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及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及研究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国情的深刻理解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主要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等方面对该门课程每一章的内容做具体的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及研究

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国情的深刻理解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观念、社会主义的观念、党的观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化育人”的教学目标。下面,将主要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等方面对该门课程每一章的内容做具体的说明。

(一)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进一步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源,深刻理解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是近代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资料阅读、讨论辩论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复兴之路——千年变局》、《虎门销烟》、《大清炮队》、《甲午风云》等,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资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资料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等文献资料,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近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

讨论辩论:组织学生以“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是有功还是有罪”为题进行辩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一些重要历史博物馆参观,实地感受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组织学生搜集林则徐等近代人物活动的资料,深化对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认识。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鸦片走私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摘自:黄爵滋:《严塞漏厄以培国本疏》(1938年),载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版]

盖自鸦片流入中国,我仁宗睿皇帝知其必有害也,故告诫谆谆,例有明禁。然当时臣工,亦不料其流毒至于此极,使早知其若此,必有严刑重法,遏于将萌。查例载:凡夷船到广,必先取具洋商保结,保其必无夹带鸦片,然后准其入口。尔时虽有保结,视为具文,夹带断不能免。故道光三年(1823)以前,每岁漏银数百万两。其初不过纨袴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买烟具,为市日中。

●资料二:毛泽东同志关于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分析

(摘自: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的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二)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再现、分析,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上述探索活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深入把握这些活动最终不能为实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深化理解近代“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文献阅读、讨论辩论、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复兴之路·千年变局》相关部分影像资料,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文献阅读:组织、引导学生阅读《太平天国全史》(罗尔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相关部分,指导学生从理论上分析近代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组织学生重点查询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资料,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参照,分析、讨论中国康有为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深化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

讨论辩论:组织学生以太平天国兴亡、洋务运动的历史功过为主题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早期救亡运动的认识。

情景模拟:编写历史小报,进行人物对比或人物扮演活动,深刻体会人物活动及其内心世界,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李鸿章甲午战争后的话

(摘自:梁启超:《李鸿章传》,第83页)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资料二:郑观应对洋务运动失败原因的论述

(摘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察其习尚,访其政教,考其风俗利病得失盛衰之由。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凡司其事者,必素精其事:为文官者必出自仕学院,为武官者必出自武学堂;有升迁而无更调,各擅所长,名副其实。与我国取士之法不同。善夫张靖达公云:“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资料三:马克思有关论述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三)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关于革命与改良的争论;三民主义的救国方案;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科学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文献阅读、社会考察、情境模拟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等影像资料,从感官上形成对辛亥革命的立体认识,全面认识和把握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文献阅读:指导学生查阅《孙中山文集》、《林伯渠文集》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逐步形成对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

社会考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武昌起义旧址或通过照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料再现辛亥革命,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辛亥革命。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编演话剧《辛亥革命》,通过人物的角色模拟,加深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全貌的认识和理解。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孙中山关于推翻清帝与民变革的论述

(摘自:孙中山:《同盟会宣言》,载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9页)

天运岁次年月日中华国民军军都督奉军政府命,以军政府之宗旨及条理,布告国民。今者国民军起,立军政府,滌二百六十年之膻腥,复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此不独军政府责无旁贷,凡我国民,皆当引为己责者也!维我中国开国以来,以中国人治中国,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除光复,以贻后人。今汉人倡率义师,殆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大义所在,凡我汉人,当无不晓然。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祗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舆前代殊,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

●资料二:孙中山论说三民主义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冶化焉。其他旋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

(四)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历史特点;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历史展示深刻理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文献阅读、社会调查、辩论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复兴之路·峥嵘岁月》、《旗帜·开天辟地》等影像资料,了解中国人民寻求新的国家出路的背景和条件。

文献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时期的历史人物》、《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文献资料,从理论层面把握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考察当地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更加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

辩论讨论:组织学生以“问题与主义之争”为题,从现代的角度与视野重新审视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资料二: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活动

