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读书?-《读一本好书·读好一本书》目的解析

为什么读书?-《读一本好书·读好一本书》目的解析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读书的目的,有两个问题我们应该搞清楚,一是为什么而读书?早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陈寅恪就被人们称为“读书的种子”。陈寅恪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他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陈寅恪读书,注重经典、原著和最基础的书。陈寅恪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想,读书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为什么读书?-《读一本好书·读好一本书》目的解析

关于读书的目的,有两个问题我们应该搞清楚,一是为什么而读书?二是各个阶段的读书目的有何不同?

陈寅恪先生博览群书,被誉为“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素有“活字典”“活辞书”之誉。早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陈寅恪就被人们称为“读书的种子”。他一生苦读、巧读、用心读,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陈寅恪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他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他还说,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礼记》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

陈寅恪读书,注重经典、原著和最基础的书。因为他认为,这些“原典”“老书”具有“原创性”和“基础性”。

陈寅恪还有一个读书习惯,那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手记录、校勘、批语,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画画勾勾。

陈寅恪真正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哪里有好大学,哪里藏书丰富,他便去哪里拜师、听课、研究。然而,一代学界泰斗,却没有学位文凭,这便是陈寅恪的特立独行之处。“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陈寅恪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我想,读书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而读书

自古以来,读书就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古代科举考试、现代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

牛顿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相对论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等都是伟大的成就。而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这些伟人之所以有这些突出贡献,是因为他们有非凡的知识,而知识又来源于读书。“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想,牛顿这句话中的“巨人”,指的就是“书”。

有人认为,以获得知识为目的的阅读可分为三大类:

消遣性阅读:事先没有确定的目的,随意地阅读;

功利性阅读:为解决某一问题,有选择地阅读;

机制性阅读:为建立有效的知识结构,系统地阅读。

虽然当下在网络上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网络上的知识太碎片化了,不便于整理、吸收和消化。书籍往往是一个主题的浓缩,具有内容的完整性,便于我们系统地进行阅读。

原尻淳一认为,为避免被信息洪水淹没而读书,“为写而读”“为产出而投入”,正是当代环境的要求。我们要牢牢地掌握阅读技巧,否则一定会淹没在信息洪水之中,被时代大潮远远地抛在后面。

2.为了提高个人修养而读书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导师、忠告者和好朋友。”雨果也曾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知识渊博的友人在谈话。因为,作者的语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传达着高尚的修养,可以使我们保持心静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

心情郁闷、悲观失望之时,可以看看那些使人在笑声中受到启迪的漫画书和童话书,我们既会为“灰姑娘”的美好结局而欣喜不已,也会为“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而兴奋不已。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看科幻书,走进科学的梦幻世界,引发美好的遐想,不再感受到生活的平淡、人生的艰难、生命的无常,从而使我们心旷神怡、信心倍增。

我们读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可以读出青少年那纯真的青涩之恋;

我们读泰戈尔的《飞鸟集》,就可以读出人类的博爱和仁慈;

我们读巴金的《随想录》,虽然沉重而忧伤,但可以激励我们在惆怅中奋进。

我们读《庄子》,就可以读出自在豁达、不喜不悲、心境平和、从容自得、生死达观、超拔洒脱;

我们读《论语》,就可以读出喜怒哀乐的孔老夫子,读出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之道,还能够读出中国人的人格特征。

能快速提高修养素养的读书方法有很多,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2)做好读书笔记;

(3)选择有思想和内涵的书;

(4)多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和西方的现代作品;

(5)长期坚持,让读书变成终身习惯。

读书,可以很好地提高一个人的涵养,让人变得非常有气质。不过,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的坚守之后,才会慢慢凸显出来。

读书,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别人的悲欢离合,了解人间的世态冷暖,可以让我们早日认识社会、认清现实,从而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为了开阔视野、提升智慧而读书

人生活的范围有限,常常受制于很狭小的空间与时间之中,我们只能与身边的人交谈交流。所以,我们的认识一定是肤浅的,学识也一定是浅陋的。但当我们打开一本书,时间和空间便再也不能限制我们。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坐在家中游览世界各地,品味古今中外。

