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法治教育:关于大学生权利义务与纪律法治化的研究

高校法治教育:关于大学生权利义务与纪律法治化的研究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高校法治教育是以青年大学生群体为实践对象,并将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实践深入发展并逐渐完善。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必须树立法律信仰。

高校法治教育:关于大学生权利义务与纪律法治化的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特征

1.新时代形成高校法治教育的新定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是在总结改革开放和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锚定了新的历史坐标。该论断在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的视角下,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深刻变化,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确定了新的目标任务,从民族性、实践性、成长性等多个方面形成高校法治教育新的定位。

2.新判断明确高校法治教育新任务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判断,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特征出发,对高校法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涵盖面广,除物质文化生活的进一步丰裕外,还包括对政治、法治、公义等方面的更多的需求和向往。在追求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同时,更要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对青年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观念的教化,推动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局面。

3.新使命提出高校法治教育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指出: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主心骨地位,就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确保党在应对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和国内各种重大风险考验过程中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坚守使命和担当,就要坚定“四个自信”,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求是挺进的奋斗精神。[14]高校法治教育坚持“四个自信”的落脚点是坚持政治自信、保持政治定力,通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法治教育中,为法治教育夯实政治基石,着力破除西式民主崇拜和理论迷思。[15]

4.新思想确立高校法治教育新路径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思想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手段,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的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既包括事关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平安建设,也包括以尊严为中心的自由权、平等权法律保障。更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和更平等、公正、正义的法治,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民主法治生活需要。[16]高校法治教育是以青年大学生群体为实践对象,并将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实践深入发展并逐渐完善。

(二)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新发展

1.高校法治教育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团结稳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根基在人民,法治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如何去选取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选择的复杂性、艰难性都决定了必须要依靠统一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新时期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社会公共事务上,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

2.个人发展层面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具有关键性作用,法治具有保障性作用。长久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基础教育,过于侧重了教育、法制的政治性作用,忽略了人这一核心单元的发展。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实践需要,新时代法治教育将实现个人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取向。民主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指针,人的发展本身就包含人的自由民主权利的实现。[17]如何引导人们在错误民主、法治思潮的影响和敌对势力的渗透下,建立正确的、健康的法治观和民主观,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面对西方民主法治思想持续对中国青年群体发起的文化渗透与思想侵蚀的现况,法治教育在大学生个体层面的价值日益凸显。新时代法治教育应当从大学生群体出发,通过接受正确的民主、法治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构筑自己的法治观念,形成对我国民主、法治的制度自信,并形成自发、自觉的价值判断。

3.社会治理层面上更注重社会和谐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社会关系只有按一定规则、一定方式整合起来,才能构造成真实的现实社会。法治建设是在社会规范和规则意识上推进社会关系的稳定和整合,能持续规范个体的社会活动,具有稳定和维持既有社会结构的强大功能。法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其发展方向要同社会法治发展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新时代法治教育不应局限于法律制度的学习和法治思维的培育,必须基于当前的政治社会关系,将法治观念贯穿于高校教学活动中,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和价值引导的积极的法治实践活动,并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聚焦于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夺取“四个伟大”新胜利上来。(www.xing528.com)

4.法治文化层面上更注重传统法治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法治的中国化既包含对境外移植法律的本土化改造,也包含对法治的中国模式的探索。自十八大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反叛立场已趋于平静和自省,社会正以愈发开放的态度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法治教育实现法律的教育功能,是用社会主导的价值理念去引导社会在法律框架内的有序运行,其必须将自身放置于所处文化系统中,依照不同时期文化的状态调整教育路径,并承载着文化共同发展、传承。

5.教育目标强调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社会公众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对法律的信任。大学生大多对法律的理解停留在法律条文上,只有在需要法律解决问题时,才会去看法律条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不仅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通过规范权利义务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且法律还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一种根植于人们心中的信仰。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必须树立法律信仰。高等院校应引导大学生深化对法律的理解,并在法律实践活动中,树立法律的权威,使大学生产生对法律的认可、接受、信任和尊重,以主动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为首要任务塑造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弘扬现代法治精神。