(摘自:包惠僧《回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支部建立后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和领导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妇女读书会。这些团体吸收成员的办法,是以同志们的个人关系进行的。如陈潭秋是武高毕业的,他就负责吸收武高方面的进步学生;我是一师毕业的,就负责吸收一师方面的学生;武汉中学是私立的,是刘觉民出钱同董必武等办的,陈潭秋也在该校任教,就由他们负责活动。这些是我们联系的主要单位。其他如外国语专科、中华大学及一中的学生也有些接触,但影响不大。在工人运动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没有深入到劳苦群众中去,只是郑凯卿协助陈独秀调查过武汉工人状况,登在《新青年》八卷一号上,我还写了一篇武汉劳工状况及其活动,于一九二一年春夏之间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过。除此外,当汉口租借人力车夫罢工发生后,我们让律师施洋出庭替工人辩护,最后争取得胜利。

在我们活动过程中,和其他支部也发生一些关系。我们根据上海临时中央的指示,同广州支部书记谭平山、北京支部书记罗章龙、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济南支部书记王尽美等都有通信联系,相互交换党建情况,我们同上海的关系较为频繁、密切。

(五)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土地革命的兴起;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土地革命的挫折;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认清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使学生懂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经验。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阅读文献、搜集资料、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片《井冈山》、《遵义会议》、《雄关漫道》等,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艰辛历程。

阅读文献: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红船交响曲》及中央党校《党史大讲堂》等相关文献,使学生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内容。

搜集资料:组织学生搜集五次“反围剿”的详细资料,指导学生对五次“反围剿”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新革命道路理论的认识。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亲身体验中国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的情形和革命道路探索的重要意义。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关于南昌起义的功绩

(摘自: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载《长江日报》1951年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武装起来给以蒋介石为首的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以有力反击,高举起中国革命斗争鲜明的军帜,坚决进行武装斗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

“八一”南昌起义仅是我们党认识武装斗争的开始。对于毛主席的武装斗争的思想,例如在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革命军队应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发展工农武装,创立农村的革命根据地,以积蓄壮大自己的力量,去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对于上述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当时还是不了解或了解得十分肤浅的。南昌起义之后,军队往哪里去的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当时两湖、江西,特别是湖南的农民运动是很高涨的,起义的军队应当与湘赣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创造革命根据地,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从中来壮大自己、消灭敌人。而我们当时对于创造革命根据地与进行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与认识十分微弱,所以南昌起义的军队没有与湘、赣的农民运动相结合,而南下向广东进发。同时又缺乏适合当时当地情况的具体行动方针,在长途的进军中,部队本身没有很好地建立政治工作,加上在客观上敌人的力量强大,而主观上的指导又缺乏经验,因而南昌起义的部队大部分遭受损失,仅留了一部分力量与毛主席所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在井冈山会师,才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

●资料二: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若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而不能对付正式的白色军队。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六)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日本对华战争的性质和野蛮暴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共两党的两条抗战路线及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新起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灭亡中国的罪恶图谋和野蛮行径,戳穿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谎言,提高大学生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发展的紧迫性;使大学生了解中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认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对打败侵略者的重要意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坚定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使大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新起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参观考察、文献阅读、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九·一八》、《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影像资料,全面认识日本侵华战争的实质和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强化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原抗日主要活动场所,加深学生对抗日英雄的敬佩和对日本侵略者的认识。

文献阅读:组织学生阅读《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中国之命运》等文献资料,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客观把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培养学生全面观察与理解问题的能力。

社会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抗日英雄,加深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认识和警惕,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观念。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中国共产党力促国共合作

(摘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中共深切知道,在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前进路上,须要克服许多的障碍和困难,首先将遇到日本帝国主义的阻碍和破坏。为着取消敌人的阴谋之借口,为着解除一切善意的怀疑者之误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有披沥自己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忱之必要。因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资料二: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摘自:毛泽东:《关于华北红军的任务与扩军方法的指示》,1937年11月13日)

红军任务在于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民众,收编溃军,扩大自己,自给自足,不靠别人,多打小胜仗,兴奋士气,用以影响全国,促成改造国民党,改造政府,改造军队,克服危机,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

●资料三:坚持长期抗战

(摘自: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年10月12日)

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这三者同时结合在一块。这些都是我们的有利条件,不但已经存在,并在日益发展之中。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同样是瞎子,他们一点也看不见,而只看见我们是弱国,是劣势,是半殖民地这一点,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胡说,其中许多坏蛋就根据这种胡说暗地进行其投降妥协的阴谋。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指出长处与有利条件在全战争中占据着优势,号召全国努力奋斗,发挥自己的长处,增强自己的有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最后胜利将是谁的呢?我们确定地答复:中国的。

