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1991-2005年,华侨林场变迁及归侨安置情况

广西1991-2005年,华侨林场变迁及归侨安置情况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自治区有5个华侨林场,是1978年为集中安置越南难侨(难民),由林业及其他系统国营林场、畜牧场改建而成。1997年9月,五合华侨林场下放到南宁市邕宁县政府农业局领导和管理。1998年,东风、渠黎、西长3个华侨林场下放给所在地市、县政府领导和管理。十万山华侨林场是最晚下放地方管理的华侨企业。渠黎华侨林场1979年2月成立,前身为国营渠黎林场。归(难)侨安置渠黎华侨林场是扶绥县安置归国难侨的生产基地,总安置1157名。

广西1991-2005年,华侨林场变迁及归侨安置情况

全自治区有5个华侨林场,是1978年为集中安置越南难侨(难民),由林业及其他系统国营林场、畜牧场改建而成。共接收安置归(难)侨近1万人。1991年,土地总面积3万多公顷,共有1.4万人。其中归(难)侨近7000人,职工3900人,归(难)侨职工2600人。这5个华侨林场是五合华侨林场(在南宁市邕宁区),渠黎、西长华侨林场[2个华侨林场均在原南宁地区扶绥县今崇左],十万山华侨林场(原在钦州地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防城港市防城区),东风华侨林场(在灵山县)。华侨林场是集中安置归(难)侨带有事业性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以经营林业为主,发展经济林,出产木材、木片和桉油等。1997年9月,五合华侨林场下放到南宁市邕宁县政府农业局领导和管理。1998年,东风、渠黎、西长3个华侨林场下放给所在地市、县政府领导和管理。十万山华侨林场是最晚下放地方管理的华侨企业。于2004年8月31日移交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

渠黎华侨林场

1979年2月成立,前身为国营渠黎林场。场部设在扶绥县渠黎。地处扶绥县东南部,横跨渠黎、岜盆、东罗、渠旧4个乡镇和东罗矿务局矿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7°32′~108°,北纬22°23′~23°35′,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26公里,面积为9696.6公顷。地势平缓,属岩溶残峰低丘地,海拔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土壤大多属赤红壤。平缓台地宜种各种亚热带果树和经济作物;丘陵地带宜种马尾松等各种树木。该场交通方便,湘桂铁路穿过场内,邻近有扶绥、渠黎、渠旧3个火车站。南友高速公路贯通,渠黎互通出入口距总场约4公里。1991年底,共有1693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1248人,占总人口的73.7%;职工753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479人,占职工总数的63.6%。总场部设科室10余个,下辖4个分场和3个工厂,还有职工医院、侨联、派出所、中小学幼儿园各3所。有运输车队。该场主要经营林业生产,有林地3611.26公顷,主要出产木材、木片和桉油。另外还种菠萝和柑橙等。2005年,该场共有1908人,其中归侨、侨眷1342人,占总人口70%,职工1059人,其中在职职工716人,离退休人员343人。全场土地总面积14.87万亩,其中有林面积6.7万亩。

归(难)侨安置 渠黎华侨林场是扶绥县安置归国难侨的生产基地,总安置1157名。

1978年5月,首批安置越南归(难)侨526人;6月安置第二批523人;7、8月安置第三批108人。归(难)侨全部来自越南,他们在越南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祖籍大部分来自广西东兴、防城港等地,少部分来自广东、福建,主要母语为客家话、广西白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历来关心和保护华侨、华人和归侨的合法权益,归(难)侨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在衣、食、住、用等方面,按每人或每户发放给衣服、棉被、水桶、饭桌、椅子、办公桌以及炊具等。

设施建设 房屋建设至1991年,在场部搭建的木架油毡盖顶的归(难)侨临时住房20栋3000平方米。建预制板楼房8幢,3500平方米。在必计、渠新和岜盆新建分场3个,建简易砖木结构瓦房33栋9500平方米。有林场党校,礼堂、阅览室。1995年,设立新点分场,建设预制板楼房4栋及办公室1间。渠新分场24户职工搬迁安置到新点分场。

