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黎明社《黎明》杂志:刊影流年,披露抗战时期文艺动态

黎明社《黎明》杂志:刊影流年,披露抗战时期文艺动态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封面显示要目,黎明社出版兼发行。三《黎明》出版时抗战已经胜利,浙江大学正准备迁回杭州。第二期是黎明社同人卖掉衣物集资出版的。《黎明》第二期刊影《黎明》第三、四期合刊刊影蹇先艾的《送行》是1940年7月写的一篇短文。《黎明》第三、四期合刊有《艺文简讯》栏目,多则消息集中报道当时上海、重庆、广州、香港、福建、贵州等地的文艺

黎明社《黎明》杂志:刊影流年,披露抗战时期文艺动态

抗战烽火中,中国大学向内地迁移,历尽艰辛,弦歌不辍。

浙江大学杭州撤离,“经过四次大的搬迁,行程两千六百余公里,足迹遍及浙、赣、湘、桂、闽、粤、黔七省,于1940年1月到达黔北,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李曙白等:《西迁浙大》)。

小城遵义因为大学生人才群体的到来,众多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的集中,各种社会团体的建立,报纸、杂志的出版,一时人文荟萃,打破了平静沉寂又单调闭塞的社会文化生活状态。

1944年年初,遵义的浙大学生组织了一个文艺社团黎明社。负责人杜苕(1921— ),原名杜念绍,又有笔名萧龙、苕之华、杜苕、苕子等。浙江青田人,生于杭州。黎明社的成员有朗焚(孙筱祥)、朱心(吴福熙)、蒋炳贤、卡斌(杨孔娴)、严石蒲、丽砂、申奥、曹湘渠、莫洛(马骅)等(范泉:《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

这年7月,戏剧家熊佛西率领的西南文艺垦殖团(简称“文垦团”),也来到遵义。文垦团中有作家画家和音乐家,如端木蕻良、许幸之、陈迩冬、张光宇、张正宇、马思聪等。他们受到浙大校长竺可桢和学生们的欢迎。浙大文学院教授张君川是端木蕻良的清华同学,彼此都很熟悉。他热情支持浙大学生的文艺活动,组织了现代文学班,邀请文垦团作家讲课。诗人方敬讲了“文学创作技巧”,端木蕻良讲了“《科尔沁旗草原》的创作经过”,诗人节晚会又讲了“屈原生平及楚人历史”。熊佛西、端木蕻良、张君川和贵州籍作家蹇先艾都参与了黎明社的活动。

《黎明》是黎明社主办的文学月刊,端木蕻良介绍了一位银行界民主人士捐款资助,创刊号在1945年12月1日出版。小三十二开本,土纸印刷。封面显示要目,黎明社出版兼发行。

《黎明》创刊号有《编前校后》,编者说:《黎明》“虽然它的分量是这样轻微,可是我们心里有的是喜悦,有的是草创的欢喜。我们从着手筹备直到第一期出版,一共只是二十天光景的功夫,贫乏和草率是不待言的。终于促使我们把它印出来了的原因,只因为一种微弱的声音终究比死死的沉寂好一点的自信。”第二期的《编后》,年轻的编者更抒发了与年轻的朋友“共同开辟出一个更接近真善美的天地”的美好愿望:

《黎明》创刊号刊影

《黎明》创刊号版权页

当大风雪随同黑夜离去,黎明是要再来的。它是一定要来的,它要带来新的光,新的喜悦。这样,在苦难的祝福里,黎明终于又迟迟的降临。

在黎明,我们开辟了一块小小的园地。这一块小小的园地是供献给年青的拓荒者的。当漫天的烽火已经熄灭,政治的霾云也将要被驱走,让青年们用他们自己的力量,种下一颗新的种子,去迎接那新生的年代。

将愿景的实现寄托于“年青的拓荒者”:

在我们的小园地里,这些年青的拓荒者对于读者们也许完全是陌生的。但我们却一点也不担心他们名字的生疏会影响到什么,因为这个园地本来就是他们的。我们且为他们欢喜,愿为他们祝福,愿和他们共同努力。以后,这块小园地里,将会有更多年青的拓荒者出现。我们且希望,这些年青的拓荒者将为了真理,为了人生,为了那新生的年代,而联合起来,共同开辟出一个更接近真善美的天地。

