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教学原则与实践研究

钢琴教学原则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有的钢琴教学,特别是那些实行集体课的,教师活动太多,学生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发挥。对钢琴教师来说,教育培养学生的这两“性”,既是教学成功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钢琴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为学生创造展示其进步的场合和机会。

钢琴教学原则与实践研究

钢琴教学原则是钢琴教学规律在钢琴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钢琴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指导钢琴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钢琴教学能否正确贯彻钢琴教学原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4]

(一)主体主导原则

文学艺术领域内,教学不能脱离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来分析和处理问题。那么钢琴教学同样要注意教学中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就会主观地、错误地理解问题和处理问题,甚至走到绝对化的道路上去。对于教师来说也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运用的方法,对概念、定义的表述,应该是科学的,所做的论证、引述的事实,要正确无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学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学习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钢琴教学成功的前提。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对钢琴技艺的领会和掌握,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活动实现的,教师无法越俎代庖,所以,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教师是教育者,在钢琴技艺的领会和掌握上,是学生的先行者和领路人,是学生钢琴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钢琴教学过程的方向、进程、速率,甚至是成功与失败,都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所以,钢琴教学又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实施主体主导原则,必须贯彻如下要求。

1.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上必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活动要适当控制。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三项主要内容,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三“性”之中,独立性是前提,没有独立性就谈不上主体性。现在,有的钢琴教学,特别是那些实行集体课的,教师活动太多,学生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发挥。

2.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钢琴技艺,光有独立性还不够,还得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否则独立性就会形存实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两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倾向,它们不会自发地产生,而是教育培养的结果。对钢琴教师来说,教育培养学生的这两“性”,既是教学成功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品质,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对学生撒手不管,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要靠教师来激发的。学生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得越好,就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

3.要做好长善救失的工作

钢琴是较复杂的大型乐器,钢琴弹奏也是比较复杂的音乐技术,学生要想学好钢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教师随时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师的引导不外乎四个字:长善救失“长善”是发扬成绩,“救失”是纠正错误。教师做好了这项工作,就能保证学生独立、主动、积极地学习钢琴。

(二)精讲多练原则

教师依据“精讲、多练”的原则,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讲授主要教学内容或教学难点,更多的是提出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并给出相应的参考资料,鼓励学生广泛查阅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寻求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这种引导式教学也是高等教育之所以在世界独树一帜、历久不衰、培养出了无数杰出人才的原因。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师要讲得精练,学生要练得充分。这是钢琴教学成功的关键。在钢琴技术中,不论是手指技术、手腕技术、手臂技术、踏板技术,还是音阶、琶音、双音、和弦技术,连奏、非连奏、跳音和多种力度控制的技术都是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以提高的。所以,必须把学生的实际上琴弹奏提到核心的位置,要让学生在弹奏中学弹奏,在音乐中学音乐,在艺术中学艺术,切忌纸上谈兵。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是重要的,但要用最少的时间讲最重要的内容。实施精讲多练原则,必须贯彻如下要求。

1.教师要精讲

学生的“练”是在教师“讲”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的“讲”是为学生“练”服务的,教师的讲要“精”。首先是精确,就是准确无误,能抓住关键、击中要害,使学生容易明白其要领;其次是精练,就是要言不烦,不说废话,不啰唆,不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最后是精当,不离题。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的当然应当是正确的,但并不是所有正确的都应当要讲。

2.学生要多练

所谓“多练”,一是说“练”的次数要多,要经常练习;二是说“练”的时间要充分,每次练习不能蜻蜓点水,要能起到建立或强化钢琴技能的作用;三是方式要多样化,如快速练习与慢速练习、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单手练习与双手练习、分声部练习与合声部练习、分散练习与集中练习、100%的练习与强化练习等。在强调学生“多练”时,有两件事应特别注意:一是计划性,要制订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练习计划,让学生拾级而上;二是教师的及时指导,要“禁于未发”,避免错误的弹奏方式因“多练”而定型。