2004年,该场进行侨居工程建设,工程用地31.2057公顷。第一期建设2幢36套公寓楼,由职工自行购买,拆迁建纸厂职工安置房4栋20套,6500平方米。

交通、通信设施 2004年起,该场自筹资金8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侨居区、岜盆、东罗分场铺设硬化道路5.3公里,绿化职工居住区面积17900平方米。为场部侨居区进行水、电、亮化、排污、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职工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改善。1995年,成立运输车队。

工业设施 至1991年,该场建有桉油厂;和年产2000~3000吨(折干)的木片厂、年产1500吨的造纸厂。有木材综合加工厂。1992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助13万美元,扩建桉油厂,年产30吨。1993年8月,林场投资13.4万元,建成年产15吨的木炭厂。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该场建有托儿所3所,每个分场建有幼儿园和小学分校。联合国难民署援助14万美元,兴建中学教室1200平方米、小学教室600平方米、中学宿舍300平方米、中学生饭堂200平方米,购置教具等设备200套。建有露天电影院。林场卫生院,始初有医务人员3人,医疗设备简陋。分场有卫生室,有医护人员。林场开始实施普及初级初等义务教育(即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在校巩固率、毕业班毕业率、12周岁至15周岁少儿入学普及率等四项指标均达99%以上。1993年12月,该场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2002年8月1日,该场学校、职工医院,包括国有资产(土地、房屋、设备、物资)及在职、离退休人员,移交扶绥县教育局、卫生局归口管理。共移交教职工18人。医院职工、医务人员13人。

生产经营 以种植柠檬桉、速丰桉等用材林为主,并发展经济林,办好木材加工业。至1991年,林场造林面积已达4114.6公顷,固定资产达到565.09万元,比1990年的298.54万元增加266.5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92.97万元。林场实行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即各项费用定额包干、产量承包、超产分成,实行作业工资和预借生活费的办法进行管理。期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种菠萝、柑橙和西瓜等农作物。1991年,林场木材综合加工厂建成投产,安排就业80多人。1993年,种柑橙1162亩,当年投产的红江橙646亩,产量达120万斤,产值120万元。林场全面推行职工岗位承包责任制,每个职工分5至6亩土地作一个岗位承包,实行“两费自理,自负盈亏”,即生产费、生活费自理。农业生产管理实行试产定量上交,超产分成,欠产挂账的经营方式。职工收入提高,生产热情高涨。1995—1997年,继续执行职工岗位承包责任制,增加土地承包面积,以每个职工8~10亩作一个岗位承包到人。每年职工要按时上缴“四费”,即土地使用费、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管理费。199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135.84万元,比上年度减少亏损12.33万元。人均收入已达4200元。职工家庭有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程控电话,还有不少职工添置大型生产、运输工具,如拖拉机、汽车等。1998年2月,林场下放南宁地区行政公署管理。1998年11月18日,南宁地区行政公署将林场下放到扶绥县人民政府管理。全场工农业齐头并进发展,实现社会总产值1135万元,比上年增长9.7%。1999年,全场社会总产值1329万元,比上年增长8.2%,职工年人均收入已达5233元,比上年增长9.7%。2005年,林场进行第二次人事制度改革,全场管理后勤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分流管理人员,有58人办理退休、转岗、内退,全场管理人员由原来102人减至68人,落聘人员得到合理分流安置。

职工社会保障 2001年11月开始,全场参加全自治区养老保险统筹,应参保人员1015人,实参保人员967人。

产业园区建设 2004年9月,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落户林场,规划总面积32.01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利用林场土地面积1987.3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2.08%,林场外部环境逐步改善。

