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新闻报道中的人性物化现象:研究成果

新时期新闻报道中的人性物化现象: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报道中的“人性物化”现象集中表现为过于张扬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造成新闻的庸俗化,过度的娱乐化,从而背离了人文主义思想中健康的个人话语,“个人主义话语如果拒绝或没有能力,对个人的精神维度而言,‘个人’这个词的含义就永远有下沉为本能、欲望的趋向,而个人自由就只能粗鄙化为无尽地满足欲望的自由,无尽地消费的自由,而这永远只是一部分人的特权”。

新时期新闻报道中的人性物化现象:研究成果

新闻报道中的“人性物化”现象集中表现为过于张扬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造成新闻的庸俗化,过度的娱乐化,从而背离了人文主义思想中健康的个人话语,“个人主义话语如果拒绝或没有能力,对个人的精神维度而言,‘个人’这个词的含义就永远有下沉为本能、欲望的趋向,而个人自由就只能粗鄙化为无尽地满足欲望的自由,无尽地消费的自由,而这永远只是一部分人的特权”。[49]对人性的物化,对人性中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的张扬实际上是一种“反人性”的现象。

在今天的新闻传播领域,新闻竞争的白热化促使许多媒体一味追求公众眼球或市场效应,以至于“四色报道”充斥媒体:“所谓四色报道,即红色秘密(披露领导人的秘闻趣事而真假莫辨),金色的诱惑(对大款、大腕的挥金如土津津乐道),黄色的刺激(淫秽内容的大肆渲染),黑色的恐怖(暴力凶杀的详尽描绘)。”[50]在我们每天可见的社会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离奇的、骇人听闻的报道。为了凸显“刺激性”,记者将事件、标题、图片等进行一些加工,来迎合读者和观者的猎奇心理,满足其窥视欲和好奇心

在报道手法上,娱乐化成为惯用的手法,用娱乐的外衣对新闻进行包装,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效果,强调悬念、煽情、刺激,追求事件的趣味性、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用故事化、文学化的手法来表现新闻事件中的“动人”瞬间。2004年,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带来一场媒体的“狂欢”。马加爵落网后,湖南经视都市频道的新闻演绎类节目《新闻故事会》找来一个与马加爵长相神似的在校学生扮演他,对此案进行模拟拍摄。[51]2004年6月在阿富汗的中国劳工遭遇袭击,数名工人遇害,国内某电视台竟然在节目中以滚动字幕形式竞猜遇害工人的袭击者是谁。同年9月,俄罗斯发生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同样有电视台播出有奖竞猜人质死亡数。这两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媒体职业道德的强烈质疑和批评。在此类案例中,媒体所关注的人性日渐稀薄,而娱乐化和非人性化,正将悲剧变成闹剧。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许多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低品位来迎合部分受众的心理,这是受众的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媒体所采取的生存策略之一。这一普遍的大众趣味对于传媒来说是一个最现实的存在,在迎合民众和坚守社会责任、公共利益之间,传媒在不知不觉中倾向前者,导致人文价值和精神品质在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中被消解,80年代相对单纯的人民意识和精英意识从新闻传播中退却。对媒体经济属性的强调使媒体变得世俗和功利,传媒对理想、价值以及生命的思索,对社会责任的理性思考和自觉承担,以及对受众的启蒙日渐式微。由此产生的种种弊端,早已成为传媒批判中老生常谈的话题。

[1]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2]童兵、林溪声:《“五四”精神与新时期新闻改革》,《现代传播》2009年第3期。

[3][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23~224页。

[4]刘全复、何祚榕:《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系统探索》,《学术月刊》1987年第3期。

[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11页。

[6]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光明日报》2001年2月6日。

[7]孙德宏:《思想解放:新闻传播必须以人为本》,《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1期。

[8]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页。

[9]何光先:《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新闻年鉴》(198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10]江船:《角度·细节·人情味——评美联社的一篇人物特稿》,《新闻记者》1984年第7期。

[11]黎信:《论人类兴趣》,《国际新闻界》1981年第4期。

[12]《南方日报提出报纸改革意见》,《新闻战线》1981年第2期。

[13]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

[14]吴高福:《新闻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15]黎信:《见人的角度与见人的报道》,《新闻战线》1987年第11期。

[16]凯兵:《为“凡人小事”立传》,《新闻记者》1984年第2期。

[17]凯兵:《为“凡人小事”立传》,《新闻记者》1984年第2期。

[18]《研究如何开展“专访”征文评奖活动 本报编辑部召开座谈会》,《南方周末》1986年4月5日头版。

[19]沈兴耕:《为普通劳动者讴歌》,《新闻业务》1985年第4期。

[20]黄旦:《80年代以来我大众传媒的基本走向》,《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9月。

[21]黎明洁:《略论传统文化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2]郭梅尼:《努力刻画活生生的先进人物形象——釆写张海迪的几点体会》,《新闻记者》1983年第3期。

[23]童兵:《新闻科学:观察与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24]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www.xing528.com)

[25]黎明洁:《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26]陈虻:《再谈“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电视研究》1997年第7期。

[27]陈虻:《再谈“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电视研究》1997年第7期。

[28]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3页。

[29]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30]毛浩:《报纸新闻应注重回答Why和How——分析性新闻、冰点新闻和深度报道断想》,《新闻界》1996年1期。

[31]李大同:《“冰点”02》,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2]林溪声:《故事化、模糊化、民本化:1990年代以来新闻叙事的范式转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3]熊蕾:《坦诚赢得认同——职业新闻人看中国新闻界变化》,《对外传播》2008年11月。

[34]熊蕾:《坦诚赢得认同——职业新闻人看中国新闻界变化》,《对外传播》2008年11月。

[35]张洁、吴征编著:《调查〈新闻调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36]张志安:《给我讲个故事,让它有趣一点——〈华尔街日报〉的特稿写作技巧》,《新闻记者》2006年10月。

[37]胡春秀:《细节叙述:〈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种叙事风格建构》,《新闻界》2009年第2期。

[38]彭菊华:《新闻学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39]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40]陈力丹:《论60年来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国际新闻界》2009年9月。

[41]童兵、林溪声:《“五四”精神与新时期新闻改革》,《现代传播》2009年第3期。

[42]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43]李良荣:《改一改我们的报道理念、模式和笔法》,《新闻导刊》2004年6月。

[44]陈中原:《我国报业市场近十年变化趋势》,《中国报刊月报》1999年第6期,第140页。

[45]贾培信:《我国农民报纸的蓬勃兴起》,《中国新闻年鉴》(1985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46]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47]刘勇:《媒体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

[48]赵允芳:《“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访谈》,《传媒观察》2006年第1期。

[49]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50]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6页。

[51]吴飞:《传媒批判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