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城印记:宁波帮与武汉近代建筑

江城印记:宁波帮与武汉近代建筑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由此,宁波帮对于武汉近代建筑业的意义可见一斑。抗战时期,武汉沦陷后,多数银行停业,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继续发展。

江城印记:宁波帮与武汉近代建筑

汉口开埠以前,城市建筑与其他中国市镇的一样,为传统建筑。无论是民居还是商贸店铺,都是木结构瓦房。商业建筑多为前店后厂的形式,如1889年兴建的金同仁药号、1895年兴建的谦祥益绸布店、1911年兴建的陶家巷叶开泰药铺,木构架砖墙不开窗,布瓦屋面,土库门面。[2]这种结构甚至在开埠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没有变化。

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对武汉建筑设计类型有较为明确的划分,结合宁波帮参与武汉近代建筑业的基本情况,将与宁波帮相关的武汉建筑分为以下几类:工厂类、银行类、洋行类、商业类、住宅类、院校类、社团类和其他公共建筑。

汉口开埠后,西方列强进入武汉,使这座城市由一个以区域交换市场为主体的内陆商业市镇上升为开放的国际城市。这一时期,外资、外商等大量涌入,外国工厂、银行、洋行纷纷设立,促进了武汉在近代的转型和商业发展,也带动了武汉建筑业的发展。大批风格鲜明、理念先进的建筑作品逐渐林立在街头,其中著名、重要的建筑大多出自宁波帮营造业。1894年,定海人周昆裕,在武汉创办明锠泰木厂。此后,外地来汉及本地兴办的营造厂商日益增多。他们所创造出的武汉近代建筑群,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汉口的近代建筑群和上海天津、广州的近代建筑一起,成为中国近代建筑转型期的典范,也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变革的形象性标志。[3]由此,宁波帮对于武汉近代建筑业的意义可见一斑。

汉口开埠和“新政”对于社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外国工厂的涌入。“从1863年至1911年,俄、英、德、法、荷、日等国商人在汉开设工厂共76家,涉及的行业包括制茶、制革、打包、蛋品加工、炼金、面粉加工、卷烟、酿酒、榨油、自来水、发电、机械修理、建筑工程等。”[4]此外,国人的民族工业也得到了新发展,并逐渐具有了与外国工厂相竞争的实力。近代工业的发展促使近代建筑特别是近代工业建筑的产生,而新的社会需求、技术成果及设计思想又共同促进武汉工业建筑类型呈现由砖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脉络。[5]1904年,从上海来武汉发展的沈祝三,在上海老东家协盛营造厂的委托下,主持施工武汉最早的一栋混合结构大楼——汉口平和打包厂。自1905年建成至今,平和打包厂成为武汉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工业建筑,也是最早的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1908年,沈祝三成立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的英商汉口电灯公司大楼(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直流发电厂,专供英租界内用电。1909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的汉口水塔(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汉口近代消防标志性建筑物。1915年,魏清记营造厂承建的汉口电话局大楼,是汉口早期的钢筋混凝土办公大楼之一。同年,汉协盛承建的武昌第一纱厂,是当时华中地区最大的纺织厂,和其后的裕华、震寰等纺织厂一起,标志着由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武昌纺织基地的形成。1922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三北轮船公司汉口分公司大楼,该公司由宁波人虞洽卿创立,它的出现使长江航道上终于有了中国人自己的巨轮。1924年,魏清记营造厂承建的亚细亚火油公司汉口分公司大楼,是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