西长华侨林场

1982年4月成立,前身为扶绥县国营光西林场的3个林站。场部设在扶绥县西长。地处扶绥县南部的柳桥镇境内。林区纵横跨越东门、柳桥和东罗3个乡镇共17个村,总面积5163公顷。土壤为红土壤和黏性红土壤,宜种亚热带作物和发展林业。该场主要经营林业生产,有林面积486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为2948.7公顷,占有林面积的60.6%;疏林地800公顷,占有林面积的16.5%。用材林蓄积量有14.3万立方米。另外,还种有菠萝、荔枝和龙眼等。交通方便,322国道、钦崇高速路和板利至东门二级公路穿过林场。1991年底,共有2025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共1556人,占总人口的76.8%;职工有698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529人,占职工总数的75.8%。总场部设行政办、党群办、财务科、林政保卫科、生产科、造林质量监理部、销售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后勤服务中心、计生办等科室10个,下辖西长、柳桥、上屯分场3个。还有职工医院、工会、妇联、共青团、派出所、中小学、松香厂、木器厂以及服装厂等单位。2005年,共有1978人,其中归侨、侨眷1682人,占总人口的85%,职工712人,其中在职356人,退休退职356人,管理人员51人,一线承包土地职工305人。土地总面积73809亩(4920.6公顷),有林地面积4万亩(2667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量15万平方米。农业用地6000亩,主要种植有甘蔗、荔枝、龙眼、柑橘剑麻等农作物。

归(难)侨安置 该场接收安置越南归(难)侨276户1593人。归(难)侨大部分来自越南,从事农业耕作,祖籍大部分来自广西东兴、防城港等地,少部分来自广东、福建,主要母语为客家话、广西白话。

1983年,林场调整安置难侨(难民)350人,以解决劳动力分布过于集中的问题。

设施建设 至1991年,国家对林场投入资金共1223万元,其中,基建投资233万元,生产、生活建设拨款70万元,亏损拨款619万元,其他拨款311万元,进行生产、生活、文教卫生等设施建设。

房屋建设 至1991年,政府投资71万元,在柳桥兴建生产和生活用房3600平方米。2000年,投资61.2万元建设上屯分场南庆站,建职工宿舍楼1栋。

生产、生活设施 至1991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助7.5万美元,在西长、柳桥和南引等3个难侨(难民)安置区挖水井3口,建水塔1座,蓄水池2个,架设低压输电线路4公里,解决难侨(难民)的饮水用电问题。林场投资20.7万元,建设林场加油站846平方米;建林场服装厂。1995年8月,投资20万元,建设年产3000吨的西长华侨林场木片加工厂。至2005年,该场有新型页岩砖厂3家、胶合板厂1家、商贸城1个、加油站1座。总投资近1亿元。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助4万美元(折人民币148509元),修建小学,增添诊所设备。林场设有职工子弟学校,在西长、上屯、南引等设教学点3个,在校学生415人。投资13.6万元,在西长华侨林场职工子弟学校设初中部。建初中部教学楼600平方米。建职工医院704平方米。2002年8月,林场职工学校、职工医院和公安派出所(人、财、物)移交扶绥县归口部门管理。剥离移交教师10人,医务人员(医生)7人。

生产经营 林场主要种植柑橘、龙眼、荔枝、菠萝、糖蔗、西瓜、剑麻等。

至1991年,该场进行一系列改革,健全土地承包责任制,减少土地承包费比例,减轻职工的负担,引进优秀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筹。招聘高学历及林业技术人才共7名。1998年5月—1999年,该场投资191.5万元,建成800亩南庆荔枝生产基地。1999年3月,林场与自治区亭凉医院签订10000亩荒地租赁合同,开发建设万亩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引导职工大力发展名、特、优水果种植,调整林种结构,种植优质速丰林。2003年,林场职工自营经济收入达500多万元。至2005年,全场种植速丰桉1.6万亩,种植荔枝、龙眼、柑橙等优质水果3000多亩,甘蔗约3000亩。职工经济收入逐年提高。

职工社会保险 2001年11月起,该场在职工(含聘用人员)和离退休职工全部参加全自治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林场自筹资金缴纳了历年欠交的养老保险费。每年向劳动保险所缴纳保险费70多万元。至2005年,全场有离退休职工321人,养老金正常发放。