6.教育内容上强化大学生的义务意识和义务履行意识

高等院校应首先教育大学生要确定自己的位置,让大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社会地位;其次要求大学生执行自己的责任,增强主体认识,提高大学生的义务意识和义务履行意识。纠正大学生关于权利和义务的错误思想,即如果自己享有权利越多,则自己越占便宜;如果自己履行义务越多,则自己越吃亏。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个人权利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利益的实现,如果大家都不履行义务,社会利益就无法实现和发展,那么谁也享受不到权利,只有每个人都承担自身责任并履行相应义务,才能确保社会利益的实现,从而使每个人能够享有权利。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承担社会重任奉献意识,社会责任就是权利,社会重任是义务,使其明白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社会成员的奉献,离不开社会整体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使大学生在深刻理解社会责任,承担社会重任的意义后,自觉践行、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重任,充分履行相应的义务。高等院校强化大学生的义务意识和义务履行意识,可以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履行自身义务,树立良好的大学生角色形象,使大学生的角色形象更符合社会的期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更加在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同时,阔步前行。

(三)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为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法治教育作为最基础的公民教育,宪法法律作为最底层的道德约束,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都决定了高校法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基础性地位。法治教育要让大学生领会马克思主义法治的实践价值、中华传统法治文化的道德内涵、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意义。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突出“明道”与“信道”,在法治思想理论培育上做到细学、深悟、真信、笃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做到自觉、自信、自豪,在依法治国理念推行上做到知法、守法、敬法,切实提升教师的思想、人格、学术魅力。在课程设计和授课上,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新进展,引导大学生思考政策、法律前沿问题;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紧贴时政热点,确保课程新颖性和针对性;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推进开放式教学,通过多元分析、辩证法的应用推动深度学习,防止问题研究的表面化、形式化。

2.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教学基础

高校法治教育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其制度设计上必须以提高人才法治素养为核心,在科学理解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确保法治思维贯穿该体系始终,构筑具备新时代特征和积极价值导向的法治教育机制的创新发展。高校法治教育制度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教学设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环节的法治教育功能,完善普法机制,优化评价机制,强化反馈机制,从各环节入手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首先,目标设计不能仅做事实判断,还要起到价值判断作用,不单单从教育主体高校的角度思考,而是将学生的成长需求放在首位,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法治需求和期待,从客体角度提升主体的内生驱动力。其次,运行方式要注重多个要素,如科学的话语体系、灵活的组织形式、动态的管理模式等,都应符合青年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校园普法规律,全方位、系统性地关照和满足个性化需求。最后,将全面发展纳入法治教育评价标系,在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坚持教育引导学生强化规则意识、树立契约精神、敬畏民主法治、崇尚公平正义,突出法治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引领,明晰法治教育培育新时代的接班人的价值追求。

3.以创新法治教育实践为载体

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大学生多元化的自我发展诉求与法治教育实践的目标具有内在逻辑的同一性,并引领着新时代的法治教育实践。在实践主体上,要打通高校与党政部门、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合作普法的新通道,使相关部门适时、适当地参与到高校法治教育中,将相关法治实践纳入法治教育中,使大学生以更直观的形式感受到立法、执法、司法。在实践形式上,应注重双向的实践,大学生除作为受教育者的身份参与法治教育实践外,还可以作为法治教育的实践者参与到普法宣传等法治实践中,如作为志愿者参与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双向的实践更全面地感受法治。在实践内容上,除课程本身的创新外,多样化的校园法治实践也是提升高校法治教育水平的重要助力,如校园法律顾问、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等,均能通过课程以外的法治实践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4.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抓手

高校法治教育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指导,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为依托,以提升青年学生群体家国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为目标形成的高校法治教育机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法学学科的交叉领域,高校法治教育在开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同时,需要增强与法理学、宪法学等法学学科间的协同融合。在基础学科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明确了法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解答上,起到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研究、教材编纂、教学评价环节中。在学科融合方面,法学学科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维度上,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从多角度、多领域不断推进高校法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思想政治和法学教育注入新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