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笔》刊影流年:编辑王玉,发行徐光玦,出版文笔社

《文笔》刊影流年:编辑王玉,发行徐光玦,出版文笔社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辑人王玉,发行人徐光玦,出版者文笔社。二王玉和徐光玦是同一个人,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王玉单枪匹马编辑发行,一身二任,办起了《文笔》。《见山楼什文》曾被称为当时上海“杂文的丰富收获之一”。三《文笔》的作者中不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值得一记的人物。小说《七里岙高地的风雨》,写七里岙的乡亲们击毙了牧场的劫掠者之后,敌人大举入侵,守卫者与入侵者殊死搏斗。

《文笔》刊影流年:编辑王玉,发行徐光玦,出版文笔社

《文笔》于1939年6月4日创刊。“文是指韵文,笔是指散文”。(《文笔》第二期《编余》)编辑人王玉,发行人徐光玦,出版者文笔社。

王玉和徐光玦是同一个人,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

王玉(1916—2006),原名徐光玉,浙江绍兴人。他自述:“我是在杭州,在父亲做着车行老板的全盛时代,当父亲正在客厅里打牌的一个夏天的晚上,生下来的。”(《四岁之前》)1931年到上海中学,1933年秋入持志大学。1937年因战事离沪返乡,后辗转南昌、汉口、重庆、成都等地,借读四川大学,靠写稿维持生活。1938年后半年回到已成“孤岛”的上海。王玉单枪匹马编辑发行,一身二任,办起了《文笔》。

1941年之后,王玉在沦陷的上海、苏州编杂志,写文章,创作和翻译都相当活跃。小说集有《尘梦》和《清风镇》,写市井平民生活的困难和无奈,写“乱世男女或暧昧或不伦的情爱纠葛”(郭刚:《现代文学史上的徐淦》)。杂文集有《见山楼什文》,他在《前记》中说:“杂文已被鲁迅先生写到最高峰。但是,需要杂文的时代没有过去,不过究竟有不同了,我们必须换一个写法,那就是直接痛快,简单明了,用不着引经据典,特别不要先摆出一副杂文架子,使读者打一个寒噤,预感到:这是教训。”《见山楼什文》曾被称为当时上海“杂文的丰富收获之一”。

抗战胜利后,王玉常用的笔名是徐淦。1949年冬,他从上海到北京。后供职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写连环画文学脚本。徐淦编文、刘继卣绘画的《东郭先生》《鸡毛信》,今日已成连环画中的经典。1957年王玉被划为“右派”,二十多年后得到改正。

王玉的笔名很多。他曾有《我的笔名》(署名“王予”)一文,专谈他的笔名种种。

王玉说,最早的笔名是何其外,“不过那时只有‘其外’两个字,是读了《卖柑者言》,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意思,后来加了个‘何’字,则是‘何其坏’的谐音,也不是想冒充何其芳的老兄”。罗英这一笔名,“在个人的生命史上是留下可悲的纪念的”。“十七岁我就奉命结婚,自觉一生的幸福从此毁灭,想到英文的 Ruin,就译成这样两个字刻了图章。也确有承认是罗亭的兄弟之意”。智广,“有时候还冠一‘释’字,怕别人不懂得这是和尚的名字。那时未必像我后来的略涉佛学,偶有出世的志愿;大概是正在欢喜晏殊的作品而已”。王予,“予者我也,同时也是玉字的化音。王予和王玉并用”。另有玉帝、李枪、石盘、越客、适越、薄居、马绥甫等笔名。

《文笔》创刊号刊影

《文笔》第一卷第五期刊影

《文笔》第二卷第一期刊影

王玉说,在南京时还发明了一个路名倒装法,有了一大串诸如此类的名字:吴务玄——玄武湖,邹白鲁——白鹭洲,寇介辛——新街口,鲁富国——国府路。这样的笔名有一个好处:后来可以使自己知道某些文章是在某地写的。比如用鲁富国这个笔名时,就住在国府路上的一家小旅馆

1949年,王玉又用过齐甘和克安,这两个名字都约略可以反切念成“淦”。

《文笔》的作者中不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值得一记的人物。

小说《七里岙高地的风雨》,写七里岙的乡亲们击毙了牧场的劫掠者之后,敌人大举入侵,守卫者与入侵者殊死搏斗。“树木折断了,长枪折断了,人的手肢折断了。没有手肢的人们,在山坡上肉搏,没有大腿的人们,在山坡上肉搏,没有脑袋的人们,在山坡上肉搏。”大火,炮轰,“疲惫了的下弦夜,风雨,还喧在毁灭后的七里岙”。全篇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繁复的描绘,几个场景突出了侵略者的血腥屠杀,守卫者的誓死抗争。作者以鬯。(www.xing528.com)