《黎明》出版时抗战已经胜利,浙江大学正准备迁回杭州。

第一期印了五千册,卖出去的多半没有收回书款。第二期是黎明社同人卖掉衣物集资出版的。封面刊名《黎明》之下,加“青年文艺”四字。出版时间是1946年2月15日,出版兼发行为黎明社,与第一期相同。三十二开,但比第一期开本稍大,土纸印刷。第三期与第四期为合刊,封面上“青年文艺”四字去掉。1946年5月4日出版,仍为土纸印刷,开本改为十六开。第一、二期的版权页均没有编辑者的姓名,合刊则标出“编辑人杜苕”。这一期刊有《紧要启事》:“兹以本社复员在即,《黎明》自第五期起暂时停刊,迁杭后再行复刊。”

《黎明》共出四期(三册),刊载的作品:小说有朗焚的《草台戏子》、胡蜂的《回响曲》、吴骞的《圈套》;散文有端木蕻良的《水仙私记》、蹇先艾的《送行》、胡明树的《人日》,杜苕的《山居随笔》、丽砂的《夜》、朱心的《月夜篇》;诗有端木蕻良的《写在十二月九日》、胡明树的《今朝》、许幸之的《夜和黎明》、方敬的《众生之路》、彭燕郊的《给水站》、包白痕的《凭吊》、朱心的《没有眼泪的人》、寒草的《草原上》;论文有蒋炳贤的《英国散文作家黑特逊论》、余也的《新现实主义的方向》、朗焚的《泪的人生和艺术》、萧龙的《艺术的模仿》等。此外,尚有荷蕊丝、陆金士、甘斌、吴浪沙、严石蒲、陌君、范康、亦水、柴扉、薇子、然明等人的作品。大学办的刊物,翻译文章往往占较大比重,仅第三、四期合刊就有穆木天译雨果的《在维勒其叶》,谢文通、田德望、端木蕻良等译的《译诗十二首》,杜苕译高尔斯华绥的《一位小说家的寓言》,萧龙译哈代的《儿子的否定权》,廖忠管译弥尔登的《沉沦的天使》(《失乐园》第一章),陈建耕译保尔·范勒里的《范勒里论诗》六篇。

朗焚的《草台戏子》写的是流浪在农村的戏班,简陋的舞台,破烂的戏服以及演员们近乎乞丐般的生活。文中没有连贯的情节和人物,抒发的是作家由草台戏子引发的思索。他问:“谁敢在人间像他们在戏台上那样尽情地哭,尽情地笑,尽情地叫,尽情地骂呢?”那些画着面具的戏子,在舞台上所过的是血性底真性情的生活,“而那些没有画着面具的人们,却偏偏一天一天地在扮演着各式各样的戏剧!”从而感叹:“真的,我们实在是在做戏,而他们却在做人”。(www.xing528.com)

《黎明》第二期刊影

《黎明》第三、四期合刊刊影

蹇先艾的《送行》是1940年7月写的一篇短文。蹇先艾,贵州遵义人。1926年前后活跃于北京的青年作家。“七七”事变,故都沦陷,他一家老小回到贵阳;因为敌机轰炸,又疏散到了龙场;再因为生活所迫,全家不得不离散,妻子和三个孩子返回故乡。1945年11月2日,他把这篇短文抄给《黎明》,在《附记》中记下自己新的感触:胜利是一回事,乐观又是一回事。“否极可以泰来,然乐极亦可生悲。”作家已经看到聚集而来的战争的阴云。如许幸之所言:“原来恶魔打算在黎明之前扼杀雄鸡,不让它的啼声把安睡着的太阳唤醒。”(《夜和黎明》)

