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派文化:新时代城市软实力提升

海派文化:新时代城市软实力提升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派文化的重新梳理及其应用,有益于上海的整体城市规划。在对海派文化的利用中,引导民众的参与与互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筑,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彰显城市精神品格。海派文化作为其核心元素之一,展现现代大都市的文化魅力。海派文化强力表现都市生活风尚。同时,借助“十四五”期间全市范围内城市街区微更新的铺开,在街区社区营造中融入充分的海派文化元素,呈现海派文化智慧化的街区场景,促进新海

海派文化:新时代城市软实力提升

城市精神与品格是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海派文化的重新梳理及其应用,有益于上海的整体城市规划。在对海派文化的利用中,引导民众的参与与互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筑,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彰显城市精神品格。

关于海派文化的核心特征和外在体现,至今仍没有形成高度的共识,直接影响了海派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价值认同。当务之急,应该尽快厘清海派文化的准确内涵和合理外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品格的阐释为基本阐释方向,深入挖掘海派文化与新发展理念和城市精神的内在契合,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伟大实践和新时代的辉煌成就中升华提炼海派文化的时代特质,在既有海派文化优秀传统中更多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基因。

上海是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资源丰富。海派文化作为其核心元素之一,展现现代大都市的文化魅力。了解海派文化特质,考订源流,有利于发挥传统文脉的现实意义。海派文化强力表现都市生活风尚。比如新感觉派文学作品中突出对上海繁华都市生活的描写,又如海派文化包容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活方式雅俗共赏政治与娱乐共生、市场化等多元文化气息,成为重要的文化类型和历史叙事。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资源。

首先,“海派文化”作为上海标志性的文化形态,保护和传续它,就是传承上海的城市文脉。无论是物质化的特色建筑,还是非遗、民俗方言财富,都应加以保护研究,并将其发扬壮大。《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善待历史遗存,加强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区、革命遗址、工业遗迹的保护利用,探索传统历史文化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推动更多‘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文化秀带’,让人们更好感受‘里弄小巷石库门、梧桐树下小洋房’的独特气质。推进城市记忆工程,传承发展戏曲曲艺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好古意古韵的水乡古镇,保护好吴侬软语的本土方言,努力使典籍中的上海、文物中的上海、遗迹中的上海在穿越时空中活态呈现。”

其次,讲好上海故事,以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海派文化中的上海叙事,建构文化自觉意识,“激活叙事资源的当代价值,彰显上海故事的时代魅力”(71)。这一话语叙事功能,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建立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强化本土叙事力量。通过运用海派文化中所蕴含的历史叙事,诸如新感觉派对都市生活的描绘,以海派文化传统融入上海日常鲜活叙述,强化地域认同感与凝聚力。用自己的话讲自己的故事,“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进行以丰富实践和生动创新”(72),充分融入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和丰富本土文化故事内核。

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根据其不同属性,调整相应方案;并吸收外来文化养分,面向未来,提高文化辨识度和认同感,有效利用上海文化资源。

第一,在城市更新中,合理利用历史风貌区,按照其内在发展规律,打造上海文化品牌,加强有辨识度的城市形象传播。

通过文物、文献、文化老人加田野调查的“三文一野”故事打捞法和“逛马路、穿弄堂、进客堂、听故事、有感悟”阅读建筑五步法,欣赏中西不同建筑文化风格,讲好上海故事,并发挥讲述者和阅读者主观能动性,从1.0版扫码阅读到2.0版建筑开放到3.0版健全服务体系;从始于建筑的1.0版,到成于故事的2.0版,到归结为培养文明市民的3.0版,全面提升“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活动水平。通过富有创造力的打开方式,让不同文化地标绽放各自的精彩。

一是把握具有历史风情的地标式建筑。从外滩核心区、老城厢地区、外滩源地区、陆家嘴地区(与西外滩历史性的“万国建筑博览会”遥遥相对,东外滩堪称“后现代建筑博览会”)、北外滩地区、衡复地区、徐家汇等地区的建筑出发,打造出适合步行的1.5公里海派文化阅读区,使之成为走读海派文化的标志。

