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塑生态体系 规范创新之道

重塑生态体系 规范创新之道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投资者进行财富管理的意义改革开放初期,如果谁家是个“万元户”是个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所谓万元户是指当时年收入过万,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种特殊产物。财富管理行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财富管理得当具有重要意义。四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财富管理观念,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不成熟、不规范的财富管理机构逐步被淘汰出局,而具有

重塑生态体系 规范创新之道

1)金融机构开展财富管理的意义

金融机构开展财富管理的意义,通俗地来说就是因为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积累以后,存在着天然的保值增值的需求,为了满足高净值客户的需求,财富管理就逐步应运而生了。提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二八定律”了。

二八帕累托理论: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在调查取样中,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从研究了其他国家早期的资料中发现这种微妙的关系一再出现,并且在统计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于是,帕累托根据大量具体的事实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虽然不一定是呈现80%、20%的分布,但习惯上人们还是将这种关系称之为“二八定律”。这个理论关注的核心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它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把这个理论运用到理财行业来解释,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机构要关注那很少一部分的高净值客户了,顶端的财富人群掌握了社会上绝大部分的财富资源,如果能为这部分客户提供他们想要的服务,并用专业的、定制化的服务将这些客户沉淀,那么必定对于金融机构的发展百利而无害。

图表8:2019世界财富金字塔

资料来源:瑞信《2019全球财富报告》、民创研究院

从上述的图中可以看出来,现在比起帕累托所处的时代,财富分布更加地不均衡,世界上10.8%的人群占据了82.8%的财富资源,金融机构如何把握住这11%左右的人群,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服务对于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其次,在“大资管新规”的时代,监管正在不断强化,在此背景下,合规、高端的财富管理业务无疑是这些机构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向,寻求一条全新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才有利于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

2)投资者进行财富管理的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如果谁家是个“万元户”是个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所谓万元户是指当时年收入过万,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种特殊产物。当时结构上,工农所占比例接近70%,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不久,国家改革开发的经济政策处于起步阶段,社会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困惑,当时农民发展基本上局限在农村土地上,农民进城或涉及非农产业都要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且市场繁荣程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导致很多产业都是粗放式经营管理,工人基本都是吃大锅饭,劳动积极性不够。

随着改革的推进,多年束缚大家手脚的缰绳得以挣脱,一些有文化有思想的能人,通过搞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承包等,率先迈出致富的步伐,“万元户”应运而生。如果当时的“万元户”不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步伐,不进行相应的财富管理,只是紧抱着自己的资产不动,或者只是每年年初定存,结果会怎么样呢?经过我们测算,过去40年通胀使得资金大幅贬值,当时的1万元大概贬值至如今的1535.09元,即使每年年初定存,当时的1万元扣除通胀大概相当于13249元。如果考虑到现在的物价差异,实际购买力大打折扣。当年可以买套四合院的钱如今还不够买套好沙发,如果当时“万元户”进行了一些财富管理,比如购买了北京的四合院,或者囤了点秦砖汉瓦,结果也会大相庭径。

下面的例子可能略有特殊,但我们也不时在媒体看到类似的例子。如果考虑到过去40年货币发行量的大幅增加,对购买力的巨大稀释,如果没选择合适的财富管理方式,实际购买力会贬值非常厉害,比如1979年大米0.135元/斤,房价大概0.48元/平米,工人工资大概30-60元不等,而如今价格都出现少则几百倍多则几万倍以上的涨幅。从统计数据来看,1979-2019年的过去40年,截至2019年11月,M0累计增长了348.93倍至73973.82亿元;1985-2019年,M1增长了168.36倍至562486.52亿元,M2则增长377.28倍至1961429.56亿元。如果过去40年你的财富管理选择了囤房,你将是人生赢家,跑赢绝大多数人。

图表9:改革开放以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CPI

数据来源:wind、民创研究院

图表10:改革开发以来货币发行量大幅增长

数据来源:wind、民创研究院

图表11:居民总资产增速快于GDP增速

数据来源:wind、民创研究院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情况下不同的投资决策会给大家带来判若云泥的投资结果。财富管理行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财富管理得当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增速常年保持在全球几大经济体的前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和积累,居民财富以高于GDP增速的速度增长,发展财富管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货币发行量持续高增长的前提下。有效的财富管理才能使得人民群众的财富增速跟上社会发展的浪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是专业化的财富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促进国家经济转型调结构的需要,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够将居民财富以及社会资本有效集中,对实体经济不同领域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资本的优化配置,从而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国民经济最需要和最有竞争力的环节,提高资本效率的同时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

