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柏林工业大学中国学生名录

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柏林工业大学中国学生名录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收录了自柏林工业大学成立以后学籍登记册中出现第一位中国留学生起至1930年间普通学籍记录中的所有中国留学生名录以及个人登记信息。表2-3柏林工业大学的中国学生名录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1表中所查证学生的中文姓名和籍贯如无另注,主要参见王焕琛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顾兆熊是1930年以前柏林工业大学注册学生中获得两个专业毕业学位的两名中国学生之一。

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柏林工业大学中国学生名录

本节收录了自柏林工业大学成立以后学籍登记册中出现第一位中国留学生(1905)起至1930年间普通学籍记录中的所有中国留学生名录以及个人登记信息。1930年之后至二战结束之前的相关(外国人)学籍登记信息已在战争中被毁。相关信息由本章作者整理为表2-3,所有数据来源为柏林工业大学历史档案馆,由本章作者翻译为中文。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原登记册中的个人信息全貌以及学校特点,表格中的信息按照原登记册的顺序排列。

表格的纵排从上至下依照注册日期先后排列。由于当时德国对于外来人名和地名的拼写方式并无统一规则,因此原始名录中的手写拼写方式随意性非常大,同一个地名也会出现多个拼写方式。个别记录手写字迹已模糊难认,不能完全排除有错拼的可能。限于客观条件,表中只标记出(基本)可以明确考证的中国学生名字。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学籍名录中的学生是在柏林工业大学中心管理处注册的攻读普通硕士学位(工科的硕士文凭同时也是特许工程师许可)的学生,攻读博士的学生在各个院所独立登记,因此不在学籍册之内。

每一横排的信息依次为:学号、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宗教信仰、注册日期、注册学期数、注册系、学历(是否毕业)以及毕业(或离校)日期。大部分学生仅有一个学号,小部分拥有两个以上学号,其原因通常为该学生注册的专业(系)不止一个,或者在不同的时间两次注册同一个系(具体专业在学籍册上并无体现),或者先以旁听生的身份注册(旁听生的学号以H开头),再转为正式注册学生。在“出生地”一栏中的中文地域名称为本章作者根据德文拼音进行的推测,存疑处均以问号说明。在“学历”一栏,学籍册中注明了相关学生离校的三种状态:Abgang mit Zeugnis(毕业离校)、Abgang ohne Zeugnis(离校但未毕业)、gestrichen(学籍删除[73])。在表2-3中,由本章作者根据学籍册信息以中文注明是否毕业(个别人甚至获得了两个专业的毕业文凭),以及毕业(离校)的具体日期。另外原始学籍档案中还注明了学生的国籍信息,因无争议及例外,故在表中略去。

表2-3 柏林工业大学的中国学生名录(1905—1930)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1 表中所查证学生的中文姓名和籍贯如无另注,主要参见王焕琛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台北:台湾编译馆1980年版,第640-653页)。该《史料》中所注学校名称和专业名称与柏林工业大学学籍资料多有出入,遇此情况以柏林工业大学学籍登记为准。

2 格式为年/月/日,注册日期及毕业日期同。

3 由于当时的学籍记录全部由人手进行,一些手写字迹由于年代久远或字迹潦草已难以辨认,再加上对中国地名的拼写法并无统一标准,仅凭学生自己口述,且乡音不一,因此有很多学生的籍贯尚待确定。括号内为本书作者所加注释。

4 宾步程(1880—1943),湖南人,官费留学生。为当时任湖广总督的端方奏派首批赴美、德、俄三国留学生中8名赴德留学生之一。见: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78.

5 善明(1882—?),湖北人,官费留学生。为端方奏派首批赴美、德、俄三国留学生中8名赴德留学生之一。见: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78.