五合华侨林场

1982年4月成立,前身为七坡林场五合分场,场部设在邕宁县五合。该场地处邕宁县东部,北临邕江,地理坐标,东经108°34′7″~108°34′31″,北纬22°47′57″~22°48′13″,总面积306.6公顷。1991年底,共有653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共有556人,占总人口的85.1%;职工有293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221人,占职工总数的75.4%。场部设行政、工会、侨联、生产、计生、保卫、财务等科室7个,下辖生产队2个,工厂1个,及畜牧队、小学和医院。该场除经营林业生产外,还种甘蔗、菠萝和柑橙等。工业主要生产服装。2005年,全场共有780人,其中归侨、侨眷630人,占总人口的80%;在职职工250人,其中归侨、侨眷职工225人;管理干部8人;离退休职工干部145人;家属约385人,其中归侨、侨眷327人,占85%。

归(难)侨安置 1978年,越南当局排华,当年5月开始安置近千名印支难民,居住在七坡林场五合分场,难侨(难民)大多数侨居于越南广宁省锦普市等华侨较集中的地区,大部分居住于城市,主要从事工人、教师、医生及小商贩等职业,祖籍地部分是广东,大部分是广西防城、钦州,尤其广西防城较多。

因人多地少,1979年从林场调整安置到邕宁城镇约有200多人,对口安置到其他单位有100多人。

设施建设 至1997年,国家投资692万元,其中基建投资12万元,生产生活建设拨款20万元,亏损拨款385万元,其他拨款275万元,进行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林场有小学、医院。

2001年9月,学校生源少,林场学校停办,教师分离到职能部门,当时林场10多个学生分配到附近村(张村)小学就读。(www.xing528.com)

2004年,五合华侨林场的教育、卫生、公安等社会职能从林场分离,纳入邕宁归口管理。

生产、生活设施 至1991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助8万美元,兴建饮水工程,安装水泵和水管,建水池2座。援助10万元美元,筹建服装加工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工业生产

生产经营 林场林地只有13公顷,除经营林业生产外,还种甘蔗、菠萝和柑橙等。工业主要是生产服装。至1991年,林场基本上没有集体经营,职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种植甘蔗、玉米、水果以及养鸡、养鱼等,场部按60元/亩收取土地承包费。林场不设生产队管理人员,生产队统一由总场管理,只保留生产队队长1人在生产队主理工作。1997年9月,五合华侨林场下放到南宁市邕宁县政府农业局领导和管理。2005年3月,南宁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邕宁撤县设区,林场归属邕宁区农林水利局管理。

至2005年,林场年年亏损,靠国家拨款。

十万山华侨林场(十万山瑶族乡)

1980年4月成立,是由钦州地区供销社大坡畜牧场和防城各族自治县大菉公社同平和太平大队,及四方岭大队的部分生产队合并而成。场部设在防城各族自治县(防城区)大菉。该场地处防城、上思两县(自治县)和钦州市交界处的十万大山南麓腹地内。全场长、宽各17公里,总面积1.3万多公顷,其中国有林地3000公顷,集体所有制耕地278.9公顷。地貌以中高丘陵为主。土壤为赤红壤,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2℃,适种亚热带作物。1991年底,共有2770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2182人,占总人口的78.8%,在难侨(难民)中,瑶族难侨(难民)有1724人,占难侨(难民)总数的79.0%;职工有1333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960人,占职工总数的72.0%;另有并场农民5101人。总场部设科室12个,下辖分场6个,生产队17个,工厂(茶叶加工厂、天然香料厂、被服厂)3个,另有集体所有制的管理区3个共52个村(组);有林业公司、旺达公司、供销公司、粮店、畜牧兽医站、供电所、职工医院、侨联、派出所和13所中、小学。该场主要经营林业生产,林地面积达3221.86公顷,其中全民所有制林地1000余公顷。种有八角、玉桂、茶叶和柑橙,还有部分松树和杉树。工业主要生产成品茶和服装等。2005年,林场共有2116户11768人,其中归侨、侨眷3966人739户,职工1185人,其中,在职647人。人口主要有瑶族和壮族,瑶族归(难)侨占总人口的34%。

