制。

(3)化工

研制环境友好型农药、磷酸盐阻燃剂、绿色环保型水处理剂等产品标准;加快新型肥料、新型缓释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等产品及相关检测技术标准的研制;研制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废气和固体废物净化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标准。

(4)装备制造

重点研制高性能、智能化大型重型精密复合数控机床、双枕捣固车等大型铁路养护机械、重化矿冶成套设备、机场物流等自动化成套设备、环保新型农业机械、金融电子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高原型载货汽车及其配件等产品和技术标准;开展高原环境电气设备运行规程、风电电气设备系列以及其他高原用电工产品标准的研制。

(5)光电子

研制红外及微光夜视、半导体照明、特种光学产品、平板显示、光电子信息材料等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快构建从光电子材料到器件、整机、系统和配套加工装备的技术标准体系。

(6)生物医药

研制特色优势中药材生产、加工、质量控制、评价等各环节标准;加快生物药物、新型疫苗及诊断试剂生产、重要生物酶制剂的制造技术、工艺流程标准的研制;加快生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等标准的研制。

(7)建材

加快研制新型墙体屋面材料、防水密封材料、防火保温材料、建筑卫生陶瓷、石材涂料、胶粘剂等建材质量安全标准;开展绿色建筑相关材料标准的研究。

(8)宝玉石

开展黄龙玉、翡翠等宝玉石产品设计、加工、鉴定、检测等标准的研制;加快观赏石等级评价等标准的研制。

(9)食品工业

针对我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开展出口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安全限量指标及检测方法的研究;围绕云南地方特色食品,重点研制一批食品加工技术规程、质量控制、检验检测、包装、储存和运输、销售等标准。

(三)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1.进一步夯实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基础

围绕物流、餐饮家政、小区物业管理等行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标准化技术组织。鼓励标准化研究机构、服务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组建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争服务行业的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落户云南。

鼓励和引导我省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积极开展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重点围绕旅游、物流、餐饮、家政、小区物业管理等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关联度较高的服务业,尽快制定一批能体现我省服务业特色的地方标准,建立健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科学适用、相互协调的服务标准体系。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积极承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十二五”末,制定服务业地方标准50项以上,提高我省地方标准中服务业标准所占的比例。

2.深化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重点围绕旅游、物流、家政、小区物业管理、餐饮等领域,深入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提高示范(试点)的质量和效益。已经完成建设的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加快对标准化成果的应用和宣传推广,提高标准实施的有效性,扩大示范(试点)的带动和辐射效应。重点加大旅游、物流、餐饮、社区服务等领域相关标准的宣贯,推动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在服务业各领域的有效实施。

3.加大服务业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力度

(1)加快旅游标准化工作步伐

围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从提高旅游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入手,在旅游的软件、硬件设施等方面,强力推进旅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实施,规范旅行社、酒店、景区、餐饮、运输、购物、娱乐等单位的经营服务行为。在旅游购物、旅行社、旅游汽车、导游服务等旅游要素行业,全面实施标准化等级评定和管理工作。在加快完成休闲度假、宾馆饭店、民居客栈、户外露营等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的同时,探索建立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培育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十二五”末,建立起覆盖旅游各要素行业和新兴业态的旅游标准体系。

(2)着力发展物流服务标准化工作

围绕专业市场、专业物流中心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以“物流基础、物流技术、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物流服务”为基础,重点开展物流领域标准的宣贯和实施。积极推动我省物流企业的综合评估工作,鼓励物流企业采用标准化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加强部门、行业、企业、标准化技术组织间物流标准化工作的协调配合和信息交流,针对我省物流特点,重点围绕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探索开展相关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3)加快发展餐饮服务标准化工作

依托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大型餐饮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组织地研制滇菜加工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加快滇菜标准化进程。引导传统滇菜、地方风味小吃实行配方和制作工艺标准化,并积极推进餐饮服务标准化。鼓励餐饮企业结合云南“老字号”品牌认定工作,通过制定标准固化企业传统产品特色和企业经营理念,为云南“老字号”品牌传承和推广奠定基础。“十二五”末,在餐饮业全面推广实施服务标准化工作。

(4)培育发展家政、小区物业服务标准化工作

以行业协会、大型家政和小区物业管理企业为依托,认真研究我省市场的具体特点,制定包括以公共保洁养老服务、患病陪护、家庭用品配送等为主的家政服务标准,以及小区环境卫生、安全、绿化、设施设备等物业管理标准,引导全省家政和小区物业管理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5)积极推进以服务外包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工作(www.xing528.com)

对已经开展服务外包的领域进行分析研究,积极跟踪各国服务外包的准入条件,探索研制适应服务外包市场规则的服务外包标准,为承接服务外包产业梯度转移奠定基础。同时,将标准化工作引入会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4.标准制修订方向

(1)旅游

重点以旅行社、酒店(客栈、民居旅馆)、景区、餐饮、运输、购物、娱乐等旅游要素为重点,制定服务规范、旅游管理相关标准;鼓励制定民族歌舞展演服务、边境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国家公园旅游、森林公园旅游服务规范等特色旅游标准;加快制定自驾车露营旅游、旅游汽车服务标准等新业态类旅游标准。

(2)物流

开展物流作业安全、物流环保等物流管理标准的研制;加快制定物流园区服务、物流环节服务、物流业从业人员资质、物流服务环境等物流服务类标准;加快制定邮件安全、邮政服务等标准。