三是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现阶段我国对财富管理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对财富的配置效率还有待提高。近几年受炒币、P2P、配资爆仓等诸多恶性事件的影响,暴露出国内财富管理面临着正规投资渠道不足,不少理财机构缺乏有效监管,个人投资风险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而真正的财富管理,需要具备专业性强,投资渠道宽,擅长全球资产配置,且风控严格,发展财富管理有助于创造安全稳定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秩序,有效避免财富流失和投资损失,有助于提升政府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四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财富管理观念,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过去两年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在经济下滑、贸易摩擦加剧的前提下,市场波动加剧,而在资管新规的监管督促金融业回归本源的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不成熟、不规范的财富管理机构逐步被淘汰出局,而具有专业、成熟的体系架构的头部机构则获得更大发展机会。当然头部机构间竞争仍相当激烈,各大机构力求变革,比如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进一步优化客户服务体验,同时从专业体系、产品体系、拓客体系、风控体系和纵深服务内容等多方面发力,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投资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脚踏实地,构建完善且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力,真正理解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综合服务需求,应对市场化投资挑战,不断完善财富管理理念,“回归本源”的财富哲学历久弥新,才能方得始终。

总之,财富管理不仅能做到提升自身金融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政府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能提升资产配置的有效性,提高投资者的幸福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其任道而重远。

3)复利和时间对财富管理的影响

说起复利,曾经有个老掉牙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爱下围棋的国王棋艺高超,从未遇到过敌手。为了找到敌手,他下了一份诏书,说不管是谁,只要下棋赢了国王,国王就会答应他任何一个要求。

一个年轻人来到皇宫,要求与国王下棋。紧张的激战后,年轻人赢了国王,国王问这个年轻人要什么奖赏,年轻人说他只要一点小奖赏:就是在他们下棋的棋盘上放上麦子,棋盘的第一个格子中放上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中放进前一个格子的数量的两倍的麦子,接下来每一个格子中放的麦子数量都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一直将棋盘每一个格子都摆满。

国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很快国王就发现,即使将自己国库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不够他所要求的百分之一。因为从表面看,年轻人的要求起点很低,从一粒麦子开始,但是经过很多次的翻倍,就迅速变成庞大的天文数字。这就是复利的魔力。虽然起点微不足道,但是通过复利可以达到人们难以想象的程度。

复利的计算公式为:

F=P×(1+i)ⁿ(www.xing528.com)

其中:P指本金, i指收益率,n指持有期限。

之所以说起复利,是因为复利模式贯穿于我们各种生活和投资中,复利是一种思维,是一种以耐心和坚持为核心的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也是财富管理的精髓之一,事关未来投资策略和收益的大事。如果我们财富管理能充分利用复利思维,不管是投资还是人生,都会有不错的回报。就好比很多人把复利公式作为自己微信头像或者QQ头像,来勉励自己一样,一天进步一点点和一天退步一点点,两者在一年之后就差异明显。这不仅适用于我们的生活,财富管理亦是如此。

1×(1+0.01)365=37.78343

1×(1-0.01)365=0.025518

人生中追求财富的过程,正如古人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它不是短跑,而是在更长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跨度上所进行的长期赛跑。而现实中大家也经常遇到类似“一年三倍易,三年一倍难”,连续三年保持翻倍比一年三倍还难,做到持续高盈利难上加难。而我们财富管理就是要坚持追求复利的原则,即使起步的资金不太大,也能因为足够的耐心加上稳定的持续的复利而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曾经有人问过爱因斯坦:“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他的回答不是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而是“复利”;著名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创立人梅尔,更是夸张的称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可想而知“复利”在伟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而现实中在财富管理上坚持以复利模式发展且卓有成效的代表为掌管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沃伦·巴菲特,其在1957-2018年的投资收益高达77549倍,年化收益19.91%。沃伦·巴菲特曾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也适用于投资、财富管理,这里的“雪”就是投资P,“足够湿”就是投资收益率i,“长坡”就是投资的时间期限n。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案例,如果按照本金P=100万,其他假设如下的情况下,我们看看再过40年,不同的理财方式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假设:

①用CPI表示未来通货膨胀率,且假设未来保持约2%的水平(过去40年CPI平均数为4.94%,过去10年CPI平均数为2.23%);

②用10年期国债表示无风险收益率,假设未来保持约3%水平(过去5年平均水平3.33%,最新利率3.17%);

活期存款利率0.35%保持不变;

④未来财富管理收益率11%水平,参考1990-2019年上证指数年化11.5%收益率;