其次体现在大批国外金融机构进入武汉。可以说,武汉地区金融业早期现代化是从外国银行设立开始的。最先进入武汉的是英国麦加利银行,1863年正式开业。其后,英国的汇隆、汇川、汇丰,德国的德华,法国的东方汇理,俄国的道胜,日本的正金,美国的花旗以及比利时银行等纷纷落户武汉,对汉口传统金融业产生重大冲击。中国自办银行在汉口出现得比较晚,第一家是中国通商银行汉口分行,随后是户部银行汉口分行、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信成银行、信义银行等。据研究,至1911年本国银行共计8家。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国内民族工业崛起,汉口的银行业迅猛发展,有50余家银行。抗战时期,武汉沦陷后,多数银行停业,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继续发展。银行业的兴盛,为武汉带来了大批金融类建筑,它们多集中坐落于当时的租界区域。这些大楼作为武汉近代建筑之精华,多为四五层钢骨水泥结构,西方古典柱廊式造型,临街外墙立柱由麻石(花岗石)砌筑,外观及立面严谨对称,尺度雄伟。室内多为磨石地坪,拼木楼面,木墙裙装饰。电梯、水电设备齐全,并配有壁炉取暖。1915年,沈祝三的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的台湾银行汉口分行,由宁波籍建筑设计师庄俊设计,古典主义风格,檐口有类似中国檐头的装饰。1917年,项惠卿的汉合顺营造厂承建的中国银行汉口分行,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武汉地区早期使用此种结构的建筑之一。1920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的汉口汇丰银行大楼,是汉口最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宁波人康炘生的康生记营造厂承建的浙江兴业银行汉口分行大楼,为巴洛克风格。1921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的汉口横滨正金银行大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魏清涛的魏清记营造厂承建的汉口花旗银行大楼,仿古希腊建筑风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汉合顺营造厂承建的汉口交通银行大楼,是武汉20世纪20年代银行大楼的典例之一。1926年,汉合顺与汉协盛相继承建、共同完成的汉口盐业银行大楼建筑,是宁波帮团结互助的象征。1930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的汉口金城银行大楼,由庄俊设计。21世纪初,金城银行与金城里一起被扩建成美术馆,是武汉市对历史保护建筑再利用的全新尝试,也是国内第一个将近代居住类建筑改造为市级美术馆的案例。1934年,庄俊设计了汉口大陆银行大楼,楼顶设有钟楼。1936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的四明银行汉口分行,成为中国建筑师在汉设计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也是当时武汉在租界以外修建最早的西式建筑之一。1936年,钟延生的钟恒记营造厂承建大孚银行大楼,新颖的欧洲新运动建筑风格轰动一时。1949年,李祖贤的六合贸易工程公司承建的汉口永利商业银行大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武汉地区最后建成的规模较大的建筑。

最后体现在各国洋行的设立。洋行是外国商人在中国设立的商行、商号,租界和洋行是汉口作为中国内地最大通商口岸的一大特点。汉口开埠后,洋行即进入,并把汉口作为内地市场的中转站,直接从国外进货,然后分销到中国各地,其经营范围遍及临近各省。洋行的总部多在上海(少数在香港、广州),分行设在汉口,从而使得汉口成为内地经销和转口进口商品的最大商埠。汉口的洋行以英商怡和洋行、德商美最时洋行为先,此后各国洋行纷纷在汉设立,鼎盛时有140余家之多。[6]中国自办商行在近代的武汉也逐渐形成规模,与洋行相抗争。1908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德商捷臣洋行,这也是沈祝三创办汉协盛当年承建的项目。同年承建美最时洋行,后又称“鲍公馆”,极具古典主义风格。1913年,承建日清洋行大楼,四年后又建成相连的日信洋行大楼,皆为文艺复兴式。1915年,承建英商保安洋行大楼,古典主义风格。1916年左右,汉合顺营造厂承建宝顺洋行大楼,该洋行是英国在汉口开埠后首批设立的洋行之一。1918年,魏清记营造厂承建的太古洋行大楼,具有欧洲中世纪古朴之风。1920年左右,汉协盛营造厂承建西门子洋行大楼。该建筑于1944年遭美机炸毁,后由其他营造厂原地原样重建。1921年承建的景明洋行大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钟恒记营造厂承建的安利英洋行大厦,曾是武汉少数高档涉外宾馆之一。

历史上的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很早便形成了各自的城市功能特色。汉口的金融、外贸、港口运输、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信息等行业门类十分齐全,也奠定了它成为近代化商业都会的基础。武昌是当时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治所,因此有布、纱、丝、麻四局。此外,文教事业也得到重视与发展。汉阳则主要集中了铁厂、兵工厂的历史资源,形成近代冶金、机械工业区。受行业领域的影响,除租界内的银行、洋行、工厂建筑之外,武汉也在开埠和“新政”的催化下,于商业、住宅、院校、社团等多类型建筑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宁波帮亦广泛参与其中。这也使宁波帮所涉足的武汉近代建筑,可以说遍布如今武汉所有的重要区域。(www.xing528.com)

汉口开埠后,商业中心向六渡桥、江汉路发展,商业建筑仍以街面店铺为主。1913年开业的汉口大旅馆,成为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饭店建筑。新中国成立后,武汉的商场(店)逐渐遍及三镇。1919年,汉合顺营造厂承建的德明饭店,曾是汉口最为高级的旅馆。1920年,汉合顺承建的新市场,原意为“推销国货,繁荣市场”,属文艺复兴式建筑。1921年,项惠卿和李丽记营造厂合作承建的南洋大华饭店,由宁波人王信伯的建筑设计所进行室内设计,如今楼内设有武汉国民政府旧址陈列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5年,王信伯的建筑设计所设计了远东饭店,如今是武汉温州城。1929年,康生记营造厂承建的明星电影院,曾是武汉最著名的电影院之一。1931年,汉协盛营造厂和正兴隆营造厂一起承建的璇宫饭店和国货商场,是当时武汉最大的百货大楼。1932年,汉合顺营造厂改建的汉口共舞台,是武汉重要剧院之一。