以鬯,即刘以鬯(1918—2018),原名刘同绎,字昌年。祖籍浙江镇海,1918年生于上海。刘以鬯说,上海是他文学之路“发迹”的地方。十六岁在大同中学读高二时,他的处女作《流浪的安娜·芙洛斯基》发表在《人生画报》上。小说写的是上海霞飞路妓女的故事,配图的是高他两届的师兄华君武。1941年,刘以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即赴重庆,曾任报纸和杂志编辑。1945年冬回到上海。1946年创办怀正出版社,出版了徐讦于、施蛰存、戴望舒姚雪垠的作品。1948年冬,刘以先到香港,后到新加坡吉隆坡。1957年返港,一直从事编辑和写作。1985年,创办纯文学杂志《香港文学》月刊,任社长兼总编辑。

刘以鬯一支笔写下了七千万字,有多种著译出版。刘以鬯强调“与众不同”的重要性,并称自己是在坚持写“与众不同”的文章。他借鉴现代派的新技巧手法,探求内在真实,开“实验小说”风气之先。1963年的《酒徒》,写一位职业作家,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文学修养颇高,对文艺有精辟的见解。他曾办过出版社,编过报纸,来到香港后,他主张文学要创新,创作过“实验小说”。但在香港,文艺受制于功利价值观念,严肃文学难以立足。他为生活所迫改写武侠小说不成,又不得不写黄色小说,最后堕落成为一个整日靠酒麻醉的酒徒。这部被誉为首部意识流手法的小说,曾被《亚洲周刊》选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1972年的小说《对倒》,只有两个中心人物:一个满怀忆旧情结的老人,一个满怀浪漫世俗理想的少女。两个不相干的人物从街道两端相对行走,从两人对街头橱窗和街头风波产生的不同看法与联想,表现隔代人的不同心态。小说的故事性很淡,而创作手法极具创意。王家卫执导的风靡华人世界的两部影片《花样年华》和《2046》,其蓝本的灵感就取自刘以鬯的名篇《对倒》和《酒徒》。

2015年5月,刘以鬯获香港特区政府“2014香港艺术发展奖”“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特别赞扬了他的作品对香港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吕亮耕(1914—1974),笔名有亮、亮耕、素心、朱颜、黄河清等。祖籍湖北嘉鱼,生于湖南益阳。1931年在杭州蕙兰中学读书时,就与同学自办《现代诗草》。1934年中学毕业后到上海。“八一三”事变后,经绍兴、长沙、衡阳到贵阳,编辑《抗战日报》副刊《诗歌战线》,发起组织中国诗艺社,极力提倡新诗并从事创作。1949年后在中学教书。1957年被划为“右派”,后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徐迟《沉舟已经升出水面——〈吕亮耕诗选〉序》评吕亮耕的诗作:“有独特的风格、他自己的个性的,很光亮、很开朗,形象特别的鲜明”。“早期的诗歌,象征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忧郁、凝重,大多是个人感伤情怀的咏叹”。抗战的诗,“满溢的激情喷涌而出”。

朱维基(1904—1971),上海人。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先后在南国艺术学院、上海正风文学院任教。他的诗具有浓郁的唯美主义倾向,有诗集《天堂的孩子》,译有但丁的《神曲》、拜伦的《唐璜》。抗战时期朱维基为上海抗日爱国诗歌活动的重要骨干,曾被日本侵略军拘禁,遭受将近一年的牢狱磨难,诗人成为坚定的爱国者。1949年后,任新文艺出版社编辑。

芳信,原名蔡芳信(1902—1963),江西南昌人。曾留学日本,入读东亚外国语专门学校。早年从事戏剧活动,为南国社成员。上海“孤岛”时期,与朱维基等组织“上海诗歌座谈会”,出版《行列小丛书》。抗战胜利前参加新四军。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戏剧出版社编辑。

严大椿(1909—1991),笔名庄森,江苏吴县人。上海立达学院毕业,曾在法国格城大学就读。回国后任开明书店、上海儿童书店编辑。1949年后仍做编辑工作,致力于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和翻译。

孙望(1912—1990),原名孙子强,字子江苏常熟人。1932年入南京金陵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资源委员会下属机关供职。1942年去战时已迁成都的金陵大学任教。1934年,醉心于新诗创作的孙望,集合一群刚刚走进学院围墙而满怀愤世或梦幻之情的年轻诗人,组织土星笔会,出版会刊《诗讯》。