二是全力打造与红色文化紧密相连的高光场所。将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和龙华烈士陵园作为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地,挖掘珍贵史料,加强党史学习和研究。正如《意见》中所论:“充分用好用活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引导人们走进红色旧址遗址和设施场馆,追寻初心之路,感悟理想之光、信仰之力,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充分运用改革开放的生动场景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的显著成就,引导人们真切感受发展的变化,深切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力量、真理力量,进一步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增强奋斗新征程、共筑中国梦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是对具有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场所和建筑,如新天地、和平饭店、国际饭店、上海邮政总局、上海展览中心、马勒别墅科学会堂、杨树浦水厂、各高校内的历史建筑群,以及武康大楼、上生新所、黑石公寓等新晋网红地加强开掘,并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加以规划利用,开拓文化产业范围与视野。

四是对当下还有开拓想象空间的大世界百乐门、大光明电影院等建筑,梳理其层叠的历史含义,并加以新的阐释,利用其品牌变身为“最美海派文化空间”,打造以海派青年为受众的文化场所。

五是对改革开放,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后形成的东方明珠、世博会中国馆、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浦东美术馆等代表新时代海派文化精神的现代和后现代建筑进行审美解读,从中体会海派文化在新时代的突破和张力

与此同时,充分运用海派文学中对上海都市风貌的描写吸引众多读者。将文本阅读与城市阅读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上海文化之旅。

另外,通过建构海派文化地标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年度十大海派文化地标评选活动,在公认的海派文化区域打造或改造一座具有高标识度、大体量的“新海派文化”展示馆,通过城市景观的细节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有梧桐树的地方才叫上海”。

第二,科技改变未来,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不断赋能海派文化发展动力。

通过整合各领域优质海派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海派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向全球不断推出可共享、可参与的海派文化场景体验和文化活动。同时,借助“十四五”期间全市范围内城市街区微更新的铺开,在街区社区营造中融入充分的海派文化元素,呈现海派文化智慧化的街区场景,促进新海派文化与城市日常生活肌理的深度融合。

第三,加强文旅融合发展,开发“上海文旅大IP”,大力促成原创作品的生成。

将文化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系连,强化文化与经济领域的协调合作,促进文化的多元与包容。在精心规划中,让城市更美好。结合对百年海派文化的研究,包括海派电影、建筑、戏剧、美术等,开发具有全球大都市魅力的海派文旅故事。以此提升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利用率,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原创性新海派精品文旅产品生产创作。加大投入,积极鼓励和培育原创性文化精品的生产。推动“上海文艺再攀高峰工程”。结合时代主题,紧跟时事,在文学、艺术、文化、非遗民俗等领域,产生更多以“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为主旨的作品,让文化“爆款”和文化精彩涌现。完善原创机制,鼓励人才不断创新,并通过激励机制,加大对文化“精品、优品、新品”的支持力度。发挥人才的重要意义,组建一支由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作家、学者、媒体工作者、在地居民组成的海派文化宣讲团,实现多媒体跨界破圈传播效应和虹吸效应。推出“考现(相对考古)上海,阅读海派”文旅结合的微游项目。包括一江一河海派文化贯通游,武康路、愚园路、思南路、多伦路等上海特色马路游,新场、朱家角、金泽等上海特色小镇游,张江、金桥、临港等上海新区游。

加强原创性文化品牌的生成发展,使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这三种文化在和谐共生的环境中不断发展,相互促进,有机融合,建设更富独特魅力的人文之城。最终能够提升市民的全面发展,并“培育更多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的名家大师,让更多的人在上海实现艺术梦想”,“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城市成为品质生活的高地、成就梦想的舞台,使在上海者引以为豪、来上海者为之倾心、未到过上海者充满向往。”

首先,加强海派文化的宣传,提升市民主体参与意识。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事关城市全局和长远规划,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线实行。各级领导带头学习,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与品格;市民人人参与,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和领悟海派文化精神,引领风气之先,更加包容,形成正面的、有“腔调”的市民形象。全民起而行之,从细处、小处、实处落笔,形成城市文化建设不竭的动力。同时,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活动参与中培养市民的自治意识、审美意识,和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让新海派文化精神深入人心。