《黎明》第三、四期合刊有《艺文简讯》栏目,多则消息集中报道当时上海、重庆、广州、香港、福建、贵州等地的文艺动态。如第一则:“胜利后,文化工作同志为适应时代需要,大量出版民主杂志,目前销行的已有:沈钧儒、宋云彬主编的《民主生活》,陶行知、邓初民主编的《民主星期刊》,李公朴主编的《民主教育》,熊佛西主编的《民主时代》,张西曼主编的《民主与科学》,罗隆基主编的《民宪》,严信民主编的《人民时代》,章伯钧主编的《中华论坛》,施复亮、胡厥文和黄炎培主编的《平民周刊》,张雪岩主编的《田家半月刊》及储安平主编的《客观》,文萃社主编的《文萃》等,数目在二三十种以上,诚为我国文化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如此之多的民主杂志的创刊,可见当时争取民主浪潮的风起云涌。作家(其中不少是《黎明》的作者)创作和行踪也是简讯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方敬在贵州大学执教,兼编《大刚报》文艺副刊《阵地》,丽砂在《渝北日报》,胡蜂在汉口编《华中时报》副刊,包白痕在昆明编《火星文艺月报》,许幸之执教于璧山正则艺专,陈迩冬任教建川中学,魏荒弩在陕西城固西北大学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刊物的影响。

《黎明》的作者和译者大多为浙大学生。学者、作家中除端木蕻良、蹇先艾、穆木天外,还有以下诸位:

许幸之(1904—1991),原名许富达,江苏扬州人。1924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发起成立时代美术社。1930年参加“左联”,并任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主席。后转入电影界,从事编导和美术工作。1942年后,在大学任教。

谢文通(1909—?),字华庄,广东广州人。早年随父母到英国,后回国就读于岭南大学、燕京大学。留学美国,1936年回国,先后任教于西安临时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等校。1942年为浙江大学教授。一生致力于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与探索。

田德望(1909—2000),河北完县(今保定顺平县)人。1935年清华大学外语研究所毕业,后去意大利、德国留学,获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当时在浙大教授英国文学史,《黎明》上有他翻译的约翰·巴斯古里的诗《在丛莽中》。译笔准确,文字清雅。晚年田德望的《神曲》翻译,是一项为人称道的“壮举”。但丁的《神曲》,1925年由钱稻孙译成中文。五十多年间中文译本虽有七种,但是或不完整,或从英文等文字转译。1983年,七十四岁的田德望决定直接自意大利文翻译。这个巨大的“工程”历时十八年在2000年完成,两个月后田德望去世。田译本的注释性文字多于文本文字四倍,堪称中国翻译史上研究型翻译的绝笔。

方敬(1914—1996),四川万县人。1935年入北京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在大学执教,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1945年任教贵州大学。

胡明树(1914—1977),原名徐善源,另有笔名徐力衡、陈姆生等。广西桂平人。1934年留学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与人合编《文艺科学》。1937年8月回国,在桂林创办《诗》月刊。

丽砂(1916— ),原名周平野,另有笔名平野、群力。四川江津人。战时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曾编辑《诗焦点》。

包白痕(1917— ),原名包崇章,笔名另有白痕、苦丁、辛茹等。浙江三门人。有诗集《无花果》《布谷鸟》等。1944年在昆明从事文学社团组织和书刊编辑出版工作。

彭燕郊(1920—2008),原名陈德矩,福建莆田人。1937年开始在《七月》发表作品。1940年到桂林,从事抗战文化活动。

范泉《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载:1946年黎明社骨干成员随校返回杭州之后,与伍隼(夏钦翰)、唐湜、圣野、鲁兵、斯宝昶等会合。他们在上海经丰村介绍,结识了吴视、杨波,参加了上海文协的一些活动,又经袁鹰、丁景唐介绍,与上海之江大学的文艺青年会面。这时,文艺界的朋友都希望《黎明》复刊。适逢作家骆宾基赴东北之前在杭州见到杜苕,将他写的多幕剧《五月丁香》的原稿交给杜苕。杜苕等商议决定1947年复刊《黎明》,并把《五月丁香》作为复刊号的重点作品。复刊号编成并交印刷厂,但因当局查禁,最终未能出版。黎明社也随之解散。

20世纪80年代初,端木蕻良曾有小词一首追怀四十年前遵义的生活:

楼头夏雨雨初晴,柳外云消一虹明,黄鹂已闻两三声。念平生,隔树隔花通友情。

诗人忆念的友人中当会有黎明社学子年轻的身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