《蜜月小景》的作者程千帆,想来应是以后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等领域都有杰出成就的闲堂先生。程千帆(1913—2000),祖籍湖南宁乡,生于长沙。1932年入金陵大学,土星笔会的重要成员。程千帆在《诗讯》上有诗作发表,并有诗集《三问》和诗论集《无是集》出版。一面唱“古老而新鲜的恋情”(《绣枕》),一面写小说。他与孙望既是同班同学,又是笔会诗友,“交谊尤密”(程千帆:《致蒋寅函》)。孙望是《文笔》的作者,程千帆的作品在《文笔》刊发也很正常。程的夫人沈祖棻(1909—1977),祖籍浙江海盐,生于江苏苏州。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师从黄侃、汪东、吴梅等。早年她以一首《浣溪沙》引起大师们的注目,“有斜阳处有春愁”是广为传颂的名句。程读本科三年级时,沈是研究生二年级,两人同在土星笔会,只是沈祖棻用了“绛燕”的笔名。程千帆恃才傲物,但倾倒于师姐沈祖棻的才华。1937年日寇轰炸南京,他们避难安徽屯溪。这年9月结婚,“姐弟恋”终成正果。时值日寇长驱直入,亲人失散,骨肉飘零,夫妇两人从蜜月就开始了乱离播迁的生活。《蜜月小景》描写的新婚夫妇感情的微波涟漪,当是小说家言。

《文笔》上发表了《看你》《闲谈》《遗憾》《在乱着的心》《我只是想出门》《上道》《抵埠》等多篇杂感随笔的林微音(1899—1982),笔名陈代,江苏苏州人。原供职于上海某银行,后专职写作,有大量的散文、小说发表。林微音笔下的舞场、浴室、茶馆电影院、街道、游泳池回力球场等,不只是一般的人物活动场景,而且是寄托闲适或宣泄狂欢的平台。作家在“这些公共性的城市空间勾画出十里洋场的绚丽辉煌和嘈杂烦乱”(朱美华:《都市空间与都市欲望》)。林微音还有新诗创作,笔力柔旖,风格靡丽。1933年,和朱维基、芳信等人在上海成立绿社,创办《诗篇》月刊。林微音常被张冠李戴地误认为是林徽音,后者是当时北平的著名女作家。徐志摩在《诗刊》第三期《叙言》中声明:“本刊的作者林徽音,是一位女士,《声色》与以前的《绿》的作者林微音,是一位男士(现在广州新月分店主任),他们二位的名字是太容易相混了,常常有人错认,排印亦常有错误,例如上期林徽音即被刊如‘林薇音’,所以特为声明,免得彼此有掠美或冒名的嫌疑!”据传,当林徽音发现一个叫林微音的男作家后,遂即改“徽音”为“徽因”,以示区别,并且语出惊人:我不怕人家把我的作品误为林微音的,只怕日后把他的作品错当成我的。如实而论,林微音对中国现代文学也有自己的贡献。当他使用“林微音”这个名字的时候,林徽音似还未涉足文坛。

《文笔》共出十四期,刊期和开本却有三次变化。

王玉在创刊号《编余》中说:“原计划出月刊,由于人力的限制,只好先出小型的周刊。”“这是新型的小刊物,自信也有它的好处:在上海少见的形式可以一新读者的眼目;比较低廉的成本可以减轻读者的负担(内容却比八十页的月刊多上一倍);还有,小型刊物原是新的作者的红脚桶,我们特辟一版《习作》就是专刊大中学生爱好文艺者的初学写作,冀图由《文笔》产生出一群新作者的。”1939年6月4日出版创刊号,第二、三、四期,分别于6月11日、6月18日、6月25日出版。八开的报纸型,每期八页。

第五期起,《文笔》由周刊改为半月刊,十六开本。每期连同封面、封底一般为十六页,少的十二页。封面左为竖排的“文笔”两个印刷体字,右下方为“本期内容”。编辑人、发行人、出版者未变。第五期至第十期的出版时间为1939年7月16日,8月1日,8月16日,9月1日,9月16日,10月1日。第十一、十二两期合刊,10月25日出版。合刊《编辑室》说:“到本期止,《文笔》出完了第一卷,十二期并不是一个足以自傲的数目,但在文艺刊物无不朝生暮死的不幸的惯例下,我们竟能有一个小小的段落可告,也颇觉得可以自慰了。”

第二卷改为月刊,开本变为窄而长的异形十六开。1939年12月5日出版第一期,版权页署编辑人王玉、发行者文笔出版社。1940年1月5日第二期出版后,再无下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