6 陆显璜(1880—?),广东人,官费留学生。

7 黄时澄(1882—?),广东人,官费留学生。

8 有三种情况会存在两个学号:一是注册了两个专业,二是中断学业后再次注册同一专业,三是分别注册了正式就读学位的学业和注册为旁听生。

9 顾兆熊(1888—1972),籍贯直隶,官费留学生。顾兆熊为顾孟余的原名,顾孟余原籍浙江,生于河北宛平。顾兆熊是1930年以前柏林工业大学注册学生中获得两个专业毕业学位的两名中国学生之一。其回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及经济系,并在1925年以后先后担任广东大学校长和中山大学校长。

10 原登记册中不可清晰辨认出籍贯者参见王焕琛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台北:台湾编译馆1980年版,第640-653页)“留学德国”篇名录。

11 陈芳瑞(1878—?),安徽人,官费留学生。

12 曾广尧(1882—?),广东人,官费留学生。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德文系教授。

13 马君武(1881—1940),广西桂林人,在1913年再次以“马和”的名字入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工学博士。《中国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曾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中华民国国会参议员、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及教育总长,后历任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校长。

14 史久庆(?—?),直隶人,官费留学生。

15 林献炘(1884—?),福建人,官费留学生。

16 应为钱方度(1884—1940),江苏人,自费留学生。

17 常朝幹(1882—?),福建人,官费留学生。

18 冯家遇(1888—1953),出生于天津,为时任中华民国副总统冯国璋第三子。

19 曹宝江(1887—?),湖北人,官费留学生。

20 阮尚介(1888—1960?),江苏人,自费留学生。回国后曾执教于北京大学,1917年以不满30岁之年龄担任同济大学校长,为国内当时最为年轻的大学校长,任职时间达十年之长。

21 李协(1881—1938),又名李仪祉,陕西人,官费留学生。1915年回国后,曾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山西省教育厅厅长及西北大学校长。

22 余荫元(1890—?),安徽人,自费留学生。

23 贝寿同(1880—1945),江苏人,官费留学生。后为民国时期知名建筑师,他也是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同族长辈。

24 俞大纯(1885—1941),浙江人,自费留学生。20世纪30年代曾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

25 陈之达(1889—?),广东人,官费留学生。

26 徐惕祥(1885—?),江苏人,官费留学生。

27 吴配基(1890—?),广东人,官费留学生。

28 刘文显(1885—?),山东人,官费留学生。

29 周均时(1887—1949),重庆人,原名周烈忠,应为官费留学生,为朱德在柏林时期的好友,回国后曾担任昆明同济大学、上海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1949年被国民党枪杀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白公馆。

30 李景从(1892—?),福建人。

31 廖馥君(1895—1971),四川人,回国后曾执教于同济大学及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贸大学)德语系。

32 似为毛毅可(1892—?)。于1928年入南京国民政府兵工署工作,任监查科科长。1933—1937年任巩县兵工厂厂长。

33 胡庶华(1886—1968),湖南人,在柏林期间与朱家骅熟悉,回国后曾任重庆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校长。

34 学籍登记册中将Yang作为名字,应为笔误。

35 朱家骅(1893—1963),浙江人,自费留学生。朱家骅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地质学家,曾任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交通部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务。朱家骅为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德交流的重要人物,并借由自己在高等教育和文化界的影响力,聚集并引进了一大批留德学人回国效力,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留德学人社群”(麦劲生.朱家骅与民国初年留德学人群体的形成/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卷):文化·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6 戴恩祺(1891—?),香港人,孙中山女婿戴恩赛之兄。

37 疑为陈柱一,浙江临安人,后曾在同济大学工作。

38 似为何德萱,为被俞大维招募至兵工领域服务的留德学生之一。

39 秦文藻(1895—?),山东安邱人。

40 应为陆君和,江苏常熟人,曾入南京国民政府兵工署工作。

41 似为杨继曾。据麦劲生(《留德科技精英、兵工署和南京政府的军事现代化》,第103页)所说,杨继曾于1926年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曾任南京政府兵工署行政司司长、制造司司长、副署长、署长。另,杨继曾为安徽人,此处籍贯似为安庆,也对得上。