(3)餐饮

加快制定餐饮服务质量、地方特色菜品制作规范等标准;研制中式快餐等餐饮业服务规范;研制云南“老字号”餐饮企业传统产品、管理和服务标准。

(4)家政

加快研制公共保洁、家庭护理、家庭教育、病患陪护、搬家、母婴服务、婚庆、美容美发等行业的服务规范;加快制定家政从业人员资格等级评定以及小区物业管理等级评定标准。

(5)其他

探索建立针对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医药服务外包等领域的服务外包标准,加快制定“云南老字号”地方评定标准。

(四)着力开展节能环保标准化工作,支持生态云南建设

1.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

(1)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建设

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重点在化工、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5大耗能行业,围绕企业节能管理、节能产品评价、能源平衡测试、合理用能评价、能源指标监测和考核等工作,积极研制节能减排标准,并加大对标准的实施力度。到“十二五”末,完成150项以上节能环保有关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基本形成科学、规范、统一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

(2)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可再生资源利用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结合云南产业实际,鼓励制定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以及可再生资源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3)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

紧密围绕“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等“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切实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以“森林云南”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结合我省实际,加快研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等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力争主导和参与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制修订。“十二五”时期,在高原湖泊污染治理、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方面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4)新能源开发标准体系建设

促进太阳能、高原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专利技术向技术标准合理转化,围绕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有关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并力争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制修订。“十二五”末,由我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达10项以上。

2.加强节能环保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

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积极申报“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树立一批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的典型企业、产业园区和城市,以点带面,推动技术标准的应用和实施。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云南省重点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云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县和试点企业、云南省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旅游区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结合“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九大高原湖泊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村庄、云南省11个国家级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区和6个省级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区,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标准化工作。

3.强化节能环保相关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加大能耗限额、节能、能源计量标准等节能环保标准的宣贯培训力度,推动节能监测、能耗计算、合理用能、能效标识等标准的推广应用和有效实施。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环保标准实施情况调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现行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抓紧研究制定与节能有关的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节能监察等标准,推动自愿性节能产品认证,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

4.标准制修订方向

(1)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制定工业企业节能技术、节能监测、节水设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资源化利用及相关领域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鼓励制定废旧产品回收利用、废旧产品与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围绕化工、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5大耗能行业,鼓励研制高耗能产品能源限额标准和高效节能标准;鼓励积极开展建筑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以及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

(2)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支持高原湖泊污染综合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环境质量和环境监测等生态保护标准的制定;加快研制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废气处理等废物处置技术标准;研制生态修复等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加快地方固体废物污染物等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3)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

鼓励积极开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热风能光伏利用等技术标准的研制。

(五)强化交通运输和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1.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

根据为我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提供交通保障的要求,以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建设为重点,围绕构建通边达海、高效衔接、内通外畅、城乡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大对交通运输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实施力度,研究制定交通运输秩序管理、运输工具管理等标准,促进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标准化,实现多路联运的顺利对接。

2.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

以城乡建筑节能、公共建筑安全、城市养护、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为重点,开展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及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验收备案等管理措施,重点加强对涉及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生产、抗震保安、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标准的实施监督,引导建筑业企业认真组织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加强标准化人员的培训,做到标准宣贯工作常态化。

3.标准制修订方向

(1)交通运输

加快交通安全管理、客运企业安全性等级评定等相关管理标准的研制;加快道路交通、城市客运、水路客运、铁路客运、民航客运等领域服务标准的研制。

(2)工程建设

结合云南的地质气象和灾害特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养护、工程抗震等施工、验收标准的制定;鼓励研制节能建筑标准;鼓励制定水、电、气等城市、农村管网工程建设标准。

(六)拓展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1.积极探索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

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结合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各项制度的实施,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研究和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及建设工作,积极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

加强社区服务标准化工作,扩大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加强和谐社区服务标准体系的实施,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服务地方标准的研制。

积极开展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教育资源、学习环境、教育管理、教育安全和校车等国家标准的宣贯实施,加大标准化的中小学建设力度。大力开展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质量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标准的研制。

加大对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信息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力度,积极参与相关国家、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卫生标准宣传、培训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卫生标准的宣贯实施。

全面加快气象标准化工作。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业务需求,以加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气象标准体系。适时满足烟草、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对气象标准的要求,加强气象标准制修订和应用工作。

探索民族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在民族文化服务运营管理、服务提供等方面,开展相关标准化研究工作。

2.加强社会安全标准化工作

建立健全民生安全标准化体系。加强对社会治安防范、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特种设备安全、危险品安全、公共场所安全等民生安全相关标准的宣贯、实施和监督力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标准制修订方向

(1)政务服务和社区服务

重点研制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和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监督与考核评定等标准;鼓励制定农村社区建设地方标准。

(2)教育

重点支持幼儿园、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教育优先发展、政府统筹、经费投入、教师资源、教育安全等相关标准的制定;鼓励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考试招生、现代学校、义务教育均衡标准以及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等标准的研制;积极开展民办教育管理、教育服务人员、教师准入、教育信息化规范相关标准制定。

(3)卫生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鼓励制定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和卫生信息服务、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相关标准。

(4)气象

研制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和勘察等标准的研制;积极研制适合我省优势农产品种植区的农业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等标准。

(5)民族文化

鼓励制定民族歌舞演艺服务、民族乐器制作、民俗文化展示、公共信息民族文字表达规范等标准。

(6)公共安全

鼓励制定特种设备、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生产标准;积极研制社会治安、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等领域的标准。

(7)防灾减灾

鼓励制定气象预报与预测、灾害防御救助、灾害统计和灾情评估等防灾减灾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