归(难)侨安置 1978年,越南当局排华,是年9月,大坡畜牧场开始接收安置第一批归国难侨270人,1980年,从上思县国营红旗林场调整安置到该场的越南归侨970人;1981年10月从上思县平江林场调整安置到该场的瑶族归(难)侨650人。先后共接收安置归(难)侨1980人。安排归侨任教师(含代教)10人。南宁侨校中文补习30人。

越南归(难)侨大部分原侨居于越南的平辽县、先安县、八者县等华侨较集中的地区,大多祖籍是广西博白或广西防城港市。在越南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小商贩或手工业和体力劳动者。主要母语是广西瑶话、广西白话或广西客家话。

设施建设 生产生活设施至1991年,修建(不上级别、可通车)至各难民队(点)的山区公路38公里。联合国难民署援助40万元建茶厂。兴建华侨商场大楼二层700平方米,接管经营原防城县华侨接待站。成立有供电所,林场接通电网供电。2002年,供电所从林场剥离,由广西南方电网防城区电力公司管辖。2003年,建成集贸市场、自来水厂各1个;四级水泥公路17.2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村屯和居民点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实现了全覆盖。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林场共建立有小学15所,完小5所,教学点5个,中学1所,有中小学生1596人,其中归(难)侨小学生774人,初中生37人。建容纳300多人的电影院1座。林场医院,有医务人员8人,医疗设备较简陋。各生产管区设有医疗室,配备保健员(称赤脚医生)。在各生产管区及场部开设有私人诊所药店。2000年,林场派出所撤销。2003年10月,林场中小学交由防城区教育局管辖。林场医院移交防城区卫生局管理。中小学分离,在林场四方岭、潭蒙、垌平、双峰、太平设完小5所,实行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毕业班毕业率、12岁至15周岁少儿入学普及率等4项指标均达97%以上。完小有归侨教师5人(取得师资证并正式入编)。

生产经营 种植有茶叶、柑橘、八角、玉桂、松树等。至1991年,林场种植茶叶2655亩、柑橘18000株、八角8434亩、玉桂3431亩、松树23060亩。在大坡开荒育八角苗50万株,玉桂111万株,开展植树造林。造林面积达3236.5公顷。生产服装2万件。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400多万元。

2004年7月,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到十万山华侨林场考察捐赠侨心小学项目

1994年,茶园生产茶青达55万公斤,茶厂生产干毛茶叶15万公斤,总产值达120万元。1995年至1998年,茶园没有投入的情况下,连续几年茶青产量仍达到12.3万公斤,干毛茶叶29068公斤,产值达50万元。1997年,八角林开始进入试产期,当年挂果30万公斤,产值50万元。林场总收入为254.48万元,包括区华侨企业管理局下拨的190万元,总支出279.39万元,收支对比,当年林场共亏损24.9万元。至1998年3月,林场共欠内债、外债达1102.27万元。其中欠银行贷款396.13万元,分为长期贷款170万元,短期贷款12.6万元;特定贷款85.17万元,利息128.36万元。欠华侨企业管理局借款231万元;拖欠职工工资达475.05万元。其中包括拖欠离退休职工工资1446823.40元。职工连续5年领不到基本生活费。林场有职工1500多人,其中有254人无生产岗位安排。1999年,林场争取得到国家生产改造专项资金,对茶园进行投入恢复生产。但由于茶叶产品经不起市场竞争,经营不景气。职工纷纷外出打工挣钱,大部分茶园失去管理,茶厂加工原料短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03年,茶厂承包给职工私人经营。2004年,茶厂关门,宣布倒闭。2004年8月31日,十万山华侨林场下放给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政府领导管理。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025万元,人均纯收入650元。