3.为学生提供展示练习进步的场合和机会

学生经过练习取得的进步,在教师看来,也许还是简单的、粗糙的和不完善的,但它是学生辛苦劳动的结晶。高度珍视学生的这些进步,就是对他们辛苦劳动的肯定,就会催生他们继续练习的兴趣和精益求精的决心;若对学生的进步不闻不问、冷落淡漠,他们练习的动力也许就会因得不到激励而消减。因此,钢琴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为学生创造展示其进步的场合和机会。“公开回琴”“班组比赛”“钢琴练习汇报会”等都是可以采用的形式。

(三)成功激励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帮助学生在钢琴学习上实现目标、体验成功,从已有的成功中获得激励,从而增强钢琴学习的动机、热情和信心,并主动不断地去争取新的成功。这是钢琴教学成功的动力因素。每一个学习钢琴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作为目标,它是行为的动力;作为结果,它是追求新的成功的动力。学生的这种“成功需要”是一种“生长性需要”,它不会因一时一事的满足而减弱、消失;相反,它是越满足就越需要,登高不止,永无止境。学生学琴的不断成功,能使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坚定他们学琴的意志;而学习的不断失败,则可能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觉得自己“不是学钢琴的料”,以致心灰意冷、积极性萎缩。可见,成功激励对于钢琴教学的运行和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实施成功激励原则,必须贯彻如下要求。

1.要相信学生能成功,对学生要抱有积极的期待

在钢琴学习的道路上,除了有某种缺陷的学生,一般学生都能取得成功。当然这种成功是多层次的,是与学生的自身条件、所处环境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程度相一致的。教师应该相信他们能够成功,应该对他们抱有积极的期待。期待是一种力量,它能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方式。教师如果对学生有积极的期待,相信学生能够成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有积极的表现,而学生就会十分敏感地从教师的这些表现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自己的积极心态;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期望是消极的,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学生的忽视、厌弃、轻蔑或不耐烦,这就会导致学生的自卑消极乃至自暴自弃。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消极期待产生教育的最大浪费。所以,贯彻成功激励原则,必须从教师相信学生能够成功开始。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有赖于积极持久地从事创造活动,而这种活动需要他们的创造成功的支持。

2.要帮助学生成功,引导他们追求卓越

学生学琴是由不会到会、由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他们每一步的成功都是在教师的热情、正确的指导下实现的。不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还有思想方面的,那就是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动机是行为的动因,没有学琴的动机就不会有学琴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学琴动机,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琴行为。动机有成就动机和怕失败动机之分。成就动机是一种追求性动机,它指向于卓越,追求好上加好;怕失败动机是一种回避性动机,它指向于不失败,追求得过且过。受成就动机支配的学生由于有较高的价值追求,在学习中会奋发进取,树立高标准、严要求;受怕失败动机支配的学生由于没有较高的价值追求,在学习过程中会畏难退缩,满足于低标准、低要求。钢琴教学不能照章宣读,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演奏,才能告诉学生所布置作业的内容和效果。钢琴教学还是一门哲理性很强的学科,光有娴熟的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文学修养和人文环境学的知识性哺育。学习钢琴技术需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没有成就动机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的学生,显然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促进学生成就动机形成和发展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帮助学生成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二是对其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有献身钢琴艺术的高尚情操。

