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网络社会思潮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

大学生网络社会思潮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不够深刻,至今未达成学界的一致共识。(一)深化道德相对主义自身理论研究首先,加强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条件因素研究。再次,全面深入研究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相关内容。

大学生网络社会思潮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

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不够深刻,至今未达成学界的一致共识。也正是由于这种研究的滞后性,使得我们还无法全面分析其本质内涵、影响及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针对这一思潮本身需要加大挖掘和揭示工作。

(一)深化道德相对主义自身理论研究

首先,加强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条件因素研究。一方面,以纵向角度的时代背景演变为线索,分析道德相对主义能够经久不衰的时代性原因,并结合我国当今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建设历程,明确其何以能够纵贯古今的内在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从横向角度的国际背景而言,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大环境特点出发并结合我国道德领域的现实状况及我国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特点,分析其之所以不断盛行的支持性背景条件。

其次,挖掘和细化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内涵研究。对某一思潮的研究和把握,最基本的切入点就是抓住其本质内涵,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从微观层面研究其内涵和外延的核心内容,准确把握其理论内核及发生条件等;另一方面要从宏观视角入手,以交叉学科的角度提供多维视角分析,鼓励各种学术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以期在不同领域对其内涵的理解有所启发。

再次,全面深入研究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相关内容。基于道德相对主义思潮本身的理论内容,我们仍需要不断理清它的发展渊源脉络,深化其存在的方法论基础及其抽象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演变。也就是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为何这种思潮能够使得抽象的理论不断地渗透到生活中各方面,并把现实琐碎的道德生活方式抽象总结为一种理论形态。

(二)加强对道德相对主义传播机制研究

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是不可避免的谈论话题,每个人每天都处在这一氛围中。顾名思义,机制即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就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传播机制而言,其中主要的维度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客体。该思潮主要由一些道德个人化、情境化或主观化的传播者作为主体,宣传内容是关于道德相对性的主观绝对化,如“道德无所谓对错”“不存在普遍有效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等等,主要的传播媒介包括一些网络平台或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交往,传播客体也主要是针对道德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年群体,尤以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最明显。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如此具有感染力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其传播机制的特殊性。借助道德自身属性的绝对夸大,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于道德价值的认知出现疑惑和动摇,将现实生活中的琐碎的道德现象抽象概括为一种具有迷惑性的理论,鼓动其在大学生中肆意传播。

在这个网络媒介普及化的时代,要加深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传播机制的研究,深刻剖析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纽带才能准确地定位并及时采取有效地消解应对策略,防止其向更大范围的扩散和传播。一方面,要深入揭示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本质,同时还要注意该思潮打着反对道德教条、追求道德自由的旗号过分追捧和渲染相对主义的道德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一思潮的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另一方面,要确保传统道德及道德权威的主流导向,坚持道德共识的主导传播地位。这就需要加大对网络传播媒介的监管力度,使其为培养和造就高尚道德素养的人才发挥应有的媒介典范作用。

(三)加强道德相对主义影响分析研究

目前关于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实证研究仍十分匮乏,这也让该思潮有机可乘蔓延至大学校园。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量化、质性研究并综合分析其影响。第一,加强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影响的质性研究。将该思潮的自身发展体系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联系,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演绎归纳和抽象概括等整理方法,获取较全面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基于相关材料的分析与综合,认为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具有潜在的弊大于利倾向,因此,应侧重对其多维度影响,尤其是消极影响的研究。第二,加强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量化研究。按实际情况来说,这正是我国当前关于道德相对主义研究的不足之处,也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此后的研究。因此,需要加强该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量化分析,凭借实证研究中的问卷法、案例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结合各种行为、网络痕迹的大数据分析,准确定位并深入了解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第三,在质性和量化分别研究的基础上,要注重定性分析和量化分析研究的结合,质性研究是量化分析的前提,量化分析是质性研究的深化阶段,二者相互统一,相互补充。

随着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在社会交往中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倾向。文化上的多元主义使得人们认为不同的文化之间有不可公度性,人们没有足够的理由或信心去判断不属于自己社会、文化和习俗的道德行为。道德相对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一直为各界学者所诟病,近些年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这种思潮源于对道德相对性的绝对化和主观化理解,逐渐形成为一种道德个人化、情感化、功利化、虚无化的心理状态,进而对道德实践产生深远影响。面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不应再单纯地以批判其是否正确为主要目的,我们首先应做的就是通过梳理和理论探讨追溯其思想根源,准确把握其理论内涵,继而更加深入地研究这种思潮的存在必然性和多元化影响。

【注释】

[1]卢风.道德相对主义与逻辑主义[J].社会科学,2010(5):108-114.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桓,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122-124.

[3]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8(3):24-25.

[4][英]史蒂文·卢克斯.道德相对主义[M].陈锐,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156.

[5]Gilbert Harmanand Judith Jarvis Thomson.Moral relativism and moral objectivity[M].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6:3-6.

[6]Edward Wester mark.Ethical relativity[M].New York:Harcourt Brace,1932:61.

[7]转引自王海明.新伦理学:优良道德的制定与实现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15.

[8][匈]乔治·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王伟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9]徐进.论道德相对主义[J].哲学研究,2012(11):35.

[10]温克勤.略谈道德相对主义[J].伦理学原理研究,2005(5):9.

[11][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雷克勤,郭夏娟,李兰芬,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1.

[12]周福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7.

[13][英]大卫·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10.

[14]胡启勇.伦理相对主义浅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76.

[15]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2.

[16]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xWYsXPL9LPday6ebbjLAeCmM6Cl6lOvsYdJF35hS6L_lmbu5WhufBQ2_5AJO2CIxMnoiSTvGED74F6ndfUTQ.(www.xing528.com)

[1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

[18]贺来.“相对主义”新议[J].人文杂志,2000(3):25.

[19][德]J.W.F.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6-7.

[20][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雷克勒,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2.

[21]NeilLevy.Moral relativism:a short introduction[M].Oxford:Oneworld,2002:99.

[22][美]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M].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02.

[2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1)[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30.

[24][法]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00.

[25]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9.

[26]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37-340.

[27]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

[28][法]让-雅克·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下卷)[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97.

[29][美]约翰·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94.

[30][美]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9:19.

[31]Morris Ginsberg.On the diversity of morals[M].London:Heinemann,1956;Mercury Books,1962:100.

[32][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4.

[33][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译者前言:5.

[34][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1.

[35]李德顺.新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280.

[36]这一概念见于何怀宏先生的专著《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里面对“底线伦理”的概念进行了较完整的论述.

[3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32.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8.

[39]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40][美]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M].9版.程立显,等,译.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28.

[4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42][德]伊曼努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3]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以“16号文件”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4):7-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