瑶族归侨职工集体出走事件 由于林场人多地少,无法满足职工就业需求。全场有254个职工无生产岗位安排。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产生抵触情绪。村民们每到八角产品收获季节,便以山界不清为由,哄抢林场的八角产品,场内群众关系紧张。1991年4月2日,800多名瑶族归侨职工集体出走,经自治区和钦州地区及防城各族自治县政府部门做大量疏导工作后才勉强返回林场,但一直无法安定下来。1992年11月18日,200多名瑶族职工又自行外出到防城县那梭镇东山村公所居住,经林场及当地政府及时动员才返回林场,但返回林场后就业吃饭等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1993年1月29日,136名瑶族归侨又自行盲流到防城县那梭镇东山村打零工,林场及有关部门做大量的思想动员工作,到1998年10月27日,出走的归侨才全部返回林场居住。

职工社会保险 2002年起,林场职工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解决了拖欠的离退休金612万元、职工医药费20万元、和部分职工养老保险欠款1253万元。

债务处置 林场欠金融债务690万元,已全部免除。非金融债务清欠力度加大,通过争取中央、自治区补助资金1317万元,市(区)财政配套资金523万元,林场自筹311万元,共清欠非金融债务2151万元。

2005年8月,洪水灾后,自治区侨办组织运送大米到十万山华侨林场慰问

东风华侨林场

1982年9月成立,前身为国营东风林场和国营八一茶场。场部设在灵山县那隆。地处灵山县城的南面,东经108°58′109°14′,北纬22°12′~22°15′。总面积为3346公顷,跨8个乡镇36个村公所,土壤大多属黄壤沙质土与黄壤黏质土。属亚热带气候,适宜造林、种茶、种果和种其他亚热带作物。公路是国道,往东南通达钦州市、北海市,往东通达玉林市,北至南宁市180公里。1991年,共有2040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1412人,占总人口的69.2%;职工有897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495人,占职工总数的55.2%。总场部设科室10余个,下辖分场4个,生产队16个,工厂2个,还有职工医院、侨联、共青团、武装部、派出所和6所中、小学。该场主要经营林业生产,林地有3086.46公顷,全部为商品林,其中用材林面积31233亩,经济林面积4392亩,活立木蓄积量95759立方米,其中桉树蓄积量84695立方米,松树蓄积量11064立方米。还种茶叶和柑橙、荔枝、龙眼等。工业主要出产成品茶和木材等。2005年,林场共有2072人,其中归侨、侨眷1350人;在职职工84人,其中归侨56人;离退休人员384人,其中归侨228人。

归(难)侨安置 1978年5月—8月,该场前后共接收安置难侨3批1480人。最初集中安置在桐油塘628人,水产峡217人,八一场635人。在接收安置归(难)侨工作中,县党委和县人民政府及有关侨务部门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确定安置点,征收房屋建设基地,生产基地,组织各种建筑材料,安排建筑力量和运输车辆等,协助解决各种困难。东风、八一两个场派出专门人员,组织专门车辆,前往防城、北海等边境口岸接待难侨。联合国难民署援助粮食38460斤、油料6440斤、奶粉16744斤,和被服等生活资料。

东风华侨林场安置的归(难)侨全部来自越南。来自越南广宁省1466人,其中芒街县1061人,广河县326人,锦普县39人,平运县5人,室安县1人,康海市34人。来自海防市10人,河内市4人。这些难侨在越南从事农业747人,林业103人,手工业190人,小商贩186人,建筑业62人,修理工136人,煤矿工12人,渔业16人,教师16人,医生3人,国家干部5人,汽车司机6人。