3.要利用学生的成功,促成学生的学琴自信

对学生学琴过程中取得的每一个成功,不论大小,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珍惜。要用适当的方式(如公开展示和积极评价等)加以表扬,以加深学生的成功体验。反复的成功体验会促成学生的学琴自信。学琴自信是学生学琴态度的核心,同时又对学生的学琴态度发生广泛影响。要相信学生能创造,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创造潜能人皆有之,所有智力正常的孩子都能获得创造的成功。创造往往与一定的领域知识技能相联系,所以,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优势领域”,有的能文,有的能武,有的善于抽象思考,有的善于实践操作,但“及其成功一也”,在他们获得创造成果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同样都是创造性的,同样具有现实价值。例如,有学琴自信的学生,在选择任务时,会倾向于选择难度大的曲目;在学琴努力的程度和持久性方面,会坚持长时间的努力;在思维方向上,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弹奏任务的要求和所遇障碍的解决上;在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上,这类学生更看重自己的努力程度。失败了,趋向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从而促使自己通过继续努力取得最后的成功,不会怨天尤人。学琴有了自信,弹奏时才能放得开;弹奏时放得开,才能充分展示出钢琴音乐的魅力和钢琴艺术的创造。

(四)技艺双兴原则(www.xing528.com)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钢琴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弹奏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艺术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并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钢琴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钢琴弹奏技能是表现钢琴艺术的手段,钢琴艺术是钢琴技能的表现内容。没有技能,艺术就失去了载体;没有艺术,技能就失去了灵魂。钢琴教学应该做到技艺双兴,使学生在面对乐曲时,能够做到心中有艺术感悟,手上有表现功夫。“技能,技能,还是技能”的观点和“艺术,艺术,还是艺术”的观点,都不能正确反映钢琴教学的本质。虽然,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进行教学时,有时会有所侧重,但这不等于说钢琴教学可以重技术而轻艺术,或者相反。

实施技艺双兴原则,必须贯彻以下要求。

1.要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艺术内涵,探讨表现艺术的弹奏方法

对乐曲、乐章或乐段的艺术内涵,只有做到心中有所感、有所悟,才会在技能上有所发。感悟得越准、越深、越多,技能越高、越精,才越有可能把钢琴艺术表现得丰满感人。所以,钢琴教学应该坚持从艺术理解和表现方法两个方面着力。弹奏时应该让学生知道,理解曲谱上的各种音乐术语和符号是领悟作品艺术内涵的一条捷径。因为那些术语或符号一方面会点明作品的音乐性质,另一方面也会提示演奏的方法。

钢琴教学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将一首没学过的乐曲弹得优美动人。这里面有技巧问题、音色问题、作品风格问题等,要经过千锤百炼才有可能将一首乐曲表现得出色。钢琴教学也是一门自我表现、进行艺术再创作的学科,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自我表现力挖掘出来,让作品加上自我,才会把乐曲表演得得心应手,把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钢琴学习的初、中级阶段,乐谱上出现的音乐术语大致可分为三类,即速度术语、力度术语和表情术语。速度是音乐的生命,同一首音乐作品若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力度的不同构成了音乐进行中的抑扬顿挫、强弱起伏。表情术语是进一步了解作曲家创作思想意图的有效途径,它对力度产生制约。例如,在标有dolce(柔和地)的乐段与标有agitato(激动、不安地)的乐段中,力度术语P或F显然应当有所区别。认真研究各种音乐符号的真正含义是领悟作品艺术内涵的又一要求。例如,连线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奏法的要求,有时它会与音乐语言中的句法、语气有关,而句法、语气是表现音乐内容的重要一环。又如延长号,一般要求该音符或休止符延长原时值的一倍或者根据音乐需要做自由延长,但有时它还起着情绪转折或高潮准备的作用。其他的音乐符号如半连音、保持音、重音、顿音等,都不能仅仅看作是某种奏法、时值或力度的标记,一定要根据具体的音乐去研究它们的深层含义。