在书中,我们可以体会古战场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宏大;可以体会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机;可以体会黄昏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忧愁;可以体会“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快乐。

奥匈帝国小说家弗兰兹·卡夫卡曾言:“书籍应是凿开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这句话道出了阅读对于涤荡人心的重要作用。

有人说,生活犹如一本书。我说,书也是生活。真正读书之人,读书与生活密不可分。把好书读成一种生活,把生活读成一本好书,方能在书中发现真我与自我,才能发现生活的韵致与感念。(www.xing528.com)

希腊神话里有一个西西弗斯的神话故事。

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只好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西西弗斯,一生都在重复着这毫无意义的苦役,备受身心的折磨。

真正的现实生活,就是西西弗斯推石头。

生活很艰难,但依然得继续前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生活的这种煎熬呢?

我想,我们需要从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信仰。从这个角度来说,从不阅读,也是一种罪过。

因为,不阅读,便无以了解,更无以直面生活的真相,还会被生活的表象所苦所累。

因为,不阅读,就听不见心声。

因为,只有阅读,我们的身心和灵魂才会稳健、笃定、内在、自我,才能懂得在修炼中提升情操,更能懂得在孤独中去等待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

有人说,你读什么书,你就是什么人;也有人说,你是什么人,你就读什么书。

我想,只有读了书,你才会知道书与人生的真谛。

书中的知识可谓包罗万象,它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打开一本书,时间、空间就可以开放了,也就能够穿越了,我们即便足不出户,也可以体验西班牙的浪漫与热情,领略非洲的文化和风情。

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擅写政论性文章,纵横捭阖、机锋雄辩,正是基于他们长年潜心读书、精通诸子百家。

王安石“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六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所以他的文章才能传诸后世。

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11岁考中秀才,16岁已饱读经、史、子、集。后又师从康有为,博览中外名著,成为维新志士,舆论界的“骄子”。他一生的著述在1400万字以上,“平昔眼中无书、手中无笔之日亦绝少”。

一本非常好的书,往往是作者人生的总结、思想的结晶、心灵的火花、智慧的容涵,是作者一辈子的心血。通过深阅读,通过与良师益友、前辈导师对话,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智慧,使我们的灵魂升华。

读书开阔视野,让我们站得更高;励志成就人生,让生命更精彩。

我想,通过读书,我们就能更准确地知道:美丽的星空是广阔无边的;人类的进化是漫长复杂的;大自然是神奇美丽的;知识的海洋更是无穷无尽的。

4.为了明白事理而读书

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每个读书的人都腰缠万贯,但读书可以使我们明白事理。因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懂得更多。

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明白,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做人”,而不仅仅是为了“生活”。

曾国藩曾经说过:“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他认为,功名富贵只是人生的物质表象,“读书明理”才是人生的生命追求和灵魂核心。

韩愈也曾经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成功人士的生命感悟和处事方式。当我们的人生处于困惑之时,就有了一个参照物,就能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的道理。

一本好书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灯。当我们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而无法判断之时,有关教育人们如何做人方面的书籍会使我们毫不犹豫地作出理智的选择,不为蝇头小利而动,不为艰难险阻所困,扎扎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还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样的人生才称得上完美无憾。”

读书是为明理,而不是为谋生。读书可以化愚顽、启聪慧、消暴戾、致祥和,可以明理、悟道、修身、养心。人的一生,应该是“阅读”的一生,也是“感悟”的一生。走一程,读一程,悟一程,思而悟,悟而行。如果我们能做到“知行合一”,那么“行必高远”一定不会遥不可及。

5.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感受到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更能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兵马俑郑和西洋丝绸之路敦煌石窟浑天仪,无不让我们骄傲和自豪。

然而,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的国耻历史,更让我们知道了贫穷落后的结果。从而激励我们更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使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6.读书的目的就是不糊涂、不焦虑

禅语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未曾挂着一缕丝。我想,当下的很多人已经是“终日读书,未曾看懂一个字;终日奔波,未曾见过一本书”。

躁动不安的人们要知道,书籍可以教会我们诚实,生活可以教会我们静心。

阅读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并非只是简单地识字。我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阅读者,就必须在阅读时学着去思考。

所以说,阅读,就是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宁静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