调整安置 该场从实际出发,对归(难)侨安置尽量做到或逐步做到对口安排。归(难)侨中有各种专业人员共32人,对口安置29人,其中:教师16人,有2人不愿任教,其余14人都安排当老师。前后调入该场48人,调出99人,场外异地安置145人(包括回国后出生的37人),出国定居8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部分归侨、侨眷陆续离开林场,到防城、东兴、北海等地安家置业,自行外流183人。至1991年,该场归(难)侨转为国家固定工623人。至2005年,该场提拔任用的归侨干部共59人,占归侨总人口的4%。该场归(难)侨与海外17个国家和地区有亲属密切联系。其中,美国有亲属的89户562人,越南有亲属的55户339人、英国36户197人、加拿大14户87人、瑞典4户58人、法国4户18人、瑞士3户17人、中国澳门3户8人、中国香港6户18人、澳洲4户15人、马来西亚1户20人、德国3户10人、新西兰1户3人、比利时2户9人、丹麦1户4人、印度尼西亚1户4人、老挝1户7人。

设施建设 至1991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助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1.2万元)建设难民饮水工程。机钻打井3口,其中,场部1口、苗圃队1口、华三队1口。建水塔5座,其中场部1座、苗圃队1座、华三队1座、华四队1座、大平队1座。建设泵房5座。铺设管道11487米,其中场部3850米、苗圃1848米、华三队1944米、华四队1525米、大平队2320米。配套购置了一批抽水设备。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该场在桐油塘、水产峡、八一大平安置点建设小学,在场部建中心小学800平方米,建初级中学1座。联合国难民署援助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8万元),建学校800平方米。在桐油塘建立医院面积460平方米,在八一、大平、水产峡3个分场建立卫生室,在场部建立医院二门诊部,1995年,水产峡小学、大平小学停办。场办医院、卫生室全部停办,二门诊承包给有资格的职工自主经营。1997年,桐油塘小学停办。派出所撤销。1999年林场初级中学停办。2002年9月,场办中心小学、八一小学移交灵山县教育局管理,在校学生约200人。

工业设施 至1991年,八一茶厂建筑面积3014平方米。场部直属队花茶厂,车间面积1000平方米。场部直属队织布厂,建筑面积865平方米,安装有织布机20台,安排归侨工人35人,主要生产白扣布和蚊帐布。1994年,织布厂停产。至2001年,茶厂制茶设备进行了3次更新改造,设备比较先进。八一茶厂主要生产绿茶。花茶厂主要生产红茶和花茶。2003年,八一茶厂承包给广西灵山县宇峰保健食品厂,承包期50年。

生产经营 该场主要是经营林业生产,造林和种植茶叶、荔枝、龙眼、柑橙等。管理体制分为自营、联营、对外承包等3种方式。到1991年,由于黄龙病侵害,柑橙基本淘汰。开始种植荔枝、龙眼等水果,1992年,荔枝、龙眼种植面积340亩。1995年,实行职工岗位承包责任制经营管理方式,“两费”(生产、生活费)自理。1996—1997年,林场与钦州丰产林公司合作联营,造林12000亩。1997年2月,东风华侨林场下放到钦州市人民政府管理,同年10月下放到灵山县人民政府管理。1999年,水果种植面积430亩。林场与钦州丰产林公司合作联营造林5500亩。至2001年,水果种植达770亩。2003年,茶园面积减至1192亩。林场每个职工拥有一块10亩以上的果园或4亩以上的茶园。

2004—2005年,林场加大营林力度,自营完成造林6500亩。2005年,林场资产总额1704.24万元,负债1182万元。

2005年6月,林场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在职职工由固定工人转为合同制工人,每个职工每年给林场上缴2000元综合管理费,林场负责缴交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留工人身份,职工可以自由择业,打破了林场过去的用工模式。

职工社会保障 2001年9月,林场职工开始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在职职工参保383人,离退休人员328人,林场补缴养老保险费990615元。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实现了老有所养。2004年10月,林场职工参加灵山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在职职工参保211人,离退休人员329人,职工看病难的问题得以解决。2005年,该场职工都已纳入地方社保,退休职工都能按时领到退休金,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从是年开始,灵山县民政局对林场的困难职工及家属发放城镇低保金。全场有265户720多人享受低保,人均每月11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