2.要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理解音乐内涵和作曲家所用的表现手法

在初步了解了乐曲的全貌后,需要对作品曲式结构进行分析。分析曲式结构的目的是要了解音乐作品中每一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程度较高、有一定音乐理论基础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对作品的曲式结构加以分析,还应对作品的织体框架旋律走势、节奏动力、调式、调性、和声结构等都一一加以把握。对于程度较低的学生,至少也要求他们将作品的分段、分句、声部进行等问题弄清楚。只有了解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和谐之处,才可能进而对作品演奏进行艺术处理。以肖邦的《a小调圆舞曲》为例,演奏者必须通过分析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乐曲结构为A+B+A(属于单三部曲式)。第二,A段由4句构成,4小节形成一句,结构很规整。a小调第四句落在e(属音)上,旋律单纯优美,句子整齐,伴奏为典型的圆舞曲伴奏音型。第三,B段的核心材料来源于A段,但调性发生了变化。从25小节开始,旋律呈递进式进行,变化音的连续使用,尤其是三连音和五连音节奏的出现,使乐曲原本安静略带伤感的风格,变得略微活跃、生动起来。第四,进入A段再现,音乐又回到抒情的圆舞曲风格。第五,此乐曲是典型的圆舞曲,演奏时旋律与伴奏的层次把握,尤其是节奏的处理是需要下功夫研究和反复练习的。

对于大型作品,如奏鸣曲协奏曲等,必须作总体的曲式结构分析,如奏鸣曲乐章,要在分清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几大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主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的结构特点,调式、调性的转换,展开部素材的来源等问题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初听音乐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既可欣赏全曲,也可先熟悉主题,或某一个乐段,让学生自主聆听乐曲,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围绕作品,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对所听作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见解。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感受点,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表达。

3.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进行整体把握,弹好作品的开头、结尾和高潮

对作品开头的艺术处理手法多种多样。最常用的办法是直接按原速平稳进入,另有缓慢柔和地进入、弱起渐强地进入或强烈而快速地进入以及自由节奏——散板进入等。对开头的处理直接关乎演奏的艺术效果,如肖邦的《夜曲》(作品9之1),这是由ABA三个段落构成的抒情经典作品,如果开头按原速进入,就会给人以粗鲁、唐突之感;如以适度的放慢、弱起,渐渐进入,则让人觉得自然、高雅。对每个作品结尾的艺术处理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渐弱渐慢地结束,有渐强渐慢地结束,有拉宽后回原速强结束、加快后回原速强结束或完全按原速结束等。具体选用哪种方法开头和结尾,要根据对音乐作品的内容、曲式等因素的分析来确定。作品的高潮往往离不开对比性布局。“或者以动衬静——用前面的紧张来突出后面的恬静;或者以静衬动——用前面的平静突出后面的激越。”越是富有戏剧性冲突的作品,越会通过旋律、调性、织体、音区、主题、副题的风格和强弱对比来达到效果。演奏时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只要恰如其分地做到了应用对比,就会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反之,没有任何对比的弹奏,必然会缺乏音乐美感。由于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学生要花很多工夫去练技术和掌握文献,这就特别容易忽视修养性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也是重视直接传授,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去向书本求教,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五)民主愉悦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平等对话,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这是钢琴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钢琴是表现音乐和艺术的工具。音乐和艺术都是充满创造性的观念形态,其发生、发展都离不开民主的氛围。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学民主,学生才能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借助演奏技术,进入音乐和艺术佳境。否则,学生处处看老师的脸色行事,唯教师的观点是从,无论是钢琴音乐还是钢琴艺术,都会令人觉得窒息。实施民主愉悦原则,必须贯彻如下要求。

1.要尊重学生人格,视学生为朋友

要平等对待学生,忞度和蔼可亲,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钢琴教学往往失之于对教师的过“尊”。教师对学生态度生硬、随意训斥,有的甚至语出伤人、实行变相体罚,由此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一紧张,教学效果就会受影响。我国古代教育论著《学记》,主张教师对学生应该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前进,而不是牵着学生前进;要激励学生前进,而不是硬推着学生前进。为什么呢,因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前进,师生间才会和顺;激励学生而不是硬推着学生前进,学生才会感到轻松。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方式是保持学生愉悦心情的关键。必须为学生提供一种宽容和安全的民主环境,以切实维护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若绷着脸孔,不苟言笑,则教室的气氛必会紧张、严肃,师生之间易产生一种压迫感,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思考便无从产生。因此,教师教学的态度必须和蔼可亲,时常笑脸对学生,保持幽默。学生上课如沐春风,必然勇于表达,相互激发必可绽放出创造的花朵。另外要接纳学生不同的意见,暂缓批判。许多教师在听到学生不同的意见时,常会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或给予伤害自尊的批评,造成学生不敢冒险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意见,长此以往,学生的想法、观念都趋向一致,缺乏变通性及独创性。事实上,最有创意及资优的学生,他们往往看同样的事情却能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只要老师能够有接受学生不同意见的雅量,就能鼓励学生创造思考。