42 邓士章,广东人,1923年任广东兵工厂工程师,次年加入国民党,曾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军械处中校处长。1925年任兵工厂厂长。1926年任广东国民政府军政部少将参议,并随军北伐。1932年起,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委员兼检查科科长,中央修械厂厂长、兵工局驻港办事处兵工委员。1923年以后履历信息来源: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3 应为丁天雄,1928年至1929年间加入南京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曾任兵工署第十工厂厂长。根据麦劲生(《留德科技精英、兵工署和南京政府的军事现代化》,第104页)的说法,丁天雄在勃来劳斯(Brauenschweig,今天译为布伦瑞克)就读,与其在柏林工业大学仅注册1个学期相吻合。(www.xing528.com)

44 应为周芳世,在南京政府期间加入兵工署。

【注释】

[1]一些近现代文献常把该校称为柏林矿务大学或柏林矿科大学。

[2]根据马君武博士论文所附的自述,他于1907—1911年第一次在柏林求学时所入学校名称即为柏林皇家技术学院(Mahoe,Künwoll 1915),但在1907年由清政府出使德国大臣廕昌所呈报名录中,马君武(马和)就读学校被登记为“柏林矿务大学”(王焕琛.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一册.台北:台湾编译馆,1980:640),即为学校变革及名称不同一之原因。由于历史原因,柏林工业大学在近现代文献中的中文译名并不统一,毕业于该校的中国学人在履历撰写中对母校的名称说明也并不一致,有“柏林工科大学”“柏林矿务大学”“柏林工艺大学”“柏林专科大学”“柏林高等技术大学”“柏林技术大学”等。本书中将该校统一称为柏林工业大学。

[3]德文名称与二战后重建校区后的名称有所区别,相对于今天使用的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中的表示综合性大学的Universität,Technische Hochschule Berlin中的Hochschule虽同样代表大学,但往往用于应用性技术高校。

[4]Rürup,Reinhard.Die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Grundzüge und Probleme ihrer Geschichte//Rürup,Reinhard.Wissenschaft und Gesellschaft.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Berlin:Springer,1979:3.

[5]Rürup,Reinhard.Die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Grundzüge und Probleme ihrer Geschichte,1979:6-7.

[6]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校史档案,档案编号603。

[7]Rürup,Reinhard.Die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Grundzüge und Probleme ihrer Geschichte,1979:12.

[8]Peschken,Goerd.Zur Baugeschchte der TU Berlin.Repräsentation und Funktion//Rürup,Reinhard.Wissenschaft und Gesellschaft.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Berlin:Springer,1979:172.

[9]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校史档案,档案编号603。

[10]Gizewski,Christian.Geschichte der Studentenschaft der TU Berlin(1879—1979)//Rürup,Reinhard.Wissenschaft und Gesellschaft.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Berlin:Springer,1979:120.

[11]Ebert,Hans.Die Technische Hochschule Berlin und der Nationalsozialismus//Rürup,Reinhard.Wissenschaft und Gesellschaft.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Berlin:Springer,1979:459.

[12]Hertwig,A.1930,3.转引 自Rürup,Reinhard.Die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Grundzüge und Probleme ihrer Geschichte//Rürup,Reinhard.Wissenschaft und Gesellschaft.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Berlin:Springer,1979:21.

[13]Gizewski,Christian.Geschichte der Studentenschaft der TU Berlin(1879—1979),1979:125.

[14]Gizewski,Christian.Geschichte der Studentenschaft der TU Berlin(1879—1979),1979:142.

[15]Gizewski,Christian.Geschichte der Studentenschaft der TU Berlin(1879—1979),1979:143.

[16]Duden,Barbara,Ebert,Hans.Die Anfänge des Frauenstudiums an der Technischen Hochschule Berlin//Rürup,Reinhard:Wissenschaft and Gesellschaft.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Berlin:Springer,1979:409.

[17]Gizewski,Christian.Geschichte der Studentenschaft der TU Berlin(1879—1979),1979:134.

[18]Duden,Barbara,Ebert,Hans.Die Anfänge des Frauenstudiums an der Technischen Hochschule Berlin,1979:415.

[19]Rürup,Reinhard.Die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Grundzüge und Probleme ihrer Geschichte,1979:28.