其次,以海派文化为主题,强化上海的文化主场优势,通过多元对话,让“上海之声”响彻全球,增进他国对上海的理解与认同,构筑全球文化交流体系。通过以海派文化为议题的大型会议、论坛、会展、艺术节、电影节等国际重大活动,让城市形象不断向外推广,让上海文化走向世界。同时,系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节奏,通过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的三文一体,拓展海派文化影响领域,增强国际影响力。

通过有效的宣传方式,将上海文化品牌以及优秀的文化资源播撒于世界各地。此外,加强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融合,进一步提升海派文化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感召力,在全球文化的有机互动与交融中激荡属于上海文化的独特光彩,让中国风、东方韵以及“上海故事”传扬海内外。在传播话语现代转化、传播形式创新、传播内涵重新阐释的基础之上,打造上海故事的新叙事、新表述、新内涵,更加鲜明地彰显上海故事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上海城市软实力。

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是国家实力的反映,而城市软实力又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有效促成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生成。作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无疑是增强文化竞争力,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乃至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动力。作为上海三大文化形态之一,对海派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创造转化,有利于“塑造注重人情味、体现高颜值、充满亲近感、洋溢文化味的‘城市表情’,让城市更有温度、更为雅致、更有韵味”。与此同时,将增强软实力与硬实力相结合,统筹兼顾,从大局出发,推进综合性建设,使两种实力共生、融合、转化、协调发展。“把经济、科技、产业、基础设施等硬实力优势,加快转化为制度、体验、品牌、环境等软实力优势,持续提升人才、治理模式、创新生态等软实力,进一步为硬实力的增强集聚要素、激发潜力、巩固优势”,由此推动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整体提升。

(1)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一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5027页。

(2) 同上。

(3) 柳遗:《东篱轩谈剧》,《申报》,1918年11月6日。

(4) 俞剑华:《中国绘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96页。

(5) 沈从文:《论“海派”》,《大公报天津·文艺副刊》1934年1月10日。

(6) 王祖鸿:《海派戏曲“戏好懂,腔好学”》,《上海戏剧》1986年01期。

(7) 汪培:《海派精神是什么?》,《上海戏剧》1986年02期。

(8) 盛丰:《论“海派”文化的“边缘文化”特征及其历史作用》,《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9) 陈旭麓:《说“海派”》,《解放日报》1986年3月5日。

(10) 同上。

(11) 沈渭滨:《海派文化散论》,《文汇报》1990年7月25日。

(12) 朱弘:《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的新实践》,《近代史研究》1992年02期。

(13) 同上。

(14) 朱英:《近代上海商业的兴盛与海派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5) 张济顺,朱弘:《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1992年03期。

(16) 张剑,陆文雪:《“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1998年08期。

(17) 同上。

(18) 张剑,陆文雪:《“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1998年08期。

(19) 同上。

(20) 李天纲:《海派文化和都市文化》,《上海文化艺术报》1995年10月20日。

(21) 张汝伦:《上海的文化命运》,《上海文化》1994年第1期。

(22) 杨巧:《现代性视阈中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精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59页。

(23) 王蔚、孙频捷:《海派文化的发展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海派文化与国际影响力》,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24) 费琼琼:《全球化浪潮下的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海派文化的兴盛与特色——第六届海派文化学生研讨会论文集》,文汇出版社,2008年,第281页。(www.xing528.com)

(25) 李天纲:《“海派”——近代市民文化之滥觞》,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40页。

(26) 许纪霖,罗岗,等:《城市的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历史传统》,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4页。

(27) 熊月之:《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特点及其与红色文化的关联》,《“上海党的诞生地”系列人物·思想与中共建党》,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8页。

(28) 熊月之:《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特点及其与红色文化的关联》,《“上海党的诞生地”系列人物·思想与中共建党》,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页。

(29) 白吉尔:《上海史:通向现代之路·序》,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3页。

(30) 高惠珠:《海派:源流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31)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32) 郭骥:《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49页。