2.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分量要适当

难度适当,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无法学习;分量适当,不至于对学生造成过重负担。难度是客观存在的,教学内容不能没有难度。没有难度就无法完成进一步的教学任务,没有难度也不足以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是劳动,劳动总会有艰难困苦的地方。但是教学内容不能太难,不能超过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否则,会使学生放弃进取、情绪消沉。因此,教师应该设法分散难点或者“降低”难度——化难为易。例如,在复调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分声部练习,然后再合起来练习等。教学内容也不能过于繁重,那样会造成学生精神压力大。有一种观点认为,钢琴教学要想质量高,就得负担重,其实并不尽然。负担重与不重,除了掌握钢琴技能需要一定练习的“量”之外,还有个“质”的问题,而对“质”的保证完全取决于钢琴教师的水平。教师的水平高,重点抓得准,难点能突出,指导得法,能使学生学得快且负担并不重;相反,教师水平低,指导不得法,重点抓不住,不能帮学生突破难点,语言又啰唆且使人不得要领,作业虽多却缺乏针对性,结果会使学生学得苦、负担重,学习效果不佳。显而易见,教学内容过多、过重对学生的学习并不一定能起到促进作用。教学中应重视有关钢琴演奏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论教育。我们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要重复同样的话(如放松、自然重量、音色、踏板、节奏等),教师的确很累,可不少学生学了多年琴,还没有搞清楚弹钢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因是,在教学中具体的指导、感性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学生的脑子里还没有建立起一些基本概念,所以常常是盲目地学习,缺乏意识,学习效率也就不会高。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源泉。学生有了钢琴学习的兴趣,弹奏起来就不会感到劳累,甚至会乐在其中。培养学生的学琴兴趣,首先要求教学方式要富于变化,不能一讲半天,一练半天,要讲一讲、练一练,讲练结合。其次是内容要“适当新颖”,不能全新,全新会使学生感到“消化不良”;也不能全旧,全旧会使学生感觉味同嚼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既要与原有的知识经验保持一定联系,又能给学生某种新鲜感。再次是把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学习兴趣的真正源泉是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有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欢乐。必须把学生当作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来对待,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应当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许多教师在学生犯错之后,常立即给予严罚或责备,造成学生恐惧失败的心理。人难免会犯错,如能由错误中获得启示与经验,更容易接近成功的目标。我们让学生有改进的机会,引导他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最后,必定能从成功中获得成长与满足。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三种办法所激发的学琴兴趣都是外部的,因而也都是不能持久的。内部的、持久的学琴兴趣是对钢琴弹奏本身的兴趣。这种兴趣便是学生喜欢弹琴,不论是练习曲还是乐曲,他一弹就入迷、陶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最深刻、最持久的学琴兴趣,教师应该加倍致力于对学生这种兴趣的培养。办法大概得从教师自己对弹琴的入迷和陶醉做起。在介绍作品背景时,在对作品进行音乐分析以及在对学生做演奏提示时,教师都要满怀激情、津津乐道,甚至如醉如痴。[5]

【注释】

[1]刘庆刚.钢琴的演奏与教学:杨峻钢琴教学艺术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郑莉.新课程音乐教学法[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力,王大立.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钢琴1[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4]郑甜,程倩,何炜玮.钢琴艺术的演奏及教学指导[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

[5]李晓薇.弹钢琴,练视唱[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