(七)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两个前途和命运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运动;国民党政府的腐朽统治;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其基本经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及历史命运,重点使学生把握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通过国共两党在此时期的历史角色的最终较量,明晰近代史的历史线索,即依靠人民、信任人民的政党终将承担历史的重任。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文献阅读、主题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中国共产党史纪录片《战和风云——从重庆谈判到政治协商会议》或电影《大决战》、《建国大业》、《开国大典》,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导致的国内局势的变化,国共两党对中国局势的把握以及国共两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对中国革命前途认识的本质区别。(www.xing528.com)

文献阅读:组织学生阅读《论人民民主专政》、《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献,引导学生对解放战争过程中国共双方的政治态度及表现进行分析,深入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解放战争时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古迹,将地方的革命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观、考察和走访中深入理解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深入理解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城市向领导城市的战略转变。

主题实践: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开展“红色记忆留心中”主题演讲,以当年的历史人物为素材,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思谈谈大学生学习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国民党政权为什么会垮台?

(摘自:《社论:赶快收拾人心》,载《中央日报》1948年11月4日)

国家在这样风雨飘摇之秋,老百姓在这样痛苦的时分,安慰在哪里呢?希望又在哪里呢?享有特权的人享有特权如故,人民莫可奈何。靠着私人或政治关系而发横财之辈,不是逍遥海外,即是倚势豪强如故。对于这辈人民公敌,共产党的最大助手,不用说到现在还没有人替老百姓施用政治力量,强制他们捐输资财以戡乱救民,甚至不曾用指甲轻弹他们一下。人事上也偏私如故,似乎没有国人置喙的余地。国事弄成这个样子,老百姓人人装着一肚子闷气,我们该将怎么做呢?若不再为四万万国家主人翁抒发这股闷气的万分之一,何以对毕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国父在天之灵?何以对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生命的千万烈士之魂?更何以对全国受苦受难的同胞们……

假如吾人能天下为公,用人唯才,疏远小人,罢黜一切害民之官,严办豪强特权之辈,减轻人民负担,将千千万万人民的负担放在极端少数豪门巨富身上,那么人民耳目必然为之一新——前方军心立即因之而大振。区区“共党匪徒”,不足平也。

退一百步讲,长江以南地区尚足可抵欧洲十国,人口有二亿以上,出海便利,物资富饶,交通发达,较之北伐时代的凭借,其优厚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要悲观?根本毛病就在自身。如果吾人能够确实掌握并动员这一广大地区的人力物力,那么消灭共产党绰有余力,而确实动员这一广大地区的人力物力,最根本的关键是收拾人心,而收拾人心,绝对不能靠一纸公文命令……赶快收拾人心,只有这一个机会了。

●资料二:中国民盟成立宣言的相关论述

(摘自:《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1941年10月10日)

今后领导国人,挽回大局,仍不能不以望于执政之国民党。古人有言:“唯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今人顾信不及此耳,苟其信之,请以武力属之国家,而勿分操于党;彼此互以理性相见,而视大众趋向为依归。国家统一,夫岂难定,申言之,即必须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是已。此其事本相关而不可离,其言有二,其义则一,唯此乃永奠统一,必兴民族。苟不此之图,则相杀至于何时为止,不敢知矣!年来国民党以抗战建国领导国人,同人既从国人之后,相与勉于此一大事,而深维抗战建国之本,有在于是者。今后所为献其心力,将奉是为鹄的,以诤于国人之前,国人其谅许之乎?揭此衷曲,唯国人其惠教之!

(八)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认识和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所制定的正确路线和指导方针以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充分理解历史和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文献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复兴之路·中国新生》,了解新中国的建立及社会主义建立的初步探索,深刻理解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文献阅读:组织学生阅读《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献,客观地看待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转折。

讨论辩论:在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围绕“改革与改造的辩证关系”进行讨论,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使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道理的选择。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关于新民主主社会的论述

(摘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我们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建设工作,党的经济政策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并且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为什么应当采取这样的经济政策而不应当采取别样的经济政策这个问题上,在理论和原则性的问题上,党内是存在着许多糊涂思想的。这个问题应当怎样来回答呢?我们认为应当这样地来回答。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党一系列的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明确的认识和解决,是我党当前的重要任务。

●资料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摘自: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载《人民日报》1950年6月13日)