20世纪初,随着京汉铁路的开通,武汉成为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里弄住宅等建筑亦相应兴起。初期的里弄住宅前面多为临街铺面,其后为住宅,二三层砖木结构,红瓦屋面。1912年至1925年,汉口相继建成了三分里、长怡里、保和里、辅仁里、方正里、汉寿里等一大批成片式的里弄房屋。1934年,里弄建筑进一步增多,在设计和功能上也体现出一些变化,虽仍多为石库门天井式建筑,但质量普遍提高。1918年,康生记营造厂承建联保里,这是汉口近代最大的里分之一,国共合作北伐期间,董必武曾在此秘密进行革命工作。1924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的同丰里,是武汉工人运动的见证地。1925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的德林公寓,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瞿秋白邓小平、李维汉等中共领导人曾在此居住。1927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珞珈山街住宅,其中12号是中共中央长江局暨湖北省委机关旧址,整个街区也是武汉近代历史建筑和传统居住区风貌保存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项惠卿的汉合顺营造厂承建楚善里,革命党人曾在此发动武装起义,令这个里弄名留史册。钟延生的钟恒记营造厂承建的延庆里、延昌里等,也是宁波人在武汉住宅建筑的代表作。1930年,由汉协盛营造厂承建、庄俊设计的金城里,作为金城银行职员的高级住宅使用。如今,金城里和金城银行被改造为武汉美术馆,以另一种方式活跃于大众生活中。此外,庄俊还设计了大陆坊,最初住户多为大陆银行的高级职员、军官、生意人、医生等,后曾有日本宪兵队在此居住。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近代武汉涌现出一批公共建筑,既有原址重建的,亦有选址新建的,宁波帮涉及的公共建筑类型主要包括校园和社会团体建筑等。

1891年至1898年,张之洞先后在武昌开办方言学堂(湖北最早的一所官办新式学校)、商务学堂、自强学堂、武备学堂、农务学堂和艺术学堂等,兴办新学,开全国风气之先。后有两湖师范学堂、存古学堂和法政、铁路、矿业学堂。辛亥革命后,建有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省立农业专门学校、私立江汉法政学堂、文华大学、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中华大学、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和国立武汉大学等。抗日战争爆发后,高等学校内迁,校舍建筑在沦陷时多有损坏。1952年起,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武汉地区保留下来的高校有武汉大学、湖北医学院等四所,合并、新建了华中工学院、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农学院、武汉测绘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医学院等。宁波帮在武汉承建设计的高等院校建筑主要以武汉大学为代表,他们所兴建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多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祝三的汉协盛营造厂承建有武汉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男生寄宿舍、学生饭厅及礼堂(俱乐部)、珞珈山一区十八栋、珞珈山水塔。李祖贤的六合贸易工程公司承建有老图书馆、工学院(行政楼)、法学院、宋卿体育馆(武汉大学体育馆)、华中水工实验所。沈中清设计有武汉大学牌坊、珞珈石屋、听松庐、半山庐。这些宁波帮先贤承建或设计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具有先进的现代技术含量。20世纪30年代,大跨度钢架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三铰拱等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形式在西方建筑界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中,这些先进手段和设计思想已被成功运用,并向世人展示了这所“中国人自主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大学校园”是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与西方建筑艺术进行巧妙结合的。

受汉口开埠、洋人大量涌入、华商与洋商竞争的影响,近代的武汉城市中出现了很多极具时代特色的社会团体,如中国的汉口总商会、汉口华商总会、华商赛马公会、汉口银行公会等,他们旨在维护华人权益,凝聚力量与洋商竞争。再如西方的汉口信义公所大楼、美国海军青年会等,其建筑都曾被作为宗教场所。1915年,康生记营造厂承建的汉口美国海军青年会建筑,为巴洛克风格。1919年,汉合顺营造厂承建的华商赛马公会大楼,属古典主义向现代派过渡建筑。1921年,汉协盛营造厂设计并承建的汉口总商会大楼,为古典主义建筑,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是各阶层人士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3年,汉协盛承建的汉口华商总会大楼,见证了历史变迁。1924年,汉协盛承建的汉口信义公所大楼,为晚期古典主义建筑。1926年,汉合顺营造厂承建汉口银行公会大楼。这些建筑在今天对于延续城市文脉,提升文化品质,推动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帮在武汉所涉及的其他公共建筑,还有1911年汉合顺营造厂承建的平汉铁路局大楼,见证了京汉铁路的漫长历史。1924年由魏清记营造厂承建的江汉关大楼,建成时是武汉最高的建筑物,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沈中清参与设计湖北省立图书馆,其中历史文献楼作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留至今。1936年,康生记营造厂承建的南湖机场,是武汉最早的机场之一,曾作军事机场指挥中心、湖北省最大的民用航空港等之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