[20]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校史档案,档案编号603。

[21]柏林工业大学主页:http://www.tu-berlin.de/menue/ueber_die_tu_berlin/profil_geschichte/geschichte/,访问日期:2018年3月1日。

[22]Rürup,Reinhard.Die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Grundzüge und Probleme ihrer Geschichte,1979:39.

[23]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校史档案,档案编号603。

[24]柏林工业大学主页:http://www.tu-berlin.de/menue/ueber_die_tu_berlin/profilgeschichte/,更新日期:2017年11月7日;访问日期:2018年3月10日。

[25]第Ⅶ册以后该栏目改为两个:“注册延长至”和“备注”。

[26]顾兆熊等三名学生修读两门专业,故总专业数在49个。

[27]数据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档案馆,由本章作者整理。

[28]数据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档案馆,由本书作者整理。

[29]其中一部分同时注册为正式专业学位学生,因此中国留学生总数小于专业生与旁听生二者相加的总数。

[30]旁听生的信息登记非常简单,仅有名字,没有籍贯、专业等信息。表中带学号的学生都在正式学籍登记中另有学号。

[31]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档案馆,高校历史资料编号709,第5号。

[32]博士档案编号1942/46。

[33]作者注:指德语。

[34]柏林工业大学档案馆,高校历史资料编号301,第9号。译文来自本书作者。

[35]中文名参考Yuan,Tongli,1964。

[36]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校档案馆,高校历史资料编号709,第486号。

[37]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档案馆,高校历史资料编号709,第486号。

[38]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校档案馆,由本书作者整理。

[39]Harnisch,Thomas.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 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 1860 bis 1945,1999:94.

[40]根据马君武1920年《德华字典》序言所说,当时在中国共有两部德汉双语词典,一部为德国在山东的传教士所编写,另一部则是宾步程所编写(马君武.德华词典.上海:中华书局,1920)。

[41]如《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写道:“1906年公费留学德国,先入莱比锡大学,1908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经济学。”其中赴德年份及学校、专业均有出入。

[42]德国学者Harnisch在其著作中同样指出了这一问题,他还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中找到了顾孟余1907年秋冬学期至1910年春夏学期同样注册电气工程专业的证明,并以此质疑此前所有传记中有关顾孟余曾在莱比锡大学及柏林大学学习的说法的正确性。(Harnisch,Thomas.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 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 1860 bis 1945,1999:97)

[43]参见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328页。

[44]Mahoe,Künwoll.Vergleichende Untersuchung über die physikalischen und chemischen Eigenschaften der chinesischen und japanischen Seiden.Unveröfentlichte Dissertation an der Königlichen Technischen Hochschule zu Berlin,1915.

[45]叶隽.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5-86.

[46]Mahoe,Künwoll.Vergleichende Untersuchung über die physikalischen und chemischen Eigenschaften der chinesischen undjapanischen Seiden,1915.来源:柏林工业大学图书馆

[47]Mahoe,Künwoll.Vergleichende Untersuchung über die physikalischen und chemischen Eigenschaften der chinesischen und japanischen Seiden,1915.简历翻译如下:“我,马和(君武), 1881年6月22日出生于中国广西省桂林。我父亲为法官。1901年我于桂林第一中学毕业。1903年至1906年我在京都大学学习化学。1906年至1907年我为上海工学总教习。1907年至1911年我在柏林皇家技术高等学校学习。1910年我通过了硕士工程师考试。1911年冬我受任回到中国,并被选为国会议员,此后不久我成为农业、贸易和工业部次长,1913年为内阁成员。1913年冬由于与总统府之间的宪法之争,国会与内阁均被解散。自此开始,我重又回到德国学习。在我学习期间,Doeltz教授、O.v.Witt教授、Kohlmeyer博士工程师和Lemmermann教授一直示我以友好及提供诸多帮助,我在此对这些先生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图片来源:柏林工业大学图书馆。

[48]工作履历信息根据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152页)整理。

[49]根据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87页)所记,朱家骅于1914年入柏林矿科大学就读地质专业。此处以柏林工业大学学籍登记日期及专业为准。

[50]工作履历信息根据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87页)整理。

[51]周棉,等.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66,268.