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例如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停止膨胀和物价趋向稳定等等,表现了财政经济情况的开始好转,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要争取这三个条件,需要相当的时间,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或者还要多一点。全党和全国人民均应为创造这三个条件而努力奋斗。我和大家都相信,这些条件是完全有把握地能够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其实现的。到了那时,我们就可以看见我们国家整个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了。

●资料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摘自: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15日)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相反的生产关系,在一个国家里面互不干扰地平行发展,是不可能的。中国不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要它不变,就是要使事物停止不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要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此路不通。所以我国只有社会主义这条唯一的光明大道可走,而且不能不走,因为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由此可见,我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确定不移的。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九)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1957年的早期探索;“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学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曲折过程,看待党在这一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认识,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历史论断。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文献阅读、图片展览、参观走访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中国新生》相关部分,指导学生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曲折发展。

文献阅读:组织学生阅读《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献资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探索的成就与曲折。

图片展览:组织学生搜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历史图片资料,让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和变化有一个直观认识。

参观走访:组织学生到老工业基地或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围绕着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论十大关系》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载《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0—722页)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些问题需要谈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下面我讲十个问题。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

三、经济建设和建设的关系

…………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

九、是非关系

…………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

一共讲了十点。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但是,像我们常说的那样,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资料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1966年5月16日)

这个提纲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来看待当前学术批判的形势和性质,根本颠倒了敌我关系。我国正面临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高潮。这个高潮有力地冲击着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还保存的一切腐朽的思想真谛和文化阵地。这个提纲,不是鼓舞全党放手发动广大的工农兵群众和无产阶级的文化战士继续冲锋前进,而是力图把这个运动拉向右转。这个提纲用混乱的、自相矛盾的、虚伪的词句,模糊了当前文化思想战线上的尖锐的阶级斗争,特别是模糊了这场大斗争的目的是对吴晗及其他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中央和中央各机关,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这样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批判。这个提纲不提毛主席一再指出的吴晗《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问题,掩盖这场斗争的严重的政治性质。

●资料三:邓小平的整顿

[摘自:《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975年3月5日),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到一九八〇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还有二十五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

毛主席讲,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听说现在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说什么“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这是大错特错的。目前生产的形势怎么样?农业还比较好一点,但是,粮食产量按全国人口平均每人只有六百零九斤,储备粮也不多,农民的收入就那么一点。工业方面,那就确实值得引起严重注意。现有的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去年一年,工业生产情况是不好的。今年是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生产再搞不好,势必影响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实行。我们必须预见到这种形势,认真抓这个问题。

(十)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章学习知识点主要包括: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开创的艰难性;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世纪跨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新世纪的继续前进;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些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教学,将帮助学生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全面展示充分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刻变化,认识中国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革命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实践教学设计

本章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影视欣赏、文献阅读、参观考察、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伟大转折》、《复兴之路·世纪跨越》、《复兴之路·继往开来》、《伟大的历程》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文献阅读:组织学生阅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等,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成就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刻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意义。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附近工业、商业或科技园区,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并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认识。

讨论辩论:组织学生就“什么是真理标准”、“公平与效率”等问题进行辩论,使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明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形成科学的理念,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3.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列出一些供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

●资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工作重心转移的论述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中央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根本指导方针,解决了过去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必将使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斗志、增强信心,加强团结。现在,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新的长征中,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资料二:正确看待毛泽东思想

[摘自: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6月2日),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涉及怎么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资料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资料四:人民收入增加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2月28日)

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422元,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按年人均收入低于668元的标准,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 610万,比上年末减少290万;按年人均纯收入669—92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 977万,比上年末减少640万。

●资料五:“深圳速度”

(摘自:《人民日报》2005年8月26日第13版)

2004年,深圳每平方千米土地生产了1.75亿元的GDP和6 000万元的税收,名列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今年上半年,深圳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每万元GDP耗水量下降了13%,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圳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的城市。深圳走的是一条低投入、低耗能、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路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页。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839页。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840页。

[5]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9]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2页。

[10]张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苏崇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陈佑清:《两种活动在两类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第127—131页。

[13]戴锐、吴树烈:《社会实践德育问题的探讨》,载《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3期,第28—31页。

[1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1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16]参见马计斌、弓兰秀主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16页。

[19]邵华:《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考》,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20]金碚、李钢:《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与企业竞争力》,载《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