(33) 郑重:《“海派”和“海上画派”》,《文汇报》2009年9月27日。

(34) 王琪森:《对“海派书画”概念的史认和群体的评述——兼与郑重先生商榷》,《文汇报》2010年2月7日。

(35) 俞剑华《中国绘画史》称:“同治光绪之间,时局益坏,画风日漓。画家多蛰居上海,卖画自给,以生计所迫,不得不稍投时好,以博润资,画品遂不免日流于俗浊,或柔媚华丽,或剑拔弩张,渐有海派之目。”(俞剑华:《中国绘画史》(下),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96页。)该条论述,多为学者提出证明海派绘画存在的最早出处,但也是将上海作为“海派”的限定,是对海上画派的描述,而后所谓“海派之目”,所批判的艺术风格可作为海派绘画的一个证据,但也类似于社会风气的论述,因而无法做出判定。据戴伊璇老师发现,潘天寿在1926年版的《中国美术史》中未提及海派绘画的概念,而在1983年版本中加以追溯,由此作为海派绘画是一个追溯概念的辅证。

(36) “海上画派,亦称‘上海画派’‘海派’,清代中国画流派之一。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商埠,各地画人麇集,形成绘画中心,遂有‘海派’之称。其特点是笔墨明快,色彩亮丽,寓意吉祥,意境清新,雅俗共赏。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蒲华、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辞海》(第七版),https://www.ciha.icom.cn/。

(37) 王伯敏:《近代画史分期的一个焦点——评海派绘画》,《西北美术》,2014年第3期。

(38) 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卷六,文明书局,民国十二年(1923)。

(39)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第5027页。

(40) 钱久元:《海派京剧初探》,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宋光祖、陈多,第3页。

(41) 《论新剧对海派京剧特点形成的影响——基于民国年间上海戏剧报刊的考查》,《戏剧》2017年第6期。

(42) 鲁迅:《京派与海派》,《鲁迅全集·花边文学》,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453页。

(43) 详见鲁迅《京派与海派》一文中将海派文人比作黛绮丝之论。

(44) 陈伯海:《思考上海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3期。

(45) 同上。

(46) 范幕韩:《中国印刷近代史》,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288页。

(47) 贾植芳:《穆时英小说全编·序》,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页。

(48) 张剑、陆文雪:《“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49) 陈思和:《谈谈上海文化、海派文化和上海文学、海派文学:答<上海文化>问》,《上海文化》2021年第2期。

(50) 转引自上海博物馆《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精粹》,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第21页。

(51) 转引自仲富兰《上海六千年:远古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90页。

(52) 应熙《青龙赋》,转引自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1—162页。

(53) 曹伟明:《上海的历史文化从青龙镇出发——兼论上海海派文化的发展》,《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2期。

(54) 该段论述部分参考陈杰《横塘纵浦 水乡泽国: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上海》一文,《文明》2015年第1期。

(55) 钱杏邨(阿英):《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88页。

(56) 寒生(阳翰生):《南北极》,《北斗》1931年创刊号,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64页。

(57) 《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88页。

(58) 同上。

(59) 同上。

(60) 转引自《穆时英小说全编·导言》一文,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页。

(61) 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转引自《穆时英小说全编·导言》,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页。

(62) 王维江,吕澍:《另眼相看:晚清德语文献中的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40—245页。

(63) 陈思和:《谈谈上海文化、海派文化和上海文学、海派文学:答<上海文化>问》,《上海文化》2021年第2期。

(64) 卢汉超:《霓虹灯外:二十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65) 余秋雨《文化的碎片》,转引自卢汉超《霓虹灯外:二十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66) 罗苏文:《石库门:寻常人家》,转引自陈惠芬《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性知识重建——从小说<长恨歌>和上海石库门“新天地”谈起》,《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7) 罗小未,伍江:《上海弄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68) 易中天:《读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58页。

(69) 郭骥:《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94页。

(70) 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71) 郑崇选:《讲好国际传播中的上海故事,要高度重视话语能力和叙事能力的提升》。

(72) 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