[52]有学者认为,“朱家骅任职之处,留德学人都颇受重用,甚至逐步形成网络”,为留德学人的影响力在政界、科技及教育界扩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见:麦劲生.留德科技精英、兵工署和南京政府的军事现代化.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3]麦劲生.留德科技精英、兵工署和南京政府的军事现代化.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6.

[54]因许多中国留学生登记名字的德文拼写仍未确定对应中文名称,因此这里所列的只是根据名字拼写和籍贯基本可以确定的几人,应为尚不完整的版本。

[55]根据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51页)邓士章于1921年入柏林工业大学就读。此处以柏林工业大学学籍登记日期为准。

[56]工作履历信息根据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51页)整理。

[57]工作履历信息根据麦劲生的《留德科技精英、兵工署和南京政府的军事现代化》整理。

[58]工作履历信息根据麦劲生的《留德科技精英、兵工署和南京政府的军事现代化》整理

[59]由于夏坚白留学时期的学籍资料已毁,此处学习及工作履历信息完全来自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326-327页)以及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809633.html,访问日期为2018年3月12日。

[60]由于孙德和留学柏林工业大学硕士阶段的学籍资料已无存,此处学习及工作履历信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809772.html,访问日期为2018年3月12日。

[61]由于张维留学时期的学籍资料已毁,此处学习及工作履历信息完全来自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211页)以及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809510.html,访问日期为2018年3月12日。

[62]赵宗燠博士答辩卷宗幸存于炮火之中,籍贯、出生及此前学历信息参见卷宗(柏林工业大学档案馆校史档案301,编号2)。此处学习及工作履历信息完全来自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294页)以及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809465.html,访问日期为2018年3月12日。

[63]由于王之卓留学时期的学籍资料已毁,此处学习及工作履历信息完全来自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240页)以及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809683.html,访问日期为2018年3月12日。

[64]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档案馆校史档案301,编号2。简历翻译如下:“我作为(荣昌)市长Yün-Chü Chao和妻子Soo-Wen(原姓Kuo)之子,于1906年11月28出生在中国四川省荣昌市。1914年至1923年,我就读于重庆Hung-Yü中学,并于1923年通过毕业考试。之后我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学习化学,并于1930年1月在通过毕业考试后被授予科学学士学位。1930年至1932年,我在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研究所从事助理工作。1933年至1936年,我作为工程师参与了工业部四川省地区重庆部门的工作。1936年2月,我获得休假前往德国进修,并从1936年4月起在柏林工业大学技术化学研究所学习化学,重点为脂肪和油类的化学研究。”

[65]由于陈永龄留学时期的学籍资料已毁,此处学习及工作履历信息完全来自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240页),并对陈永龄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时间进行了更正。

[66]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810227.html,访问日期为2018年3月12日。

[67]该系存在于1933年至1945年,在纳粹时期培养了许多军工专业人才,战后被取消。根据统计,1939年秋冬,该系共有学生577人,其中来自外系的旁听生554人,本系注册学生23人。在该系存在的12年中,共培养博士毕业生59人,其中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者8人。来源:Ebert,Hans/Rupieper,Hermann-Josef.Technische Wissenschaft und nationalsozialistische Rüstungspolitik.Die Werttechnische Fakultät der TH Berlin(1933-1945)//Rürup,Reinhard(Hrsg.).Wissenschaft und Gesellschaft.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Berlin 1879-1979.Berlin:Springer,1979:475.

[68]博士学业信息基于柏林工业大学档案馆档案,参考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792060.html,访问日期为2018年3月12日。

[69]来源:柏林工业大学档案馆,军工技术系,未编号,何泽慧博士证书,颁发日期为1940年6月7日。

[70]由于徐士高留学时期的学籍资料已毁,此处学习及工作履历信息完全来自周棉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第338页)以及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809605.html,访问日期为2018年3月12日。

[71]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9.

[72]参考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网站:http://sourcedb.opt.cas.cn/zw/zjrc/ys/200907/t20090722_2134003.html。

[73]通常是由于没有继续注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