⑤A类假设为积极参与财富管理,能够获得复利投资收益;B类假设为保守型投资者,以购买长期国债为主;C类假设为消极型,以活期存款为主。

图表12:三种类型投资者投资结果对比

数据来源:wind、民创研究院

如上图所示,在扣除通货膨胀影响的情况下,40年后A类客户可以获得20.4975倍投资收益,B类客户资产增长47.73%,C类客户因为通胀资产缩水47.92%,投资结果天壤地别,合理利用财富管理工具的客户有效配置资产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提升了自己的财富,有望提升自己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幸福感;对于B、C类客户而言,如果考虑到货币发行量的影响,结果则不甚理想,有点雪上加霜的味道,对于他们提升自己生活质量水平、提升幸福感无大作用。当然上面的假设情况相对比较简单,实际情况可能比上面更复杂、波动也更大,但大体按上述趋势导致的结论相近。上述例子也说明,在复利情况下,即使正确的投资策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得到的回报也许不甚理想甚至不是很起眼,但只要你能保持坚持这种正确的策略,持续下去,那么你的投资收益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坚持的时间越长,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带来的回报就越大。

财富管理对于提升客户复利收益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财富管理机构把客户利益置于首位,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地了解客户需求并据此提供专业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金融解决方案,帮助投资人实现资产稳健、安全增长。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财富管理行业逐渐从产品驱动向客户需求驱动转变,财富管理方的专业公正、安全可靠,更是受到客户的青睐,有助于客户早日实现复利增长,其主要体现在:

一是不同于基金公司、银行保险信托的立场,财富管理方是客户利益的发言人,是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帮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进行财富管理理财需求,通过专业科学的方式在各种资产间进行优化配置,在海量产品中选择适合客户的产品,并严控风险,帮助客户复利的最终实现。

二是正规财富管理机构安全可靠,严控风险,能给客户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财富管理方不会接触客户的金钱,客户的钱直接在金融体系中流动,并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财富管理方先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资产状况、投资偏好和预期目标,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为客户定制财富管理策略,提供财富管理配置项目,实现客户的预期目标。

三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消息漫天飞舞,一般的客户可能因为自身的原因,重新去学习专业的金融知识是不现实的,而且其可能没有时间、精力、或能力去做出及时精准的判断,因此财富管理应运而生,财富管理在这方面具有专业性,能做到层层筛选找到适合客户的项目和信息,让客户做到安心、省心地享受复利收益率。

总体来看,复利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威力巨大,财富管理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复利思维,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帮助客户有针对性地实现预期目标,引导资金优化配置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以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幸福感为目的,从而达到提升社会效率和文化水平的目的。特别是在如今国内经济下滑且处于转型期的前提下,各种扰动因素增加,投资者不能病急乱投医,需要擦亮双眼,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财富管理,秉持常识,以稳健追求复利增长实现财富目标为妥,切勿被市面上的各种暴利广告所吸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图它的高收益,它却看中你的本金,最终钱财两空。

4)从生命周期曲线看财富管理的意义

下图中可以看出,人的一生大致分为了四个阶段:①成长学习期、②工作发展初期、③家庭组建期、④退休期。在不同的阶段,人们收入不同,对于财富的需求也不同。

图表13:个体或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净现金流量

资料来源:《中国式财富管理》

在学习成长期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收入,这时候还需要依靠父母提供资金来生活、完成学习,这一阶段,大部分人基本没有财富的积累,也没有财富管理的需求。

在参加工作之后,有了第一笔收入,开始了初期的财富积累,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初期的理财需求,但大部分人,不包括那些家庭背景雄厚的富二代人群,在这一阶段就算有了这一需求,多数还是停留在简单理财的范畴里。

到了25-30岁左右的年龄,大部分人开始组建家庭,有了孩子,这时候的支出可能有相当部分成为了家庭开支,事业也处在上升期,收入在上升的同时,消费开支相较于单身时期也开始增加。

而到了子女大学毕业,许多人的职业生涯进入了末期,收入到达顶峰后伴随着退休开始走下坡,但此时消费支出并不算大,财富积累也达到了高峰,因此开始有了财富管理的需求。

可以看出,人的一生的收入起起落落,但消费水平一旦达到了一个高点之后,就很难有所下降,所谓的“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能使我们获得最大的满足感的消费曲线是平缓而略有上升的,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或是家庭的消费曲线起起落落。

在生命周期刚开始的阶段,我们依靠的是父母的财富资源,因此,消费水平也受到限制。但从我们开始有了第一笔收入起,我们却可以通过理财的手段来使我们的消费曲线平滑,以此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中财富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